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發(fā)轉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觸發(fā)轉軸裝置,尤指適用于雙頁式電子產(chǎn)品,其包含母軸、公軸組與觸發(fā)器,公軸組設置于母軸,觸發(fā)器設置于公軸組,當公軸組翻掀轉動時即帶動觸發(fā)器同動,以頂推觸發(fā)器內所設有的推移件向外推伸或向內縮,以觸發(fā)啟動或關閉開關,進而使電子產(chǎn)品內的電子裝置產(chǎn)生動作,有利提升電子產(chǎn)品的應用,更便于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專利說明】觸發(fā)轉軸
【技術領域】
[0001]一種觸發(fā)轉軸,尤指適用于雙頁式電子產(chǎn)品,且讓上蓋熒幕與下蓋機背通過轉軸相對轉動,并具有觸發(fā)功能的轉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雙頁式電子產(chǎn)品(例如筆記本電腦、智能行動裝置等)的上蓋熒幕與下蓋機背間的轉軸,僅能單純的提供上蓋熒幕與下蓋機背的相對轉動,于相對翻轉過程中,并無觸發(fā)啟動電子裝置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讓雙頁式電子產(chǎn)品產(chǎn)生觸發(fā)功能。
[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觸發(fā)轉軸,包含母軸、公軸組與觸發(fā)裝置,其中:
[0005]該母軸具有基部,及由基部兩側彎折延伸的第一軸筒與第二軸筒;
[0006]該公軸組具有第一公軸、第二公軸、傳動組、凸設有第一推抵塊的第一定位片、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與開關,第一公軸與第二公軸分別穿設于母軸的第一軸筒與第二軸筒內,傳動組與第一定位片樞接于第一公軸與第二公軸,第一定位片靠近第二公軸處凸設有第一推抵塊及其相對位置形成有連接空間,第一連接件連接至第一公軸,第二連接件連接至第二公軸及凸設有限位件;
[0007]該觸發(fā)器具有旋動件、連動件與推移件,旋動件軸心處樞接于第二公軸及表面凸設有第二推抵塊,第二推抵塊置入第一定位片的連接空間,連動件兩端分別樞接至旋動件與推移件,推移件一端具有觸發(fā)端,本體剖設有長槽,長槽套設至第二連接件的限位件,公軸組的開關為設置于推移件的觸發(fā)端外側;
[0008]使第一定位片的第一推抵塊靠近或遠離旋動件的第二推抵塊,推動推移件沿限位件與長槽所形成的軌跡移動,以靠近或遠離開關。
[0009]所述的觸發(fā)轉軸裝置,其中,該觸發(fā)器還具有第一樞接柱與第二樞接柱,旋動件設有第一樞接孔,推移件設有第二樞接孔,連動件穿設有第一貫孔與第二貫孔,第一樞接柱樞接第一樞接孔與第一貫孔,第二樞接柱樞接第二樞接孔與第二貫孔。
[0010]所述的觸發(fā)轉軸裝置,其中,該公軸組的傳動組具有第一傳動件、第二傳動件與連桿,第一傳動件固定連接于第一公軸,第二傳動件固定連接于第二公軸,連桿樞接于第一傳動件與第二傳動件,連桿與第一傳動件的樞接處位于第一傳動件軸心的一側處,連桿與第二傳動件的樞接處位于第二傳動件軸心的一側處。
[0011]當公軸組的第一公軸旋動時,帶動公軸組所設置的第一推抵塊靠近或遠離旋動件,續(xù)由連動件推動推移件來回位移,讓推移件向外推伸或向內縮,進而觸發(fā)啟動或關閉電
子裝置?!緦@綀D】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一);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二);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起始位置的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轉動角度的側視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轉動角度的動作示意圖;
[0018]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轉動角度的側視圖;
[0019]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轉動角度的動作示意圖;
[0020]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轉動角度的側視圖;
[0021]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轉動角度的動作示意圖;
[0022]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轉動角度的側視圖;
