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包括貫穿設置在濾芯上、下端孔之間的定位軸及套設在定位軸上端的塞規(guī),定位軸包括自下向上直徑遞減的第一軸段、第二軸段、第三軸段和第四軸段,第一軸段的上端面抵靠在濾芯的下端面,所述的第三軸段與下端孔相配合,所述的第四軸段與上端孔相配合,所述的塞規(guī)包括等直徑的圓柱段及由圓柱段向下延伸且直徑變小的圓椎臺段,所述的圓椎臺段的外表面上均勻設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刻度線。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定位軸與下端孔同軸設置,這樣測量上、下端孔的同軸度就反映到測量上端孔和定位軸第四軸段的同軸度,通過塞規(guī)沿第二軸段塞下的深度來讀出上、下端孔之間的同軸度誤差值。
【專利說明】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濾芯為了裝配方便,發(fā)揮產(chǎn)品的最大功能,一般在圖紙上都規(guī)定了濾芯上、 下孔的同軸度,但實際對于產(chǎn)品來說,由于沒有專門的儀器測量,只能通過測量濾芯上、下 端蓋的外圓來估算濾芯上、下孔的同軸度,而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濾芯的上、下端蓋的內(nèi)外 圓之間也有誤差,這就導致在實際生產(chǎn)時無法準確的測量上、下孔之間的同軸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該測量裝置可以檢 測出濾芯上、下孔之間的同軸度,并能讀出同軸度誤差值。
[0004]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貫穿設置在濾芯上、下端 孔之間的定位軸及套設在定位軸上端的塞規(guī),所述的定位軸與下端孔同軸設置,定位軸包 括自下向上直徑遞減的第一軸段、第二軸段、第三軸段和第四軸段,其中,第一軸段的上端 面抵靠在濾芯的下端面,所述的第三軸段與下端孔相配合,所述的第四軸段與上端孔相配 合,且所述的塞規(guī)套設在第四軸段上,所述的塞規(guī)包括等直徑的圓柱段及由圓柱段向下延 伸且直徑變小的圓椎臺段,所述的圓椎臺段的外表面上均勻設置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刻度 線。
[0005] 所述的第二軸段為設置在第一軸段與第三軸段之間的加強軸段。
[0006] 所述的第三軸段上設有與下端孔相配合的裝配面,所述的裝配面為錐面,且該錐 面處的最大直徑及最小直徑與下端孔的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相吻合,該裝配面與下端孔之 間緊密配合。
[0007] 所述塞規(guī)的圓椎臺段為測量段,其錐面直徑方向的變化量與長度方向的變化量之 比為1 :1〇。
[0008]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定位軸與下端孔同軸設置,這樣測量上、下端 孔的同軸度就反映到測量上端孔和定位軸第四軸段的同軸度,通過塞規(guī)沿第二軸段塞下的 深度來讀出上、下端孔之間的同軸度誤差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是本實用新型定位軸的結(jié)構示意圖;
[0010] 圖2是本實用新型塞規(guī)的結(jié)構示意圖;
[0011] 圖3是本實用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3] 如圖1、圖2、圖3所示的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包括貫穿設置在濾芯 上、下端孔1、2之間的定位軸3及套設在定位軸3上端的塞規(guī)4,定位軸3與下端孔2同軸 設置,定位軸3包括自下向上直徑遞減的第一軸段31、第二軸段32、第三軸段33和第四軸 段34,其中,第一軸段31的上端面抵靠在濾芯5的下端面,第三軸段33與下端孔2相配合, 第四軸段34與上端孔1相配合,且塞規(guī)4套設在第四軸段34上,第四軸段34與塞規(guī)4之 間實際上是極小的間隙配合,以保證塞規(guī)4在上面能滑動;塞規(guī)4包括等直徑的圓柱段41 及由圓柱段41向下延伸且直徑變小的圓椎臺段42,圓椎臺段42的外表面上均勻設置有沿 水平方向布置的刻度線43,具體的,刻度線自上向下遞增設置,也就是讀數(shù)自上向下由小變 大,優(yōu)選的,定位軸3可以采用強度較高的材料制成。
