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力領域,更具體地涉及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方法,尤其是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包括投資決策和生產模擬兩大模塊,在傳統(tǒng)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兩大模塊一般按照機組類型進行建模,包括火電(煤電、氣電)、水電(抽水蓄能)、核電等。傳統(tǒng)的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沒有對特高壓交直流送電進行專門的建模,一般均根據其送端機組類型等效為常規(guī)機組建模,如特高壓水電按照水電機組建模,特高壓火電按照火電機組建模等。這種建模方式只體現了機組自身的特性,不能體現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各類特性,不能體現不同類型機組組合后送電特性優(yōu)化互補的效益;同時,按照機組類型建模等同常規(guī)電源優(yōu)化,也不能準確反映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對于年總送電利用小時數的要求?!笆濉逼陂g,為實現能源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中東部地區(qū)的大氣污染物控制,我國規(guī)劃了大量的跨區(qū)域送電的交直流輸電項目。這些項目的投資不計于受端電網電源項目的投資,但由于提供了大量的電力和電量,將對受端電網的生產模擬造成較大的影響;而其送電的出力特性、調節(jié)特性也與常規(guī)機組有較大差異,在電源規(guī)劃中需要進行特殊考慮。本發(fā)明將根據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出力特性、調節(jié)特性提出一種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方法。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傳統(tǒng)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建模方法的缺點,提出能夠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更加準確反映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出力特性、調節(jié)特性的建模方法。在本發(fā)明中,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系統(tǒng)基本信息;所述系統(tǒng)為需要進行生產模擬的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系統(tǒng),所述基本信息包括送端電源類型和受端電網消納方式;(2)根據所述系統(tǒng)基本信息,確定生產模擬模型;其中,所述生產模擬模型包括三類,分別是三段式出力模型、指定曲線模型和常規(guī)機組模型;以及(3)根據步驟(2)中經確定的生產模擬模型,基于該生產模擬模型下的送端機組參數和受端電網用電參數,對送電的出力參數進行修正,從而獲得對應于所述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優(yōu)化模型。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在步驟(3)中,所述的經確定的生產模擬模型至少包括三段式出力模型。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所述步驟(2)中,根據系統(tǒng)基本信息確定生產模擬模型,包括基于以下判斷標準進行確定:(i)對于不在受端電網消納,但其電力經過受端電網網架傳輸的特高壓交流送電,確定指定曲線模型;(ii)對于直接接入特高壓交流電網的送電,確定常規(guī)機組模型;(iii)對于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特高壓火電直流送電、特高壓火電交流協(xié)議送電、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或特高壓風火打捆交流協(xié)議送電,確定三段式出力模型。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在步驟(3)中,對于三段式出力模型,當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時,維持全年利用小時數不變,將送端機組的原始水能特性曲線根據水電直流運行特性進行修正后得到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水電站自身的水能特性曲線;(2)根據水電直流在實際運行時的送電曲線特征,在維持全年利用小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對水能特性曲線進行修正。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所述步驟(1)中水電站自身的水能特性曲線包括以下指標:12個月的預想出力P預想1~P預想12、平均出力P平均1~P平均12和強迫出力P強迫1~P強迫12。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在步驟(3)中,對所述水能特性曲線的修正,所述修正包括選自下組的一個或多個步驟:(s1)若水電汛期月份平均出力小于預想出力,將平均出力修改為與預想出力相等;P′平均i=P預想i,i∈Ma∩{i|P平均i<P預想i}(1)式中,Ma為水電汛期月份;P′平均i為水電汛期的修正后的平均出力;P預想i為預想出力;P平均i為平均出力;水電汛期月份增加的平均出力之和在水電非汛期月份的平均出力中等比例扣除,形成水電非汛期月份新的平均出力P′平均j,水電非汛期月份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不變;和(s2)水電非汛期月份修正后的平均出力由式(2)確定:式中,Mb為水電非汛期月份,di、dj為第i、j月的天數;P′平均j為水電非汛期的修正后的平均出力;P平均j為水電非汛期的平均出力;P預想i為預想出力;P平均i為平均出力。