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尤指內筒的管座是延伸設有組接管部,又由于內筒的管座于內周環(huán)設有導槽,由此讓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在穿過內筒時,能循著導槽直接穿過組接管部的第二穿設管道,而不必刻意收攏管體,即能達到管線穿組的目的,進而簡化組裝動作,以便達成增進組裝簡易性的功能。
背景技術:
按,已知的一種水龍頭,其結構多如圖13及圖14的所示,其包含一龍頭本體50、一內筒60、一閥座70及一出水頭80,龍頭本體50為管體而具有一樞套空間51,并于旁側延伸設有一支管52,內筒60是穿設于龍頭本體50的樞套空間51,該內筒60為中空狀而具有一容置空間61,該容置空間61于開口外緣設有鎖結紋611,由此通過鎖接環(huán)612組接有一組接管613,該組接管613是用以插置于洗手臺或流理臺的臺面,再于容置空間61旁側開設有一剖口 614,又該內筒60于上方端緣凸設有一擋緣62,該擋緣62是抵于龍頭本體50的上方開口緣形成擋止,閥座70是組裝于內筒60的容置空間61,并于下方銜接有多個進水接管71及出水接管72,出水頭80是插置于龍頭本體50的支管52,于后端延伸有一可撓性延伸管81,該延伸管81是穿過支管52、容置空間61及組接管613,并于臺面下與出水接管72相連接,以預留長度,讓使用者可將出水頭80及延伸管81往外抽拉,以達到調整水龍頭出水距離的目的。 詳觀上述已知結構不難發(fā)覺其缺點之處,主要原因是歸如下(一)進水接管71及出水接管72銜接于閥座70后,須先將進水接管71及出水接管72收攏成束狀,方能配合穿過龍頭本體50的樞套空間51、內筒60的容置空間61、組接管613及臺面,在組裝動作上較為繁瑣,而形成有組裝上的不便性;(二)當使用者抽拉出水頭80時,其延伸管81將拉扯相鄰的進水接管71,而嚴重影響抽拉延伸管81的順暢性,并容易導致進水接管71產生松晃而漏水,甚至造成脫落,而形成有使用上的缺點。有鑒于此,創(chuàng)作人本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fā)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欲解決的技術問題點(一 )已知的水龍頭結構,由于其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銜接于閥座后,須先將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收攏成束狀,方能配合穿過龍頭本體的樞套空間、內筒的容置空間、組接管及臺面,在組裝動作上較為繁瑣,而形成有組裝上的不便性。(二)已知的水龍頭結構,當用戶抽拉出水頭時,其延伸管將扯動相鄰的進水接管,而嚴重影響抽拉延伸管的順暢性,并容易導致進水接管產生松晃而漏水,甚至造成脫落,而形成有使用上的缺點。解決問題的技術特點[0009]本實用新型乃是提供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包含一內筒,內筒具有一管座,該管座于外周設有一擋緣,并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于各肋條上端緣構成一承接緣,并于各肋條間形成有多個導槽,另于管座前側設有一開口,再由管座向兩端延伸分別形成有一容置管部及一組接管部,該容置管部于開口緣設有一鎖結紋,該組接管部于內周設有一隔板,從而將組接管部劃分形成一第一穿設管道及一第二穿設管道;一龍頭本體,龍頭本體是為管狀體而具有一穿套空間,以套于內筒的管座外周,該穿套空間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而于肋條下方形成一抵接端,以架抵于內筒的擋緣形成擋止定位,再于龍頭本體旁側延伸設有一與穿套空間相通的支管;一控水組件,控水組件是包含一控水閥及一固定座,控水閥是裝入內筒的容置管部,于下方凸設有二定位腳柱及開設有三流通口,再于控水閥上方凸出有一閥桿,另于閥桿外圍提供有一限位環(huán),該限位環(huán)是鎖設于內筒的鎖結紋,該限位環(huán)并向上延伸有一結合段,該結合段是供一 外罩鎖接,由此罩覆內筒的容置管部外周,該外罩并以開口緣抵于龍頭本體的上方開口端緣,固定座是裝入內筒的容置管部,并以底緣貼靠于容置管部的承接緣形成擋止,該固定座是供控水閥迭置,于上方凹設有二定位孔以及開設有連通下表面的三流通孔,該定位孔是供控水閥的定位腳柱插設,該流通孔是對準控水閥的流通口,又各流通孔是分別接設有二進水接管及一出水接管,該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是穿過內筒的第二穿設管道;以及一出水頭,出水頭是插設于龍頭本體的支管,該出水頭于后側延伸設有一延伸管,該延伸管以一端依序穿過支管、內筒的開口及第一穿設管道,并預留一段長度,再以該端與出水接管相連接,由此,以得到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中,內筒于后側設有一凸塊,龍頭本體于肋條旁側設有一擋面,該擋面供內筒的凸塊擋止。