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混沌信號發(fā)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四維自治連續(xù)混沌糾纏電路。
背景技術: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氣象學家edwardnortonlorenz首次發(fā)現(xiàn)在天氣預報模型中提出了第一個混沌系統(tǒng)即lorenz系統(tǒng),隨后1999年,陳關榮教授等提出了chen系統(tǒng);2002年,研究員呂金虎等提出了lü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連接了lorenz系統(tǒng)與chen系統(tǒng);2004年,劉崇新教授等提出了一類含有平方項的混沌系統(tǒng)即liu系統(tǒng)等。最近,在中國密碼學會2016年混沌保密通信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禹思敏教授進一步提出了構造復雜混度系統(tǒng)(人工構造)地重要性與迫切性,那么是否有一種系統(tǒng)連接了混沌系統(tǒng)與線性系統(tǒng)呢?
兩個或兩個以上線性系統(tǒng)通過某些非線性函數(shù)糾纏,獲得最新系統(tǒng)具有混沌特性,該系統(tǒng)即混沌糾纏系統(tǒng),其中非線性函數(shù)即糾纏函數(shù)。張紅濤等首先對混沌糾纏系統(tǒng)概念進行了定義,也提出了部分混沌糾纏系統(tǒng),但都未對提出的系統(tǒng)進行電路設計。從一定意義上說,高維混沌糾纏電路的提出與設計為混沌保密加密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非線性系統(tǒng)電路設計的直觀性。
但是,上述技術存在高維混沌糾纏電路難以實現(xiàn)、電路參數(shù)不易選擇等缺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四維自治連續(xù)混沌糾纏電路。本發(fā)明具有電路結構簡單易實現(xiàn),其系統(tǒng)輸出的信號具有很強的混沌特性等特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四維自治連續(xù)混沌糾纏電路,包括第一通道電路、第二通道電路、第三通道電路及第四通道電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x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分別連接第二通道電路中的輸入端以及第三通道電路中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的輸入引腳;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分別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入端以及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y連接第四通道電路中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的輸入引腳;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z連接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z連接第二通道電路中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的輸入引腳;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w連接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w連接第一通道電路中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的輸入引腳;
所述的第一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1的2引腳連接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以及電阻r14,電阻r11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x,電阻r1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電阻r13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的輸入引腳連接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w,電阻r14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1的6引腳,反相器u1的6引腳通過電阻r15連接反相積分器u3的2引腳;電容c1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3的2引腳,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3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3的6引腳通過電阻r16連接到反相器u2的2引腳;反相器u2的2引腳連接電阻r17的一端,電阻r17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2的6引腳;反相器u1的3引腳、反相器的u2的3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3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1的4引腳、反相器u2的4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3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1的7引腳、反相器u2的7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3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一通道電路中的反相器u2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x,第一通道電路中的反相積分器u3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
所述的第二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4,反相器u4的2引腳接電阻r21、電阻r22、電阻r23以及電阻r28,電阻r21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電阻r2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電阻r28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的輸入引腳接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z,電阻r2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4的6引腳,反相器u4的6引腳通過電阻r24連接反相積分器u6的2引腳;電容c2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6的2引腳,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6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6的6引腳通過電阻r25連接到反相器u5的2引腳;反相器u5的2引腳連接電阻r26的一端,電阻r26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5的6引腳;反相器u4的3引腳、反相器u5的3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6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4的4引腳、反相器u5的4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6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4的7引腳、反相器u5的7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6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二通道電路中的反相器u5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第二通道電路中的反相積分器u6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y;
