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清潔器和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具備:通風路(1a、13),其使從吸入口(2a)吸入的空氣向上部的吹出口(15)通風;以及凈化裝置(7a、7b),其凈化流經通風路(1a、13)的空氣,通風路(1a、13)與吹出口(15)相連的上側部分(吹出風路)(13)向后方傾斜,在通風路(13)的上側部分的前側具備產生離子并向外部送風的離子送風裝置。離子送風裝置具有:離子用吸入口(18),其吸入外部空氣;離子用吹出口(17),其將包含離子的空氣向前方吹出;離子用通風路(20),其將離子用吹出口(17)和離子用吸入口(18)相連;以及送風機(21)和離子發(fā)生器(22),其設置在離子用通風路(20)的中途。
【專利說明】空氣清潔器和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向室內提供凈化空氣和離子的空氣清潔器和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背景技術】[0002]空氣清潔器在內部形成從下部的吸入口直至上部的吹出口的通風路,在該通風路內配置有凈化過濾器和送風機。這種空氣清潔器隨著送風機的工作,從吸入口吸入的室內的空氣在凈化過濾器內通風時,空氣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質被凈化過濾器捕獲收集、吸附、分解等而被除去,凈化后的空氣從吹出口向室內吹出。
[0003]公開的有如下機型(參照專利文獻I):在從空氣清潔器吹出空氣的情況下,為了使凈化空氣對室內的提供狀態(tài)良好,使直至上部的吹出口的通風路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由此使朝向斜后方向上地向室內吹出的空氣以碰到位于空氣清潔器的背面的室內墻壁、經過天花板碰到對面的墻壁后返回到地面的方式循環(huán)。
[0004] 現(xiàn)有技術文獻[0005] 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特開2011 — 47592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7]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8]如上所述,通風路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的空氣清潔器在傾斜的通風路的上側部分的前側會產生空開的空間,以往在該空間配置例如控制用、顯示用等的電路基板。
[0009]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空氣清潔器和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通過使凈化空氣用的通風路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來有效利用前側產生的空開的空間,避免外形尺寸的大型化,而附加了由離子帶來的空氣清潔能力。
[0010]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11]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具備:通風路,其使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向上部的吹出口通風;以及凈化裝置,其凈化流經該通風路的空氣,上述通風路的與上述吹出口相連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上述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通風路的上側部分的前側具備產生離子并向外部送風的離子送風裝置。
[0012]根據(jù)本發(fā)明,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在流經與上部的吹出口相連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的通風路時被凈化,被凈化后的空氣從上部的吹出口向外部吹出。另外,向后方傾斜的上述通風路的上側部分的前側所具備的離子送風裝置產生離子,向外部送風。
[0013]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離子送風裝置具有:離子用吸入口,其吸入外部空氣;離子用吹出口,其將包含離子的空氣向前方吹出;離子用通風路,其將該離子用吹出口和離子用吸入口相連;以及送風機和離子發(fā)生器,其設置在該離子用通風路的中途。
