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端子整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生產出來的端子帶一般是人工進行收攏,即通過人工轉動卷料盤,但是,由于生產端子帶的端子機一般速度較慢,通過安排人工對端子帶進行收攏的話,一般要人等著端子生產機器,效率太低,浪費人力物力。但是,如果通過電機轉動帶動卷料盤轉動的話,由于端子帶的端子之間連接的不是特別的牢靠,一旦電機將端子帶拉倒緊繃,端子帶將會斷裂,影響端子帶質量的同時也影響卷端子帶的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本端子帶脈沖式的進行收攏,端子帶收攏速度緩和,不會發(fā)生斷裂,不需要人工操作,全程自動,提高了端子帶收攏的智能性,且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基座、安裝在基座上的用于收攏端子帶的卷料盤、與卷料盤連接的傳動組件、安裝在基座上的用于盛放紙帶的紙帶盤以及設置在基座上的金屬桿,所述卷料盤卷收端子帶的同時還通過卷收紙帶與紙帶盤連接,所述傳動組件的導通電路一端電性連接金屬桿,另一端電性連接端子帶,所述端子帶處于松弛狀時,端子帶與金屬桿接觸,所述傳動組件的導通電路導通,傳動組件帶動卷料盤轉動收攏端子帶以及紙帶,端子帶收攏遠離金屬桿,傳動組件停止工作。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組件包括一電機、皮帶以及齒輪軸,所述電機安裝在基座下端,齒輪軸與電機通過皮帶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齒輪軸的一端固定連接于卷料盤,另一端通過第一滾珠軸承與基座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紙帶盤通過第二滾珠軸承與基座相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基座的底端面上設置有可以收合的滑輪。
優(yōu)選地,所述滑輪為四個,設置在基座的四個角。
優(yōu)選地,所述卷料盤以及紙帶盤都為凹型結構,紙帶以及端子帶收攏在凹形的溝槽中。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通過在端子帶進料的前方設置金屬桿,金屬桿與傳動組件電路電性相連,端子帶也與傳動組件電性相連,當端子帶生產機器生產的端子帶到一定的長度,端子帶處于松弛,端子帶將與金屬桿接觸,導通傳動組件的電路,傳動組件帶動卷料盤對端子帶及紙帶同時進行收攏,當收攏到一定的時候,端子帶遠離金屬桿,電路斷開,傳動組件停止工作;當端子機生產的端子帶又與金屬桿接觸時,又進行收攏,如此反復,脈沖式的進行,端子帶收攏速度緩和,不會發(fā)生斷裂,不需要人工操作,全程自動,提高了端子帶收攏的智能性,且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實施例的主立體視圖;
圖2為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實施例的后立體視圖;
圖3為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
附圖標記
11基座12卷料盤
13紙帶盤14紙帶
15端子帶16金屬桿
17滑輪18端子機
19電機20皮帶
21齒輪軸22第一滾珠軸承
23第二滾珠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應當理解,當在本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體、步驟、操作、元素和/或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征、整體、步驟、操作、元素、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還應當進一步理解,在本發(fā)明說明書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相關聯列出的項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組合以及所有可能組合,并且包括這些組合。
請參看圖1圖2以及圖3,一種端子帶收料裝置,收料裝置設置在端子機18一側,端子機18的端子帶15出口位置高于卷料盤12,其中,收料裝置包括基座11、安裝在基座11上的用于收攏端子帶15的卷料盤12、與卷料盤12連接的傳動組件、安裝在基座11上的用于盛放紙帶14的紙帶盤13以及設置在基座11上的金屬桿16,卷料盤12卷收端子帶15的同時還通過卷收紙帶14,通過紙帶14與紙帶盤13連接,傳動組件的導通電路一端電性連接金屬桿16,另一端電性連接端子帶15,當端子機18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端子帶15,端子帶15在卷料盤12之間處于松弛,端子帶15就會與金屬桿16接觸,使傳送組件的電路形成回路導通,使傳送組件工作,傳送組件將帶動卷料盤12對端子帶15以及紙帶14進行收攏,將端子帶15與紙帶14卷起,形成盤狀;當端子帶15收攏到一定的程度,端子帶15與金屬桿16分離,不發(fā)生接觸,此時,傳送組件的電路將會斷開,傳送組件停止工作,卷料盤12由于慣性,將還會對端子帶15進行部分收攏卷合,但是不會使端子帶15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當端子機18繼續(xù)工作,端子帶15又會松弛到與金屬桿16接觸,卷料盤12又進行收攏,如此反復,脈沖式的進行,端子帶15及紙帶14收攏速度緩和,不會發(fā)生斷裂,不需要人工操作,全程自動,提高了端子帶15收攏的智能性,且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傳動組件包括一電機19、皮帶20以及齒輪軸21,電機19安裝在基座11下端位置,這樣可以降低電機19的高度勢能,降低危險性,提高安全系數;齒輪軸21與電機19通過皮帶20連接,通過皮帶20連接,代替齒輪的硬性接觸,可以降低整個傳動組件的震動,降低噪音,提高整個裝置的平穩(wěn)性。具體的,齒輪軸21的一端固定連接于卷料盤12,帶動卷料盤12轉動,另一端通過第一滾珠軸承22與基座11連接,這樣可以使得齒輪軸21無聲帶動卷料盤12轉動,且不會產生較大的阻力。同樣的,紙帶盤13通過第二滾珠軸承23與基座11相連接,可以降低紙帶盤13與基座11之間的阻力,可以防止紙帶14由于阻力太大紙帶14扯斷。
優(yōu)選,在基座11的底端面上設置有可以收合的滑輪17。通過設置可以收合的滑輪17,可以根據需要,對滑輪17進行收合,當需要將裝置移動時,只需將滑輪17打開,方便使用,當需要將裝置固定在某一位置,只需將滑輪17收合,大大提高了端子帶15收料裝置的靈活性。一般地,滑輪17設置為四個,對應的,設置在基座11的四個角,這樣可以提高裝置的穩(wěn)定性。
而且,卷料盤12以及紙帶盤13都為凹型結構,紙帶14以及端子帶15收攏在凹形的溝槽中,這樣可以使得紙帶14以及收攏的紙帶14及端子帶15不會散落。
本發(fā)明實施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順序調整、合并和刪減。實施例對本方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