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在步驟(3)中,對于三段式出力模型,當特高壓火電直流送電或特高壓火電交流協(xié)議送電時,根據受端電網各月用電比例、送端機組出力特性、直流送電特性建立三段式出力模型;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受端電網的各月預測電量和特高壓送電的年總電量設定各月的平均出力P平均i的初始值;各月預想出力初始值P預想i設定為特高壓火電直流或交流協(xié)議送電最大功率Pmax;強迫出力P強迫i為預想出力與送端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的乘積;所述各月預想出力初始值通過式(3)確定:P預想i=Pmax,i=1~12(3)所述各月平均出力初始值通過式(4)確定:所述各月強迫出力初始值通過式(5)確定:P強迫i=αP預想i(5)式中,H為特高壓火電送電利用小時數,Ei為受端電網第i月的預測電量,di為第i月的天數,α為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以及(2’)對三段式出力初始值中的不合理項進行修正。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所述步驟(2’)的修正方法為:若初始值中某月的強迫出力P強迫i高于平均出力P平均i,則通過式(6)和式(7)修正:式中,P′預想j為修正后的各月預想出力初始值;P′強迫j為修正后的各月強迫出力。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在三段式出力模型中,當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或者特高壓風火打捆交流協(xié)議送電時,建立所述三段式出力模型包括以下步驟:(1”)設定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2”)設定非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所述步驟(1”)中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P預想i為特高壓風火打捆送電最大功率Pmax,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P強迫i為預想出力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出力率的乘積,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P平均i為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的加權平均;所述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通過式(8)確定:P預想i=Pmax,i∈M1(8)所述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通過式(9)確定:P強迫i=βPmax,i∈M1(9)所述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通過式(10)確定:式中,β為風火打捆機組綜合最低出力率,M1為受端電網年內高峰負荷月份,hp為日內直流高峰送電小時數。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所述步驟(2”)中非負荷高峰月份的平均出力P平均j根據受端電網的各月預測電量和特高壓送電的年總電量設定,非負荷高峰月份的預想出力P預想j為平均出力P平均j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出力率平方根的乘積,強迫出力P強迫j為預想出力P預想j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出力率倒數的平方根的乘積:所述非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通過式(11)確定:非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通過式(12)確定:非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通過式(13)確定:式中,H為特高壓風火打捆送電年額定送電小時數,M1為受端電網年內高峰負荷月份,M2為受端電網年內非高峰負荷月,Ej為受端電網第j月的預測電量,Pmax為特高壓風火打捆送電最大功率,P平均i為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di為第i月的天數。應理解,在本發(fā)明范圍內中,本發(fā)明的上述各技術特征和在下文(如實施例)中具體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都可以互相組合,從而構成新的或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圖說明圖1為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步驟。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人經過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開發(fā)了一種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方法。具體地,在本發(fā)明中,根據送端電源類型和在受端電網的消納方式,將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的模型細分為三段式出力模型、指定曲線模型和常規(guī)機組模型3種類型,然后分別就不同的模型和系統(tǒng)參數進行修正,從而獲得送電與受電基本或完全相符的優(yōu)化送電模型,從而提高電網規(guī)劃的合理性,進而提高效益,降低電力浪費。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本發(fā)明。術語如本文所用,術語“特高壓交直流送電”指:通過交流或直流輸電通道對外送電的一種方式。如本文所用,術語“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指:通過數學優(yōu)化方法進行電源擴展規(guī)劃。建模方法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系統(tǒng)基本信息;所述系統(tǒng)為需要進行生產模擬的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系統(tǒng),所述基本信息包括送端電源類型和受端電網消納方式;(2)根據所述系統(tǒng)基本信息,確定生產模擬模型;其中,所述生產模擬模型包括三類,分別是三段式出力模型、指定曲線模型和常規(guī)機組模型;以及(3)根據步驟(2)中所確定的生產模擬模型,基于該生產模擬模型下的送端機組參數和受端電網用電參數,對送電的出力參數進行修正,從而獲得對應于所述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優(yōu)化模型。