所述的第三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7,反相器u7的2引腳接電阻r31、電阻r32以及電阻r33,電阻r31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的輸入引腳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電阻r32的另一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z,電阻r3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7的6引腳,反相器u7的6引腳通過電阻r34連接反相積分器u9的2引腳;電容c3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9的2引腳,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9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9的6引腳通過電阻r35連接到反相器u8的2引腳;反相器u8的2引腳連接電阻r36的一端,電阻r36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8的6引腳;反相器u7的3引腳、反相器u8的3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9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7的4引腳、反相器u8的4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9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7的7引腳、反相器u8的7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9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三通道電路中的反相器u8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z,第三通道電路中反相積分器u9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z;
所述的第四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10,反相器u10的2引腳接電阻r41、電阻r42以及電阻r43,電阻r41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的輸入引腳接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y,電阻r42的另一端連接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w,電阻r4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10的6引腳;反相器u10的6引腳通過電阻r44連接反相積分器u12的2引腳;反相積分器u12的2引腳連接電容c4的一端,電容c4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12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12的6引腳通過電阻r45連接到反相器u11的2引腳;反相器u11的2引腳連接電阻r46一端,電阻r46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11的6引腳;反相器u10的3引腳、反相器u11的3引腳以及反相積分器u12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10的4引腳、反相器u11的4引腳以及反相積分器u12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10的7引腳、反相器u11的7引腳以及反相器積分u12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四通道反相器u11的輸出端信號是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w,第四通道反相積分器u12的輸出端信號是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上一級輸出信號w。
所述的反相器u1、反相器u2、反相積分器u3、反相器u4、反相器u5、反相積分器u6、反相器u7、反相器u8、反相積分器u9、反相器u10、反相器u11以及反相積分器u12采用運放器lm741。
所述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以及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采用芯片ad639。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的在示波器上即可觀察出x-y,x-z,y-z,x-w,y-w,z-w相圖,具有電路結構較為簡單,易實現(xiàn),適用于大學電路中非線性電路教學等特點,在保密通信,非線性系統(tǒng)等領域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電路示意圖;
圖2是圖1的x輸出波形圖;
圖3是圖1的y輸出波形圖;
圖4是圖1的z輸出波形圖;
圖5是圖1的w輸出波形圖;
圖6是圖1的x-y輸出相圖;
圖7是圖1的x-z輸出相圖;
圖8是圖1的y-z輸出相圖;
圖9是圖1的x-w輸出相圖;
圖10是圖1的y-w輸出相圖;
圖11是圖1的z-w輸出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詳細描述,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四維自治連續(xù)混沌糾纏電路產(chǎn)生的混沌特性非常復雜,若將該輸出信號作為載波信號,與目標信號通過相關算法調制,可達到保密通信、抗破解、圖像加密等目的。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無量綱數(shù)學模型如下:
式(ⅰ)中,x,y,z為狀態(tài)變量,a,b,c,d,e為方程的參數(shù),選取a=2,b=3,c=0.5,d=3,e=10時,系統(tǒng)(ⅰ)即混沌糾纏系統(tǒng),此時本發(fā)明的振蕩電路的方程為: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電路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道的電路組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道的電路分別實現(xiàn)了式(ⅱ)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函數(shù)。
參照圖1,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四維自治連續(xù)混沌糾纏電路,包括第一通道電路、第二通道電路、第三通道電路及第四通道電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x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分別連接第二通道電路中的輸入端以及第三通道電路中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的輸入引腳;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分別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入端以及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y連接第四通道電路中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的輸入引腳;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z連接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z連接第二通道電路中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的輸入引腳;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w連接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入端,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w連接第一通道電路中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的輸入引腳;
