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用封車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井軌道運輸領域,特別是一種井下窄軌運輸中為運送器 材和設備的材料車、平板車封車用的礦用封車器。
背景技術:
目前,礦山窄軌運輸中,物料、設備運輸普遍使用礦用材料車、平板車。 材料車主要用于裝運礦工鋼、單體支柱等物料,采用固定鏈條封車。礦用平板 車主要用于運輸各種設備,如采掘設備中的采煤機、綜掘機、支架等,采用 鋼絲繩封車。這兩種車輛的封車方式經(jīng)長期實踐,存在許多問題。
1. 使用鋼絲繩封車存在的問題①鋼絲繩封車,通過絞棍人力實現(xiàn)預緊, 人力預緊時不能有效掌握預緊程度,只能憑經(jīng)驗,達到封車人員個人認為的理 想預緊效果,且鋼絲繩預緊及解封時都存有較大的安全隱患,容易造成鋼絲繩 反彈和斷繩傷人事故。②操作過程費時費力,過程繁瑣,至少兩人配合方能完 成。在封裝采煤機、綜掘機等大型設備時,為保證安全一般需要由3 4人配 合封車。③鋼絲繩使用一次后,容易出現(xiàn)扭結、斷股,強度降低,無法復用, 長期使用需要大量鋼絲繩。若使用廢舊鋼絲繩,則增加斷繩傷人的幾率。使用 新繩則大大增加成本,造成浪費。同時增加使用后鋼絲繩的回收處理成本。
封車用過的扭結鋼絲繩,不易整齊放置。如使用后不及時回收,丟棄在巷道中, 極易絆倒行人,造成傷害。成為工作環(huán)境的污染物。
2. 使用鏈條封車存在的問題①鏈條封車因鏈條自身鋼度較大,無柔韌伸 展性,無法進行有效預緊,只能用木板和木楔采用加楔方式來實現(xiàn)封車鏈條的 張緊。②操作時至少需要兩人才能完成。③封車經(jīng)多環(huán)節(jié)的運輸、顛簸,易出 現(xiàn)封車松動,造成封車失效。重新封裝,造成人力浪費,影響車輛順利運輸。 如何省時省力、快速高效、安全封車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礦用封車方式操作費時費力用人多、過程繁瑣、易松動失效 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省時省力、快速高效、安全的礦用封車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礦用封車器為棘輪式封車器;由加力手柄I 、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連接 掛鉤構成。
① 加力手柄I : 一端為手柄部,另一端為叉形接頭;其叉形接頭為構成棘 輪張緊及閉鎖機構的一部分。
② 棘輪張緊及鎩鐨機構由觫輪套、棘爪、鎖定鋼球、彈簧、棘爪的固定 軸I 、可調絲杠,以及加力手柄I的叉形接頭部構成。
棘輪套是一個中部為棘輪、兩側為絲杠套的構件,棘輪和圓筒狀的絲杠套 連為一體、同軸心;棘輪套的棘輪裝于加力手柄I叉形接頭的兩叉之間,兩側 的絲杠套分別裝配在叉形接頭的兩軸孔內。
棘輪套左、右兩側的絲杠套內各裝配有一件可調絲杠,兩件可調絲杠的外 端為圓環(huán)連接頭。左、右絲杠套內的螺紋旋向相反。
棘輪套叉形接頭的兩叉之間,還裝有防止棘輪反轉的閉鎖機構。閉鎖機構 由與棘輪嚙合的棘爪、棘爪的固定軸I 、以及鎖定鋼球和彈簧構成。
棘爪有兩只爪、呈八字形,其一側嚙合時另一側可用手扳動。
③連接掛鉤為兩件。由連接圓環(huán)I 、掛鉤I連接構成;前者分別與左右
可調絲杠的圓環(huán)連接頭連接,后者與封車鏈條連接。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 礦用封車器為杠桿式封車器;由加力手柄II、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連接
掛鉤構成。
① 加力手柄II: 一端為手柄部,另一端為異型的叉形接頭;異型叉形接頭 的結構特點是l)其端部有一對軸孔,距端部一定距離有第二對軸孔,第二對 軸孔的位置偏向加力手柄II的下側;2)其叉部的頂面有向兩側探出的側沿,頂 面寬度大于異型叉形接頭下側的寬度。異型叉形接頭部為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 22的一部分。
② 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由連桿、桿座、兩件固定軸n、固定軸m,以及
