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境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焦化行業(yè)是我國重點污染行業(yè)之一,焦化廢水一直以排放量大、成分復雜、處理難度高、難降解的有機廢水,而成為廢水治理工藝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焦化、煤化工等行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限制因素。為了實現(xiàn)焦化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焦化廢水的處理達標和深度處理成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
現(xiàn)有焦化廢水的治理方法可分為:(1)生物法、(2)化學法、以及(3)光電法等。其中,(1)生物法:主要有延時兩段好氧生物脫酚工藝、生物脫氮工藝等;(2)化學法:主要有化學混凝法、臭氧氧化法、芬頓試劑氧化法、濕式空氣氧化法等;(3)電化學法:主要有電混凝法、電氣浮法等。在上述眾多工藝方法中,化學法中的混凝法因其處理成本較低,工程操作簡單高效的優(yōu)點,仍然是處理焦化廢水的重要手段。
目前,應用于焦化廢水處理的主要絮凝劑,鐵鹽系絮凝劑和鋁鹽系絮凝劑。其中,單純的鋁鹽絮凝劑的特點為:絮凝沉降速度慢,脫色效果較差,且由于鋁鹽在水體中的富集,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并且去除率在20%左右,所以一般不采用此絮凝劑;現(xiàn)階段大多采用的是鐵鹽系絮凝劑,因其相對分子量較大,絮凝沉降效果有所提升。而對于普通的好處理的焦化廢水,單純的鐵鹽絮凝劑礬花比較大、密實、易沉降,且可以脫色,去除率一般在30%左右。但對于難處理的焦化廢水,如二沉池出水指標cod高達300-400mg/l時,使用單純的鐵鹽絮凝劑則混凝池cod出水指標在210-280mg/l,對于焦化廢水而言控制指標為cod小于150mg/l,故出水指標超標;另外,如二沉池出水濁度低,使用單純的鐵鹽絮凝后礬花比較小、絮體量少,沉降效果差,處理效果一般,故出水指標超標。所以,針對上述情況,單純的鐵鹽絮凝劑已是無法滿足所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活性碳粉末和聚合硫酸鐵粉末,按質(zhì)量比為1-0.3:1混合;
步驟二,放入攪拌器里進行研磨,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
步驟三,將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按質(zhì)量比為99:1的比例配料,進行研磨,混合,即可得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
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原理是:在現(xiàn)有的聚合硫酸鐵絮凝劑的基礎上,投加不同比例的粉末狀活性炭,并引入一定比例的助劑聚丙烯酰胺制備而成新型的絮凝劑。
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活性碳粉末的粒徑為200目,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活性炭是用煙煤、褐煤、果殼或木屑等多種原料經(jīng)炭化和活化過程制成的黑色多孔顆粒,是由無定型炭和不同量灰分共同構成的一種吸附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吸附性能良好不同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是不同的。用椰殼制成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徑,活性炭比表面積大,是氣相吸附中用于吸附微小分子物質(zhì)的理想優(yōu)質(zhì)活性炭。木質(zhì)活性炭通常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徑,適宜用于吸附較大分子的物質(zhì),幾乎專門用于液相吸附。煤質(zhì)活性炭具有較多的過渡孔隙及較大的平均孔徑,褐煤活性炭比煙煤活性炭具有較大的中孔,平均孔徑較大,能比較有效地吸附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本項目活性炭選型為煤質(zhì)活性炭?;钚蕴恳榔淞娇煞譃榉勰┗钚蕴亢皖w粒活性炭。65-95%的可通過325目的篩(44μm),90%以上可通過200目的篩,其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粉末活性炭因其顆粒小,比表面積大,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同時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提高懸浮顆粒的碰撞機會,可提高混凝工藝的處理效果,并有利于浮渣的去除?;炷饕コ心z體及接近膠體的細小懸浮物。有資料表明.混凝幾乎可完全去除分子量在3000—10000以上的有機物,對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分子量在1000—1500以下的有機物,其形態(tài)往往接近真溶性,混凝去除效果差。對于粉末活性炭而言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難以進入其孔隙或易堵塞孔隙,去除率低。對分子量介于1000—1500的有機物,粉末活性炭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這樣,混凝可以去除水中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分散雜質(zhì)及大分子有機物。粉末活性炭可以去除難以混凝去除的小分子有機物。本發(fā)明選型為95%以上可通過200目粉末狀活性炭。本發(fā)明就是優(yōu)化了兩者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同時引入一定比例的聚丙烯酰胺進一步提高其沉降性能。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利用粉末狀活性炭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還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同時其吸附在礬花上增加了礬花的體積重量,加快了礬花的沉降速度,最終改善了出水水質(zhì),去除了水中的有機物特別是cod,可以使混凝池出水指標明顯下降,而且出水的色度也能明顯的降低。粉末狀活性炭具體的投加量可根據(jù)二沉池出水水質(zhì)和對混凝池出水水質(zhì)指標的要求來決定。投加粉末狀活性炭不僅增加了水中顆粒數(shù)量可以做為絮凝劑的晶核,提高了混凝效果,同時混凝時投加了粉末狀活性炭可以對氨氮、toc、礦物油的去除率相對要高一些,改變了現(xiàn)有的鐵鹽絮凝劑對這三種物質(zhì)幾乎沒有處理效果的現(xiàn)狀。當二沉池出水濁度低,懸浮物少時,投加本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效果更佳。
