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空壓機。
背景技術:
空壓機是一種用于壓縮氣體的設備,其中電機帶動轉軸產生轉動,從而使曲柄軸產生轉動,推動氣缸內的活塞運動,而設備運行時勢必會產生熱量,目前應用的空壓機雖然有采用風冷的,但葉輪通常只能安裝于殼體內,只能對殼體內起到較好的散熱效果,或者只能安裝于殼體外,只能對殼體外壁起到較好的散熱效果,從而散熱效果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便于使用的空壓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空壓機,包括相連接的主機和儲氣罐,主機包括氣缸和驅動電機,驅動電機上設有轉軸,氣缸與轉軸通過曲柄軸連接,氣缸與儲氣罐通過排氣管連通,轉軸上設有用于散熱的葉輪,葉輪包括輪座和葉片,轉軸與輪座連接,驅動電機包括機殼,其特征是:所述葉輪還包括延伸片,葉片一端與輪座連接,葉片另一端與延伸片連接,葉片置于機殼內側,延伸片延伸至機殼外側,葉輪的最大外徑大于機殼的外徑。
進一步的,所述葉輪為兩個且分別置于驅動電機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機殼的外壁上設有若干第一散熱片。
進一步的,所述氣缸的外壁上設有若干第二散熱片。
進一步的,所述氣缸上設有消音器。
進一步的,所述儲氣罐上設有滾輪和腳墊。
進一步的,所述儲氣罐上設有拉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時,葉輪可加速機殼內曲柄軸與驅動電機的散熱,延伸片延伸至機殼外側,延伸片可以增加葉輪的外徑,延伸片旋轉時所呈圓周外徑增大,葉輪的最大外徑大于機殼的外徑,則產生的風圈外徑也就越大,從而可以加速機殼外壁的散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空壓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空壓機實施例中圖1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為,1-儲氣罐,2-氣缸,3-轉軸,4-排氣管,5-葉輪,6-輪座,7-葉片,8-延伸部,9-機殼,11-第一散熱片,12-第二散熱片,13-第一支承板,14-第二支承板,15-減震柱,16-消音器,17-滾輪,18-腳墊,19-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一種空壓機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空壓機,包括相連接的主機和儲氣罐1,主機包括氣缸2和驅動電機,驅動電機上設有轉軸3,氣缸2與轉軸3通過曲柄軸連接,氣缸2與儲氣罐1通過排氣管4連通,轉軸3上設有用于散熱的葉輪5,葉輪5包括輪座6和葉片7,轉軸3與輪座6連接,驅動電機包括機殼9,所述葉輪5還包括延伸片8,葉片7一端與輪座6連接,葉片7另一端與延伸片8連接,葉片7置于機殼9內側,延伸片8延伸至機殼9外側,葉輪5的最大外徑大于機殼9的外徑。
空壓機是通過驅動電機的轉軸3帶動曲柄軸轉動,再通過曲柄軸控制氣缸2內的活塞做往復運動,實現(xiàn)對空氣的壓縮,葉輪5也安裝于轉軸3上,曲柄軸置于葉輪5與驅動電機之間,葉輪5還包括延伸片8,葉片7一端與輪座6連接,葉片7另一端與延伸片8連接,延伸片8可以是沿葉片7的同一平面延伸,且延伸片8上與葉輪5相連接一端的寬度要小于葉片7上與葉輪5相連接一端的寬度,使延伸片8與葉片7之間形成階梯狀槽口,葉輪5的階梯狀槽口可與機殼9的開口端適配,葉輪5部分可以置于機殼9內,轉動時,對機殼9內壁產生的風力更大,加速空氣流動,從而提高機殼9內曲柄軸與驅動電機的散熱,延伸片8延伸至機殼9外側,可以增加葉輪5的外徑,葉輪5旋轉時,葉輪5的最大外徑大于機殼9的外徑,從而加速機殼9外壁的空氣流動,提高機殼9外壁的散熱效果,主機外側可以罩有外殼,對主機及葉輪5起到保護作用。
葉輪5為兩個且分別置于驅動電機兩端,且機殼9也具有兩個開口端與葉輪5的階梯狀槽口適配,則葉片7均可置于機殼9內,延伸片8均可延伸至機殼9外側,可以起到雙向散熱,也可以加速空氣回流,進一步加快散熱效果。
機殼9的外壁上設有若干第一散熱片11,第一散熱片11增加了殼體表面積,從而增加散熱面積,第一散熱片11沿機殼9周向均勻排布,兩相鄰第一散熱片11之間形成導風流道,導風流道與機殼9的中心軸平行,保證葉輪5產生的風可以沿導風流道流動,從而加速第一散熱片11的散熱。
氣缸2的外壁上設有若干第二散熱片12,可以加速氣缸2的散熱。
氣缸2與儲氣罐1通過第一支承板13連接,機殼9與儲氣罐1通過第二支承板14連接,氣缸2與第一支承板13之間通過減震柱15連接,并且氣缸2連接機殼9上,由于主機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震動,減震柱15可以起到減震的效果。
氣缸2上設有消音器16,消音器16可以降低氣缸2的噪音。
儲氣罐1上設有滾輪17和腳墊18,儲氣罐1上還設有拉桿19,便于移動,腳墊18可以保證放置時的穩(wěn)定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