加力手柄II的異型叉形接頭部構成。
連桿的一端為連接頭,通過固定軸ffi與加力手柄II鉸接;即裝在連接 頭軸孔內的固定軸ffl也裝在加力手柄II異型叉形接頭的第二對軸孔內。連桿連 接頭的寬度小于異型叉形接頭的叉間寬度,它可在異型叉形接頭的叉間擺動。 連桿的另一端聯(lián)接有連接環(huán)。
桿座的一端為叉形接頭,通過兩件固定軸II與加力手柄II鉸接;艮卩桿 座的叉形接頭的兩個孔內各有一件固定軸II ,兩件固定軸II又分別裝于加力手
柄n異型叉形接頭的第一對軸孔的兩個孔內。桿座的叉形接頭的叉間寬度,大 于加力手柄n異型叉形接頭下側的寬度、但小于異型叉形接頭頂面的寬度,即 僅有加力手柄II異型叉形接頭的下側可嵌入桿座叉形接頭的叉間,而其頂面受 到限制。桿座的另一端為連接環(huán)。
加力手柄II的異型叉形接頭部l)其長度即第一對與第二對軸孔的間距
加孔壁厚度,小于遂桿的連接部、桿座的叉形接頭的長度;亦即,加力手柄II
的異型叉形接頭部與連桿、桿座鉸接的三連桿機構,可處于重疊狀態(tài)。2)其
第二對軸孔的位置在加力手柄II與桿座的夾角處于最小時,異型叉形接頭第 一對與第二對軸孔的中心連線與桿座的夾角為負角、即此時第二對軸孔的位置
由桿座的上側變?yōu)闂U座的下側。3)其頂面的側沿至第一對軸孔軸心的間距 大于桿座叉形接頭的軸孔中心至其端頭各點的間距,即異型叉形接頭與桿座
夾角大于最小角度時,可繞固定軸m擺動。
③連接掛鉤為兩件。由連接圓環(huán)II、掛鉤II連接構成;前者分別與連桿、 桿座的連接環(huán)連接,后者與封車鏈條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 本礦用封車器不僅封車牢固可靠、安全實用,同時節(jié)約大量鋼絲繩。
② 操作簡便易行,減少了封車過程人員的數(shù)量,僅一人便可完成封車。
③ 解封方便簡單,解決了鋼繩預緊和解封易反彈傷人的潛在安全隱患。
結構精巧、簡單合理??煞磸褪褂茫朔藗鹘y(tǒng)封車方式的缺點,大大
提高了封車效率和封車質量。
⑤ 適用范圍廣,可用于礦工鋼、單體支柱、木板梁等材料及設備封車。
⑥ 減少廢鋼絲繩對井下環(huán)境的污染和影響,有利于清潔環(huán)境文明生產。
圖1是棘輪式礦用封車器的封車示意圖軸測圖。
圖2是棘輪式礦用封車器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3、 4、 5是棘輪式礦用封車器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側視、俯視圖。
圖6是杠桿式礦用封車器的封車示意圖軸測圖。
圖7是杠桿式礦用封車器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8、 9是杠桿式礦用封車器的結構示意圖主視、俯視圖。
圖中1-棘輪式封車器、2-封車鏈條、3-平板車、4-封裝設備、5-加力 手柄I 、 6-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7-連接掛鉤、8-棘輪套、9-棘爪、10-鎖定 鋼球、11-彈簧、12-固定軸I 、 13-可調絲杠、14-連接圓環(huán)I 、 15-掛鉤I 、 16-杠桿式封車器、17-封車鏈條11、 18-材料車、19-材料、20-加力手柄II、 21-連接掛鉤、22-連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3-連桿、24-桿座、25-固定軸II、 26-固定軸ffl、 27-掛鉤II、 28-連接圓環(huán)1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l:
在圖1 5中示出本實用新型棘輪式礦用封車器1的結構。主要由加力手 柄I (5)、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6、連接掛鉤7三部分組成。
① 加力手柄1(5): —端為手握的手柄部,另一端為叉形接頭。叉形接頭 為構成棘輪張緊及繊鎖機構6的一部分。
② 棘輪張緊及閾鎖機構6:由棘輪套8、棘爪9、鎖定鋼球IO、彈簧ll、 固定軸I (12)、可調絲杠13,以及加力手柄I (5)的叉形接頭部構成。
棘輪套8是一個中部為棘輪、兩側為絲杠套的構件;棘輪和圓筒狀的絲杠 套連為一體、同軸心;棘輪套8的棘輪安裝于加力手柄I (5)叉形接頭的兩叉 之間;兩側的絲杠套分別裝配在叉形接頭的兩個軸孔內。