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聚合硫酸鐵粉末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
優(yōu)選地,步驟二中,所述研磨時間為2小時。
優(yōu)選地,步驟三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助劑,聚丙烯酰胺的引入可進一步提高絮凝沉降性能。使用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混凝池cod去除率可以達到65%-75%。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應用,其應用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與水配成懸濁液藥劑;
步驟二,按600-1200ppm的加入量由柱塞計量泵加到廢水中進行混凝沉淀;
步驟三,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的廢水ph值在6.8-8.4左右;
步驟四,進行混合,此階段藥劑迅速而均勻的分散到水中,快速攪拌;
步驟五,最后進入反應,分離,靜至,即可。
優(yōu)選地,所述懸濁液為質(zhì)量百分比為5-10%。
優(yōu)選地于,所述快速攪拌時間為2-5分鐘。
優(yōu)選地,所述靜至時間為30分鐘。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利用粉末狀活性炭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還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同時其吸附在礬花上增加了礬花的體積重量,加快了礬花的沉降速度,最終改善了出水水質(zhì),去除了水中的有機物特別是cod,可以使混凝池出水指標明顯下降,而且出水的色度也能明顯的降低。
(2)本發(fā)明集合聚合硫酸鐵絮凝劑、活性碳粉末、聚丙烯酰胺為原料制備新型的絮凝劑,一方面,由聚合硫酸鐵絮凝劑解決去除水中分散雜質(zhì)及大分子有機物(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另一方面,活性炭粉末可以去除難以混凝去除的小分子有機物,最終使得兩者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
(3)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新型絮凝劑針對現(xiàn)場的工程實例在某焦化廠,加藥量600ppm,二沉出水cod150mg/l時,混凝出水cod45mg/l,cod處理能力70%。同時出水的色度明顯降低。
(4)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新型絮凝劑通過調(diào)整粉末活性炭和聚合硫酸鐵的比例,可以進一步降低cod和出水的色度,改善出水水質(zhì);當二沉池出水濁度低時,單獨加混凝劑處理效果一般,有機物形態(tài)往往是接近真溶性,混凝去除效果差,投加入本發(fā)明產(chǎn)品增加了水中顆粒數(shù)量可以做為絮凝劑的晶核,提高了混凝效果處理效果。
(5)本發(fā)明制備方法,工藝簡單,使用成本低,效果明顯。
(6)本發(fā)明制備的復合絮凝劑可用于焦化廢水的處理,還可用于其他工業(yè)廢水以及受污染的自然水體的處理,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fā)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活性碳粉末和聚合硫酸鐵粉末,按質(zhì)量比為1:1混合;
步驟二,放入攪拌器里進行研磨,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
步驟三,將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按質(zhì)量比為99:1的比例配料,進行研磨,混合,即可得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
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原理是:在現(xiàn)有的聚合硫酸鐵絮凝劑的基礎上,投加不同比例的粉末狀活性炭,并引入一定比例的助劑聚丙烯酰胺制備而成新型的絮凝劑。
進一步地,步驟一中,所述活性碳粉末的粒徑為200目,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活性炭是用煙煤、褐煤、果殼或木屑等多種原料經(jīng)炭化和活化過程制成的黑色多孔顆粒,是由無定型炭和不同量灰分共同構成的一種吸附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吸附性能良好不同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是不同的。用椰殼制成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徑,活性炭比表面積大,是氣相吸附中用于吸附微小分子物質(zhì)的理想優(yōu)質(zhì)活性炭。木質(zhì)活性炭通常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徑,適宜用于吸附較大分子的物質(zhì),幾乎專門用于液相吸附。