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輸電線路工程的地線選擇主要從地線的機械性能、電氣性能、防腐性能等方面考慮,對于特高壓直流線路,由于地線上的感 應電荷較大,有可能在地線上產(chǎn)生很大的表面電場強度,當超過起始電暈電場強度時,地線亦會產(chǎn)生電暈損失、無線電干擾和可聽噪聲干擾等,因此地線還需滿足電暈要求。電暈是高壓線附近產(chǎn)生的微弱的輝光,當導線表面的電場強度超過了空氣電氣擊穿強度時所產(chǎn)生局部放電就形成了電暈。這種電氣放電在空氣中導致光、可聽噪聲、無線電干擾、導線舞動、臭氧的產(chǎn)生,還可以使空氣電離,這些都會消耗系統(tǒng)的能量。因此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必須將電暈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光滑導線的表面很少產(chǎn)生電暈。但導線表面通常是不規(guī)則的,上面附著著污穢物、昆蟲、水滴等,這些足以將導線表面場強增加到足夠大而引起局部導線附近空氣擊穿(空氣臨界擊穿場強29. 8kV/cm)。根據(jù)相關計算和全面比較表明,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地線截面受地線起暈場強控制,因此,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地線標稱截面不小于180mm2。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新型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塔頭地線。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在塔頭兩側一定距離處的原有地線的下面并聯(lián)ー根附加地線。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還在于所述附加地線兩端通過叉形的雙分裂導線接頭和原有地線并聯(lián)連接;附加地線和原有地線之間具有一定距離。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還在干所述原有地線與附加地線之間設置有若干間隔棒。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本實用新型結合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導線、地線弧垂的不同(導線大于地線),通過在塔頭附近采取局部處理措施,設置附加地線,附加地線通過叉形的雙分裂導線接頭和原有地線并聯(lián)連接,減小附加地線端頭的幾何不均勻度,可以減小全檔的地線截面,而地線表面場強水平不超過起暈場強控制水平。本實用新型一方面可以減小地線本身的投資,另ー方面減小了地線對鐵塔的負荷,即降低鉄塔重量。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4]其中,I、原有地線,2、附加地線,3、間隔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分別在塔頭兩側一定距離處的原有地線I的下面并聯(lián)ー根附加地線2,附加地線2兩端是通過叉形的雙分裂導線接頭和原有地線I并聯(lián)連接的;在原有地線I與附加地線2之間設置有若干間隔棒3,用間隔棒3把原有地線I與附加地線2隔開一定距離。由于該附加地線2僅掛在原有地線I上,不承受縱向張力,并且只需在鐵塔塔頭附近加裝,因此安裝和巡檢都比較方便。對于附加地線2的安裝范圍(以距塔頭的距離表示),以JLB20A-150地線為例,按照下列步驟計算a.計算標稱截面180mm2地線表面電場,得到電場控制限值標稱截面180mm2地線表面電場計算
權利要求1.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其特征在于在塔頭兩側一定距離處的原有地線(I)的下面并聯(lián)ー根附加地線(2)。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地線(2 )兩端通過叉形的雙分裂導線接頭和原有地線(I)并聯(lián)連接;附加地線(2 )和原有地線(I)之間具有一定距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地線(I)與附加地線(2 )之間設置有若干間隔棒(3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的塔頭雙分裂地線,在塔頭兩側一定距離處的原有地線的下面并聯(lián)一根附加地線。本實用新型一方面可以減小地線本身的投資,另一方面減小了地線對鐵塔的負荷。
文檔編號H02G7/22GK202503251SQ20122012101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王煒, 王輝, 郭志濤, 魏利民 申請人: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