[0014]根據(jù)本發(fā)明,在離子送風裝置中,在將離子用吹出口和離子用吸入口相連的離子用通風路的中途所設置的送風機工作,外部空氣從離子用吸入口吸入并流經離子用通風路時,被附加從設置在離子用通風路的中途的離子發(fā)生器產生的離子,包含離子的空氣從離子用吹出口向前方吹出。其結果是,能夠與從上部的吹出口吹出的凈化空氣分開地向前方側的室內等提供包含離子的空氣。
[0015]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離子用吸入口位于前面?zhèn)龋鲜鑫肟谖挥诤竺鎮(zhèn)取?br>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在從后面?zhèn)鹊奈肟谖氲目諝獗粌艋?,從上部的吹出口向外部吹出,從前面?zhèn)鹊碾x子用吸入口吸入的空氣被附加了離子后,從前面?zhèn)鹊碾x子用吹出口向前方吹出。其結果是,離子主要由在前面?zhèn)妊h(huán)的空氣向前方提供,因此,能夠抑制凈化空氣的流動的影響,將包含離子的空氣穩(wěn)定地向室內等提供。
[0017]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相對于上述吸入口位于上側。
[0018]根據(jù)本發(fā)明,相對于吸入口位于上側的離子用吸入口距離設置面的高度高于凈化空氣用的吸入口,與距離設置面近的吸入口相比,所吸入的空氣中的塵埃等的量較少。其結果是,設于離子用吸入口等的防塵用過濾器能夠使用通氣阻力小的簡單的過濾器,另外,能夠抑制塵埃等從離子用吸入口侵入離子用通風路而發(fā)生離子發(fā)生器的動作不良等問題。
[0019]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離子用吹出口是橫長的,上述離子用通風路的與通風方向正交的截面是橫長的,上述離子用通風路具有通風方向的一端與上述離子用吹出口的流入側相連的風路部分,上述送風機是橫流風扇,其以旋轉軸的方向沿著上述風路部分的橫長的截面的長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該風路部分。
[0020]根據(jù)本發(fā)明,以在通風方向的一端與橫長的離子用吹出口的流入側相連的離子用通風路的風路部分,旋轉軸的方向沿著該風路部分的橫長的截面的長度方向配置的橫流風扇旋轉工作,從離子用吸入口吸入的空氣流經橫長`截面的風路部分,被離子發(fā)生器附加了離子的空氣從橫長的離子用吹出口向前方吹出。其結果是,付加了離子的空氣以穩(wěn)定的層流狀態(tài)吹出,因此,能夠抑制由于紊流造成的離子的消失等,能夠朝向前方側的室內等高效地提供離子。
[0021]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的上部位于上述橫流風扇的前側,其下部位于比上述橫流風扇靠下側,在上述離子用吸入口具備上部向前側傾斜的防塵過濾器。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避免與橫流風扇的干擾,使離子用吸入口的上部位于橫流風扇的前側,離子用吸入口的下部位于比橫流風扇靠下側,由此能夠加寬離子用吸入口的開口部來確保吸入風量。另外,被離子用吸入口所具備的防塵過濾器捕獲收集的塵埃在堆積量變多時,易于從上部向前側傾斜的防塵過濾器落下,抑制了塵埃從離子用吸入口向內部的侵入。
[0023]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的下緣部的中央部從前面看時向下側形成凸狀。
[0024]根據(jù)本發(fā)明,離子用吸入口在中央部的上下寬度比端部側寬,通氣阻力變小,因此,能夠以中央部的吸引量與在端部側的吸引量相比較多的狀態(tài)穩(wěn)定地吸引。
[0025]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具備覆蓋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的前方側的前面板,該前面板能夠上下滑動或者能夠以上部側為支點前后擺動。[0026]根據(jù)本發(fā)明,在使覆蓋離子用吸入口的前方側的前面板向上側滑動時,離子用吸入口的下部露出,被離子用吸入口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小,相反地在使前面板向下側滑動時,離子用吸入口的下部不會露出,被離子用吸入口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大。另外,在前面板以上部側為支點向前側擺動時,前面板和離子用吸入口的間隙變大,因此被離子用吸入口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小,在前面板向后側擺動時,前面板和離子用吸入口的間隙變小,因此被離子用吸入口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大。其結果是,使覆蓋離子用吸入口的前方側的前面板上下滑動或者前后擺動,由此能夠改變被離子用吸入口吸引的空氣的吸引量,調節(jié)從離子用吹出口吹出的離子的供給量。