其中,內筒的隔板于前側設有一對應開口的凹弧面,出水頭的延伸管對位于第一穿設管道的凹弧面。其中,內筒的隔板于后側形成有一拱弧面,該第二穿設管道內壁則間隔設有多個凸緣,而于各凸緣間形成有多個凹卡弧,該出水接管及進水接管分別對位各凹卡弧。對照先前技術的功效(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由于內筒的管座是延伸設有組接管部,又由于內筒的管座于內周環(huán)設有導槽,由此讓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在穿過內筒時,能循著導槽直接穿過組接管部的第二穿設管道,而不必刻意收攏管體,即能達到管線穿組的目的,進而簡化組裝動作,俾達成增進組裝簡易性的功能。(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由于內筒的組接管部于內周設有隔板,由此讓出水頭的延伸管能與進水接管保持相隔,而得以避免延伸管于動作時拉扯進水接管,以達成增進延伸管抽拉的順暢性,亦得以避免進水接管因拉扯而產生松動,以達成增進產品耐用性的功能。
為使審查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請配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說明如后,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內筒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內筒與控水組件的組裝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隔板隔開進水、出水接管及延伸管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內筒與控水組件相組的立體剖視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剖視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剖視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于出水頭形成出水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出水頭往外抽拉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中龍頭本體轉動的俯視剖視動作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中龍頭本體轉動的俯視示意圖。圖13是已知的立體分解圖。圖14是已知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先請由圖I、圖2及圖3所示觀之,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是包含一內筒10、一龍頭本體20、一控水組件30及一出水頭40,其中,內筒10具有一管座11,該管座11于外周設有一擋緣111,該擋緣111于下方貼靠有一襯件112,并于后側設有一凸塊113,再于管座11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114,于各肋條114上端緣構成一承接緣115,并于各肋條114間形成有多個導槽116,另于管座11前側設有一開口 117,再由管座11向兩端延伸分別形成有一容置管部12及一組接管部13,該容置管部12于開口緣設有一鎖結紋121,該組接管部13于內周設有一隔板131,該隔板131于前側設有一對應開口 117的凹弧面132,再于隔板131后側形成有一拱弧面133,從而將組接管部13劃分形成一第一穿設管道134及一第二穿設管道135,第二穿設管道135內壁是間隔設有多個凸緣136,而于各凸緣136間形成有多個凹卡弧137,龍頭本體20是為管狀體而具有一穿套空間21,以套于內筒10的管座11外周,該穿套空間21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22,而于肋條22下方形成一抵接端221,以架抵于內筒10的擋緣111形成擋止定位,再于肋條22旁側設有一擋面222,該擋面222是供內筒10的凸塊113擋止,以限制龍頭本體20的旋轉角度,又于龍頭本體20旁側延伸設有一與穿套空間21相通的支管23,控水組件30是包含一控水閥31及一固定座32,控水閥31是裝入內筒10的容置管部12,于下方凸設有二定位腳柱311及開設有三流通口 312,該流通口 312并于外圍貼設有一密封墊圈3121,再于控水閥31上方凸出有一閥桿313,由此通過轉動閥桿313以控制各流通口 