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五金工具,尤其是一種使用起來能更輕松省力的手工旋轉工具手柄。
【背景技術】
[0002]螺絲刀等手工旋轉工具是常備工具。常見的該類工具有一個手柄,其下固定連接有一個金屬旋轉桿,桿頭截面形狀為一字或十字等,以匹配螺絲端部開槽形狀。為方便使用者的手持和避免隨意滾動,手柄被設計成六棱柱形狀。中國專利文獻“單力柄兩用螺絲刀”,其公告號CN103448006A,公開了一種多頭螺絲刀,是設置一螺絲刀柄,該螺絲刀柄為圓柱狀;設置一力柄,該力柄為圓柱狀,力柄的一個端頭與螺絲刀柄的中心點相連,力柄與螺絲刀柄間的夾角為九十度;分別設置一個平口螺絲刀桿和十字口螺絲刀桿,平口螺絲刀桿和十字口螺絲刀桿的尾部分別澆鑄在螺絲刀柄的兩個端頭內。該類工具的手柄橫截面為圓形,遇到很緊的螺絲需要大力扭轉手柄時,手容易打滑,用不上力,螺絲也難擰動。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xiàn)有螺絲刀手柄易打滑,用不上力,從而提供一種不易打滑、能省力的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包括依次排列的握把部、手指部和護手部,護手部下連接旋轉桿,所述握把部為圓柱形,其橫截面的圓周外側每間隔120°設有一個凸起區(qū),所述凸起區(qū)沿軸向連續(xù)延伸,與握把部等長。
[0005]推動物體繞軸轉動的力為扭矩,其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積;在力相等的情況下,力臂的大小和扭矩的大小成正比。由此可知,如果需要在旋轉桿上獲得更大的扭矩,就需要在握把部擁有更大的力臂。本方案為手柄的握把部設計了一個圓柱形的基本形態(tài)來支持手握,在此基礎上,圓柱橫截面的圓周外側等距的設置了 3個凸起區(qū)。同圓柱橫截面的圓周相比,這些凸起區(qū)將扭力支點由圓周面外移到了凸起區(qū)的端部,增大了力臂,從而在握把部施加的扭轉力相同的情況下,旋轉桿得以輸出更大的扭矩。同一個圓的內接正多邊形,邊長越少的,其兩鄰邊的夾角越小。本方案中握把部橫截面的形狀為近似正多邊形,由此可知,如果為了防止打滑,就需要將握把部橫截面設計成邊數(shù)更少的近似正多邊形,以產生更小的正多邊形鄰邊夾角。因此使用近似正三角形的方案可以得到最佳的防滑效果,能很好的將使用者施加在握把部的力傳遞到旋轉轉桿上。同時,在握住此類手工旋轉工具的手柄時,手掌的最佳握姿是形成三個與手柄側面接觸的接觸面。因此本設計在三個凸起區(qū)之間形成了三個低谷區(qū),適應手掌的最佳握姿。
[0006]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凸起區(qū)為月牙形,月牙形的內側弧朝向握把部橫截面圓的圓心。月牙形的凸起區(qū)既保留了增大力臂的效果,又能獲得更好的手握效果。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手指部為圓柱形,圓柱面上環(huán)形等距設有3個內凹球面。當使用者的手掌握住手柄準備進行施力時,手柄的端帽位于掌心,手掌握住握把部后,大拇指、食指、剩余三指可以捏住手指部的內凹球面,幫助手掌進行旋轉施力。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握把部的凸起區(qū)表面設有凸起的紋路,所述紋路為規(guī)則排列的正多邊形的凸起的邊。凸起區(qū)所在位置為手掌施力的主要區(qū)域,該處設有粗糙有紋路的外表面可以幫助防滑。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正多邊形為正六邊形。本方案選用了正六邊形規(guī)則排列形成的紋路作為防滑紋,正六邊形的防滑紋可以在自身強度和防滑效果上取得最佳的平衡。