[0027]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具備:水槽;以及吸水過濾器,其下部浸潰在被收納于該水槽內的水中,位于上述通風路內,上述橫流風扇具有風扇和使該風扇旋轉的電機,該電機比上述水槽靠前側配置。
[0028]根據(jù)本發(fā)明,凈化空氣在吸水過濾器中通風而被加濕,上述吸水過濾器的下部浸潰在被收納于水槽內的水中,對水槽內的水進行吸水而被加濕,并且將重量重的橫流風扇的電機和水槽前后地配置,由此能夠使重量平衡。
[0029]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具備:水槽;吸水過濾器,其下部浸潰在被收納于該水槽內的水中,位于上述通風路內;以及供水罐,其向該水槽補給水,上述橫流風扇具有風扇和使該風扇旋轉的電機,該電機從正面看時配置在與上述供水罐相反的一側。
[0030]根據(jù)本發(fā)明,凈化空氣在吸水過濾器中通風而被加濕,上述吸水過濾器從供水罐向水槽補給水、下部浸潰在被收納于水槽內的水中、對水槽內的水進行吸水而被加濕,并且將重量重的橫流風扇的電機和供水罐左右地配置,由此能夠使重量平衡。
[0031]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具備覆蓋比上述離子送風裝置靠下側的前面的罩,該罩在上部具有越靠上部側越向后方傾斜的面。
[0032]根據(jù)本發(fā)明,碰到覆蓋比離子送風裝置靠下側的前面的罩的空氣的一部分沿著越靠上部側越向后方傾斜的上部的面被向上方引導,從離子送風裝置的離子用吸入口高效地被吸引。其結果是,能夠增大付加了離子的空氣從離子用吹出口向前方吹出的量。
[0033]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在底面具備腿部或者車輪,上述罩在下部具有越靠下部側越向后方傾斜的面。
[0034]根據(jù)本發(fā)明,碰到覆蓋比離子送風裝置靠下側的前面的罩的空氣的一部分沿著越靠下部側越向后方傾斜的下部的面被向下方引導,通過底面和腿部或者車輪之間的間隙在背面?zhèn)拳h(huán)繞,從吸入口高效地被吸引。其結果是,能夠增大從上部的吹出口吹出的凈化空氣的吹出量。
[0035]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的特征在于,將上述空氣清潔器設置成前面?zhèn)瘸虍惓艋蛘呒毦拇嬖诓课弧?br>
[0036]根據(jù)本發(fā)明,在空氣清潔器內被附加了離子的離子能夠從空氣清潔器向前方吹出而到達異臭或者細菌的存在部位,從而能夠消除異臭或者細菌。
[0037]發(fā)明效果
[003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由于在凈化空氣用的通風路的向后方傾斜的上側部分的前側配置離子送風裝置,因此,能夠抑制離子送風裝置向前方突出。其結果是,能夠提供出如下空氣清潔器,其通過使凈化空氣用的通風路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由此有效利用在前側產生的空開的空間,避免外形尺寸的大型化,利用離子送風裝置附加了由離子帶來的空氣清潔能力。
[003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由于將空氣清潔器設置成,使具有附加了離子的空氣的吹出口的前面?zhèn)瘸虍惓艋蛘呒毦拇嬖诓课?,因此,能夠高效地消除異臭或者細菌?br>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0]圖1是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前側的外觀立體圖。
[0041]圖2是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后側的外觀立體圖。
[0042]圖3是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正視圖。
[0043]圖4是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后視圖。
[0044]圖5是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側視圖。