312的進、出水比例,另于閥桿313外圍提供有一限位環(huán)314,該限位環(huán)314是鎖設于內筒10的鎖結紋121,該限位環(huán)314并向上延伸有一結合段315,該結合段315是供一外罩316鎖接,由此罩覆內筒10的容置管部12外周,該外罩316并以開口緣抵于龍頭本體20的上方開口端緣,固定座32是裝入內筒10的容置管部12,并以底緣貼靠于容置管部12的承接緣115形成擋止,再于鄰近底緣處環(huán)設有多個嵌塊321,以對合嵌組于承接緣115的導槽116形成定位,該固定座32是供控水閥31迭置,于上方凹設有二定位孔322以及開設有連通下表面的三流通孔323,該定位孔322是供控水閥31的定位腳柱311插設,該流通孔323是對準控水閥31的流通口 312,又各流通孔323是分別接設有二進水接管324及一出水接管325,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并于銜接端套掣有一密封墊圈3241、3251,該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是穿過第二穿設管道135,并對位于各凹卡弧137,出水頭40是插設于龍頭本體20的支管23,該出水頭40于后側延伸設有一延伸管41),該延伸管41以一端依序穿過支管23、內筒10的開口 117及第一穿設管道134,并對位于第一穿設管道134的凹弧面132且預留一段長度,再以該端與出水接管325相連接。其結構的組合,復請由圖2所示觀之,首先將控水組件30的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銜接于固定座32的流通孔323,接著將固定座32裝入內筒10的容置管部12,而得以底緣抵于管座11的承接緣115形成擋止,并以固定座32的嵌塊321對合嵌組于承接緣115的導槽116形成定位(請同時由圖4所示觀之),此時,由于管座11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導槽116,由此讓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穿入內筒10時,能循著導槽116穿過內筒10的管座11,并穿入組接管部13的第二穿設管道135,此時,由于第二穿設管道135內壁于鄰近隔板131處間隔設有多個凸緣136,由此讓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能各自 對位于各凸緣136間的凹卡弧137,而得以隔開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 (請同時由圖5所示觀之),接著將控水閥31迭置于固定座32,并以定位腳柱311嵌插于固定座32的定位孔322,再搭配限位環(huán)314鎖設于內筒10其容置管部12的鎖結紋121,以迫緊控水閥31形成限位(請同時由圖6所示觀之),接著令龍頭本體20以穿套空間21套于內筒10的管座11,并以內周肋條22的抵接端221架抵于管座11的擋緣111形成擋止定位,即完成龍頭本體20與內筒10的組設(請同時由圖7所示觀之),再將出水頭40的延伸管41依序穿過龍頭本體20的支管23、內筒10的開口 117及第一穿設管道134,并對位于第一穿設管道134的凹弧面132且預留一段長度,再以該端與出水接管325相連接(請同時由圖8所示觀之),由此,即完成組合者,由于內筒10的管座11是延伸設有組接管部13,又由于內筒10的管座11于內周環(huán)設有導槽116,由此讓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在穿過內筒10時,能循著導槽116直接穿過組接管部13的第二穿設管道135,而不必刻意收攏管體,即能達到管線穿組的目的,進而簡化組裝動作,達成增進組裝簡易性的功能,其次,由于內筒10的第二穿設管道135內壁于鄰近隔板131處間隔設有多個凹卡弧137,以及隔板131于后側設有對應凹卡弧137的拱弧面133,由此讓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于穿組時,即能保持相隔并形成定位,以進一步增進組裝的便利性。實際使用的情況,續(xù)請由圖9所示觀之,先將水龍頭通過組接管部13插組于洗手臺或流理臺的臺面A,并以擋緣111抵于臺面A形成擋止,再以組接管部13的穿出端供一螺合件B鎖設,并將控水組件30的進水接管324連接于供水部;當用戶轉動控水組件30的閥桿313而開啟流通口 312時,將使得水流由控水組件30中固定座32的流通孔323流入控水閥31進行混合,并依序通往出水接管325、延伸管41及出水頭40,而達到出水的目的;續(xù)請由圖10搭配圖5所示觀之,當使用者欲延長水龍頭的出水距離時,由于出水頭40的延伸管41與出水接管325間是預留有一段長度,由此讓使用者能讓出水頭40往外抽拉,以達到延伸水龍頭出水距離的目的,此時,由于內筒10的組接管部13于內周設有隔板131,由此讓出水頭40的延伸管41能與進水接管324保持相隔,而得以避免延伸管41于動作時拉扯進水接管324,達成增進延伸管41抽拉的順暢性,亦得以避免進水接管324因拉扯而產生松動,達成增進產品耐用性的功能,其次,由于隔板131是于對應延伸管41處設有凹弧面132,而得以避免阻礙延伸管41滑移,俾更進一步增進延伸管41抽拉的順暢性;續(xù)請由圖11及圖12所示觀之,當使用者欲調整水龍頭其出水頭40的出水位置時,亦得令龍頭本體20以內筒10為軸心作轉動,而該龍頭本體20于轉動時,將以擋面222抵于內筒10的凸塊113而形成擋止定位,由此讓使用者能依自身需求調整水龍頭的出水方位,以進一步增進水龍頭使用的靈活性。