典型地,在本發(fā)明中,可基于以下原則確定相應或初步的生產模擬模型:(i)對于不在受端電網消納,但其電力經過受端電網網架傳輸的特高壓交流送電,確定指定曲線模型;(ii)對于直接接入特高壓交流電網的送電,確定常規(guī)機組模型;(iii)對于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特高壓火電直流送電、特高壓火電交流協(xié)議送電、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或特高壓風火打捆交流協(xié)議送電,確定三段式出力模型。然后,在基于確定的相應生產模擬模型,結合系統(tǒng)基本信息(包括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以及其他一些相關參數),對于送電的參數進行修正,從而建立優(yōu)化的模型(即建模)。在本發(fā)明中,本發(fā)明提供了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類生產模擬模型,具體包括:三段式出力模型、指定曲線模型和常規(guī)機組模型。本發(fā)明建模方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對于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特高壓火電直流送電、特高壓火電交流協(xié)議送電、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特高壓風火打捆交流協(xié)議送電、或其組合等多種不同的送電方式,統(tǒng)一初步確定為三段式出力模型,從而簡化了建模過程,并且可以快速地建立優(yōu)化的模型。三段式出力模型在一優(yōu)選例中,對于三段式出力模型,可根據受端電網各月用電量比例、送端機組出力特性、直流送電特性等多種條件,給出特高壓交直流送電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及強迫出力的初始值并通過修正后生成三段式出力模型。在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中,所述三段式出力模型是在維持全年利用小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將特高壓水電送電送端機組的原始水能特性曲線根據水電直流運行特性進行修正后得到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獲取水電站自身的水能特性曲線,即12個月的預想出力(P預想1~P預想12)、平均出力(P平均1~P平均12)、強迫出力(P強迫1~P強迫12);(2)根據水電直流在實際運行時的送電曲線特征,在維持全年利用小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對水能特性曲線進行修正,修正方法為:若汛期平均出力小于預想出力,則將平均出力修改為與預想出力相等:P′平均i=P預想i,i∈Ma∩{i|P平均i<P預想i}(1)式中,Ma為水電汛期月份。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水電汛期月份為6~9月;汛期月增加的平均出力之和在非汛期月份的平均出力中等比例扣除,形成非汛期月份新的平均出力,非汛期月份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不變;非汛期月份新的平均出力由式(2)確定:式中,Mb為水電非汛期月份;di、dj為第i、j月的天數。即可得到修正后的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三段式出力曲線。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水電非汛期月份Mb為1~5、10~12月。在特高壓火電直流送電或特高壓火電交流協(xié)議送電中,所述三段式出力模型是根據受端電網各月用電比例、送端機組出力特性、直流送電特性等多種條件建立的;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受端電網的各月預測電量和特高壓送電的年總電量設定各月的平均出力初始值;各月預想出力初始值設定為直流或交流協(xié)議送電最大功率;強迫出力為預想出力與送端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的乘積;所述各月預想出力初始值通過式(3)確定:P預想i=Pmax,i=1~12(3)所述各月平均出力初始值通過式(4)確定:所述各月強迫出力初始值通過式(5)確定:P強迫i=αP預想i(5)式中,H為特高壓火電送電利用小時數,Pmax為特高壓火電最大送電功率,Ei為受端電網第i月的預測電量,di為第i月的天數,α為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α在0.4~0.5之間;(2)對三段式出力初始值中的不合理項進行修正。具體的修正方法為:若初始值中某月的強迫出力高于平均出力,則通過式(6)和式(7)修正:即可得到修正后的特高壓火電直流、交流協(xié)議送電三段式出力曲線。在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或特高壓風火打捆交流協(xié)議送電中,建立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特高壓風火打捆交流協(xié)議送電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包括以下步驟:(1)設定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2)設定非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為直流送電最大功率,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為預想出力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出力率的乘積,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為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的加權平均,具體如下:所述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通過式(8)確定:P預想i=Pmax,i∈M1(8)所述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通過式(9)確定:P強迫i=βPmax,i∈M1(9)所述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通過式(10)確定:式中,P預想i、P平均i、P強迫i為第i月的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Pmax為風火打捆送電額定功率,β為風火打捆機組綜合最低出力率,M1為受端電網年內高峰負荷月份,hp為日內直流高峰送電小時數。