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洗板機種類眾多,其工作過程基本相同,大多為兩部分完成清洗部分和甩干部分。但在清洗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微孔之間清洗后的廢液溢出,在各管口之間進行流動,這樣會造成微孔反應板之間出現(xiàn)病菌的交叉感染,不僅影響醫(yī)生的診斷,同時也給病人帶來了諸多不安。如公開號為CN201166664Y的專利文獻中提到的微孔反應板全自動快速清洗機,其微孔反應板在其清洗過程中孔口朝向水平位置,這樣造成清洗后的廢液沿著管口從上到下進行流動,對于最下面的微孔影響最大,可能會出現(xiàn)交叉感染,造成危險。在微孔反應板清洗完成后,整個機器開始進行甩干工作,但這時注射板并沒有退出甩桶,在甩干的過程中,微孔反應板殘留的廢液會甩出,落在注射頭上,造成在下次的清洗過程中將病菌帶入,出現(xiàn)感染。如ZL 201120010137. 7中提到的全自動360度甩干的臥式洗板機,在清洗結束后注射噴頭沒有退出甩干桶,在洗板機進行甩干的過程中會造成注射噴頭受到來自不同的微孔反應板的感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一次性完成微孔反應板的清洗和甩干工作,而且有效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的微孔反應板洗板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包括清洗裝置和甩干裝置,所述清洗裝置包括筒體,筒體底部設置電機,電機主軸連接并支撐回轉底盤,垂直與回轉底盤放置有升降支架,升降桿沿著升降支架上的導軌上下移動,升降桿的末端連接能夠90度旋轉的翻轉轉盤,翻轉轉盤連接微孔反應板,且微孔反應板能夠隨著翻轉轉盤進行往復90度的旋轉;筒體的底部開有小孔,廢液管連接小孔與筒體外的廢液箱;所述甩干裝置包括驅動部件,其中,驅動部件驅動曲柄,曲柄鉸接連桿,連桿連接注射板組成曲柄滑塊機構;注射板上端面設置清洗注射噴頭,注射板下端面連接注射管,注射管與清洗液瓶連接,將清洗液輸送至清洗注射噴頭;所述注射板沿導槽運動且通過筒體側壁上開孔進出筒體。進一步,所述注射板上的清洗注射噴頭一一對應與微孔反應板上的微孔。進一步,所述回轉底盤的下端面設置擋塊,所述擋塊與連接在電機機座上的回轉定位器對應設置。進一步,所述回轉底盤的下端面設置擋塊,所述擋塊與連接在電機機座上的回轉測速器對應設置。進一步,所述回轉定位器設置為光電開關或接近開關。
進一步,所述回轉測速器設置為光電開關或接近開關。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具備如下有益效果1、在清洗過程中,微孔反應板的空口豎直向下,所清洗的廢液可以直接沿著管壁流出,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2、在進行甩干的過程中,注射板與整個甩干裝置是隔離的,可以有效避免甩干過程中廢液對清洗注射噴頭的污染,保證了清洗注射噴頭的潔凈,避免二次接觸管內的廢液。3、可以根據(jù)不同病種提供不同的清洗液瓶,以達到對微孔反應板安全、潔凈的清洗過程。
圖1是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微孔反應板洗板機的甩干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微孔反應板洗板機的清洗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圖中1、筒體;2、升降支架;3、升降桿;5、微孔反應板;6、注射板;7、清洗注射噴頭;9、曲柄;10、驅動部件;11、注射管;13、回轉定位器;14、電機;15、電機主軸;17、廢液箱;18、廢液管;19、回轉底盤;21、孔;22、擋塊; 23、擋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圖1,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包括清洗裝置和甩干裝置,其中,清洗裝置包括筒體1,筒體1底部設置電機14,電機主軸15連接并支撐回轉底盤 19,垂直與回轉底盤19放置有升降支架2,升降桿3沿著升降支架2上的導軌上下移動,升降桿3的末端連接能夠90度旋轉的翻轉轉盤4,翻轉轉盤4連接微孔反應板5,且微孔反應板5能夠隨著翻轉轉盤進行往復90度的旋轉;筒體1的底部開有小孔,廢液管18連接小孔與筒體1外的廢液箱17,以便清洗后的廢液可以沿著廢液管18流入廢液箱17。甩干裝置包括驅動部件,其中,驅動部件驅動曲柄9,曲柄9鉸接連桿8,連桿8連接注射板6組成曲柄滑塊機構;注射板6上端面設置清洗注射噴頭7,注射板下端面連接注射管11,注射管11與清洗液瓶連接,將清洗液輸送至清洗注射噴頭7 ;注射板6沿導槽20 運動且通過筒體1側壁上開孔21進出筒體1。為保證清洗效果,注射板6上的清洗注射噴頭7 —一對應與微孔反應板5上的微孔。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分兩步完成清洗部分和甩干部分。如圖2所示,清洗過程微孔反應板5通過翻轉轉盤4向下旋轉90度,保證整個微孔反應板5的空口豎直向下,然后注射板6通過連桿8和曲柄9的運動帶動沿著導槽20在水平方向向筒體1移動,當注射板6運動到與微孔反應板5上的孔一一對應時,運動停止, 然后整個升降桿3和微孔反應板5 —起沿著升降支架2向下移動,待到微孔反應板5下降到與注射板6上的清洗注射噴頭7相接觸時停止,然后清洗液瓶12提供的清洗液通過注射