棘輪套8左、右兩側絲杠套內各裝配一件可調絲杠13,兩可調絲杠13的 外端為圓環(huán)連接頭。左、右絲杠套內的螺紋旋向相反。
棘輪套8叉形接頭的兩叉之間還裝有防棘輪反轉的閉鎖機構;閉鎖機構由 與棘輪嚙合的棘爪9、棘爪的固定軸I (12)、鎖定鋼球IO、彈簧11構成。
棘爪9有兩只爪、呈八字形,其一側嚙合時另一側可用手扳動。
③連接掛鉤7:為兩件,位于礦用封車器l的兩側;由連接圓環(huán)I(14)、 掛鉤I (15)連接構成。連接圓環(huán)I (14)分別與兩可調絲杠13外端的圓環(huán)連接 頭連接,掛鉤I (15)與封車鏈條2連接。
使用方法W&式封車器1更適用于平板車。設備4裝上平板車3后,通 過連接掛鉤I (15)將棘輪式封車器1與封車鏈條2連成一個整體,反復轉動 加力手柄I (5)來帶動棘輪及其棘輪套8轉動。由于棘輪套8兩側絲杠套的螺 紋旋向相反,使其內兩可調絲杠13相向移動,從而達到張緊封車鏈條2的目 的。封車鏈條2張緊后,鎖定鋼球IO、彈簧11使棘爪9處于閉鎖狀態(tài),起到 防止棘輪反轉導致封車鏈條2松弛的作用。卸車時,用手扳動棘爪9,讓棘爪 9另一只爪與棘輪嚙合,帶動棘輪反轉兩可調絲杠13相背移動,即可達到松 弛封車鏈條2的目的。
實施例2:
在圖6 9中示出本實用新型杠桿式礦用封車器16的結構。主要由加力 手柄IH20)、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連接掛鉤21三部分組成。
① 加力手柄II(20): —端為手握的手柄部,另一端為異型叉形接頭。異 型叉形接頭的結構特點是l)其端部有一對軸孔,距端部一定距離有第二對軸 孔,第二對軸孔的位置偏向加力手柄II(20)的下側。2)其叉部的頂面有向兩 側探出的側沿、頂面寬度大于異型叉形接頭下側的寬度。異型叉形接頭部為杠 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的一部分。
② 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由連桿23、桿座24、兩件固定軸I1(25)、固 定軸IH(26),以及加力手柄II (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構成。
連桿23—端為連接頭,通過固定軸ni(26)與加力手柄II(20)鉸接;艮卩 固定軸m(26)裝在連桿23連接頭的軸孔內、同時也裝在加力手柄II (20)異形 叉形接頭的第二對耥孔內。連桿23的另一端為連接環(huán)。連桿23與連接環(huán)的 聯(lián)接為軸狗轉動聯(lián)接,即連桿23的空心端部有軸心孔,連接環(huán)的桿部伸入軸 心孔中,桿部末端有卡頭、并為孔壁所卡,桿部在孔內可360。轉動。
桿座24—端為叉形接頭,通過兩件固定軸I1(25)與加力手柄II(20)鉸
接;即叉形接頭的兩軸孔內各有一件固定軸I1(25),兩件固定軸II(25)又 分別裝于加力手柄II (20)異型叉形接頭第一對軸孔的兩個軸孔內。桿座24叉 形接頭的叉間寬度大于加力手柄II (20)異型叉形接頭下側的寬度、但小于異 型叉形接頭頂面的寬度。在加力手柄II(20)被向下扳動時,其異型叉形接頭 下側可嵌入桿座24叉形接頭的叉間,異型叉形接頭頂面的側沿將受到桿座24 叉形接頭頂面的限制。桿座24另一端為連接環(huán),與連接掛鉤21連接。
加力手柄II(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l)其長度即第一對和第二對軸孔 的間距加孔壁厚度,小于連桿23連接頭部、桿座24叉形接頭的長度。艮卩 加力手柄II (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與連桿23、桿座24鉸接的三連桿機構,可 以處于重疊狀態(tài)。2)其第二對軸孔的位置在加力手柄II(20)與桿座24的 夾角處于最小時,異型叉形接頭的第一對與第二對軸孔的軸心連線與桿座24 的夾角為負角,即此時第二對軸孔的位置與加力手柄II (20)的手柄部分別位 于桿座24相反的兩側。3)其頂面的側沿至第一對軸孔軸心的間距大于桿 座24叉形接頭的軸孔中心至其端頭各點的間距。B卩加力手柄II(20)可以在 與桿座24的夾角大于最小角度時,繞固定軸in(26)擺動、不受阻擋。