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端電網年內高峰負荷月M1根據受端電網實際年負荷特性選擇。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端電網年內高峰負荷月份M1為6~9月。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日內直流高峰送電小時數hp為14~16小時。非負荷高峰月份的平均出力根據受端電網的各月預測電量和特高壓送電的年總電量設定,非負荷高峰月份的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按照為預想出力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出力率的乘積:所述非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通過式(11)確定:非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通過式(12)確定:非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通過式(13)確定:式中,P預想j、P平均j、P強迫j為第j月的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H為風火打捆年額定送電小時數,M2為受端電網年內非高峰負荷月份,Ej為受端電網第j月的預測電量,di為第i月的天數。即可得到修正后的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送電、交流協(xié)議送電三段式出力曲線。在另一優(yōu)選例中,受端電網年內非高峰負荷月份M2為1~5月和10~12月。指定曲線模型指定曲線模型的適用范圍是:不在受端電網內消納,但其電力經過受端電網網架傳輸的特高壓交流。建模方法:按照每小時一個出力值設定8760點出力曲線。Pi=Li*Pmax/Lmax其中,i=1,2,......,8760;Pi為特高壓交流第i小時的出力;Li為受端電網第i小時的預測負荷。注:365×24=8760小時(每年)常規(guī)機組模型常規(guī)機組模型適用范圍:直接接入特高壓交流電網的電廠。所述電廠不指定年送電量。建模方法:按照機組類型同受端電網內的相同類型機組建模。本發(fā)明的主要優(yōu)點包括:(a)本發(fā)明的建模方法能夠充分考慮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出力特性、調節(jié)特性,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更加準確的反映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對受端電網電源運行的影響。(b)本發(fā)明的建模方法在滿足直流全年電量輸送要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了受端電網負荷高峰月的電力平衡需求及各月的調峰需求。(c)本發(fā)明的建模方法覆蓋了我國目前實際運行和規(guī)劃的各類特高壓交直流送電類型,并適用于各類電力系統(tǒng)運行模擬軟件。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guī)條件。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專利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中,諸如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實施例1特高壓水電直流送電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建模(1).獲取系統(tǒng)基本信息;某特高壓水電直流原始水能曲線如表1所示:表1某水電站12個月預想出力、平均出力以及強迫出力單位:MW月份123456789101112預想出力616061606160616072007200720072007200672061606160平均出力111711171117133431895550716461867200365428901590強迫出力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2)根據所述系統(tǒng)基本信息確定生產模擬模型,確定生產模擬模型為三段式出力模型;(3)基于該生產模擬模型下的送端機組參數和受端電網用電參數,對送電的出力參數進行修正,從而獲得對應于所述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優(yōu)化模型。具體包括:在維持全年利用小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對水能特性曲線進行修正,其中汛期6、7、8、9月的平均出力小于預想出力(P平均i<P預想i,i=6~9),將這幾個月份的平均出力修改為與預想出力相等,即P′平均i=P預想i(1)6~9月增加的平均出力之和按照1~5、10~12月的平均出力平均地扣除,形成1~5、10~12月新的平均出力,即式中,di、dj為第i、j月的天數;i=6~9;j=1~5,10~12;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不變,修正后得到該水電直流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如表2所示:表2修正后12個月的預想出力、平均出力以及強迫出力單位:MW月份123456789101112預想出力616061606160616072007200720072007200672061606160平均出力929929929111026547200720072007200304024051323強迫出力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514結果:所述系統(tǒng)按建模后的參數進行運行,準確反映了該水電直流送電在汛期月份給受端系統(tǒng)增加的調峰壓力,便于受端系統(tǒng)在汛期月份準確合理地安排其他調峰電源以滿足電網調峰平衡。實施例2特高壓火電直流送電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建模(1).