[0045]圖6是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俯視圖。
[0046]圖7是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側視截面圖。
[0047]圖8是圖1所示的空 氣清潔器的正視截面圖。
[0048]圖9是將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一部分放大的正視截面圖。
[0049]圖10是將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一部分放大的側視截面圖。
[0050]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空氣的流動的圖。
[0051]圖12是說明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的圖。
[0052]圖13是示意地表示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其它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0053]圖14A是示意地表示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其它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0054]圖14B是示意地表示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其它實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5]下面根據(jù)【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實施方式。圖1是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前側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該空氣清潔器的后側的外觀立體圖,圖3是該空氣清潔器的正視圖,圖4是該空氣清潔器的后視圖,圖5是該空氣清潔器的側視圖,圖6是該空氣清潔器的俯視圖,圖7是該空氣清潔器的側視截面圖,圖8是該空氣清潔器的正視截面圖,圖9是將該空氣清潔器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正視截面圖,圖10是將圖1所示的空氣清潔器的一部分放大后的側視截面圖。
[0056]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具備外形為將矩形箱體垂直地立起的外殼1,外殼I的內部被隔壁11前后地分開(圖7)。隔壁11的上側的大致一半向后方傾斜。
[0057]在隔壁11的后側形成有收納凈化用的各種過濾器的過濾器收納部la。過濾器收納部Ia是在外殼I的后面?zhèn)乳_口、以長方體狀凹陷的空間,在過濾器收納部la,除臭過濾器7a和集塵過濾器7b從后側起按順序以重合的狀態(tài)被收納。
[0058]除臭過濾器7a具有吸附作為空氣中的臭味成分的乙醛、氨、醋酸等的功能,為如下結構:在形成長方形的框體安裝由聚酯制成的無紡布,在該無紡布上均勻地分散配置活性炭,從該活性炭上覆蓋由聚酯制成的無紡布。
[0059]集塵過濾器7b具有捕獲收集細微的塵埃的功能,由所謂的HEPA(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高效空氣微粒)過濾器構成。該HEPA過濾器為如下結構:將進行了電石加工的熱熔膠噴涂無紡布加到包括聚酯/維尼綸類無紡布的骨材作為過濾用材料,將其折疊,在其上下表面重疊包括進行了羥磷灰石加工的無紡布的抗菌片并進行熱壓接,對包括附帶熱熔膠的無紡布的框進行熔敷。
[0060]具備覆蓋過濾器收納部Ia的開口的能夠裝拆的后面板2。除臭過濾器7a和集塵過濾器7b通過后面板2防止從過濾器收納部Ia的脫落。后面板2形成大概是矩形的板狀,矩陣狀地形成包括多個小孔的吸入口 2a,在里面貼附有網眼狀纖維片。
[0061]在集塵過濾器7b的前側配置有加濕過濾單元3和水槽4。水槽4載置于外殼I的底板上,能夠與被水槽4支撐的加濕過濾單元3 —起從外殼I的一側部向外部抽出。在水槽4的抽出側的端部,連接設置罐支撐件40,在罐支撐件40上裝拆使供水拴(未圖示)朝向下的供水罐41。水適時地從供水罐41供給,將水槽4的水位L維持為固定(圖9)。
[0062]加濕過濾單元3具有吸水性和通氣性,包括以之字形折疊的圓盤狀的吸水過濾器31和收納保持吸水過濾器31的圓環(huán)狀保持框30。對具有適當厚度的過濾器原材料進行穿孔來制作吸水過濾器31。保持框30由合成樹脂制成。
