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流體出膠設備【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電機通過電腦控制裝置控制電機輸出推桿的進給深度,不同的進給深度,可以控制閥針的針頭與出膠頭的間隙寬度;當氣體進入電磁閥后,由第一通道進入活塞空腔,氣體推動活塞向上運動,活塞帶動閥針上升,當閥針碰到電機輸出推桿后停止,進膠嘴的膠液經(jīng)過閥針通道,最后由閥針針頭與出膠頭的間隙流出,出膠頭出膠的同時,電氣比例閥通過電腦控制裝置控制進氣氣壓,氣體經(jīng)過第二進氣通道進入霧化間隙,霧化間隙的氣體壓力將出膠頭的膠液噴出霧化管道的霧化口,使膠液形成霧狀噴出;電氣比例閥通過電腦控制裝置的控制實現(xiàn)氣壓的精確控制,使霧化閥體能夠精確控制霧化程度。
【專利說明】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流體出膠設備【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
【背景技術(shù)】
[0002]霧化閥是一種將液體變成細小的水珠,并以噴霧形式排出的裝置。霧化閥是通過容器內(nèi)的壓力來工作的,通常噴霧罐內(nèi)的空氣壓力遠高于大氣壓強,容器內(nèi)的液體因氣壓而被擠出,液體通過導管進入霧化閥噴頭部分,噴頭將液體篩成極細小的水珠并噴出,形成噴霧。
[0003]現(xiàn)有技術(shù)的霧化閥,在膠液霧化前,需要通過手動調(diào)節(jié)固定設置閥針的上升行程,設置一個固定的出膠流量,在不同的出膠流量場合需要人手做不同的調(diào)節(jié),不能實現(xiàn)自動化操作,影響出膠效率;其噴霧氣壓需要人工去進行調(diào)整,不能精確控制霧化程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能自動控制出膠流量,提高出膠效率,并且可以精確控制霧化程度。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包括主閥體、閥套和閥針,所述閥套連接于主閥體的下端,所述主閥體和閥套內(nèi)部設置有閥針通道,所述閥針設置于閥針通道,所述主閥體開設有第一通道,所述主閥體連接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第一通道連通,所述閥套連接有出膠頭,所述閥針的針頭與出膠頭配合形成出膠開關(guān),所述主閥體連接有進膠嘴,所述進膠嘴與閥針通道連通;
所述主閥體開設有活塞空腔,所述活塞空腔密封連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與閥針頂部連接,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出氣口位于活塞的下方;所述主閥體的上方連接有用于控制閥針上升行程的電機;
所述主閥體開設有進氣通道,所述進氣通道連接有電氣比例閥,所述閥套的外圍套接有霧化管道,所述霧化管道與閥套之間留有霧化間隙,所述進氣通道的第二出氣口與霧化間隙連通。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主閥體包括上閥體與下閥體,所述上閥體與下閥體固定連接,閥針通道貫穿所述上閥體與下閥體,所述下閥體開設有進膠通道,所述進膠通道與閥針通道連通,所述進膠嘴連接于進膠通道;所述進氣通道包括第一進氣通道和第二進氣通道,所述第一進氣通道開設于所述上閥體,所述第二進氣通道開設于下閥體,所述第一進氣通道和第二進氣通道相互連通。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進氣通道的末端連通有四個第二出氣口,四個第二出氣口均布于閥套的周沿,四個第二出氣口均與霧化間隙連通。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霧化管道連接于下閥體的下端,所述霧化管道與下閥體的連接處設置有固定圈,所述霧化管道通過固定圈固定連接于下閥體的下端。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機為直線電機,所述閥針正對直線電機的輸出推桿。[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閥針上端與主閥體的之間密封連接有密封圈,密封圈所在的位置高于進膠嘴所在的位置。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機連接有電腦控制裝置。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氣比例閥連接有電腦控制裝置。