[0023]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轉動角度的動作示意圖;
[0024]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轉動角度的立體圖;
[0025]圖14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雙頁式以產(chǎn)生觸發(fā)功能的實施例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1-母軸;11-基部;12_第一軸筒;13_第二軸筒;2_公軸組;21_第一公軸;22_第二公軸;23_傳動組;231_第一傳動件;232_第二傳動件;233_連桿;24_第一定位片;241_第一推抵塊;242_連接空間;25_第二定位片;26_第一連接件;27_第二連接件;28-限位件;281-凸柱;282-通孔;283_阻擋件;3_觸發(fā)裝置;31_旋動件;311_軸孔;312_第一樞接孔;313_第二推抵塊;32_連動件;321_第一貫孔;322_第二貫孔;33_推移件;331_長槽;332_第二樞接孔;333_觸發(fā)端;34_第一樞接柱;35_第二樞接柱;36_開關;4_下蓋機背;5_上蓋熒幕。
【具體實施方式】
[0027]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觸發(fā)轉軸包含母軸1、公軸組2與觸發(fā)裝置3,其中:
[0028]該母軸I具有基部11,及由基部11兩側彎折延伸的第一軸筒12與第二軸筒13。
[0029]該公軸組2具有第一公軸21、第二公軸22、傳動組23、第一定位片24、第二定位片25、第一連接件26與第二連接件27。第一公軸21與第二公軸22分別穿設于母軸I的第一軸筒12與第二軸筒13內。傳動組23具有第一傳動件231、第二傳動件232與連桿233 ;第一傳動件231固定連接于第一公軸21,第二傳動件232固定連接于第二公軸22,連桿233兩端樞接第一傳動件231與第二傳動件232,連桿233與第一傳動件231的樞接處位于第一傳動件231軸心的一側處,連桿233與第二傳動件232的樞接處位于第二傳動件232軸心的一側處。第一定位片24靠近第二公軸22處凸設有第一推抵塊241及其相對位置形成有連接空間242 ;第一定位片24與第二定位片25樞接于第一公軸21與第二公軸22。第一連接件26與第二連接件27分別連接于第一公軸21與第二公軸22。第二連接件27凸設有限位件28,限位件28表面設有多根凸柱281,本體穿設有通孔282,通孔282具有阻擋件283。
[0030]請參閱圖1至圖3及圖14,該觸發(fā)器3具有旋動件31、連動件32、推移件33、第一樞接柱34、第二樞接柱35與開關36。該旋動件31中心處穿設有軸孔311,本體具有第一樞接孔312及凸設有第二推抵塊313 ;旋動件31的軸孔311樞接于公軸組2的第二公軸22,且使第二推抵塊313置入于連接空間242,供第一推抵塊241轉動時可推動第二推抵塊313及旋動件31轉動。連動件32兩端分別穿設有第一貫孔321與第二貫孔322,第一樞接柱34兩端分別樞接于第一樞接孔312與第一貫孔321。推移件33 —端具有觸發(fā)端333,本體剖設有長槽331及具有第二樞接孔332,第二樞接柱35兩端分別樞接于第二樞接孔332與第二貫孔322 ;長槽331套設于限位件28,限位件28的阻擋件283置于其通孔282內,阻擋件283再加工變形以完成定位,阻擋件283的作用為防止推移件33退出限位件28。另如圖14所示,開關36為設置于推移件33的觸發(fā)端333外側,開關36可為光電開關、磁簧開關、感應式開關、機械式開關……等。
[0031]請參閱圖4至圖8,圖4為第一連接件26位于O度的起始位置。第一連接件26帶動第一公軸21轉動,第一公軸21帶動第一傳動件231轉動,因第一傳動件231與連桿233的樞接處偏移第一傳動件231與第一公軸21的連接處,及第二傳動件232與連桿233的樞接處偏移第二傳動件232與第二公軸22的連接處,故第一傳動件231轉動會繞行第二傳動件 232。
[0032]當?shù)谝粋鲃蛹?31繞行第二傳動件232轉動時,帶動第一定位片24的第一推抵塊241旋動位移,另如圖5與圖6所示,第一連接件26轉動至90度,第一推抵塊241與第二推抵塊313之間尚具有間距,又如圖7與圖8所示,第一連接件26轉動至180度時,第一定位片24的第一推抵塊241碰觸第二推抵塊313。
[0033]請參閱圖9至圖10及圖14,第一連接件26轉動至270度,第一定位片24的第一推抵塊241推動觸發(fā)器3的第二推抵塊313位移,第二推抵塊313帶動旋動件31旋動,旋動件31推動連動件32旋動位移,連動件32與推移件33的樞接處被推出遠離旋動件31的軸心處,進而推動推移件33,使推移件33沿限位件28與長槽331所形成的軌跡移動,向外推伸。當推移件33向外推伸時,其觸發(fā)端333會與開關36的作用空間接觸,進而啟動開關36 ;而當推移件33向內縮時,其觸發(fā)端333會離開開關36的作用空間,進而使開關36回復原關閉狀態(tài)。