③連接掛鉤21:為兩件;由連接圓環(huán)I1(28)、掛鉤II(27)組成。礦用封 車器16兩側的連接圓環(huán)II (28)分別連接于連桿23、桿座24外端的圓環(huán)連接 頭連接,掛鉤II(27)與封車鏈條17連接。連接圓環(huán)II(28)可以360。旋轉。
上述連桿23與其連接環(huán)的聯(lián)接,也可以采用絲杠與絲杠套式的聯(lián)接。
使用方法杠桿式封車器16更適用于材料車。當材料19裝上材料車18 后,使杠桿式封車器16的掛鉤II (27)及連接圓環(huán)n (28)與封車鏈條I1 (17)連 成一個整體,通過連接圓環(huán)II (28)的轉動可使封車器16與封車鏈條II (17)的 連接不受掛鉤II(27)角度的影響。然后,通過向下扳動加力手柄II(20)實現(xiàn) 封車鏈條17的張緊,加力手柄II (20)壓到位后使杠桿張緊閉鎖裝置22處于
閉鎖保護狀態(tài),從而完成封車過程。反向扳加力手柄n則使封車鏈條放松。
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的工作原理當用力向桿座24 —側并向下扳動 加力手柄II (20)時,連桿23在加力手柄II (20)的異型叉形接頭的帶動下繞固 定軸II(25)轉動,由加力手柄II(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與連桿23、桿座24鉸 接的三連桿機構,將由伸展狀態(tài)逐步變?yōu)橹丿B狀態(tài),由松弛變?yōu)閺埦o。繼續(xù)下 壓加力手柄I1(20),鉸接連桿23、異型叉形接頭的固定軸HI(26)將繼續(xù)下移, 它與固定軸II (25)的軸心連線將向下越過與桿座24重疊的位置偏向桿座24 的另--側、即軸心連線與桿座24的夾角變?yōu)樨摻?,并在異型叉形接頭部頂面 側沿的限位作用下,到達閉鎖位置;此時,需給加力手柄II(20)施加反向作 用力,固定軸IH(26)才能上移越過與桿座24重疊的位置、由張緊變?yōu)樯煺梗?否則,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不會自動變松弛。
權利要求1.一種礦用封車器,其特征在于為棘輪式封車器(1);包括加力手柄I(5)、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6)、連接掛鉤(7);①加力手柄I(5)一端為手柄部,另一端為叉形接頭;叉形接頭為構成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6)的一部分;②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6)包括棘輪套(8)、棘爪(9)、鎖定鋼球(10)、彈簧(11)、固定軸I(12)、可調絲杠(13)及加力手柄I(5)的叉形接頭部;棘輪套(8)是一個中部為棘輪、兩側為絲杠套的構件;棘輪和圓筒狀的絲杠套連為一體、同軸心;棘輪套(8)的棘輪裝于加力手柄I(5)的叉形接頭的兩叉之間,兩側的絲杠套分別裝配在叉形接頭的兩軸孔內;棘輪套(8)左、右兩側的絲杠套內各裝配有一件可調絲杠(13),兩可調絲杠(13)的外端為圓環(huán)連接頭;左、右絲杠套內的螺紋旋向相反;棘輪套(8)叉形接頭的兩叉之間,還裝有防止棘輪反轉的閉鎖機構;閉鎖機構由與棘輪嚙合的棘爪(9)、棘爪的固定軸I(12)、以及鎖定鋼球(10)和彈簧(11)構成;棘爪(9)有兩只爪、呈八字形,其一側嚙合時另一側為手扳部;③連接掛鉤(7)為兩件;由連接圓環(huán)I(14)、掛鉤I(15)連接構成;前者分別與左右可調絲杠(13)的圓環(huán)連接頭連接,后者與封車鏈條(2)連接。
2. —種礦用封車器,其特征在于為杠桿式封車器(16);包括加力手柄11(20)、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連接掛鉤(21);① 加力手柄II(20): —端為手柄部,另一端為異形的叉形接頭;該異型 叉形接頭的結構特點是:1)其端部有一對軸孔,距端部一段距離有第二對軸孔, 第二對軸孔的位置偏向加力手柄II (20)的下側;2)其叉部的頂面有向兩側探 出的側沿,頂面寬度大于異型叉形接頭下側的寬度;異型叉形接頭部為杠桿張 緊及閉鎖機構(22)的一部分;② 