獲取系統(tǒng)基本信息;某特高壓火電直流額定受端功率為7520MW,送電利用小時數為6000h,直流送端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為0.5,受端電網各月電量之比如表3所示:表3受端電網各月電量之比(2)根據所述系統(tǒng)基本信息確定生產模擬模型,確定生產模擬模型為三段式出力模型;(3)基于該生產模擬模型下的送端機組參數和受端電網用電參數,對送電的出力參數進行修正,從而獲得對應于所述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優(yōu)化模型。具體包括:(3.1)設定各月三段式出力的初始值:各月預想出力初始值設定為直流送電最大功率,即P預想i=Pmax(3)平均出力初始值根據受端電網各月預測量和特高壓年總電量設定,即強迫出力為預想出力與送端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的乘積,即P強迫i=αP預想i(5)式中,H為特高壓火電送電利用小時數;Pmax為特高壓火電最大送電功率7520MW;Ei為受端電網第i月的預測電量;di為第i月的天數;α為火電機組最小技術出力率,α取0.5;i為月份,i=1~12;具體如表4所示:表4各月三段式出力的初始值單位:MW月份123456789101112預想出力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平均出力526236735170489951275129600158715063494748915611強迫出力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2)對三段式出力初始值中不合理項進行修正:由于2月份平均出力低于強迫出力,對二月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按照下式修正:得到該火電直流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如表5所示:表5火電直流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單位:MW月份123456789101112預想出力75205194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7520平均出力526236735170489951275129600158715063494748915611強迫出力37602597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3760結果:所述系統(tǒng)按建模后的參數進行運行,準確反映了該火電直流送電給受端系統(tǒng)增加的調峰壓力,便于受端系統(tǒng)準確合理地安排其他調峰電源以滿足電網調峰平衡。實施例3特高壓風火打捆直流三段式出力模型建模(1).獲取系統(tǒng)基本信息;某特高壓風火電直流額定受端功率為7520MW,送電利用小時數為6000h,風火打捆綜合最小出力率為0.8,受端電網各月電量之比如表6所示:表6受端電網各月電量之比(2)根據所述系統(tǒng)基本信息確定生產模擬模型,確定生產模擬模型為三段式出力模型;(3)基于該生產模擬模型下的送端機組參數和受端電網用電參數,對送電的出力參數進行修正,從而獲得對應于所述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優(yōu)化模型。具體包括:(3.1)設定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為直流送電最大功率,即P預想i=Pmax,i∈M1(8)負荷高峰月份強迫出力為預想出力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出力率的乘積,即P強迫i=βPmax,i∈M1(9)負荷高峰月份平均出力為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的加權平均,即式中,P預想i、P平均i、P強迫i為負荷高峰月份第i月的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Pmax為風火打捆送電額定功率7520MW;β為風火打捆機組綜合最低出力率,β取0.8;M1為受端電網年內高峰負荷月份,根據受端電網實際年負荷特性選擇為6~9月;hp為日內直流高峰送電小時數,取14~16小時。具體如表7所示:表7負荷高峰月份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單位:MW月份6789預想出力7520752075207520平均出力6893689368936893強迫出力6016601660166016(3.2)根據受端電網的各月預測電量和特高壓送電的年總電量設定非負荷高峰月份的平均出力,即非負荷高峰月份的預想出力和強迫出力按照為預想出力與風火打捆綜合最低處理率的乘積計算,即式中,P預想j、P平均j、P強迫j為非負荷高峰月份第j月的預想出力、平均出力和強迫出力;H為風火打捆年額定送電小時數;M2為受端電網年內非高峰負荷月份,取1~5月和10~12月;Ej為受端電網第j月的預測電量;di為第i月的天數。得到該風火打捆直流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如表8所示:表8風火打捆直流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的三段式出力模型單位:MW月份123456789101112預想出力506835374979471849387520752075207520476447115404平均出力453331644454422044166893689368936893426142134833強迫出力405428303983377539506016601660166016381137694323結果:所述系統(tǒng)按建模后的參數進行運行,準確反映了該風火打捆直流送電給受端系統(tǒng)增加的調峰壓力,便于受端系統(tǒng)準確合理地安排其他調峰電源以滿足電網調峰平衡。上述實施例表明,本發(fā)明的建模方法不僅充分考慮特高壓交直流送電的出力特性、調節(jié)特性,而且在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中更加準確的反映特高壓交直流送電對受端電網電源運行的影響。此外,本發(fā)明的建模方法在滿足直流全年電量輸送要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了受端電網負荷高峰月的電力平衡需求及各月的調峰需求,從而提高了電網規(guī)劃的合理性,進而提高經濟效益,降低電力浪費。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的上述講授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