[001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電機通過與外部的電腦控制裝置連接,電腦控制裝置可根據(jù)程序動態(tài)控制電機輸出推桿的進給深度,不同的進給深度,可以控制閥針的針頭與出膠頭的間隙寬度;當氣體進入電磁閥后,由第一通道進入活塞空腔,氣體推動活塞向上運動,活塞帶動閥針上升,當閥針碰到電機輸出推桿后停止,進膠嘴的膠液經(jīng)過閥針通道,最后由閥針針頭與出膠頭的間隙流出,通過控制閥針的上升行程,從而實現(xiàn)出膠流量的控制;出膠頭出膠的同時,電氣比例閥通過電腦控制裝置控制進氣氣壓,氣體經(jīng)過第二進氣通道進入霧化間隙,霧化間隙的氣體壓力將出膠頭的膠液噴出霧化管道的霧化口,使膠液形成霧狀噴出;電氣比例閥通過電腦控制裝置的控制實現(xiàn)氣壓的精確控制,使霧化閥體能夠精確控制霧化程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0015]圖2為圖1的的俯視圖。
[0016]圖3為沿圖2中A-A線的剖切視圖。
[0017]圖4為沿圖2中B-B線的剖切視圖。
[0018]圖5為本發(fā)明的上閥體的俯視圖。
[0019]圖6為沿圖5中C-C線的剖切視圖。
[0020]圖7為本發(fā)明的下閥體的主視圖。
[0021]圖8為沿圖7中D-D線的剖切視圖。
[0022]圖9為本發(fā)明的分解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包括:
1一主閥體11 一第一通道 111 一第一出氣口 12 —電磁閥
13—進膠嘴14 一活塞空腔 15—活塞16—上閥體
17—下閥體18—進氣通道 181—第一進氣通道
182—第二進氣通道 183—第二出氣口 19 一電氣比例閥 2—閥套21—閥針通道 3—閥針
4一電機41一輸出推桿 5—密封圈6—出膠頭
7—霧化管道71—霧化間隙 8—固定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5]如圖1至圖9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包括主閥體1、閥套2和閥針3,所述閥套2連接于主閥體I的下端,所述主閥體I和閥套2內(nèi)部設置有閥針通道21,所述閥針3設置于閥針通道21,所述主閥體I開設有第一通道11,所述主閥體I連接有電磁閥12,所述電磁閥12與第一通道11連通,所述閥套2連接有出膠頭6,所述閥針3的針頭與出膠頭6配合形成出膠開關(guān),所述主閥體I連接有進膠嘴13,所述進膠嘴13與閥針通道21連通;所述主閥體I開設有活塞空腔14,所述活塞空腔14密封連接有活塞15,所述活塞15與閥針3頂部連接,所述第一通道11的第一出氣口 111位于活塞15的下方;所述主閥體I的上方連接有用于控制閥針3上升行程的電機4 ;所述主閥體I開設有進氣通道18,所述進氣通道18連接有電氣比例閥19,所述閥套2的外圍套接有霧化管道7,所述霧化管道7與閥套2之間留有霧化間隙71,所述進氣通道18的第二出氣口 183與霧化間隙71連通。
[0026]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機4連接有電腦控制裝置,所述電氣比例閥19連接有電腦控制
>J-U裝直。
[0027]電機4通過與外部的電腦控制裝置連接,電腦控制裝置可根據(jù)程序動態(tài)控制電機4的輸出推桿41的進給深度,不同的進給深度,可以控制閥針3的針頭與出膠頭6的間隙寬度;當氣體進入電磁閥12后,由第一通道11進入活塞空腔14,氣體推動活塞15向上運動,活塞15帶動閥針3上升,當閥針3碰到電機4輸出推桿41后停止,進膠嘴13的膠液經(jīng)過閥針通道21,最后由閥針3針頭與出膠頭6的間隙流出,通過控制閥針3的上升行程,從而實現(xiàn)出膠流量的控制。
[0028]出膠頭6出膠的同時,電氣比例閥19通過電腦控制裝置控制外部進氣嘴的進氣氣壓,氣體經(jīng)過第二進氣通道182進入霧化間隙71,霧化間隙71內(nèi)的氣體壓力將出膠頭6的膠液噴出霧化管道7的霧化口,使膠液形成霧狀噴出;電氣比例閥19通過電腦控制裝置的控制實現(xiàn)氣壓的精確控制,使霧化閥體能夠精確控制霧化程度。
[0029]本實施例所述主閥體I包括上閥體16與下閥體17,所述上閥體16與下閥體17固定連接,閥針通道21貫穿所述上閥體16與下閥體17,所述下閥體17開設有進膠通道,所述進膠通道與閥針通道21連通,所述進膠嘴13連接于進膠通道;所述進氣通道18包括第一進氣通道181和第二進氣通道182,所述第一進氣通道181開設于所述上閥體16,所述第二進氣通道182開設于下閥體17,所述第一進氣通道181和第二進氣通道182相互連通。上閥體16用于控制閥針3的上升行程,從而實現(xiàn)出膠流量的控制;下閥體17用于安裝電氣比例閥19,并開設第二進氣通,使膠液實現(xiàn)霧化,并可以精確控制霧化程度。
[0030]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二進氣通道182的末端連通有四個第二出氣口 183,四個第二出氣口 183均布于閥套2的周沿,四個第二出氣口 183均與霧化間隙71連通。通過在于閥套2的周沿不同位置布置四個第二出氣口 183,使霧化間隙71內(nèi)的氣壓更加均勻,膠液霧化效果更好。