`[0034]請參閱圖11至圖13,第一連接件26轉動至360度時,連動件32的兩樞接處幾乎與第二公軸22的軸心處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向外推伸的推移件33為最大的推伸距離。反之,第一連接件26由360度反向轉動至O度時,反向旋動的第一推抵塊241推動第二推抵塊313反向旋動,帶動連動件32回歸至原位后,則推移件33拉回內。
[0035]請參閱圖2、圖3與圖13,公軸組2的限位件28上所設置的凸柱281的作用在于減小推移件33的長槽331表面與凸柱281的接觸表面積,使推移件33沿限位件28與長槽331所形成的軌跡移動可降低摩擦力。
[0036]請參閱圖14,圖示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雙頁式以產(chǎn)生觸發(fā)功能的實施例圖,該電子產(chǎn)品的上蓋熒幕5與下蓋機背4預先連接于公軸組2的第一公軸21與第二公軸22,當上蓋熒幕5由蓋合狀態(tài)朝向下蓋機背4的底面翻掀時,觸發(fā)器3的推移件33受公軸組I推動沿著長槽331推伸,并觸發(fā)啟動下蓋機背4的開關36,讓開關36控制下蓋機背4內的電子裝置啟動。而當上蓋熒幕5由下蓋機背4的底面朝向下蓋機背4的頂面翻掀,觸發(fā)器3的推移件33受公軸組I推動沿著長槽331拉回,而脫離與開關36的碰觸狀態(tài),讓開關36停止電子裝置作動。在應用的實施例上,上述的電子裝置可為連接埠、鍵盤、語音裝置或影像裝置等;語音裝置或影像裝置可通過開關36信號而啟動;鍵盤可通過開關36啟動,將鍵盤內縮至下蓋機背4內,則雙頁式電子產(chǎn)品可作為平板電腦使用;連接埠則可通過開關36啟動而滑動露出于下蓋機背4外部。
[0037]是以,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技術在于,利用觸發(fā)器3與公軸組2同動后,通過公軸組2于不同的轉動角度而帶動第一定位片24的第一推抵塊241靠近或遠離旋動件31的第二推抵塊313,以推動推移件33來回限位位移,且通過觸發(fā)器3的推移件33產(chǎn)生相互對應的位移位置來產(chǎn)生觸發(fā)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觸發(fā)轉軸,包含母軸、公軸組與觸發(fā)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母軸具有基部,及由基部兩側彎折延伸的第一軸筒與第二軸筒; 該公軸組具有第一公軸、第二公軸、傳動組、凸設有第一推抵塊的第一定位片、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與開關,第一公軸與第二公軸分別穿設于母軸的第一軸筒與第二軸筒內,傳動組與第一定位片樞接于第一公軸與第二公軸,第一定位片靠近第二公軸處凸設有第一推抵塊及其相對位置形成有連接空間,第一連接件連接至第一公軸,第二連接件連接至第二公軸及凸設有限位件; 該觸發(fā)器具有旋動件、連動件與推移件,旋動件軸心處樞接于第二公軸及表面凸設有第二推抵塊,第二推抵塊置入第一定位片的連接空間,連動件兩端分別樞接至旋動件與推移件,推移件一端具有觸發(fā)端,本體剖設有長槽,長槽套設至第二連接件的限位件,公軸組的開關為設置于推移件的觸發(fā)端外側; 使第一定位片的第一推抵塊靠近或遠離旋動件的第二推抵塊,推動推移件沿限位件與長槽所形成的軌跡移動,以靠近或遠離開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發(fā)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觸發(fā)器還具有第一樞接柱與第二樞接柱,旋動件設有第一樞接孔,推移件設有第二樞接孔,連動件穿設有第一貫孔與第二貫孔,第一樞接柱樞接第一樞接孔與第一貫孔,第二樞接柱樞接第二樞接孔與第二貫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發(fā)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公軸組的傳動組具有第一傳動件、第二傳動件與連桿,第一傳動件固定連接于第一公軸,第二傳動件固定連接于第二公軸,連桿樞接于第一傳動件與第二傳動件,連桿與第一傳動件的樞接處位于第一傳動件軸心的一側處,連桿與第二傳動件的樞接處位于第二傳動件軸心的一側處。
【文檔編號】F16C11/04GK203594683SQ201320653640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楊仕斌, 林伯倫, 蘇順進 申請人:元鐙金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