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包括連桿(23)、桿座(24)、兩件固定軸II (25)、固定軸m(26),以及加力手柄II(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連桿(23)—端為連接頭,通過固定軸m(26)與加力手柄II(20)鉸接;艮卩 裝在連接頭軸孔內的固定軸m(26)也裝在加力手柄II (20)異型叉形接頭的第 二對軸孔內;連桿(23)連接頭的寬度小于異型叉形接頭的叉間寬度;連桿(23) 的另一端聯(lián)接有連接環(huán);桿座(24)—端為叉形接頭,通過兩件固定軸I1(25)與加力手柄II(20)鉸 接;即桿座(24)叉形接頭的兩個軸孔各裝有一件固定軸n(25),兩件固定 軸II (25)又分別裝在加力手柄I1 (20)異型叉形接頭第一對軸孔的兩個軸孔 內;桿座(24)叉形接頭的叉間寬度大于加力手柄n (20)異型叉形接頭下側的 寬度、但小于異型叉形接頭頂面的寬度,即僅有加力手柄II(20)異型叉形接頭下側可嵌入桿座(24)叉形接頭的叉間;桿座(24)的另一端為連接環(huán);加力手柄II(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l)其長度即第一對和第二對軸孔的間距加孔壁厚度,小于連桿(23)連接頭部、桿座(24)叉形接頭的長度;亦 即,加力手柄II (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與連桿(23)、桿座(24)鉸接的三連桿 機構,可以處于重疊狀態(tài);2)其第二對軸孔的位置在加力手柄II(20)與桿 座(24)的夾角處于最小時,異型叉形接頭的第二對軸孔與第一對軸孔的軸心 連線與桿座(24)的夾角為負角、即此時第二對軸孔的位置由桿座(24)的上側 變?yōu)闂U座(24)的下側;3)其頂面的側沿至第一對軸孔軸心的間距大于桿座 (24)叉形接頭的軸孔中心至其端頭各點的間距;③連接掛鉤(21):為兩件;由連接圓環(huán)I1(28)、掛鉤II(27)連接構成, 前者分別與連桿(23)、桿座(24)的連接環(huán)連接,后者與封車鏈條(17)連接。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用封車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杠桿式封車器 的連桿(23),與其連接環(huán)的聯(lián)接為軸向轉動式聯(lián)接,即連桿(23)的空心端部 有軸心孔,連接環(huán)的桿部伸入軸心孔中,桿部末端有卡頭、并為孔壁所卡,桿 部在孔內可360。轉動。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用封車器,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杠桿式封車器 的連桿(23),與其連接環(huán)的聯(lián)接為絲杠與絲杠套的聯(lián)接。
專利摘要一種礦用封車器,有棘輪式和杠桿式兩種形式。棘輪式封車器由加力手柄I(5)、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6)、連接掛鉤(7)構成。其棘輪張緊及閉鎖機構(6)由棘輪套(8)、棘爪(9)、鎖定鋼球(10)、彈簧(11)、固定軸I(12)、可調絲杠(13)及加力手柄I(5)的叉形接頭部構成。杠桿式封車器由加力手柄II(20)、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22)、連接掛鉤(21)構成。其杠桿張緊及閉鎖機構由連桿(23)、桿座(24)、兩件固定軸II(25)、固定軸III(26)及加力手柄II(20)的異型叉形接頭部構成。在礦山窄軌運輸中,材料車、平板車用本封車器封車,牢固可靠、安全實用,可提高封車效率和質量;操作簡便易行,可反復使用,減少操作人員;節(jié)約鋼絲繩,減少廢鋼絲繩對井下環(huán)境的影響。
文檔編號F16G11/00GK201071899SQ20072002090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4月17日
發(fā)明者民 賈 申請人:民 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