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動畫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三維動畫制作方法,屬于動畫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三維動畫制作方法中,往往需要動畫設計師利用電腦中三維動畫設計軟件交互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動畫中動作變化需要多個操作步驟才能實現,這給三維動畫制作帶來了極大麻煩;為此,中國專利申請?zhí)枺?01610251431.4,公開了一種三維動畫制作方法,該三維動畫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從至少一個角度獲取實體模型的圖像;2)生成三維虛擬模型或者三維近似虛擬模型;3)對比同一角度獲取的實體模型的相鄰圖像的變化,得到該相鄰圖像的變化信息;4)依據變化信息控制所述虛擬模型;本發(fā)明一種三維動畫制作方法通過對比獲取的相鄰圖像,并控制三維顯示中的虛擬模型的相應動作,實現三維動畫的制作,具有直觀、方便、快捷的特點,能夠提高三維動畫的設計制作效率;再如中國專利申請?zhí)枺?01510620905.3,公開了一種基于openscenegraph的三維動畫制作方法,通過控制二維圖片在三維場景中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規(guī)律性幾何運動模擬場景中非主體目標動畫,具體包括原圖片預處理步驟、創(chuàng)建子圖步驟、添加廣告牌步驟、更新場景數據步驟、繪制場景的步驟;本發(fā)明對圖片進行預處理除去背景,獲得帶有透明通道的目標圖片;在每一幀改變紋理坐標和頂點對應關系,實現紋理動畫效果;利用廣告牌技術,使之在視角變化時自動改變圖片朝向,始終面向屏幕,提高視覺真實性;利用更新場景數據步驟,更新每一幀動畫數據;利用繪制步驟,獲取場景數據,繪制每一幀場景;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方法,減少了建模、設計精細模型的運動的工作,降低了三維動畫的制作難度和制作成本;但其總體制作時間長,制作成本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三維動畫制作方法,采用實物模型、場景、虛擬模型和場景采集裝配,既能夠提高三維動畫真實性,降低制作成本,同時能夠提高制作效率,另外,其采用綁定最小幀組形成組合,完成三維動畫建設。
本發(fā)明的三維動畫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具體如下:
第一步,建立模型存儲庫和幀綁定庫;
第二步,獲取實物三維模型,通過三維掃描儀對實物模型或實物場景進行掃描,刪除掃描實物模型中的背景紋理,獲得僅包含實物模型紋理信息圖片,將所述圖片保存為帶有透明度信息的格式和覆蓋式信息的格式的實物三維數據,借助三維坐標點的方式存儲至模型存儲庫;
第三步,建立虛擬三維模型,按照要表現的對象的形狀尺寸建立三維模型,借助三維坐標點的方式存儲至模型存儲庫;
第四步,裝配幀圖片,根據劇本的形態(tài)結構,從模型存儲庫中獲取掃描處理或計算機建立的場景;并將實物三維模型或虛擬三維模型裝配至場景中,得到第一幀裝配圖片;并對三維模型附上材質,并打上燈光;
第五步,綁定最小幀組,復制第四步得到的幀圖片,根據劇本的形態(tài)結構,選擇最小的變化點,修改幀圖片內到變化后的場景或三維模型;并設定變化路徑,將整個路徑的多幀圖片綁定在一起,形成綁定幀;并送至幀綁定庫;
第六步,組裝三維動畫,根據劇本的形態(tài)結構,選取幀綁定庫內的綁定幀,并加入音樂和音效形成三維動畫。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同一所述最小幀組可包括多個變化點。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變化點為燈光變化、模型動作變化或場景變化中的一種。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設定變化路徑設置有中間幀。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所述實物場景包括實物場景模型,還包括設置在房間四周頂部的立體投影設備和靠墻布置的立體投射屏。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所述建立虛擬三維模型后進行調整三維模型比例,使其與第二步完成的實物三維數據比例一致;并借助三維坐標點的方式存儲至模型存儲庫。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所述組裝三維動畫后,對整體三維動畫渲染出的幀序列進行調整校色,調整節(jié)奏,增強光效,修正前期三維所缺少的視效元素。
作為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同一所述綁定幀多次引用到同一三維動畫內。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fā)明的三維動畫制作方法,采用實物模型、場景、虛擬模型和場景采集裝配,既能夠提高三維動畫真實性,降低制作成本,同時能夠提高制作效率,另外,其采用綁定最小幀組形成組合,完成三維動畫建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三維動畫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具體如下:
第一步,建立模型存儲庫和幀綁定庫;
第二步,獲取實物三維模型,通過三維掃描儀對實物模型或實物場景進行掃描,刪除掃描實物模型中的背景紋理,獲得僅包含實物模型紋理信息圖片,將所述圖片保存為帶有透明度信息的格式和覆蓋式信息的格式的實物三維數據,借助三維坐標點的方式存儲至模型存儲庫;
第三步,建立虛擬三維模型,按照要表現的對象的形狀尺寸建立三維模型,借助三維坐標點的方式存儲至模型存儲庫;
第四步,裝配幀圖片,根據劇本的形態(tài)結構,從模型存儲庫中獲取掃描處理或計算機建立的場景;并將實物三維模型或虛擬三維模型裝配至場景中,得到第一幀裝配圖片;并對三維模型附上材質,并打上燈光;
第五步,綁定最小幀組,復制第四步得到的幀圖片,根據劇本的形態(tài)結構,選擇最小的變化點,修改幀圖片內到變化后的場景或三維模型;并設定變化路徑,將整個路徑的多幀圖片綁定在一起,形成綁定幀;并送至幀綁定庫;
第六步,組裝三維動畫,根據劇本的形態(tài)結構,選取幀綁定庫內的綁定幀,并加入音樂和音效形成三維動畫。
再一實施例中,同一所述最小幀組可包括多個變化點。
所述變化點為燈光變化、模型動作變化或場景變化中的一種。
所述設定變化路徑設置有中間幀。
所述實物場景包括實物場景模型,還包括設置在房間四周頂部的立體投影設備和靠墻布置的立體投射屏。
所述建立虛擬三維模型后進行調整三維模型比例,使其與第二步完成的實物三維數據比例一致;并借助三維坐標點的方式存儲至模型存儲庫。
所述組裝三維動畫后,對整體三維動畫渲染出的幀序列進行調整校色,調整節(jié)奏,增強光效,修正前期三維所缺少的視效元素。
同一所述綁定幀多次引用到同一三維動畫內。
本發(fā)明的三維動畫制作方法,采用實物模型、場景、虛擬模型和場景采集裝配,既能夠提高三維動畫真實性,降低制作成本,同時能夠提高制作效率,另外,其采用綁定最小幀組形成組合,完成三維動畫建設。
以上述依據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