[001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易打滑、能省力。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握把部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加力套筒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4]其中:2握把部,3手指部,4護手部,5旋轉桿,21凸起區(qū),22低谷區(qū),31內凹球面,41套筒盲孔,42套筒內壁,43套筒外壁。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6]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由上至下依次由半球狀手柄端、握把部2、手指部3和護手部4組成,護手部下固定有旋轉桿5。如圖2所示握把部為柱狀,其橫截面為圓,圓周外側共設有3個凸起區(qū)21,每個間隔120°,相鄰的兩個凸起區(qū)之間的圓周部分形成低谷區(qū)22。本例的凸起區(qū)選用月牙形,月牙形的內側弧貼合所述柱狀握把部橫截面的圓周。手指部為圓柱形,直徑小于握把部圓柱形,圓柱面上間隔120°等距設有3個內凹球面31,該3個內凹球面的球心位于同一橫截面上。護手部的形狀為上小下大的圓臺,用以抵住使用時向下用力的手指。端帽、握把部、手指部和護手部之間、握把部弧形凸起區(qū)和低谷區(qū)之間、手指部的圓柱面和內凹球面之間,均為平滑過渡。握把部的凸起區(qū)表面設有由正六邊形規(guī)則排列形成的紋路,正六邊形的六條邊凸起。握把部的低谷區(qū)在本例中為平滑表面,以改善手感。
[0017]本例的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還包括一個加力套筒。加力套筒設有一個套筒盲孔41,盲孔的深度與握把部加上柄端的長度匹配;套筒內壁42圍成的橫截面形狀與握把部的橫截面形狀相匹配,套筒外壁43圍成的橫截面形狀為套筒內壁的橫截面形狀等比例放大,本例為放大了 25%。
[0018]本例的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當被使用者使用時,柄端位于手掌的掌心;手掌與手柄握把部的三個低谷區(qū)接觸,形成最佳的手握姿勢;大拇指、食指、剩余三指捏住手指部的三個內凹球面,幫助手掌進行旋轉施力;護手部抵住使用時向下用力的手指。當使用者的手掌向手柄握把部的月牙形的凸起區(qū)施加扭力時,這些月牙形的凸起區(qū)將扭力支點由圓周面外移到了月牙形的凸起區(qū)的端部,增大了力臂,從而在使用者施加的力相同的情況下,旋轉桿得以輸出更大的扭矩。由正六邊形排列而成的防滑紋路起到防滑效果。護手部下連接的旋轉桿,其下端可直接設計為一字或十字的螺絲刀頭,也可以設計成通配接插口。
[0019]當遇到很緊的螺栓、螺絲難以擰開,可以將加力套筒的盲孔套接在手柄的握把部,以獲得更大的力臂,從而形成更大的扭矩。
【主權項】
1.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包括依次排列的握把部(2)、手指部(3)和護手部(4),護手部下連接旋轉桿(5),其特征是,所述握把部為圓柱形,其橫截面的圓周外側每間隔120°設有一個凸起區(qū)(21),所述凸起區(qū)沿軸向延伸,與握把部等長。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起區(qū)為月牙形,月牙形的內側弧朝向握把部橫截面圓的圓心。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指部為圓柱形,圓柱面上環(huán)形等距設有3個內凹球面(3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其特征是,所述握把部的凸起區(qū)表面設有凸起的紋路,所述紋路為規(guī)則排列的正多邊形的凸起的邊。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正多邊形為正六邊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工旋轉工具省力手柄,包括依次排列的握把部、手指部和護手部,護手部下連接旋轉桿,所述握把部為圓柱形,其橫截面的圓周外側每間隔120°設有一個凸起區(qū),所述凸起區(qū)沿軸向連續(xù)延伸,與握把部等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易打滑、能省力。
【IPC分類】B25B23/16, B25G1/10
【公開號】CN20462199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00615
【發(fā)明人】來永飛
【申請人】杭州蕭山力源工具廠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