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旋轉接頭,尤其涉及一種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
背景技術:
目前轉爐煉鋼,一般使用兩臺旋轉接頭:其作用為實現(xiàn)轉爐煉鋼旋轉時,冷卻水、液壓油或底吹氣體的旋轉密封?,F(xiàn)有旋轉接頭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芯軸,芯軸外套有外殼,芯軸與外殼之間通過前軸承和后軸承連接,芯軸與外殼之間還設計有密封件。芯軸與轉爐耳軸連接隨其旋轉,殼體連接固定管道,并有專用止轉裝置防止其旋轉,其壽命一般在1-2年,使用到泄漏或到了更換周期后,一般兩種處理辦法:a.報廢,重新購買新旋轉接頭;b.由專業(yè)生產(chǎn)廠家,修復后,繼續(xù)使用,修復周期一般都比較長,大約1-2個月,修復內容包括:更換軸承,密封件,修復磨損的動密封表面,將磨損的動密封表面加工去,再堆焊,經(jīng)過粗,精加工后裝配,費用也較高,一般是新旋轉接頭的50-60%。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jié)約成本的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包括芯軸,芯軸外套有殼體,殼體與芯軸之間通過前軸承、后軸承和密封件連接,其特征是:前軸承的左側設計有第一軸向定位套,后軸承的左側設計有第二軸向定位套,芯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軸承后壓蓋。此結構中,所述軸承后壓蓋與芯軸之間通過螺釘連接。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效果在于:由于本發(fā)明的這種結構,所以使用本發(fā)明可以在不需要專業(yè)廠家返廠修復的情況下, 即可快速更換密封件,軸承根據(jù)使用情況確定是否更換,達到新產(chǎn)品的使用效果,做到一臺旋轉接頭達到兩臺的使用效果,節(jié)約了采購新旋轉接頭的資金,縮短了維修時間。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旋轉接頭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 圖3為本發(fā)明修復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芯軸;2、第一軸向定位套;3、前軸承;4、殼體;5、密封件;
6、第二軸向定位套;7、后軸承;8、軸承后壓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fā)明如圖2、3所示,一種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包括芯軸1,芯軸I外套有殼體4,殼體4與芯軸I之間通過前軸承3、后軸承7和密封件5連接,其特征是:前軸承3的左側設計有第一軸向定位套2,后軸承7的左側設計有第二軸向定位套6,芯軸I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軸承后壓蓋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軸承后壓蓋8與芯軸I之間通過螺釘連接。在現(xiàn)有的旋轉接頭基礎上增加第一軸向定位套和第二軸向定位套兩件,在裝配旋轉接頭時,分別安裝在前軸承和后軸承的左側。當旋轉接頭使用到使用周期后或泄漏后維修時,旋轉接頭拆卸后,將第一軸向定位套取下(裝配時不再安裝此件);然后清理殼體與芯軸,更換密封件與軸承進行裝配,根據(jù)使用情況確定是否更換軸承,裝配后軸承時,將第二軸向定位套的位置由之前的后軸承左側調換到后軸承的右側。此時將磨損的軸面位移了一個定位套的距離,新裝入的密封圈與未磨損的軸面動密封,到達新旋轉接頭的使用效果,為了防止介質腐蝕,本旋轉接頭采用不銹鋼材質。由于轉爐旋轉接頭與固定管道間都采用金屬軟管軟連接,殼體軸向移動一個定位套的距離,不影響其正常工作與連接。如此以來,不需要專業(yè)廠家返廠修復,即可快速更換密封件,軸承根據(jù)使用情況確定是否更換,達到新產(chǎn)品的使用效果,做到一臺旋轉接頭達到兩臺的使用效果,節(jié)約了采購新旋轉接頭的資金,縮短了維修時間。經(jīng)過多家鋼鐵行業(yè)用戶使用,均達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有的廠家自己維修工即可,快速修復。有的廠家委托我公司派人員現(xiàn)場修復,修復過的旋轉接頭到達與新產(chǎn)品的旋轉接頭一致的使用效果 。修復費用也有了較大的降低。得到了用戶的好評。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包括芯軸(1),芯軸(1)外套有殼體(4),殼體(4)與芯軸(1)之間通過前軸承(3 )、后軸承(7 )和密封件(5 )連接,其特征是:前軸承(3 )的左側設計有第一軸向定位套(2 ),后軸承(7 )的左側設計有第二軸向定位套(6 ),芯軸(I)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軸承后壓蓋(8 )。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后壓蓋(8)與芯軸(1)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節(jié)約成本的可快速修復的煉鋼轉爐旋轉接頭,包括芯軸,芯軸外套有殼體,殼體與芯軸之間通過前軸承、后軸承和密封件連接,前軸承的左側設計有第一軸向定位套,后軸承的左側設計有第二軸向定位套,芯軸的左端固定連接有軸承后壓蓋。
文檔編號F16L39/06GK103216697SQ20131016364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7日
發(fā)明者柳福瑞, 楊其星 申請人:滕州市惠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