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熒光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改變檢測窗結構的毛細管電泳熒光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人類對自身遺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使得DNA檢測技術得到了迅猛發(fā)展,DNA檢測效率不斷提高。DNA檢測在個體識別、血緣鑒定、刑事案件偵破、親子鑒定、災難身份識別等情景下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細管電泳誘導熒光法是目前市場上DNA檢測裝置中應用最廣的檢測方法。它以彈性石英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使得標記染料的樣品按組分離并產(chǎn)生單向的流動,然后利用激光照射到固定好的毛細管檢測窗口,當染料被激光激發(fā)到高能態(tài),再回到基態(tài)的同時發(fā)出熒光,熒光經(jīng)過色散棱鏡和CCD,被接收并轉化為電信號。從而實現(xiàn)光譜信號的采集。然后根據(jù)采集的光譜信號,對染料標記的樣品進行分析。
該采集裝置應用廣泛,但是在檢測窗環(huán)節(jié)可以改進,以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目前所用的檢測窗方式,主要是用兩個V型槽分別固定住檢測區(qū)域兩頭毛細管位置,兩個V型槽與兩槽間的毛細管形成檢測窗。該方法存在兩點不足,分別是:(1)毛細管安放要求必須卡在V形槽中間,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如毛細管位置沒有完全按要求擺放就容易損壞。(2)V型槽和圓柱狀的毛細管很難做到位置固定的貼合,毛細管在更換時,微小的抖動和雜物的存在會改變激光照射點在毛細管上的設定位置,從而引起光路的變化,影響信號采集的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變檢測窗結構的毛細管電泳熒光法檢測裝置,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變檢測窗結構的毛細管電泳熒光檢測裝置,包括玻璃窗和毛細管,所述毛細管穿插在玻璃窗內(nèi)部,在玻璃窗正上方設有激光光源,在玻璃窗正下方設有透鏡,所述透鏡正下方設有色散棱鏡,在色散棱鏡正下方設有CCD,所述激光光源發(fā)出的激光經(jīng)過玻璃窗作用在樣本上,產(chǎn)生的熒光通過透鏡的匯聚作用照射在色散棱鏡上,色散棱鏡將熒光分散照射在CCD上表面,所述CCD直接連接計算機。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針對原毛細管電泳誘導熒光檢測裝置中檢測窗可能存在影響采集精度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的玻璃窗,替代V型槽檢測窗;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玻璃窗能夠作為毛細管電泳誘導熒光檢測裝置中的檢測窗,該玻璃窗兩頭可以分別對接兩根毛細管,玻璃窗內(nèi)圓孔直徑與毛細管內(nèi)圓孔直徑相同,樣品經(jīng)毛細管流入玻璃窗后從另外一頭的毛細管流出。
(3)本實用新型改善了因外部原因所導致的激光照射點細微偏移而帶來的實驗條件差異,有利于提高檢測的效率和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玻璃窗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玻璃窗;2-毛細管;3-激光光源;4-透鏡;5-色散棱鏡;6-CCD;7-激光;8-分散熒光;10-計算機;11-毛細管對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改變檢測窗結構的毛細管電泳熒光法檢測裝置,包括玻璃窗1和毛細管2,所述玻璃窗1包括兩個毛細管對接口11,且毛細管對接口11內(nèi)徑與毛細管內(nèi)直徑相同,所述毛細管2穿插在玻璃窗1內(nèi)部,在玻璃窗1正上方設有激光光源3,在玻璃窗1正下方設有透鏡4,所述透鏡4正下方設有色散棱鏡5,在色散棱鏡5正下方設有CCD6,所述激光光源3發(fā)出的激光7經(jīng)過玻璃窗1作用在樣本上,產(chǎn)生的熒光8通過透鏡4的匯聚作用照射在色散棱鏡上,色散棱鏡5將分散熒光8分散照射在CCD6表面,所述CCD6直接連接計算機10。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針對毛細管電泳誘導熒光法DNA檢測裝置中檢測窗可能存在影響采集精度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的玻璃窗1,替代V型槽檢測窗;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玻璃窗能夠作為毛細管電泳誘導熒光法DNA檢測裝置中的檢測窗,該玻璃窗1兩頭可以分別對接兩根毛細管2,玻璃窗1內(nèi)圓孔直徑與毛細管2內(nèi)圓孔直徑相同,樣品經(jīng)毛細管2流入玻璃窗1后從另外一頭的毛細管2流出。毛細管的更換不會影響激光照射點與檢測窗的相對位置
(3)本實用新型改善了因外部原因所導致的激光照射點細微偏移而帶來的實驗條件差異。有利于提高檢測的效率和精度。
其中,毛細管電泳誘導熒光檢驗步驟:
(1)搭建好檢測平臺后并連接帶有分析軟件的計算機10;
(2)將做好染料標記的樣本加入毛細管2;
(3)通過高壓直流電場使得樣品在毛細管2內(nèi)形成單向的電泳;
(4)將激光光源3聚焦到實用新型的玻璃窗1設定位置;
(5)開啟激光光源,激發(fā)樣品發(fā)出熒光;
(6)熒光經(jīng)過透鏡聚合到色散棱鏡5后被CCD6接收并轉化為電信號;
(7)CCD6將轉化后的電信號送到裝有專用分析軟件的計算機10進行整合,最終輸出圖像或數(shù)據(jù)。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