4、翻轉轉盤; 8、連桿; 12、清洗液瓶; 16、回轉測速器; 20、導槽;管11進入到注射板6,有清夜注射噴頭7對微孔反應板5進行噴射清洗。整個清洗過程可以通過控制清洗液的噴射量,控制微孔反應板的清洗時間。如圖1所示,待清洗裝置的設定時間結束時,整個清洗過程結束,升降桿3和微孔反應板5 —起沿著升降支架2向上移動到初始位置,同時微孔反應板5通過翻轉轉盤4向上旋轉90度,使整個微孔反應板5處于豎直位置,然后注射板退回到初始位置,此時電機14 開始運動,微孔反應板5隨著電機主軸15的轉動而進行快速旋轉,將微孔反應板5的廢液隨著離心運動而甩出,達到甩干的目的,與此同時甩出來的廢液也會順著筒體1底部的小孔流出,由廢液管18流進廢液箱17中。整個甩干過程可以通過控制電機的通電時間,來設置轉動時間,以達到可以設定不同的甩干時間的目的。其中,清洗前微孔反應板5位置需要找正,具體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電機14帶動回轉底盤19轉動,微孔反應板5隨回轉底盤19轉動,找正初始位置;找正時,回轉底盤19下端面的擋塊23回轉,經(jīng)過回轉定位器13時擋著發(fā)射的光線,回轉定位器13觸發(fā),從而給電機14相應信號,電機14停止轉動。整個甩干過程的時間控制實施為,回轉測速器16內設定相應轉數(shù),電機14帶動回轉底盤19轉動,微孔反應板5隨回轉底盤19轉動,回轉底盤19下端面的擋塊22回轉,經(jīng)過回轉測速器16時擋著發(fā)射的光線,一次計一個數(shù),當計數(shù)到達設定的相應轉數(shù)時,回轉測速器16觸發(fā),從而給電機14相應信號,電機14停止轉動。本實施例中的清洗液瓶是一個,對于不同的微孔反應板在清洗時根據(jù)所用藥物的不同,可以選擇一個或多個清洗液瓶,以達到相應的清洗效果。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提供的一種微孔反應全自動洗板機,不僅可以一次性完成微孔反應板的清洗和甩干工作,使清洗和甩干過程完全隔離,而且有效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保證了整個清洗過程的安全,快速,高效。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包括清洗裝置和甩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清洗裝置包括筒體(1),筒體(1)底部設置電機(14),電機主軸(1 連接并支撐回轉底盤(19),垂直與回轉底盤(19)放置有升降支架0),升降桿C3)沿著升降支架(2) 上的導軌上下移動,升降桿C3)的末端連接能夠90度旋轉的翻轉轉盤0),翻轉轉盤(4)連接微孔反應板(5),且微孔反應板( 能夠隨著翻轉轉盤進行往復90度的旋轉;筒體(1)的底部開有小孔,廢液管(18)連接小孔與筒體⑴外的廢液箱(17);所述甩干裝置包括驅動部件,其中,驅動部件驅動曲柄(9),曲柄(9)鉸接連桿(8),連桿(8)連接注射板(6)組成曲柄滑塊機構;注射板(6)上端面設置清洗注射噴頭(7),注射板下端面連接注射管(11),注射管(U)與清洗液瓶連接,將清洗液輸送至清洗注射噴頭 (7);所述注射板(6)沿導槽00)運動且通過筒體(1)側壁上開孔進出筒體(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其特征是所述注射板(6) 上的清洗注射噴頭(7) —一對應與微孔反應板( 上的微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其特征是所述回轉底盤 (19)的下端面設置擋塊,所述擋塊與連接在電機(14)機座上的回轉定位器(1 對應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其特征是所述回轉底盤 (19)的下端面設置擋塊,所述擋塊與連接在電機(14)機座上的回轉測速器(16)對應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其特征是所述回轉定位器 (13)設置為光電開關或接近開關。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其特征是所述回轉測速器 (16)設置為光電開關或接近開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微孔反應板可翻轉立式洗板機,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清洗裝置和甩干裝置,清洗裝置和甩干裝置分離設置,有效避免甩干過程中廢液對清洗注射噴頭的污染,保證了清洗注射噴頭的潔凈,避免二次接觸管內的廢液;翻轉轉盤(4)連接微孔反應板(5),使微孔反應板能夠隨著翻轉轉盤進行往復90度的旋轉,在清洗過程中,微孔反應板的空口豎直向下,所清洗的廢液可以直接沿著管壁流出,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
文檔編號F26B5/08GK102527655SQ20111045495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呂遠好, 朱德榮, 李東偉, 李龍星, 沈俊芳, 王小濤 申請人:洛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