煤質(zhì)活性炭具有較多的過渡孔隙及較大的平均孔徑,褐煤活性炭比煙煤活性炭具有較大的中孔,平均孔徑較大,能比較有效地吸附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本項目活性炭選型為煤質(zhì)活性炭。活性炭依其粒徑可分為粉末活性炭和顆?;钚蕴?。65-95%的可通過325目的篩(44μm),90%以上可通過200目的篩,其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粉末活性炭因其顆粒小,比表面積大,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同時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提高懸浮顆粒的碰撞機會,可提高混凝工藝的處理效果,并有利于浮渣的去除?;炷饕コ心z體及接近膠體的細小懸浮物。有資料表明.混凝幾乎可完全去除分子量在3000—10000以上的有機物,對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分子量在1000—1500以下的有機物,其形態(tài)往往接近真溶性,混凝去除效果差。對于粉末活性炭而言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難以進入其孔隙或易堵塞孔隙,去除率低。對分子量介于1000—1500的有機物,粉末活性炭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這樣,混凝可以去除水中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分散雜質(zhì)及大分子有機物。粉末活性炭可以去除難以混凝去除的小分子有機物。本發(fā)明選型為95%以上可通過200目粉末狀活性炭。本發(fā)明就是優(yōu)化了兩者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同時引入一定比例的聚丙烯酰胺進一步提高其沉降性能。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利用粉末狀活性炭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還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同時其吸附在礬花上增加了礬花的體積重量,加快了礬花的沉降速度,最終改善了出水水質(zhì),去除了水中的有機物特別是cod,可以使混凝池出水指標明顯下降,而且出水的色度也能明顯的降低。粉末狀活性炭具體的投加量可根據(jù)二沉池出水水質(zhì)和對混凝池出水水質(zhì)指標的要求來決定。投加粉末狀活性炭不僅增加了水中顆粒數(shù)量可以做為絮凝劑的晶核,提高了混凝效果,同時混凝時投加了粉末狀活性炭可以對氨氮、toc、礦物油的去除率相對要高一些,改變了現(xiàn)有的鐵鹽絮凝劑對這三種物質(zhì)幾乎沒有處理效果的現(xiàn)狀。當二沉池出水濁度低,懸浮物少時,投加本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效果更佳。
進一步地,步驟一中,所述聚合硫酸鐵粉末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
進一步地,步驟二中,所述研磨時間為2小時。
進一步地,步驟三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助劑,聚丙烯酰胺的引入可進一步提高絮凝沉降性能。使用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混凝池cod去除率可以達到65%-75%。
本實施例還涉及上述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應用,其應用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與水配成懸濁液藥劑;
步驟二,按600-1200ppm的加入量由柱塞計量泵加到廢水中進行混凝沉淀;
步驟三,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的廢水ph值在6.8-8.4左右;
步驟四,進行混合,此階段藥劑迅速而均勻的分散到水中,快速攪拌;
步驟五,最后進入反應,分離,靜至,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懸濁液為質(zhì)量百分比為5-10%。
進一步地,所述快速攪拌時間為2-5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靜至時間為30分鐘。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活性碳粉末和聚合硫酸鐵粉末,按質(zhì)量比為0.3:1混合;
步驟二,放入攪拌器里進行研磨,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
步驟三,將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按質(zhì)量比為99:1的比例配料,進行研磨,混合,即可得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
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原理是:在現(xiàn)有的聚合硫酸鐵絮凝劑的基礎上,投加不同比例的粉末狀活性炭,并引入一定比例的助劑聚丙烯酰胺制備而成新型的絮凝劑。
優(yōu)選地,步驟一中,所述活性碳粉末的粒徑為200目,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活性炭是用煙煤、褐煤、果殼或木屑等多種原料經(jīng)炭化和活化過程制成的黑色多孔顆粒,是由無定型炭和不同量灰分共同構成的一種吸附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吸附性能良好不同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是不同的。用椰殼制成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徑,活性炭比表面積大,是氣相吸附中用于吸附微小分子物質(zhì)的理想優(yōu)質(zhì)活性炭。木質(zhì)活性炭通常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徑,適宜用于吸附較大分子的物質(zhì),幾乎專門用于液相吸附。