[0063]下面說明加濕過濾單元3的旋轉支撐結構。在保持框30的外周面,在寬度方向的中央部設有在全周形成有齒的環(huán)形齒輪32。在水槽4的內部,軸心沿著水槽4的寬度方向的2個支撐輥6、6在水槽4的長度方向分開配置。各支撐輥6是在長度方向中央的小徑部的兩側具有傾斜向外地立起的轉接面6a、6a的鼓形輥,旋轉自如地被在水槽4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壁44、44之間所保持的保持支架60支撐。
[0064]保持支架60是在水槽4的底板的兩端部具備垂直立起的側板的截面為-字形的部件。支撐輥6使設置在兩端面的中央部的凹部61、61與設置在保持支架60的兩側板的凸部62、62卡合來保持。保持支架60以使兩側板碰到水槽4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壁44、44的內面的狀態(tài)嵌入到水槽4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壁44、44的內面。
`[0065]各支撐輥6使轉接面6a、6a轉接到環(huán)形齒輪32的兩側面,由此從下部支撐加濕過濾單元3的保持框30,并且進行水槽4的寬度方向的定位。使加濕過濾單元3的下部插入水槽4的內部而以垂直立起的姿態(tài)被支撐。
[0066]保持框30的環(huán)形齒輪32與配置在保持框30的上方的驅動單元5的驅動齒輪51嚙合。驅動單元5在基臺50的一面具備驅動齒輪51和與驅動齒輪51嚙合的傳動齒輪52,在基臺50的另一面具備驅動電機53,驅動電機53的輸出軸與傳動齒輪52連接?;_50被貫通的固定螺釘54、54固定到外殼I內的合適位置。
[0067]在吸水過濾器31中,由于侵入到保持框30內側的水而浸水的浸水部31a和沒有浸水的非浸水部31b在周向隔離設置。非浸水部31b設置在吸水過濾器3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浸水部31a設置在吸水過濾器31的外周部的剩余部分。在加濕過濾單元3沒有被旋轉驅動的情況下,成為吸水過濾器31因為自重而旋轉,非浸水部31b的周向中央部位于豎直方向的最下部的狀態(tài)。
[0068]在非浸水部31b的周向中央部位于豎直方向的最下部的情況下,吸水過濾器31成為非浸水狀態(tài),沒有對水槽4內的水進行吸水,因此吸水過濾器31干燥,抑制了經過吸水過濾器31的空氣的加濕。在吸水過濾器31向周向旋轉,非浸水部31b的周向中央部從豎直方向的最下部脫離的情況下,吸水過濾器31成為浸水狀態(tài),對水槽4內的水進行吸水,經過吸水過濾器31的空氣被加濕。
[0069]在隔壁11的前面?zhèn)劝惭b有風路罩12。風路罩12包括下側的圓筒部12a和下端與圓筒部12a的外周部相連的扁平狀的上側方筒部12b (其中,隔壁11側開口)。圓筒部12a具有與隔壁11的下側部分大致平行的圓形底壁部12al和將底壁部12al的整個邊緣部和隔壁11連接的側壁部12a2。方筒部12b具有以與隔壁11的上側部分大致平行地相對的狀態(tài)向后方傾斜的壁部12bl和將該壁部12bl的整個邊緣部和隔壁11連接的側壁部12b2。
[0070]在加濕過濾單元3的前側,隔著隔壁11配置送風機8,在隔壁11的下部形成有與送風機8相通的多個通氣孔11a。送風機8具備風扇81和使該風扇81旋轉驅動的風扇電機82,在風路罩12的底壁部12al固定有風扇電機82。風扇81是渦輪風扇,但也可以采用其它螺旋槳風扇、橫流風扇。風扇電機82重視驅動控制的容易性而使用直流電機。
[0071]位于送風機8的上方側、被隔壁11和風路罩12的方筒部12b包圍的空間形成于吹出風路13。外殼I的上表面的后側部分以比前側部分低的方式傾斜,在該傾斜的后側部分設有與吹出風路13連通的向上開口的吹出口 15。在吹出口 15設有風向板15a。風向板15a能夠使吹出空氣的方向從斜后方側起在上方側的規(guī)定范圍內變更。
[0072]風扇81通過送風機8的風扇電機82的驅動而旋轉,從后面板2的吸入口 2a吸入外部空氣(室內的空氣),吸入的空氣被凈化為經過除臭過濾器7a和集塵過濾器7b時的無臭味、塵埃的空氣。被凈化的空氣被吸水過濾器31加濕,或者沒有被加濕而從隔壁11的通氣孔Ila吸入到風扇81的中心部。被吸入到風扇81的中心部的空氣經過風扇葉片彼此之間而從風扇81的外周吹出 ,流經吹出風路13向上方引導后從吹出口 15向室內吹出。
[0073]根據(jù)以上內容,構成如下通風路:使從吸入口 2a吸入的、被凈化的空氣通過過濾器收納部Ia和吹出風路13向上部的吹出口 15通風。另外,構成如下凈化裝置:通過除臭過濾器7a和集塵過濾器7b對流經上述通風路的空氣進行凈化。
