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及其應用方法,屬于天然氣凈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天然氣在輸配過程中由于氣源、管道敷設以及主輔設備的磨損、腐蝕等諸多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含塵、油及水等雜質。粉塵及固體及液體石蠟等雜質的存在會造成精密調壓設備、計量設備及壓縮機轉子等堵塞,這種情況會隨氣體輸送壓力的增高而變得更危險,嚴重時會造成精密調壓設備及計量設備損壞,極大影響生產安全,給企業(yè)和用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天然氣調壓計量站大多使用濾筒式過濾器進行過濾除塵,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常更換濾筒,同時通過普通凈化易污染環(huán)境,且浪費大量資源。因此,排污放散系統(tǒng)需要相應的改進,以保護天然氣生產工藝中的各種精密儀器設備并且減少環(huán)境污染,從而保障生產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制備一種可以有效除塵且對環(huán)境無污染,可循環(huán)利用解決資源的凈化裝置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xiàn)有的凈化裝置需重復跟換濾筒,易污染環(huán)境,且浪費大量資源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包括進氣口、進氣口右側安裝有進氣閥門,在凈化裝置底部安裝有蓄水槽,蓄水槽與凈化裝置之間固定有壓力計,在蓄水槽下方固定有循環(huán)水泵和過濾篩網,循環(huán)水泵與主循環(huán)管道相連,主循環(huán)管道分布在進氣口相對一側,且主循環(huán)管道通過水幕分管連通至凈化裝置腔體內部,在水幕分管管道盡頭安裝有水幕噴嘴,在凈化裝置頂部固定有凈化裝置出氣口,凈化裝置出氣口與水氣分離入口之間通過氣體轉換管道相連,水氣分離入口連通至氣液分離器內部,在氣液分離器一側安裝有干燥天然氣出口和出氣閥門,在干燥天然氣出口盡頭還安裝有凈化氣體輸出口。
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的應用方法是:將所需凈化的天然氣由管道接入進氣口,同時打開進氣閥門與出氣閥門后,未凈化的天然氣首先從凈化裝置底部緩慢積累并上升,此時打開循環(huán)水泵,將蓄水槽中的水由主循環(huán)管道輸送至水幕分管各處,同時水幕分管盡頭連接有水幕噴嘴,經循環(huán)水泵輸送使其形成水幕,未凈化的天然氣經水幕的層層過濾后,內部帶有的微塵和剩余顆粒雜質經水幕過濾并帶走,天然氣內部雜質被有效去除,隨后經凈化裝置出氣口輸送至氣體轉換管道中,再由水氣分離入口進入水氣分離裝置中,經氣液分離器去除天然氣內部多余的水份,隨后經干燥天然氣出口輸送至凈化氣體輸出口,即可完成對天然氣凈化脫塵處理。
所述的水幕噴嘴噴出的水幕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凈化裝置底部,待水幕下落形成的水達到特定定量時,在壓力計監(jiān)控下,使其轉移至蓄水槽中,隨后在循環(huán)水泵壓力作用下,經過濾篩網去除大量微小雜質,繼續(xù)經循環(huán)水泵輸送至水幕分管各處,重復凈化,完成循環(huán)脫塵步驟。
所述的過濾篩網可在水幕噴嘴中噴出的水下落至凈化裝置底部時,即未到達蓄水槽時進行更換。
所述的過濾篩網篩選目數為400~500目。
所述的水幕噴嘴同一高度噴射形成的水幕的直徑為與凈化裝置的內徑。
所述的水幕噴嘴各有四行噴嘴,各噴嘴間上下相隔距離相同,在凈化裝置每一行高度處分設有8~10個噴嘴。
所述的氣液分離器為填料分離型氣液分離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通過將所需凈化的天然氣由裝置底部進入并緩慢積累并上升,經水幕噴嘴層層過濾后,將天然氣內部帶有的微塵和剩余顆粒雜質經水幕過濾并帶走,天然氣內部雜質被有效去除,在將濕潤的天然氣經氣液分離器處理,去除天然氣內部多余的水份,有效提高天然氣凈化效率;
(2)本發(fā)明所采用的過濾液可經過濾并回收重復使用,有效降低過濾成本,提高天然氣凈化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的主視剖面圖。
其中,1、進氣口;2、進氣閥門;3、蓄水槽;4、壓力計;5、循環(huán)水泵;6、過濾篩網;7、主循環(huán)管道;8、水幕分管;9、水幕噴嘴;10、凈化裝置出氣口;11、氣體轉換管道;12、水氣分離入口;13、氣液分離器;14、干燥天然氣出口;15、出氣閥門;16、凈化氣體輸出口進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包括進氣口1、進氣口1右側安裝有進氣閥門2,在凈化裝置底部安裝有蓄水槽3,蓄水槽3與凈化裝置之間固定有壓力計4,在蓄水槽下方固定有循環(huán)水泵5和過濾篩網6,循環(huán)水泵5與主循環(huán)管道7相連,主循環(huán)管道7分布在進氣口1相對一側,且主循環(huán)管道7通過水幕分管8連通至凈化裝置腔體內部,在水幕分管8管道盡頭安裝有水幕噴嘴9,在凈化裝置頂部固定有凈化裝置出氣口10,凈化裝置出氣口10與水氣分離入口12之間通過氣體轉換管道11相連,水氣分離入口12連通至氣液分離器13內部,在氣液分離器一側安裝有干燥天然氣出口14和出氣閥門15,在干燥天然氣出口14盡頭還安裝有凈化氣體輸出口16;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式天然氣脫塵凈化裝置的應用方法是:將所需凈化的天然氣由管道接入進氣口1,同時打開進氣閥門2與出氣閥門18后,未凈化的天然氣首先從凈化裝置底部緩慢積累并上升,此時打開循環(huán)水泵5,將蓄水槽3中的水由主循環(huán)管道7輸送至水幕分管8各處,同時水幕分管8盡頭連接有水幕噴嘴9,經循環(huán)水泵5輸送使其形成水幕,未凈化的天然氣經水幕的層層過濾后,內部帶有的微塵和剩余顆粒雜質經水幕過濾并帶走,天然氣內部雜質被有效去除,隨后經凈化裝置出氣口10輸送至氣體轉換管道11中,再由水氣分離入口12進入水氣分離裝置13中,經氣液分離器13去除天然氣內部多余的水份,隨后經干燥天然氣出口14輸送至凈化氣體輸出口16,即可完成對天然氣凈化脫塵處理;所述的水幕噴嘴9噴出的水幕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凈化裝置底部,待水幕下落形成的水達到特定定量時,在壓力計4監(jiān)控下,使其轉移至蓄水槽3中,隨后在循環(huán)水泵5壓力作用下,經過濾篩網去除大量微小雜質,繼續(xù)經循環(huán)水泵5輸送至水幕分管各處,重復凈化,完成循環(huán)脫塵步驟;所述的過濾篩網6可在水幕噴嘴中噴出的水下落至凈化裝置底部時,即未到達蓄水槽時進行更換;述的過濾篩網6篩選目數為400~500目;所述的水幕噴嘴9同一高度噴射形成的水幕的直徑為與凈化裝置的內徑;水幕噴嘴9各有四行噴嘴,各噴嘴間上下相隔距離相同,在凈化裝置每一行高度處分設有8~10個噴嘴;所述的氣液分離器13為填料分離型氣液分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