所述的第一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1的2引腳連接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3以及電阻r14,電阻r11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x,電阻r1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電阻r13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的輸入引腳連接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w,電阻r14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1的6引腳,反相器u1的6引腳通過電阻r15連接反相積分器u3的2引腳;電容c1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3的2引腳,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3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3的6引腳通過電阻r16連接到反相器u2的2引腳;反相器u2的2引腳連接電阻r17的一端,電阻r17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2的6引腳;反相器u1的3引腳、反相器的u2的3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3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1的4引腳、反相器u2的4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3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1的7引腳、反相器u2的7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3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一通道電路中的反相器u2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x,第一通道電路中的反相積分器u3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
所述的第二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4,反相器u4的2引腳接電阻r21、電阻r22、電阻r23以及電阻r28,電阻r21的另一端連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電阻r22的另一端連接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電阻r28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的輸入引腳接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z,電阻r2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4的6引腳,反相器u4的6引腳通過電阻r24連接反相積分器u6的2引腳;電容c2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6的2引腳,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6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6的6引腳通過電阻r25連接到反相器u5的2引腳;反相器u5的2引腳連接電阻r26的一端,電阻r26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5的6引腳;反相器u4的3引腳、反相器u5的3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6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4的4引腳、反相器u5的4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6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4的7引腳、反相器u5的7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6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二通道電路中的反相器u5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y,第二通道電路中的反相積分器u6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y;
所述的第三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7,反相器u7的2引腳接電阻r31、電阻r32以及電阻r33,電阻r31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的輸入引腳接第一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x,電阻r32的另一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z,電阻r3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7的6引腳,反相器u7的6引腳通過電阻r34連接反相積分器u9的2引腳;電容c3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9的2引腳,電容c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9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9的6引腳通過電阻r35連接到反相器u8的2引腳;反相器u8的2引腳連接電阻r36的一端,電阻r36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8的6引腳;反相器u7的3引腳、反相器u8的3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9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7的4引腳、反相器u8的4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9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7的7引腳、反相器u8的7引腳與反相積分器u9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三通道電路中的反相器u8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z,第三通道電路中反相積分器u9的輸出端信號是第三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z;
所述的第四通道電路包括反相器u10,反相器u10的2引腳接電阻r41、電阻r42以及電阻r43,電阻r41的另一端連接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的輸出引腳,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的輸入引腳接第二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前一級輸出信號y,電阻r42的另一端連接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w,電阻r43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10的6引腳;反相器u10的6引腳通過電阻r44連接反相積分器u12的2引腳;反相積分器u12的2引腳連接電容c4的一端,電容c4另一端連接反相積分器u12的6引腳;反相積分器u12的6引腳通過電阻r45連接到反相器u11的2引腳;反相器u11的2引腳連接電阻r46一端,電阻r46另一端連接反相器u11的6引腳;反相器u10的3引腳、反相器u11的3引腳以及反相積分器u12的3引腳接地;反相器u10的4引腳、反相器u11的4引腳以及反相積分器u12的4引腳接負電壓vdd,反相器u10的7引腳、反相器u11的7引腳以及反相器積分u12的7引腳接正電壓vcc,第四通道反相器u11的輸出端信號是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w,第四通道反相積分器u12的輸出端信號是第四通道電路的輸出信號的上一級輸出信號w。
所述的反相器u1、反相器u2、反相積分器u3、反相器u4、反相器u5、反相積分器u6、反相器u7、反相器u8、反相積分器u9、反相器u10、反相器u11以及反相積分器u12采用運放器lm741。
所述的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1、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2、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3以及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s4采用芯片ad639。
當?shù)谝煌ǖ乐须娮鑢11=50kω,電阻r12=33.3kω,電阻r13=1kω,電阻r14=10kω,電阻r15=100ω,電阻r16=10kω,電阻r17=10kω,電容c1=0.1μf;第二通道中電阻r21=33kω,電阻r22=50kω,電阻r23=10kω,電阻r28=1kω,電阻r24=100ω,電阻r25=10kω,電阻r26=10kω,電容c2=0.1μf;第三通道中電阻r31=1kω,電阻r32=200kω,電阻r33=10kω,電阻r34=100ω,電阻r35=10kω,電阻r36=10kω,電容c3=0.1μf;第四通道中電阻r41=1kω,電阻r42=33kω,電阻r43=10kω,電阻r44=100ω,電阻r45=10kω,電阻r46=10kω,電容c4=0.1μf;vcc=15v,vdd=-15v,反相積分器與反相器采用lm741,三角函數(shù)轉換器使用ad639時,電路的輸出波形圖見圖2、圖3、圖4、圖5,電路輸出的相圖見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2至圖11反映出了四維自治連續(xù)混沌糾纏電路,電路完全實現(xiàn)了本發(fā)明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