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液混合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氣浮法是固液分離或液液分離的一種技術。它是通過某種方法產生大量的 微氣泡,使其與廢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體或液體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 小于水的氣浮體,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進行固液或液液分 離。氣浮法用于從廢水中去除比重小于1的懸浮物、油類和脂肪,并用于污泥 的濃縮。它在造紙、煉油、印染、焦化等行業(yè)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溶氣氣浮是氣浮法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溶氣氣浮就是設法使空氣溶解于 水中產生溶氣水,通過減壓釋放在待處理水中產生大量密集的微細氣泡以達到 氣浮法的分離效果。溶氣氣浮中制備溶氣水的設備通常有傳統(tǒng)的壓力溶氣罐系 統(tǒng)和進口的氣液混合多相泵。但壓力溶氣罐要求溶氣水停留時間長(1 2min), 所以體積大,制作、運輸、安裝都不方便,罐內填料易堵塞,需要經常清理, 操作復雜。進口氣液混合多相泵操作雖然簡單,但價格高,維護保養(yǎng)成本高, 且泵內機械密封易氣蝕(泵前自吸進氣,泵內負壓)。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體積小、 效果好、操作簡單的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包括一管體及安裝在該管體上的回流水進水 管和溶氣水出水管,在管體內部裝有氣體擴散板,管體的兩端連接端蓋,氣體 擴散板安裝在被固定桿固定在管體內的支撐座上,壓縮空氣進氣管連接在支撐 座上并伸出管體外,在一端蓋上連接排空口。氣體擴散板為沿軸向分布的非金 屬材料微孔板,回流水進水管的中心線與管體的中心線之間有一段距離S,回 流水進水管的中心線與管體的橫斷面之間有向外傾斜的夾角a ,壓縮空氣進氣 管位于氣體擴散板的中部,其外端與管體密封連接并伸出管體外。回流水進水管的噴管呈坡口型,噴管外側的內壁與管體的內壁相切,噴管的一端與法蘭連 接。其上布滿20um 100um孔徑的微孔,產生均布的微小氣泡。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溶氣效率高;(2)運行 穩(wěn)定,可靠性高;(3)結構簡單,易于運輸、安裝;(4)操作方便。 技術參數(shù)
管體直徑4),長度L,回流水進水噴管流速V,回流水進水管的中心線與管 體的中心線之間距離S,回流水進水噴管安裝角度cc ,氣體擴散板的長度L1、 寬度W,氣體擴散板與管體內壁距離d,氣體擴散板上微孔的孔徑、孔間距、空 隙率等等都是本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的重要參數(shù)。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中管體l,溶氣水出水管2 ,回流水進水管3
端蓋4 (2個),排空口 5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中氣體擴散板6 ,支撐座7 ,壓縮空氣進氣管8,固定桿9 (2個) 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在圖1中,管體1的兩端連接端蓋4,在管體1的右側連接回流水進水管3, 左側連接溶氣水出水管2,在右端的端蓋4上連接排空口 5?;亓魉M水噴管呈 坡口型,噴管外側的內壁與管體l的內壁相切,溶氣水出水管2的管頸伸入管 體內的部分焊接完畢后磨平,在端蓋4與法蘭之間安裝有密封墊。
在圖2中,管體1內相對于回流水進水管3的另一側利用固定桿9把支撐 座7固定在管體1內,再通過螺栓連接把氣體擴散板6安裝在支撐座7上,氣 體擴散板6與支撐座7之間有橡膠密封墊,安裝時保證其密封性。壓縮空氣進 氣管8與支撐座7連接把壓縮空氣通過氣體擴散板6通入管體1內與回流水溶 解。
當回流泵泵過來的回流水以一定的角度a及一定速度V噴射入管體l內時,在管體1的軸向長度L內,由于回流水進水噴管水流的沖擊作用,管體l內的 水在整個截面上開始作螺旋狀旋轉運動。當螺旋狀旋轉運動的水推進至氣體擴 散板6位置時,其流態(tài)為管體l內壁與氣體擴散板6之間的外層水流基本保 持螺旋狀運動,在氣體擴散板6內側,旋轉著的水因受氣體擴散板6的阻擋, 被迫改變方向,緊貼著氣體擴散板6運動。這時壓縮空氣以很高的速度自氣體 擴散板6上的微孔噴出進入水中。若微孔直徑、孔距、空隙率以及壓縮空氣壓
力、流量選擇恰當,進入水中的微細空氣流將迅速被溶解,溶入空氣后的水螺 旋狀繼續(xù)前進,未被溶解的微細空氣也將會被高速流動的水混合帶走,其位置 被未溶入空氣的水所取代,這就實現(xiàn)了水-氣接觸的互相急劇改變,從而大大加
快了溶氣過程。溶氣水以螺旋狀在管體l內推進至溶氣水出水管2處,排出管
體l,進入釋放器。
權利要求1、一種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包括管體及安裝在管體上的回流水進水管和溶氣水出水管,在管體內有氣體擴散板,管體兩端連接端蓋,其特征是,氣體擴散板被支撐座和固定桿固定在管體的內部,氣體擴散板安裝在被固定桿固定在管體內的支撐座上,壓縮空氣進氣管連接在支撐座上伸出管體外,在一端蓋上連接排空口。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是,回流水進水管 的中心線與管體的中心線之間有一段距離S,回流水進水管的中心線與管體 的橫斷面之間有向外傾斜的夾角a 。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是,壓縮空氣進氣 管位于氣體擴散板的中部,其外端與管體密封連接并伸出管體外。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是,回流水進水管 的噴管呈坡口型,噴管外側的內壁與管體的內壁相切,噴管的一端與法蘭連 接。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其特征是,氣體擴散板為 沿軸向分布的非金屬材料微孔板,其上布滿20um 100um孔徑的微孔,能 夠產生均布的微小氣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浮機的氣液混合裝置,旨在提供一種溶氣效率高、運行穩(wěn)定的氣液混合裝置。該裝置包括一管體及安裝在該管體上的回流水進水管和溶氣水出水管,管體的兩端連接端蓋,在管體內裝有氣體擴散板,氣體擴散板被支撐座和固定桿安裝在管體內部,在氣體擴散板的一側有與管體側壁連接的壓縮空氣進氣管,壓縮空氣進氣管伸出管體外,在一端的端蓋上連接排空口。
文檔編號B01F3/04GK201304326SQ20082012358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1月13日
發(fā)明者苗彥旭 申請人:北京海斯頓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