[0014] 進一步的,第二軸段32為設置在第一軸段31與第三軸段33之間的加強軸段,即 第三軸段33起一個增加強度的作用。
[0015] 進一步的,第三軸段33上設有與下端孔2相配合的裝配面331,裝配面331為錐 面,且該錐面處的最大直徑及最小直徑與下端孔2的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相吻合,該裝配 面與下端孔2之間緊密配合。具體地說,即裝配面331有錐度,錐度處最大、最小直徑與下 端孔的最大、最小直徑尺寸相同,由此來保證裝配時定位軸的中心與下端孔的中心同心,這 里下端孔的最大、最小直徑是指下端孔2直徑尺寸的最大、最小公差值。
[0016] 進一步的,塞規(guī)4的圓椎臺段42為測量段,其錐面直徑方向的變化量與長度方向 的變化量之比為1 :1〇。具體地說,圓椎臺段42為一測量錐面,其錐面直徑方向變化量與長 度方向變化量之比為1 :1〇,換句話說即直徑每增加1mm長度方向增加10mm,即將直徑方向 的變化反應到堅直方向,并放大10倍便于讀數(shù),也就是通過錐面插入的深度不同來從刻度 線上讀出具體數(shù)值,以此來測量上、下端孔1、2之間的同軸度。
[001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8] 由于定位軸與下端孔是同軸設置的,而定位軸的的幾個軸段也是同軸的,這樣測 量上、下端孔之間的同軸度就變成測量上端孔和定位孔的第四軸段之間的同心度;當濾芯 的上、下端孔同軸度誤差很小時,定位軸的中心就偏離上端孔的中心較小,塞規(guī)測量時,塞 規(guī)塞下的深度較深,顯示的讀數(shù)較小;當濾芯的上、下端孔同軸度誤差較大時,定位軸的中 心就偏離上端孔的中心較大,塞規(guī)測量時,塞規(guī)塞下的深度較淺,顯示的讀數(shù)較大。
[0019] 本實用新型僅以濾芯為例來進行說明,并不局限于只測量濾芯上、下端孔的同軸 度,也可以用來測量其他零件的內(nèi)孔同軸度。
[0020]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 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 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 內(nèi)。
【權利要求】
1. 一種測量濾芯同軸度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貫穿設置在濾芯上、下端孔(1、 2)之間的定位軸(3)及套設在定位軸(3)上端的塞規(guī)(4),所述的定位軸(3)與下端孔(2)同 軸設置,定位軸(3)包括自下向上直徑遞減的第一軸段(31)、第二軸段(32)、第三軸段(33) 和第四軸段(34),其中,第一軸段(31)的上端面抵靠在濾芯(5)的下端面,所述的第三軸段 (33)與下端孔(2)相配合,所述的第四軸段(34)與上端孔(1)相配合,且所述的塞規(guī)(4)套 設在第四軸段(34)上,所述的塞規(guī)(4)包括等直徑的圓柱段(41)及由圓柱段(41)向下延 伸且直徑變小的圓椎臺段(42),所述的圓椎臺段(42)的外表面上均勻設置有沿水平方向 布置的刻度線(43)。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軸段(32)為設置在第一 軸段(31)與第三軸段(33)之間的加強軸段。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軸段(33)上設有與下端 孔(2)相配合的裝配面(331),所述的裝配面(331)為錐面,且該錐面處的最大直徑及最小 直徑與下端孔(2)的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相吻合,該裝配面與下端孔(2)之間緊密配合。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規(guī)(4)的圓椎臺段(42)為測 量段,其錐面直徑方向的變化量與長度方向的變化量之比為1 :1〇。
【文檔編號】G01B5/25GK203848791SQ201420236345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fā)明者】徐成松, 涂德玉 申請人:合肥威爾燃油系統(tǒng)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