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
背景技術:
蝶閥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管路當中。目前,市場現有的蝶閥多采用在閥板上安裝多層硬密封圈,導致閥體和閥板密封面加工復雜、加工周期長,密封性能差,容易造成泄漏,并且使用壽命較短;另外,該類蝶閥也無法實現耐高溫和雙向密封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周期短,耐高溫的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包括閥體、閥軸、閥座和閥板,閥軸安裝在閥體內,閥板固定在閥軸上,閥座通過壓蓋安裝在閥體內,所述閥座與閥板均采用球形密封面,閥座的球形密封面上設有彈性合金層,閥板的球形密封面上堆焊有耐溫、耐蝕合金材料層。所述閥板為偏心結構。所述閥座與閥體之間設有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閥軸、閥座和閥板,閥軸安裝在閥體內,閥板固定在閥軸上,閥座通過壓蓋安裝在閥體內,所述閥座與閥板均采用球形密封面,閥座的球形密封面上設有彈性合金層,閥板的球形密封面上堆焊有耐溫、耐蝕合金材料層,其結構簡單,便于加工,生產周期短,可保證密封熱變形可靠密封,閥座具有金屬硬密封和軟密封的雙重優(yōu)點,無論在低溫還是高溫情況下,均具有零泄漏的密封性能,能夠有效保證在-40°C飛50°C范圍內正向反向的密封零泄漏,實現雙向密封,能在650°C高溫條件下長期使用,使用壽命長。2、閥板為偏心結構,可保證閥板關閉時越關越緊,密封性能可靠,開啟后可確保閥座的球形密封面與閥板的球形密封面完全脫離接觸,保護密封面不受損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閥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其包括閥軸1、閥體
2、閥座3和閥板4,閥軸I安裝在閥體2內,閥板4位于閥體2內,并通過銷釘固定在閥軸I上。閥座3通過壓蓋5安裝在閥體2內,在閥座3與閥體2之間設有密封圈。閥座3與閥板4均采用球形密封面,可保證密封熱變形可靠密封;閥座3的球形密封面6上設有彈性合金層,使閥座3具有金屬硬密封和軟密封的雙重優(yōu)點,無論在低溫還是高溫情況下,均具有零泄漏的密封性能;閥板4的球形密封面7上堆焊有耐溫、耐蝕合金材料層,能有效保證在-40°C飛50°C范圍內正向反向的密封零泄漏。在本實施方式中,閥座3采用球面彈性合金密封圈;閥板4為偏心結構,可保證閥板4關閉時越關越緊,密封性能可靠,開啟后可確保閥座3的球形密封面與閥板4的球形密封面完全脫離接觸,保護密封面不受損傷。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正流狀態(tài)(介質流動方向與閥板4轉動方向相同)時,密封面的壓力是傳動裝置的力矩和介質壓力對閥板4的共同作用產生的;正向介質壓力增大時,閥板4的球形密封面和閥座3的密封面擠壓越緊,密封效果越好;當逆流狀態(tài)時,閥板4和閥座3靠閥座3的自身彈性來實現密封,隨著反向介質壓力的增大,閥板4與閥座3之間的單位正壓力小于介質壓力時,球面彈性密封在受載后所儲存的變形能對閥板4與閥座3密封面的緊壓力起到自動補償作用。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閥軸I帶動閥板4在90°范圍內旋轉,從而達到啟閉的目的,以實現截斷、連通或調節(jié)流量的功能。
權利要求1.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包括閥體、閥軸、閥座和閥板,閥軸安裝在閥體內,閥板固定在閥軸上,閥座通過壓蓋安裝在閥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與閥板均采用球形密封面,閥座的球形密封面上設有彈性合金層,閥板的球形密封面上堆焊有耐溫、耐蝕合金材料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板為偏心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與閥體之 間 設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雙球面彈性雙向硬密封蝶閥,包括閥體、閥軸、閥座和閥板,閥軸安裝在閥體內,閥板固定在閥軸上,閥座通過壓蓋安裝在閥體內,所述閥座與閥板均采用球形密封面,閥座的球形密封面上設有彈性合金層,閥板的球形密封面上堆焊有耐溫、耐蝕合金材料層。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加工,生產周期短,可保證密封熱變形可靠密封,閥座具有金屬硬密封和軟密封的雙重優(yōu)點,無論在低溫還是高溫情況下,均具有零泄漏的密封性能,能夠有效保證在-40℃~650℃范圍內正向反向的密封零泄漏,實現雙向密封,能在650℃高溫條件下長期使用,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F16K1/226GK203162182SQ20132010137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fā)明者荊龍安 申請人:荊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