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撞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配件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用于汽車發(fā)動機的防撞墊。
背景技術:
汽車發(fā)動機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發(fā)動機會發(fā)生振動,使得發(fā)動機容易與汽車內(nèi)其他裝置容易發(fā)生碰撞而導致?lián)p壞,因此,需要安裝防撞墊用來緩沖并減小發(fā)動機的震動,防止發(fā)動機損壞,保證發(fā)動機能正常工作?,F(xiàn)有的發(fā)動機防撞墊一般為懸置安裝,可以減小發(fā)動機振動的傳遞,但上述防撞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現(xiàn)有的防撞墊緩沖功能較差,經(jīng)客戶反映,現(xiàn)有的防撞墊經(jīng)工裝測試I萬小時后開裂,使用壽命較低,達不到客戶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緩沖功能較好的、使用壽命較高的防撞墊。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防撞墊,它包括防撞墊本體,所述防撞墊本體上設有用于懸置連接的通孔,所述防撞墊本體為橡膠體,所述防撞墊本體為圓柱形,所述防撞墊本體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至少二個第一凸起,所述防撞墊本體另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與第一凸起一一對應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在防撞墊本體一端端面上的投影與第一凸起在防撞墊本體一端端面上的投影重疊。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所述防撞墊本體兩端端面分別設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在防撞墊本體一端端面上的投影與第一凸起在防撞墊本體一端端面上的投 影重疊,所述防撞墊本體相對于中心線對稱,使得凸起所在位置的防撞墊本體厚度較厚,而其他位置的防撞墊本體厚度較薄,進而使得防撞墊減震效果較好;另夕卜,所述凸起使得防撞墊本身在發(fā)生碰撞時具有較好緩沖作用,從而較好地保護了防撞墊本體,避免防撞墊開裂而損壞,經(jīng)客戶反映,本實用新型經(jīng)工裝測試5萬小時不開裂,使用壽命較高,進而減少了使用成本。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凸起為四個,足夠數(shù)量的凸起使得防撞墊本體具有較好的減震功能,同時使得防撞墊具有較好的緩沖作用,較好地保護了防撞墊。作為有選,所述第一凸起沿端面周向均勻分布,使得防撞墊本體在碰撞時受力均勻,減震效果較好。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凸起與第二凸起均為彈性體,具有較好的減震作用。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凸起與第二凸起均為橡膠凸起,橡膠材料在市場上容易采購,且生產(chǎn)成本較低。作為優(yōu)選,所述通孔為類“扇形”結構,使得防撞墊本體安裝較穩(wěn)固,不容易晃動或旋轉(zhuǎn)。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撞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撞墊的左視圖。如圖所示:1-防撞墊本體,2-通孔,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圖2所不,一種防撞墊,它包括防撞墊本體I,所述防撞墊本體I上設有用于懸置連接的通孔2,所述防撞墊本體I為橡膠體,所述防撞墊本體I為圓柱形,所述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至少二個第一凸起3.1,所述防撞墊本體I另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與第一凸起3.1 對應的第二凸起3.2,所述第二凸起3.2在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的投影與第一凸起3.1在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的投影重疊。所述防撞墊本體I兩端端面分別設有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所述第二凸起
3.2在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的投影與第一凸起3.1在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的投影重疊,所述防撞墊本體I相對于中心線對稱,使得凸起所在位置的防撞墊本體I厚度較厚,而其他位置的防撞墊本體I厚度較薄,進而使得防撞墊本體I減震效果較好;另外,所述凸起使得防撞墊本身在發(fā)生碰撞時具有較好緩沖作用,從而較好地保護了防撞墊本體I,避免防撞墊本體I開裂而損壞,經(jīng)客戶反映,本實用新型經(jīng)工裝測試5萬小時不開裂,使用壽命較高,進而減少了使用成本。所述第一凸起3.1為四個,足夠數(shù)量的凸起使得防撞墊本體I具有較好的減震功能,同時使得防撞墊具 有較好的緩沖作用,較好地保護了防撞墊;所述第一凸起3.1沿端面周向均勻分布,使得防撞墊本體在碰撞時受力均勻,減震效果較好。所述第一凸起3.1與第二凸起3.2均為橡膠凸起,橡膠材料在市場上容易采購,且生產(chǎn)成本較低。所述通孔2為類“扇形”結構,使得防撞墊本體安裝較穩(wěn)固,不容易晃動或旋轉(zhuǎn)。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這種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偠灾绻绢I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jīng)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防撞墊,它包括防撞墊本體(1),所述防撞墊本體(I)上設有用于懸置連接的通孔(2),所述防撞墊本體(I)為橡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墊本體(I)為圓柱形,所述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至少二個第一凸起(3.1),所述防撞墊本體(I)另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與第一凸起(3.1) 一一對應的第二凸起(3.2),所述第二凸起(3.2)在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的投影與第一凸起(3.1)在防撞墊本體(I) 一端端面上的投影重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1)為四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1)沿端面周向均勻分布。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1)與第二凸起(3.2)均為彈性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1)與第二凸起(3.2)均為橡膠凸起。
6.根據(jù)權利要求1 所述的防撞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為類“扇形”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防撞墊,它包括防撞墊本體(1),所述防撞墊本體(1)上設有用于懸置連接的通孔(2),所述防撞墊本體(1)為橡膠體,所述防撞墊本體(1)為圓柱形,所述防撞墊本體(1)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至少二個第一凸起(3.1),所述防撞墊本體(1)另一端端面上沿周向設有與第一凸起(3.1)一一對應的第二凸起(3.2),所述第二凸起(3.2)在防撞墊本體(1)一端端面上的投影與第一凸起(3.1)在防撞墊本體(1)一端端面上的投影重疊。
文檔編號F16F15/04GK203110907SQ20132016293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發(fā)明者鄔海益 申請人:寧波千匯汽車飾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