[0074]在向后方傾斜的風路罩12的方筒部12b的前側設有通風路20,上述通風路20從在外殼I的前面開口的吸入口 18以從橫截面看大致為“ < 字”狀彎曲并向上延伸,直至設于外殼I的前面上部的吹出口 17。通風路20是被后壁20a、前壁20b、將后壁20a和前壁20b的兩側的邊緣部連接的側壁20c包圍的空間。
[0075]吹出口 17具有橫長的開口,具備多個縱向的風向板17a和橫向的風向板17b??v向的風向板17a以使向前方吹出的空氣的流動在橫向擴展的方式而在吹出口 17的兩端側設為向外的角度。橫向的風向板17b是為了使向前方側吹出的空氣的流動處于大致水平狀態(tài)。
[0076]在通風路20的靠近吹出口 17的部位設有橫流風扇21,上述橫流風扇21使安裝有風扇21c的旋轉軸21b橫向配置。旋轉軸21b被通風路20的兩側的側壁20c旋轉自如地支撐。橫流風扇21的驅動用電機21a設置在通風路20之外,電機21a的輸出軸與旋轉軸21b同軸地配置。電機21a在前后方向位于比水槽4靠前側的地方。另外,電機21a正面看時位于左側,配置在與正面看時位于右側的供水罐41相反的一側(圖7和圖8)。
[0077]吸入口 18具有橫向寬度與吹出口 17的寬度相同、縱向寬度寬于吹出口 17的寬度的、正面看時下緣部的中央部在下側形成凸狀的矩形開口。吸入口 18的上部位于橫流風扇21的前側,下部位于比橫流風扇21靠下側的地方并向前側傾斜。另外,吸入口 18相對于設于后面板2的吸入口 2a位于上側。具體地,吸入口 18的上端部位于比最上部位置的吸入口 2a高的位置,吸入口 18的下端部比最上部位置的吸入口 2a低,但位于比外殼I的高度的大致一半靠上側的位置,位于比最下部位置的吸入口 2a高的位置。
[0078]在吸入口 18,防塵過濾器19以縱向姿態(tài)裝配,防塵過濾器19以不與橫流風扇21接觸的方式使上部相對于下部向前側傾斜。前面板23以覆蓋吸入口 18和防塵過濾器19的前方側的方式固定于外殼I并從外殼I垂下。前面板23與吸入口 18的形狀配合地正面看時下緣部的中央部在下側形成凸狀,或者中央部以向前側突出的方式在左右方向彎曲。
[0079]在通風路20的橫流風扇21和吹出口 17之間的壁面配設有產生正負離子的離子發(fā)生器22。離子發(fā)生器22的針狀放電電極(未圖示)以向風路內露出的方式設置,對放電電極從供電部(未圖示)提供包括交流波形或者脈沖波形的電壓,由此放電電極產生離子。
[0080]在橫流風扇21的電機21a和離子發(fā)生器22被驅動時,對通過橫流風扇21從吹出口 17吸入的空氣附加由離子發(fā)生器22產生的離子,包含離子的空氣從吹出口 17向前方側吹出。
[0081]在放電電極的施加電壓為正電壓的情況下,離子與空氣中的水分結合產生主要包括H+ (H2O)ni的正離子。在放電電極的施加電壓為負電壓的情況下,離子與空氣中的水分結合產生主要包括02_ (H2O)n的負離子。其中,m、n是任意的自然數(shù)。H+ (Η20)?^Ρ02_ (H2O)n在空氣中的浮遊菌、臭味成分的表面凝集并包圍它們。
[0082]并且,如式(I)~(3)所示,由于碰撞作為活性種的[.0H](羥自由基)、H2O2 (過氧化氫)在微生物等的表面上凝集生成來破壞浮遊菌、臭味成分。其中,m’、n’是任意的自然數(shù)。因此,能夠通過產生正離子和負離子并將它們從吹出口 17吹出來進行使用者附近的殺菌和臭味除去。
[0083]H.(H2O) m+02_ (H2O)n^.0H+l/202+ (m + n)H2O- (I)
[0084](H2O) m+tf (H2O) / +O2^ (H2O) n+02_ (H2O) n,— 2.0Η+02+ (m+m/ +n+n/ ) H20...(2)`[0085]H+ (H2O)JH+ (H2O) / +O2^ (H2O) n+02_ (H2O) n,一 H202+02+ (m+m/ +n+n/ )H20...(3)
[0086]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離子發(fā)生器22產生正離子和負離子,但也可以僅產生負離子。
[0087]外殼I在前面下部具備覆蓋風路罩12的前側的前罩16。前罩16具有在上部越靠上部側越向后方平緩地傾斜的上傾斜面16a。前罩16在下端部具有橫向延伸的凹槽部16c,凹槽部16c的底部開口。凹槽部16c的上側斜面形成越靠下部側越向后方急劇傾斜的下傾斜面16b。
[0088]在外殼I的底面安裝有帶鎖定機構的多個車輪9。由此能夠在解除車輪9的鎖定機構而使空氣清潔器移動到室內的合適位置后,使鎖定機構工作來設置成空氣清潔器不會在地面上移動的狀態(tài)。
[0089]下面說明由如上構成的空氣清潔器帶來的空氣的流動。圖11是表示由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帶來的空氣的流動的圖??諝馇鍧嵠髟O置在墻壁W近旁的地面F。從上表面的吹出口 15沿著斜后方向上吹出的清潔空氣,經過背側的墻壁W、天花板以及對面?zhèn)鹊膲Ρ?未圖示)而在室內循環(huán)后,返回到空氣清潔器的前面?zhèn)?,碰到前?6。碰到了前罩16的上側部分的空氣沿著上傾斜面16a流動,經過前面板23和上傾斜面16a的間隙被離子用吸入口 18吸引。被吸入口 18吸引的空氣由防塵過濾器19除去塵埃,在流經通風路20時被附加離子,從吹出口 17向前方側吹出。此外,從吹出口 17向前方側吹出的空氣也進行循環(huán)而返回到空氣清潔器的前面?zhèn)取?br>
