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閃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分離閃蒸裝置,是為減少站場設備、降低投資和縮短施工周期而設計的,本裝置由封堵分隔為氣液分離腔和閃蒸分液腔;氣液分離腔設有進、出氣口,并連通設有排液口和檢修盲板的分離腔儲液管;閃蒸分液腔設有放空總管來氣的進、出氣口,并設有連通分離腔排液口的分液腔進液口,閃蒸分液腔連通設有排液口和檢修盲板的分液腔儲液管。本發(fā)明集常規(guī)分離器和閃蒸分液罐的分離、閃蒸和分液功能于一身,能減少站場設備設置,縮小集氣站占地面積,減少設備安裝和管網(wǎng)施工,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投資,便于橇裝化。
【專利說明】分離閃蒸裝置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分離閃蒸裝置,屬于石化行業(yè)氣液分離、閃蒸和放空分液【技術(shù)領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在石油天然氣行業(yè)和石化行業(yè)的天然氣站場中,原料氣一般都含油帶水,為滿足下游工藝的需要(如增壓、管輸?shù)?,站場要設置氣液分離器,分離原料氣氣液,并設置具有放空分液和采出水閃蒸功能的放空分液罐。放空總管在接入火炬前,要通過放空分液罐分液,以避免放空原料氣時將油、水帶出火炬而形成“火雨”,危及站場安全。另外,還要通過閃蒸分離器分離采出水,以減少溶解氣的就地排放,減少環(huán)境影響。
[0003]圖1為常規(guī)氣液分離器I和雙筒式閃蒸分液罐2的示意圖,原料天然氣經(jīng)進氣口3進入分離器I進行分離,分離后經(jīng)出氣口 4接入下游流程,分離出的液體經(jīng)排液口 5及自動排液裝置6接入閃蒸分液罐2的進液口 7,閃蒸后的液體經(jīng)排液口 10輸往下游儲罐。站場的放空總管來氣經(jīng)進氣口 8進入閃蒸分液罐2,分液后經(jīng)出氣口 9接入放空火炬。上述工藝中的分離器I和閃蒸分液罐2為兩個設備,投資較高,站場占地面積大,設備之間的管線安裝復雜,施工周期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離閃蒸裝置,其具有氣液分離、閃蒸和放空分液等多種功能,能減少站場設備、降低投資、減少占地和縮短施工周期。
[0005]本發(fā)明的具體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6]本裝置由封堵分隔為氣液分離腔和閃蒸分液腔;
[0007]氣液分離腔設有分離腔進氣口和分離腔出氣口,氣液分離腔連通分離腔儲液管,分離腔儲液管上設有分離腔排液口和分離腔儲液管檢修盲板;
[0008]閃蒸分液腔設有放空總管來氣的進氣口和出氣口,并設有連通分離腔排液口的分液腔進液口,閃蒸分液腔連通分液腔儲液管,分液腔儲液管設有分液腔排液口和分液腔儲液管檢修盲板。
[0009]本發(fā)明集常規(guī)分離器和閃蒸分液罐的分離、閃蒸和分液功能于一身,能減少站場設備設置,縮小集氣站占地面積,縮小操作空間,減少設備安裝和管網(wǎng)施工,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投資,便于橇裝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常規(guī)氣站分離器及閃蒸分液罐示意圖。
[0011]圖2為分離閃蒸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圖2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0013]實施例:
[0014]本裝置圓筒形的內(nèi)腔由弧形的封堵18分隔為氣液分離腔11和閃蒸分液腔12 ;
[0015]氣液分離腔11設有分離腔進氣口 13和分離腔出氣口 14,氣液分離腔11連通位于其下方的分離腔儲液管16,分離腔儲液管16上設有分離腔排液口 15和分離腔儲液管檢修盲板17 ;
[0016]閃蒸分液腔12設有放空總管來氣的進氣口 20和出氣口 21,并設有連通分離腔排液口 15的分液腔進液口 19,閃蒸分液腔12連通位于其下方的分液腔儲液管24,分液腔儲液管24上設有分液腔排液口 22和分液腔儲液管檢修盲板23。
[0017]本分離閃蒸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8]原料氣經(jīng)分離腔進氣口 13進入本裝置的氣液分離腔11,分離氣經(jīng)出氣口 14接入下游流程,分離液儲存在分離腔儲液管16中,并經(jīng)分離腔排液口 15和分液腔進液口 19進入本裝置的閃蒸分液腔12。閃蒸后的分離液儲存在分液腔儲液管24中,并經(jīng)分液腔排液口22輸往下游儲罐。站場的放空總管來氣經(jīng)進氣口 20進入閃蒸分液腔12,經(jīng)分液后由出氣口 21接入放空火炬。
[0019]氣液分離腔11和閃蒸分液腔12各自擁有獨立的儲液管,氣液分離腔11可根據(jù)處理介質(zhì)和精度要求選定處理工藝和設備,閃蒸分液腔12可根據(jù)放空氣量和閃蒸液量選定設備。分離腔儲液管檢修盲板17和分液腔儲液管檢修盲板23均為方便檢修而設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分離閃蒸裝置,其特征在于: 本裝置由封堵(18)分隔為氣液分離腔(11)和閃蒸分液腔(12); 氣液分離腔(11)設有分離腔進氣口(13)和分離腔出氣口(14),氣液分離腔(11)連通分離腔儲液管(16),分離腔儲液管(16)上設有分離腔排液口(15)和分離腔儲液管檢修盲板(17); 閃蒸分液腔(12)設有放空總管來氣的進氣口(20)和出氣口(21),并設有連通分離腔排液口(15)的分液腔進液口(19),閃蒸分液腔(12)連通分液腔儲液管(24),分液腔儲液管(24)設有分液腔排液口(22)和分液腔儲液管檢修盲板(2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閃蒸裝置,其特征在于本裝置內(nèi)腔為圓筒形,封堵18為弧形;分離腔儲液管16設在氣液分離腔11下方,分液腔儲液管24設在閃蒸分液腔12下方。
【文檔編號】C10L3/10GK104232196SQ20131024031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何宗平, 鄭欣, 王登海, 劉銀春, 張磊, 楊建東, 吳俊鋒, 李彬, 胡濤, 范君來, 蘇海平, 安維杰, 李靜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