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VDS連接器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LVDS連接器及其與FFC的組裝結(jié)構。
背景技術:
低電壓差分信號(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簡稱LVDS)連接器,利用極低的電壓振幅高速顫動傳輸數(shù)據(jù),具有低功耗、低誤碼率的優(yōu)點?,F(xiàn)有之 LVDS 連接器雖可提供給使用者傳輸訊號的功效,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卻發(fā)現(xiàn)其自身結(jié)構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諸多不足,例如:結(jié)構復雜、組裝定位穩(wěn)定性欠佳,導致現(xiàn)有的 LVDS 連接器在實際應用上,未能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影響訊號傳輸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LVDS連接器及其與FFC的組裝結(jié)構,其結(jié)構設計簡單、巧妙合理,組裝定位穩(wěn)定可靠,屏蔽效果好。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LVDS連接器,包括有金屬外殼、絕緣本體、絕緣掀蓋、端子模組及鏈接彈片,其中,該端子模組、鏈接彈片設置于絕緣本體內(nèi),該絕緣掀蓋可翻轉(zhuǎn)式裝設于絕緣本體上,該金屬外殼組裝于絕緣本體上;
該絕緣本體具有用于設置端子模組的端子座和分別連接于端子座左、右端的安裝座,該安裝座上開設有導軌槽、卡扣栓孔,所述導軌槽向上、向內(nèi)分別敞口設置,所述卡扣栓孔向上敞口設置;該鏈接彈片具有朝向金屬外殼凸設的第一導通彈片部和伸出絕緣本體后方的焊接部;該絕緣掀蓋左、右端分別往外水平延伸形成有轉(zhuǎn)軸,該絕緣掀蓋的左、右段部位底部分別凸設有卡扣;該轉(zhuǎn)軸伸入相應的導軌槽內(nèi);當絕緣掀蓋向下蓋合于絕緣本體上后,其卡扣伸入卡扣栓孔內(nèi),絕緣掀蓋與絕緣本體之間形成對插槽;該金屬外殼上具有朝向?qū)Σ宀弁乖O的第二導通彈片部及用于與鏈接彈片接觸的接觸區(qū);前述第一導通彈片部抵接于接觸區(qū)。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金屬外殼上形成有向下伸入前述導軌槽內(nèi)的限位片,該限位片擋設于導軌槽內(nèi)相應轉(zhuǎn)軸的前側(cè)。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鏈接彈片具有連接部,前述焊接部、第一導通彈片部分別一體成型連接于連接部前、后端;所述第一導通彈片部呈U形結(jié)構,所述第一導通彈片部自連接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后再向后反向彎折延伸而成,所述焊接部自連接部后端一體向后延伸設置。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絕緣本體的端子座前端一體向前延伸形成有凸設于對插槽前側(cè)的托線臺。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金屬外殼具有頂壁、左側(cè)壁及右側(cè)壁,其左側(cè)壁、右側(cè)壁上分別開設有卡扣固定槽,前述絕緣本體的安裝座外側(cè)相應凸設有固定柱,所述卡扣固定槽卡在固定柱上。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金屬外殼的頂壁前端一體向下反折形成有反抓機構,前述絕緣本體的安裝座前端凹設有相應的反抓固定槽,所述反抓機構扣在反抓固定槽內(nèi)。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反抓機構包括有自金屬外殼的頂壁前端一體向下延伸的豎向板部、自豎向板部下端一體向后彎折延伸的橫向板部及自橫向板部后端一體向后延伸的卡刺部;前述反抓固定槽包括有自絕緣本體的安裝座前端一體向后凹設的第一反抓固定槽和自第一反抓固定槽內(nèi)底面向下凹設的第二反抓固定槽,且,所述第二反抓固定槽向后延伸至第一反抓固定槽內(nèi)部后端面的后側(cè);所述橫向板部位于第一反抓固定槽內(nèi),所述卡刺部伸入第二反抓固定槽內(nèi)。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反抓機構往內(nèi)連接有連桿,前述第二導通彈片部連接于連桿上。