[0090]另一方面,碰到了前罩16的下側部分的空氣進入凹槽部16c沿著下傾斜面16b流動,而且流經底面和地面F之間而到達背面?zhèn)龋晃肟?2a吸引。被吸入口 2a吸引的空氣經過除臭過濾器7a、集塵過濾器7b以及加濕過濾單元3而被凈化和加濕(或者沒有被加濕),從上表面的吹出口 15吹出。之后重復這種空氣循環(huán)。
[0091]接著,說明空氣清潔器的與上述不同的使用方式。圖12是說明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的圖。在本使用方式中,空氣清潔器不是設置在墻壁近旁,而是在LDK類型的房間的客廳與廚餐室的交界附近的地面F,使離子用吹出口 17和吸入口 18朝向廚餐室側、使后面板2朝向客廳側設置。廚餐室比客廳易于產生臭氣、細菌,因此能夠通過向廚餐室側集中地釋放離子來抑制臭氣、細菌的發(fā)生,同時能夠對客廳提供凈化空氣。結果是能夠用I臺空氣清潔器實現(xiàn)供給凈化空氣用空氣清潔器和供給離子用空氣清潔器的2臺空氣清潔器的功能。
[0092]在前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空氣凈化用通風路具備除臭過濾器7a、集塵過濾器7b以及加濕過濾單元3的空氣清潔器,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備除臭過濾器7a和集塵過濾器7b、而不具備加濕過濾單元3的空氣清潔器。
[0093]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前面板23固定于外殼1,但也可以是如下構成:前面板能夠上下滑動或者能夠以上部側為支點前后擺動地被支撐于外殼I。圖13和圖14是示意地表示本發(fā)明的空氣清潔器的其它實施方式的側視圖和局部截面圖。此外,圖14的B表示A的B — B線的截面。
[0094]圖13表示能夠前后擺動的前面板23A的例子,前面板23A的上端部23A1外嵌到固定于外殼I的軸部23A2且旋轉自如地被支撐。在前面板23A以上端部23A1為支點向前側擺動時,前面板23A和吸入口 18的間隙變大,因此被吸入口 18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小,在前面板23A向后側擺動時,前面板23A和吸入口 18的間隙變小,因此被吸入口 18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大。圖14表示能夠上下滑動的前面板23B的例子,前面板23B的上部23B1外嵌到固定于外殼I的軌道23B2且上下滑動自如地被支撐。當使前面板23B向上側滑動時,吸入口 18的下部露出,被吸入口 18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小,當使前面板23B向下側滑動時,吸入口 18的下部不會露出,被吸入口 18吸引的空氣的通氣阻力變大。
[0095]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將車輪9安裝到外殼I的底面,但也可以取代車輪而安裝腿部。
[0096]在本發(fā)明中,產生的離子還包括帶電微粒子水。此時,離子發(fā)生器包括靜電霧化裝置,由靜電霧化裝置生成包括自由基成分的帶電微粒子水。即,使設于靜電霧化裝置的放電電極被珀爾帖元件冷卻,由此在放電電極的表面生成結露水。然后,在對放電電極施加負的高電壓時,由結露水生成帶電微粒子水。另外,在從放電電極產生帶電微粒子水的同時,還產生向空氣中釋放的負離子。
[0097]此外,應當認為此次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全部方面僅為示例,而不是限制性內容。意味著本發(fā)明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書范圍內的所有變更和與權利要求書等同的范圍。
[0098]附圖標記說 明
[0099]Ia過濾器收納部(通風路)
[0100]2a 吸入口
[0101]31吸水過濾器[0102]4 水槽
[0103]41供水罐
[0104]7a除臭過濾器(凈化裝置)
[0105]7b集塵過濾器(凈化裝置)
[0106]9 車輪
[0107]13 吹出風路(通風路)
[0108]15 吹出口
[0109]16 前罩(罩)
[0110]17 吹出口(離子用吹出口、離子送風裝置)
[0111]18 吸入口(離子用吸入口、離子送風裝置)
