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泵殼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泵殼體,包括具有內(nèi)腔以安裝齒輪副的泵體和封閉所述泵體的前泵蓋與后泵蓋,所述泵體與所述前泵蓋為一體成型,所述泵體與所述后泵蓋之間設有定位結構,且所述泵體與所述后泵蓋的接合面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泵體與前泵蓋設置為一體結構,避免了前泵蓋與泵體連接銷孔造成的加工誤差;泵體與后泵蓋接合面處的安裝位置配置在距離支撐齒輪副的前支承軸承的最大距離處,這樣對安裝精度的影響最小,極大地提高了油泵的安裝精度,有效延長了油泵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泵殼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在工程機械用油栗殼體結構有三體式和兩體式兩種。其中,三體式結構的油栗包括前栗蓋、栗體和后栗蓋(見圖3);兩體式結構的油栗是在三體式結構的基礎上,把栗體和后栗蓋合為一體(見圖4)。
[0003]目前的油栗結構,無論是三體式結構還是兩體式結構,都得用兩個裝配定位銷(或定位止口)來連接前栗蓋。而這部分的加工誤差δ?和裝配誤差δ2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又消除不了,這是目前結構的油栗中普遍存在而又消除不了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于提高油栗的安裝精度、有效延長油栗的使用壽命的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包括具有內(nèi)腔以安裝齒輪副的栗體和封閉所述栗體的前栗蓋與后栗蓋,所述栗體與所述前栗蓋為一體成型,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之間設有定位結構,且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
[0006]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接合面與所述后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當然接合面也可以與外側(c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與內(nèi)側(cè)端面、外側(cè)端面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0007]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上的安裝銷孔以及設于所述安裝銷孔內(nèi)的定位銷。
[0008]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上的定位止口。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包括具有內(nèi)腔以安裝齒輪副的栗體和封閉所述栗體的前栗蓋與后栗蓋,所述栗體與所述前栗蓋為一體成型,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之間設有定位結構,且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將栗體與前栗蓋設置為一體結構,前栗蓋與栗體連接的銷孔不用加工,從而避免了前栗蓋與栗體連接銷孔造成的加工誤差;栗體與后栗蓋接合面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從而安裝位置配置在距離支撐齒輪副的前支承軸承內(nèi)側(cè)端面的最大距離處,這樣對安裝精度的影響最小,極大地提高了油栗的安裝精度,有效延長了油栗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0]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加工誤差、安裝誤差之和與安裝精度的幾何關系原理圖;
[0013]圖3是現(xiàn)有技術中三體式結構油栗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現(xiàn)有技術中兩體式結構油栗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栗體;2-前栗蓋;3-后栗蓋;4-接合面;5-安裝銷孔;6_安裝面;7-內(nèi)腔;8_后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9-前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zhì)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0017]如圖1所示,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包括具有內(nèi)腔7以安裝齒輪副的栗體I和封閉所述栗體I的前栗蓋2與后栗蓋3,所述栗體I與所述前栗蓋2為一體成型,所述栗體I與所述后栗蓋3之間設有定位結構,且所述栗體I與所述后栗蓋3的接合面4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通過將栗體I與前栗蓋2設置為一體結構,前栗蓋2與栗體I連接的銷孔不用加工,從而避免了前栗蓋2與栗體I連接銷孔造成的加工誤差;栗體I與后栗蓋3的接合面4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從而將接合面4配置在距離前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9的最大距離處,這樣對安裝精度的影響最小,極大地提高了油栗的安裝精度,有效延長了油栗的使用壽命
[0018]最好,所述接合面4與后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8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這樣一來,能夠保證接合面4配置在距離前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9的最大距離,同時可以消除止口,避免止口加工誤差對安裝精度的影響。當然,接合面4與后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8也可以不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栗體I和所述后栗蓋3的接合面4上的安裝銷孔5和設于所述安裝銷孔5內(nèi)的定位銷。
[0020]參考圖2,根據(jù)幾何原理,以支撐齒輪副的前支承軸承為支點,加工誤差δ?和裝配誤差δ2之和δ與安裝精度f的關系為:
[0021]f=K5/H,
[0022]式中:
[0023]K為安裝面6到支點的距離;
[0024]H為接合面4到支點的距離;
[0025]式中Κδ為定值,若要減小f,只有增大H,而現(xiàn)有技術的三體式結構(參考圖3)和兩體式結構(參考圖4)中,H—0,對安裝精度f的影響相當大,而本實用新型(參考圖1)中接合面上銷孔位置配置在H值最大處,對安裝精度f的影響較圖3和圖4結構要小得多,且是最小,有效延長了油栗的使用壽命。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包括具有內(nèi)腔以安裝齒輪副的栗體和封閉所述栗體的前栗蓋與后栗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栗體與所述前栗蓋為一體成型,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之間設有定位結構,且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位于支撐所述齒輪副的后支承軸承安裝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面與所述后支承軸承安裝處的內(nèi)側(c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上的安裝銷孔以及設于所述安裝銷孔內(nèi)的定位銷。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機械用兩體式齒輪油栗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包括設于所述栗體與所述后栗蓋的接合面上的定位止口。
【文檔編號】F04C15/00GK205533201SQ20162032081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8日
【發(fā)明人】王志強
【申請人】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