一種LVDS連接器與FFC的組裝結(jié)構,包括有前述LVDS連接器和可插拔式組裝于LVDS連接器上的FFC;該FFC上開設有與前述卡扣栓孔對應設置的FFC扣槽,該FFC扣槽貫通FFC上、下表面;當FFC扣槽插入LVDS連接器的對插槽內(nèi),絕緣掀蓋向下蓋合于絕緣本體上后,其卡扣依次伸入FFC扣槽、卡扣栓孔內(nèi)。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LVDS連接器安裝于PCB板上,所述LVDS連接器的金屬外殼上左、右端分別一體往外延伸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與LVDS連接器的底部保持沉板距離;所述PCB板上開設有讓位缺口,所述讓位缺口向上、向下及向前敞口設置,所述PCB板上對應讓位缺口左、右側(cè)位置分別設置有固定臺;前述LVDS連接器裝設于讓位缺口內(nèi),前述固定片連接于相應固定臺上,前述LVDS連接器的端子模組焊接于PCB板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金屬外殼、絕緣本體、絕緣掀蓋、端子模組及鏈接彈片的結(jié)構設計及相互配合關系,實現(xiàn)了對LVDS連接器產(chǎn)品的穩(wěn)定組裝定位,各零件具有結(jié)構設計簡單、巧妙合理等優(yōu)勢,鏈接彈片實現(xiàn)了金屬外殼與PCB板的連接,金屬外殼上第二導通彈片部可與FFC抵接導能,一方面實現(xiàn)電性導通,另一方面也形成對FFC的抵接定位,加強了FFC于LVDS連接器上的裝設結(jié)合穩(wěn)定性,本實用新型之產(chǎn)品具有很好的屏蔽效果好,提升了訊號傳輸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jié)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第一組裝立體示圖(絕緣掀蓋向上打開狀態(tài));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第一組裝立體示圖(絕緣掀蓋向下蓋合狀態(tài));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分解結(jié)構示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局部組裝示圖(未示金屬外殼);
圖5是圖4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結(jié)構示圖(絕緣掀蓋向上打開狀態(tài));
圖7 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絕緣本體的立體示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絕緣本體的局部結(jié)構示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金屬外殼的立體示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金屬外殼的局部結(jié)構示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金屬外殼的另一局部結(jié)構示圖;
圖12 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絕緣掀蓋的立體示圖;
圖13 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鏈接彈片的立體示圖;
圖14是本實施例之LVDS連接器連接于PCB板、FFC的應用示圖;
圖15是圖14所示結(jié)構的分解狀態(tài)示圖;
圖16是圖14所示結(jié)構的剖示圖(未示PCB板);
圖17是圖14所示結(jié)構的另一剖示圖(未示PCB板)。
附圖標識說明:
10、金屬外殼 11、頂壁
111、橫向連接板 112、縱向連接板
12、左側(cè)壁 13、右側(cè)壁
101、第二導通彈片部 102、接觸區(qū)
103、限位片 104、卡扣固定槽
105、豎向板部 106、橫向板部
107、卡刺部 108、連桿
109、固定片
20、絕緣本體 21、端子座
211、托線臺 22、安裝座
201、導軌槽 202、卡扣栓孔
203、第一反抓固定槽 204、第二反抓固定槽
205、固定柱 30、絕緣掀蓋
31、轉(zhuǎn)軸 32、卡扣
40、端子模組 50、鏈接彈片
51、第一導通彈片部 52、焊接部
53、連接部 60、PCB板
61、讓位缺口 62、固定臺
70、FFC 71、FFC扣槽。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17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具體結(jié)構。
如圖1至圖3所示,該LVDS連接器包括有金屬外殼10、絕緣本體20、絕緣掀蓋30、端子模組40及鏈接彈片50,其中,該端子模組40、鏈接彈片50設置于絕緣本體20內(nèi),該絕緣掀蓋30可翻轉(zhuǎn)式裝設于絕緣本體20上,該金屬外殼10組裝于絕緣本體20上。
如圖7和圖8所示,該絕緣本體20具有用于設置端子模組40的端子座21和分別連接于端子座21左、右端的安裝座22,該安裝座21上開設有導軌槽201、卡扣栓孔202,所述導軌槽201向上、向內(nèi)分別敞口設置,所述卡扣栓孔202向上敞口設置;所述絕緣本體20的端子座前端一體向前延伸形成有凸設于下述對插槽前側(cè)的托線臺211,在后續(xù)FFC70插入時可以托起插入,插入過程更為穩(wěn)定順暢。以及,前述絕緣本體20的安裝座22前端凹設有相應的反抓固定槽,所述反抓固定槽包括有自絕緣本體20的安裝座22前端一體向后凹設的第一反抓固定槽203和自第一反抓固定槽203內(nèi)底面向下凹設的第二反抓固定槽204,且,所述第二反抓固定槽204向后延伸至第一反抓固定槽203內(nèi)部后端面的后側(cè)。