煤質(zhì)活性炭具有較多的過渡孔隙及較大的平均孔徑,褐煤活性炭比煙煤活性炭具有較大的中孔,平均孔徑較大,能比較有效地吸附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本項目活性炭選型為煤質(zhì)活性炭。活性炭依其粒徑可分為粉末活性炭和顆?;钚蕴?。65-95%的可通過325目的篩(44μm),90%以上可通過200目的篩,其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粉末活性炭因其顆粒小,比表面積大,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同時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提高懸浮顆粒的碰撞機會,可提高混凝工藝的處理效果,并有利于浮渣的去除。混凝主要去除水中膠體及接近膠體的細小懸浮物。有資料表明.混凝幾乎可完全去除分子量在3000—10000以上的有機物,對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分子量在1000—1500以下的有機物,其形態(tài)往往接近真溶性,混凝去除效果差。對于粉末活性炭而言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難以進入其孔隙或易堵塞孔隙,去除率低。對分子量介于1000—1500的有機物,粉末活性炭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這樣,混凝可以去除水中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分散雜質(zhì)及大分子有機物。粉末活性炭可以去除難以混凝去除的小分子有機物。本發(fā)明選型為95%以上可通過200目粉末狀活性炭。本發(fā)明就是優(yōu)化了兩者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同時引入一定比例的聚丙烯酰胺進一步提高其沉降性能。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利用粉末狀活性炭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還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同時其吸附在礬花上增加了礬花的體積重量,加快了礬花的沉降速度,最終改善了出水水質(zhì),去除了水中的有機物特別是cod,可以使混凝池出水指標明顯下降,而且出水的色度也能明顯的降低。粉末狀活性炭具體的投加量可根據(jù)二沉池出水水質(zhì)和對混凝池出水水質(zhì)指標的要求來決定。投加粉末狀活性炭不僅增加了水中顆粒數(shù)量可以做為絮凝劑的晶核,提高了混凝效果,同時混凝時投加了粉末狀活性炭可以對氨氮、toc、礦物油的去除率相對要高一些,改變了現(xiàn)有的鐵鹽絮凝劑對這三種物質(zhì)幾乎沒有處理效果的現(xiàn)狀。當二沉池出水濁度低,懸浮物少時,投加本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效果更佳。
進一步地,步驟一中,所述聚合硫酸鐵粉末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
進一步地,步驟二中,所述研磨時間為2小時。
進一步地,步驟三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助劑,聚丙烯酰胺的引入可進一步提高絮凝沉降性能。使用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混凝池cod去除率可以達到65%-75%。
本實施例還涉及上述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應用,其應用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與水配成懸濁液藥劑;
步驟二,按600-1200ppm的加入量由柱塞計量泵加到廢水中進行混凝沉淀;
步驟三,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的廢水ph值在6.8-8.4左右;
步驟四,進行混合,此階段藥劑迅速而均勻的分散到水中,快速攪拌;
步驟五,最后進入反應,分離,靜至,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懸濁液為質(zhì)量百分比為5-10%。
進一步地,所述快速攪拌時間為2-5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靜至時間為30分鐘。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活性碳粉末和聚合硫酸鐵粉末,按質(zhì)量比為0.8:1混合;
步驟二,放入攪拌器里進行研磨,充分混合,得混合粉末;
步驟三,將混合粉末和聚丙烯酰胺,按質(zhì)量比為99:1的比例配料,進行研磨,混合,即可得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
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原理是:在現(xiàn)有的聚合硫酸鐵絮凝劑的基礎上,投加不同比例的粉末狀活性炭,并引入一定比例的助劑聚丙烯酰胺制備而成新型的絮凝劑。
進一步地,步驟一中,所述活性碳粉末的粒徑為200目,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活性炭是用煙煤、褐煤、果殼或木屑等多種原料經(jīng)炭化和活化過程制成的黑色多孔顆粒,是由無定型炭和不同量灰分共同構成的一種吸附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結構。吸附性能良好不同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是不同的。用椰殼制成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徑,活性炭比表面積大,是氣相吸附中用于吸附微小分子物質(zhì)的理想優(yōu)質(zhì)活性炭。木質(zhì)活性炭通常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徑,適宜用于吸附較大分子的物質(zhì),幾乎專門用于液相吸附。煤質(zhì)活性炭具有較多的過渡孔隙及較大的平均孔徑,褐煤活性炭比煙煤活性炭具有較大的中孔,平均孔徑較大,能比較有效地吸附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本項目活性炭選型為煤質(zhì)活性炭?;钚蕴恳榔淞娇煞譃榉勰┗钚蕴亢皖w?;钚蕴?。65-95%的可通過325目的篩(44μm),90%以上可通過200目的篩,其密度在0.36—0.74g/cm3之間。
