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復合材料加工成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光固化樹脂實現(xiàn)去加工面纖維毛刺,及封補加工面切削口的加工工藝和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復合材料加工成型中一些材料在切削時會產(chǎn)生加工面纖維毛刺和加工面細小微口創(chuàng)痕,對材料外觀造成不良影響,進而也會影響材料的各種力學性能。如芳綸纖維和植物纖維復合材料加工后創(chuàng)面會發(fā)生遇水膨脹的問題,如何處理好此類材料加工工藝是復合材料切削加工制件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加工中通常采用研磨,刮絞,補膠的方式,通常時間較長,效率低。
公開號為CN205343371U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加工裝置,屬于復合板生產(chǎn)領域,包括用于將復合材料破裂的碎料裝置、用于將破裂后的復合材料切斷的切料裝置、用于將切斷后的復合材料分絲的分絲裝置、用于將分絲后的復合材料與膠料混合的攪拌裝置、用于將混有膠料的復合材料平鋪的鋪料裝置以及用于將平鋪后的復合材料壓制成復合板的成型裝置。該復合材料加工裝置步驟合理,分工明確,整個加工過程自動化程度高,生產(chǎn)成本低,效率高,且生產(chǎn)出的復合板成品性狀穩(wěn)定,質(zhì)量較高,有效彌補了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
公開號為CN104669071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的磨拋加工工藝。所述復合材料的磨拋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a)對復合材料進行磨削,所選磨削用的磨料硬度大于復合材料中基體的硬度且能與復合材料中的增強體發(fā)生摩擦磨損而去除增強體,磨削過程中復合材料中的增強體相對于基體表面形成凸臺;b)當所述凸臺相對于基體表面的突出高度不大于5μm時,對復合材料進行拋光,直到所述凸臺完全去除,所選拋光用的磨料粒度不大于復合材料中增強體的粒度。該專利在不破壞復合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實現(xiàn)材料的均勻去除,達到復合材料的加工要求,并提高復合材料的加工效率。
現(xiàn)有技術并未能解決加工面纖維毛刺和加工面細小微口創(chuàng)痕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加工中用光固化樹脂的加工工藝和系統(tǒng),本發(fā)明提供的工藝和系統(tǒng)可以達到簡單,方便,提高效率,達到切削復材制件的保障性需求。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加工中用光固化樹脂的加工工藝,所述工藝包括:設置復合材料加工中用光固化樹脂的加工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復合材料加工機器、紫外燈、光固化樹脂噴嘴、閥體、樹脂管路、樹脂罐和空氣壓力源,所述復合材料加工機器設置有用于切削復合材料的刀具,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的樹脂入口通過閥體以及樹脂管路與所述樹脂罐流體連通,所述空氣壓力源與所述樹脂罐流體連通以驅動所述樹脂罐中樹脂流向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的樹脂出口對準所述刀具下方被加工工件,所述紫外燈燈光出口對準所述刀具下被加工工件背對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將有切割面的復合材料放置在所述復合材料加工機器的刀具的下方;啟動空氣壓力源將樹脂罐內(nèi)的樹脂輸入光固化樹脂噴嘴中并噴向所述刀具下方復合材料的切割面;啟動紫外燈使所述復合材料切割面上的光固化樹脂連同纖維毛刺一起固化;采用復合材料加工機器的刀具對復合材料進行去加工面纖維毛刺或可刀具離開加工切割面用樹脂封補加工面切削口。
優(yōu)選地,所述復合材料為芳綸纖維或植物纖維等不宜與樹脂浸和的纖維材料。
優(yōu)選地,所述空氣壓力源為空氣壓縮機。
優(yōu)選地,所述刀具為圓柱形刀具、面刀具、立刀具、三面刃刀具、角度刀具和鋸片刀具。
優(yōu)選地,所述光固化樹脂為雙酚A型環(huán)氧丙烯酸酯。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加工中用光固化樹脂的加工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復合材料加工機器、紫外燈、光固化樹脂噴嘴、閥體、樹脂管路、樹脂罐和空氣壓力源,所述復合材料加工機器設置有用于切削復合材料的刀具,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的樹脂入口通過閥體以及樹脂管路與所述樹脂罐流體連通,所述空氣壓力源與所述樹脂罐流體連通以驅動所述樹脂罐中樹脂流向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的樹脂出口對準所述刀具下方被加工工件,所述紫外燈燈光出口對準所述刀具下方被加工工件背對所述光固化樹脂噴嘴。
優(yōu)選地,所述空氣壓力源為空氣壓縮機。
優(yōu)選地,所述刀具為圓柱形刀具、面刀具、立刀具、三面刃刀具、角度刀具和鋸片刀具。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工藝和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去加工面纖維毛刺,及封補加工面切削口,從而達到簡單,方便,可減低成本,提高效率,達到切削復材制件的保障性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系統(tǒng)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復合材料加工機器,2為紫外燈,3為光固化樹脂噴嘴,4為閥體,5為樹脂管路,6為樹脂罐,7為空氣壓力源,11為刀具,71為空氣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復合材料加工時,切削過程中加工面會發(fā)生部分樹脂和纖維脫粘,會出現(xiàn)裸露纖維毛刺,這種纖維缺少樹脂的附著,較為柔軟,切削過程中難以除掉,部分樹脂和纖維的脫離過程還會造成局部分層,形成微小的創(chuàng)痕,不僅對外料外觀造成不良影響,還會以缺陷形式存在影響復合材料性能。
本發(fā)明提供的工藝和系統(tǒng)一方面光固化樹脂浸漬裸露纖維毛刺,固化后使纖維毛刺受到樹脂的限制作用—類似于形成光固化樹脂/纖維復合材料,而不再是柔軟易彎曲的纖維,因此可以被刀具切削除去,另一方面,光固化樹脂填充加工時復合材料產(chǎn)生的局部分層位置,對復合材料起到了保護作用。
如圖1所示,設立復合材料加工機器1(例如銑床,設置有刀具11)、紫外燈2、光固化樹脂噴嘴3、閥體4、樹脂管路5,樹脂罐6、空氣壓力源7(例如空氣壓縮機,通過空氣管路71與所述樹脂罐6流體連通),具體實施如下:將光固化樹脂噴嘴3,設置于切削刀具11后,光固化樹脂噴嘴3的樹脂出口對準加工件切割面,光固化樹脂噴嘴3樹脂入口連接閥體4前端,閥體4后端連接樹脂管路5前口,樹脂管路5后口連接樹脂罐6輸出口,樹脂罐6連接空氣壓力源7,提供輸出壓力。紫外燈2設置在光固化樹脂噴嘴3后,紫外燈2對準加工件切割面,并不可直接照射光固化樹脂噴嘴3的樹脂出口。通過閥體4控制樹脂通斷,在紫外燈2照射下樹脂固化實現(xiàn)去加工面纖維毛刺,及封補加工面切削口的加工切削的工作。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fā)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