如圖13所示,該鏈接彈片50具有朝向金屬外殼10凸設的第一導通彈片部51和伸出絕緣本體20后方的焊接部52;本實施例中,所述鏈接彈片50具有連接部53,前述焊接部52、第一導通彈片部51分別一體成型連接于連接部53前、后端;所述第一導通彈片部51呈U形結(jié)構,所述第一導通彈片部51自連接部53的前端向前延伸后再向后反向彎折延伸而成,所述焊接部52自連接部53后端一體向后延伸設置。
如圖12所示,該絕緣掀蓋30左、右端分別往外水平延伸形成有轉(zhuǎn)軸31,該絕緣掀蓋30的左、右段部位底部分別凸設有卡扣32;如圖4至圖6所示,該轉(zhuǎn)軸31伸入相應的導軌槽201內(nèi);當絕緣掀蓋30向下蓋合于絕緣本體20上后,其卡扣32伸入卡扣栓孔202內(nèi),絕緣掀蓋30與絕緣本體20之間形成對插槽。
如圖9至圖11所示,該金屬外殼10具有頂壁11、左側(cè)壁12及右側(cè)壁13;此處,頂壁11大致呈U形結(jié)構,其具有橫向連接板111和分別連接于橫向連接板111左、右端前側(cè)的縱向連接板112;該金屬外殼10上具有朝向?qū)Σ宀弁乖O的第二導通彈片部101及用于與鏈接彈片50接觸的接觸區(qū)102;如圖17所示,前述第一導通彈片部51抵接于接觸區(qū)102。所述金屬外殼10上形成有向下伸入前述導軌槽201內(nèi)的限位片103,該限位片103擋設于導軌槽201內(nèi)相應轉(zhuǎn)軸31的前側(cè),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片103自相應的縱向連接板112的內(nèi)側(cè)向下延伸設置。在裝設前述絕緣掀蓋30時,轉(zhuǎn)軸31是由導軌槽201下部向上滑,到上部為裝到位,裝到位之后,再裝金屬外殼10,限位片103擋住轉(zhuǎn)軸31,防止后退到導軌槽201下部。金屬外殼10的左側(cè)壁12、右側(cè)壁13上分別開設有卡扣固定槽104,前述絕緣本體20的安裝座22外側(cè)相應凸設有固定柱205,所述卡扣固定槽104卡在固定柱205上。
繼續(xù)參見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金屬外殼10的頂壁11前端(相當于縱向連接板112的前端)一體向下反折形成有反抓機構,所述反抓機構扣在反抓固定槽內(nèi)。所述反抓機構包括有自金屬外殼10的頂壁11前端一體向下延伸的豎向板部105、自豎向板部105下端一體向后彎折延伸的橫向板部106及自橫向板部106后端一體向后延伸的卡刺部107;所述橫向板部106位于第一反抓固定槽203內(nèi),所述卡刺部107伸入第二反抓固定槽204內(nèi),此處,卡刺部107是干涉刺入第二反抓固定槽204(也可稱“卡刺槽”)內(nèi)。所述反抓機構往內(nèi)連接有連桿108,前述第二導通彈片部101連接于連桿108上,結(jié)合圖6、圖9及圖10所示,所述連桿108的截面呈L形結(jié)構,相當于是自橫向板部106、豎向板部105一體延伸而得,確保連桿108具有較好的強度,第二導通彈片部101連接于連桿108的內(nèi)側(cè)端,這樣,第二導通彈片部101位于對插槽內(nèi)。
如圖14到圖17所示,其大致顯示了LVDS連接器的應用狀態(tài),本實施例中,LVDS連接器與PCB板60的安裝定位,以及,LVDS連接器與FFC70的組裝關系,均設計得較為合理。通常,所述FFC70是可插拔式組裝于LVDS連接器上,該FFC70上開設有與前述卡扣栓孔202對應設置的FFC扣槽71,該FFC扣槽71貫通FFC70上、下表面;當FFC扣槽71插入LVDS連接器的對插槽內(nèi),絕緣掀蓋30向下蓋合于絕緣本體20上后,其卡扣32依次伸入FFC扣槽71、卡扣栓孔內(nèi)(如圖16所示)。
如圖14和圖15所示,此處,所述LVDS連接器是以沉板方式安裝于PCB板60上,比較節(jié)省空間;所述LVDS連接器的金屬外殼10上左、右端分別一體往外延伸有固定片109,所述固定片109與LVDS連接器的底部保持沉板距離;所述PCB板60上開設有讓位缺口61,所述讓位缺口61向上、向下及向前敞口設置,所述PCB板60上對應讓位缺口61左、右側(cè)位置分別設置有固定臺62;前述LVDS連接器裝設于讓位缺口61內(nèi),前述固定片109連接于相應固定臺62上,前述LVDS連接器的端子模組40焊接于PCB板60上。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金屬外殼、絕緣本體、絕緣掀蓋、端子模組及鏈接彈片的結(jié)構設計及相互配合關系,實現(xiàn)了對LVDS連接器產(chǎn)品的穩(wěn)定組裝定位,各零件具有結(jié)構設計簡單、巧妙合理等優(yōu)勢,鏈接彈片實現(xiàn)了金屬外殼與PCB板的連接,金屬外殼上第二導通彈片部可與FFC抵接導能,一方面實現(xiàn)電性導通,另一方面也形成對FFC的抵接定位,加強了FFC于LVDS連接器上的裝設結(jié)合穩(wěn)定性,本實用新型之產(chǎn)品具有很好的屏蔽效果好,提升了訊號傳輸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