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強火高效燃氣爐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爐具。
背景技術:
燃氣爐具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廚具之一,與燃煤、燃油爐具相比,具有高效、節(jié)能、 污染小的特點。現(xiàn)有的燃氣爐具,由于設計和結構方面的原因,存在著以下的不足(1)燃 燒器的火焰發(fā)散,且其穩(wěn)定性易受外界氣流影響,不能提供強勁的火力。( 燃氣與空氣的 混合是在燃氣管道中進行的,由于混合不充分,不僅浪費了燃料,同時又產(chǎn)生大量的廢氣, 污染環(huán)境。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燃氣爐具的不足,提供一種火力強勁、燃燒效率高 的燃氣爐具。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燃氣爐具采用如下結構包括燃燒器,燃燒器中設置有混合燃 燒室,混合燃燒室為多級結構、其孔徑自下而上逐級增大,混合燃燒室的下端與燃氣管道連 通,混合燃燒室的側壁設置有空氣進氣孔。這種燃氣爐具的階梯狀混合燃燒室,對燃燒火焰具有集束作用,提供強勁的火力。 混合燃燒室中設置有多級的空氣進氣孔,使空氣與燃氣多次混合,提高燃燒效率,起到節(jié)約 能源、減少空氣污染的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強火高效燃氣爐具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沿圖2中A-A方向的剖視放大圖。圖4是強火高效燃氣爐具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強火高效燃氣爐具,包括爐體1,爐體1中設置爐腔2, 爐體臺面上設有放置炊具的爐座3,爐體1的底部設置支架4,爐體1的前部設置電子打火 開關5。燃燒器置于爐體1內(nèi)、包括燃氣進氣管6,長明火供氣管7,點火供氣管8,及燃氣供 氣管9。上述的結構均為現(xiàn)有爐具的通常配置,在此不一一累述。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燃燒器中設置有混合燃燒室10?;旌先紵?0位于 爐腔2內(nèi),其上端開口為火焰噴出口?;旌先紵?0為多級結構、其孔徑自下而上逐級增 大,呈階梯狀,燃燒火焰被約束在混合燃燒室10中,不會擴散,具有集束作用?;旌先紵?10的下端與燃氣管道9連通,混合燃燒室10的每一級的側壁上均設置有空氣進氣孔11,由此形成多級空氣混合。每一級混合燃燒室中的空氣進氣孔11自下而上逐級增多,使得燃燒 更加充分。
權利要求1.強火高效燃氣爐具,包括燃燒器,其特征在于燃燒器中設置有混合燃燒室,混合燃 燒室為多級結構、其孔徑自下而上逐級增大,混合燃燒室的下端與燃氣管道連通,混合燃燒 室的側壁設置有空氣進氣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爐具,其特征在于每一級混合燃燒室中空氣進氣孔自 下而上逐級增多。
專利摘要強火高效燃氣爐具,包括燃燒器,燃燒器中設置有混合燃燒室,混合燃燒室為多級結構、其孔徑自下而上逐級增大,混合燃燒室的下端與燃氣管道連通,混合燃燒室的側壁設置有空氣進氣孔。該燃氣爐具對燃燒火焰具有集束作用,能提供強勁的火力??諝馀c燃氣多次混合,提高燃燒效率,起到節(jié)約能源、減少空氣污染的作用。
文檔編號F24C3/08GK201836933SQ20102057157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袁慶堂 申請人:袁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