[0031]作為優(yōu)選,所述霧化管道7連接于下閥體17的下端,所述霧化管道7與下閥體17的連接處設置有固定圈8,所述霧化管道7通過固定圈8固定連接于下閥體17的下端。固定圈8可采用螺紋連接,使霧化管道7可拆卸安裝于下閥體17,不同的直徑的霧化管道7與閥套2之間可形成不同的霧化間隙71,不同的霧化間隙71可以實現(xiàn)不同的霧化效果,延伸本發(fā)明精細霧化閥的適用范圍。
[0032]所述電機4為直線電機,所述閥針3正對直線電機的輸出推桿41。直線電機作為特種電機的一種,是沿著軸的直線方向前后運動。直線電機結(jié)構(gòu)緊湊、功率損耗小、快移速度高、加速度高、高速度,可以實現(xiàn)從高速到低速等不同范圍的高精度位置定位控制。
[0033]作為優(yōu)選,所述閥針3上端與主閥體I的之間密封連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位于進膠嘴13的上方。該密封圈5可防止進膠嘴13在進膠時,膠液滲進活塞空腔14內(nèi),避免影響活塞15的運動性能。
[0034]以上內(nèi)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包括主閥體(I)、閥套(2)和閥針(3),所述閥套(2)連接于主閥體(I)的下端,所述主閥體(I)和閥套(2)內(nèi)部設置有閥針通道(21),所述閥針(3)設置于閥針通道(21),所述主閥體(I)開設有第一通道(11),所述主閥體(I)連接有電磁閥(12),所述電磁閥(12)與第一通道(11)連通,所述閥套(2)連接有出膠頭(6),所述閥針(3)的針頭與出膠頭(6)配合形成出膠開關(guān),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體(I)連接有進膠嘴(13),所述進膠嘴(13)與閥針通道(21)連通; 所述主閥體(I)開設有活塞空腔(14),所述活塞空腔(14)密封連接有活塞(15),所述活塞(15)與閥針(3)頂部連接,所述第一通道(11)的第一出氣口(111)位于活塞(15)的下方;所述主閥體(I)的上方連接有用于控制閥針(3)上升行程的電機(4); 所述主閥體(I)開設有進氣通道(18),所述進氣通道(18)連接有電氣比例閥(19),所述閥套(2)的外圍套接有霧化管道(7),所述霧化管道(7)與閥套(2)之間留有霧化間隙(71),所述進氣通道(18)的第二出氣口( 183)與霧化間隙(71)連通。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閥體(I)包括上閥體(16)與下閥體(17),所述上閥體(16)與下閥體(17)固定連接,閥針通道(21)貫穿所述上閥體(16)與下閥體(17),所述下閥體(17)開設有進膠通道,所述進膠通道與閥針通道(21)連通,所述進膠嘴(13)連接于進膠通道; 所述進氣通道(18)包括第一進氣通道(181) (18)和第二進氣通道(182) (18),所述第一進氣通道(181) (18)開設于所述上閥體(16),所述第二進氣通道(182) (18)開設于下閥體(17),所述第一進氣通道(181) (18)和第二進氣通道(182) (18)相互連通。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氣通道(182) (18)的末端連通有四個第二出氣口(183),四個第二出氣口(183)均布于閥套(2)的周沿,四個第二出氣口( 183)均與霧化間隙(71)連通。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管道(7)連接于下閥體(17)的下端,所述霧化管道(7)與下閥體(17)的連接處設置有固定圈(8),所述霧化管道(7)通過固定圈(8)固定連接于下閥體(17)的下端。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4)為直線電機(4),所述閥針(3)正對直線電機(4)的輸出推桿(41)。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針(3)上端與主閥體(I)之間密封連接有密封圈(5),密封圈(5)所在的位置高于進膠嘴(13)所在的位置。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4)連接有電腦控制裝置。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式精細霧化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比例閥(19)連接有電腦控制裝置。
【文檔編號】B05B9/047GK103521375SQ20131052796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劉飛 申請人: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