由上述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由于內筒10的管座11是延伸設有組接管部13,又由于內筒10的管座11于內周環(huán)設有導槽116,由此讓進水接管324及出水接管325在穿過內筒10時,能循著導槽116直接穿過組接管部13的第二穿設管道135,而不必刻意收攏管體,即能達到管線穿組的目的,進而簡化組裝動作,達成增進組裝簡易性的功能;(二)由于內筒10的組接管部13于內周設有隔板131,由此讓出水頭40的延伸管41能與進水接管324保持相隔,而得以避免延伸管41于動作時拉扯進水接管324,達成增進延伸管41抽拉的順暢性,亦得以避免進水接管32 4因拉扯而產生松動,達成增進產品耐用性的功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已達突破性的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的創(chuàng)作內容,同時又能夠達成產業(yè)上的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實用新型未見于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的規(guī)定,故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唯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凡是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內筒,內筒具有一管座,該管座于外周設有一擋緣,并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于各肋條上端緣構成一承接緣,又于各肋條間形成有多個導槽,另于管座前側設有一開口,再由管座向兩端延伸分別形成有一容置管部及一組接管部,該容置管部于開口緣設有一鎖結紋,該組接管部于內周設有一隔板,從而將組接管部劃分形成一第一穿設管道及一第二穿設管道; 一龍頭本體,龍頭本體為管狀體而具有一穿套空間,以套于內筒的管座外周,該穿套空間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而于肋條下方形成一抵接端,以架抵于內筒的擋緣形成擋止定位,再于龍頭本體旁側延伸設有一與穿套空間相通的支管; 一控水組件,控水組件包含一控水閥及一固定座,控水閥裝入內筒的容置管部,于下方凸設有二定位腳柱及開設有三流通口,再于控水閥上方凸出有一閥桿,另于閥桿外圍提供有一限位環(huán),該限位環(huán)鎖設于內筒的鎖結紋,該限位環(huán)并向上延伸有一結合段,該結合段供一外罩鎖接,由此罩覆內筒的容置管部外周,該外罩并以開口緣抵于龍頭本體的上方開口端緣,固定座裝入內筒的容置管部,并以底緣貼靠于容置管部的承接緣形成擋止,該固定座供控水閥迭置,于上方凹設有二定位孔以及開設有連通下表面的三流通孔,該定位孔供控水閥的定位腳柱插設,該流通孔對準控水閥的流通口,又各流通孔分別接設有二進水接管及一出水接管,該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穿過內筒的第二穿設管道;以及 一出水頭,出水頭插設于龍頭本體的支管,該出水頭于后側延伸設有一延伸管,該延伸管以一端依序穿過支管、內筒的開口及第一穿設管道,并預留一段長度,再以該端與出水接管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內筒于后側設有一凸塊,龍頭本體于肋條旁側設有一擋面,該擋面供內筒的凸塊擋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內筒的隔板于前側設有一對應開口的凹弧面,出水頭的延伸管對位于第一穿設管道的凹弧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內筒的隔板于后側形成有一拱弧面,該第二穿設管道內壁則間隔設有多個凸緣,而于各凸緣間形成有多個凹卡弧,該出水接管及進水接管分別對位各凹卡弧。
專利摘要一種易于組裝的水龍頭結構,其是包含一內筒、一龍頭本體、一控水組件及一出水頭,其中,內筒是容設于龍頭本體的穿套空間,該內筒具有一管座,該管座于內周環(huán)設有多個肋條,并于各肋條間形成有多個導槽,由此讓控水組件的進水接管及出水接管在穿過內筒時,能循著導槽直接穿過組接管部的第二穿設管道,而不必刻意收攏管體,即能達到管線穿組的目的,進而簡化組裝動作,達成增進組裝簡易性的功能。
文檔編號F16K11/074GK202580121SQ20122015111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許銘沅 申請人:達源盛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