粉末活性炭因其顆粒小,比表面積大,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同時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提高懸浮顆粒的碰撞機會,可提高混凝工藝的處理效果,并有利于浮渣的去除?;炷饕コ心z體及接近膠體的細小懸浮物。有資料表明.混凝幾乎可完全去除分子量在3000—10000以上的有機物,對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分子量在1000—1500以下的有機物,其形態(tài)往往接近真溶性,混凝去除效果差。對于粉末活性炭而言分子量在1500以上的有機物難以進入其孔隙或易堵塞孔隙,去除率低。對分子量介于1000—1500的有機物,粉末活性炭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這樣,混凝可以去除水中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分散雜質(zhì)及大分子有機物。粉末活性炭可以去除難以混凝去除的小分子有機物。本發(fā)明選型為95%以上可通過200目粉末狀活性炭。本發(fā)明就是優(yōu)化了兩者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同時引入一定比例的聚丙烯酰胺進一步提高其沉降性能。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利用粉末狀活性炭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還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同時其吸附在礬花上增加了礬花的體積重量,加快了礬花的沉降速度,最終改善了出水水質(zhì),去除了水中的有機物特別是cod,可以使混凝池出水指標明顯下降,而且出水的色度也能明顯的降低。粉末狀活性炭具體的投加量可根據(jù)二沉池出水水質(zhì)和對混凝池出水水質(zhì)指標的要求來決定。投加粉末狀活性炭不僅增加了水中顆粒數(shù)量可以做為絮凝劑的晶核,提高了混凝效果,同時混凝時投加了粉末狀活性炭可以對氨氮、toc、礦物油的去除率相對要高一些,改變了現(xiàn)有的鐵鹽絮凝劑對這三種物質(zhì)幾乎沒有處理效果的現(xiàn)狀。當二沉池出水濁度低,懸浮物少時,投加本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效果更佳。
進一步地,步驟一中,所述聚合硫酸鐵粉末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
進一步地,步驟二中,所述研磨時間為2小時。
進一步地,步驟三中,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市場可售產(chǎn)品。所述聚丙烯酰胺為助劑,聚丙烯酰胺的引入可進一步提高絮凝沉降性能。使用鐵鹽新型吸附性復合絮凝劑,混凝池cod去除率可以達到65%-75%。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還涉及上述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的應用,其應用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新型吸附性鐵鹽復合絮凝劑與水配成懸濁液藥劑;
步驟二,按600-1200ppm的加入量由柱塞計量泵加到廢水中進行混凝沉淀;
步驟三,調(diào)節(jié)現(xiàn)場的廢水ph值在6.8-8.4左右;
步驟四,進行混合,此階段藥劑迅速而均勻的分散到水中,快速攪拌;
步驟五,最后進入反應,分離,靜至,即可。
進一步地,所述懸濁液為質(zhì)量百分比為5-10%。
進一步地,所述快速攪拌時間為2-5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靜至時間為30分鐘。
綜上所述:由以上實施例1-3可以得到:實施例1-3方法制備得到的新型絮凝劑適用于工業(yè)廢水處理后,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粒子,混凝池cod去除率可以達到65%-75%,進而達標排放,且工業(yè)廢水得到了脫色的改善。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利用粉末狀活性炭吸附效果特別顯著,吸附速率較快,還可以增加絮凝礬花的核心作用,同時其吸附在礬花上增加了礬花的體積重量,加快了礬花的沉降速度,最終改善了出水水質(zhì),去除了水中的有機物特別是cod,可以使混凝池出水指標明顯下降,而且出水的色度也能明顯的降低。(2)本發(fā)明集合聚合硫酸鐵絮凝劑、粉末活性肽、聚丙烯酰胺為原料制備新型的絮凝劑,一方面,由聚合硫酸鐵絮凝劑解決去除水中分散雜質(zhì)及大分子有機物(不能被粉末活性炭很好吸附的),另一方面,粉末活性炭可以去除難以混凝去除的小分子有機物,最終使得兩者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3)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新型絮凝劑針對現(xiàn)場的工程實例在某焦化廠,加藥量600ppm,二沉出水cod150mg/l時,混凝出水cod45mg/l,cod處理能力70%。同時出水的色度明顯降低。(4)本發(fā)明方法制備的新型絮凝劑通過調(diào)整粉末活性炭和聚合硫酸鐵的比例,可以進一步降低cod和出水的色度,改善出水水質(zhì);當二沉池出水濁度低時,單獨加混凝劑處理效果一般,有機物形態(tài)往往是接近真溶性,混凝去除效果差,投加入本發(fā)明產(chǎn)品增加了水中顆粒數(shù)量可以做為絮凝劑的晶核,提高了混凝效果處理效果。(5)本發(fā)明制備方法,工藝簡單,使用成本低,效果明顯。(6)本發(fā)明制備的復合絮凝劑可用于焦化廢水的處理,還可用于其他工業(yè)廢水以及受污染的自然水體的處理,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