[0112]19 防塵過濾器
[0113]20 通風路(離子用通風路、離子送風裝置)
[0114]21 橫流風扇(送風機、離子送風裝置)
[0115]21a 電機
`[0116]21c 風扇
[0117]22 離子發(fā)生器(離子送風裝置)
[0118]23 前面板
[0119]23A 前面板
[0120]23A1上端部(支點)
[0121]23B 前面板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清潔器,具備:通風路,其使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向上部的吹出口通風;以及凈化裝置,其凈化流經該通風路的空氣,上述通風路的與上述吹出口相連的上側部分向后方傾斜, 上述空氣清潔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通風路的上側部分的前側具備產生離子并向外部送風的離子送風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離子送風裝置具有:離子用吸入口,其吸入外部空氣;離子用吹出口,其將包含離子的空氣向前方吹出;離子用通風路,其將該離子用吹出口和離子用吸入口相連;以及送風機和離子發(fā)生器,其設置在該離子用通風路的中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離子用吸入口位于前面?zhèn)?,上述吸入口位于后面?zhèn)取?br>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相對于上述吸入口位于上側。
5.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4中的任 一項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離子用吹出口是橫長的, 上述離子用通風路的與通風方向正交的截面是橫長的,上述離子用通風路具有通風方向的一端與上述離子用吹出口的流入側相連的風路部分, 上述送風機是橫流風扇,其以旋轉軸的方向沿著上述風路部分的橫長的截面的長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該風路部分。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的上部位于上述橫流風扇的前側,其下部位于比上述橫流風扇靠下偵U, 在上述離子用吸入口具備上部向前側傾斜的防塵過濾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的下緣部的中央部從前面看時向下側形成凸狀。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覆蓋上述離子用吸入口的前方側的前面板,該前面板能夠上下滑動或者能夠以上部側為支點前后擺動。
9.根據(jù)權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水槽;以及吸水過濾器,其下部浸潰在被收納于該水槽內的水中,位于上述通風路內, 上述橫流風扇具有風扇和使該風扇旋轉的電機, 該電機比上述水槽靠前側配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至9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水槽;吸水過濾器,其下部浸潰在被收納于該水槽內的水中,位于上述通風路內;以及供水罐,其向該水槽補給水, 上述橫流風扇具有風扇和使該風扇旋轉的電機, 該電機從正面看時配置在與上述供水罐相反的一側。
11.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具備覆蓋比上述離子送風裝置靠下側的前面的罩,該罩在上部具有越靠上部側越向后方傾斜的面。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氣清潔器,其特征在于, 在底面具備腿部或者車輪, 上述罩在下部具有越靠下部側越向后方傾斜的面。
13.—種空氣清潔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權利要求2至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空氣清潔器設置成前面?zhèn)瘸虍惓艋蛘呒毦拇嬖诓课?。`
【文檔編號】F24F7/00GK103747809SQ201280040903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山下???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