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與印后機械設備及自動模切機有關,具體屬于一種用于單張紙(包括紙板、瓦楞紙等)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單張紙全自動模切機在工作時,需要通過專門的輸紙機構或裝置將紙張、紙板等被加工材料輸送到自動模切機的定位咬紙位置,以便叼紙牙排叼住紙張或紙板等進入模切加工工位進行加工。目前,國內(nèi)全自動單張紙板、瓦楞紙模切機所用的輸紙機構主要有兩種方式,即吸盤式送紙機構和前緣式送紙機構。圖I所示為下吸盤式送紙機構,其工作原理為紙堆位于分紙擋板12和前托紙板13之間,吸盤11吸住紙堆最下面的一張紙板并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向后移動,使被吸住的 紙板前緣脫離前托紙板13下端的托腳,后緣伸入分紙擋板12下方的空隙中,吸盤11在動力裝置的驅動下向前移動將紙板的前緣送入接紙輥14和皮帶動力輥15之間(如圖中箭頭所示);隨后吸盤11放掉這張紙板,紙板在接紙輥14、皮帶動力輥15、輸紙皮帶16以及橡膠壓輪17的共同作用下向前運動,并被送至定位前規(guī)19處;位于橡膠壓輪17前側的毛刷壓輪18將紙板的尾端推向前規(guī)19處,并防止紙板在前規(guī)19處定位時由于存在前沖速度出現(xiàn)反彈情況。紙板完成定位后,叼紙牙排110叼住紙板進入后續(xù)工位進行加工。圖2所示為前緣式送紙機構,其工作原理為紙板被后托紙架23的托腳和托紙機構28托住,需要送紙時,托紙機構28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下運動,紙板被后托紙架23的托腳和送紙滾輪22托住,吸風箱21運轉將紙堆最下面的一張紙板向下吸住,使紙板緊貼送紙滾輪22 ;當送紙滾輪22轉動時,將紙板往前移動,使紙板前端通過前擋板24與過渡板27之間的縫隙,該縫隙只能允許一張紙板通過,其余紙板仍然被前擋板24擋??;送紙滾輪22繼續(xù)轉動,紙板前緣到達前規(guī)25處后送紙滾輪22停止轉動,然后吸風箱21停止,托紙機構28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向上運動將紙板托起,使紙板與送紙滾輪22脫離接觸,此時紙板完成在前規(guī)25處的定位;最后叼紙牙排26叼住紙板進入后續(xù)工位進行加工。前述兩種輸紙方式都屬于非確定性輸紙定位機構,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圖I所示的下吸盤式送紙機構輸紙定位時,紙板是通過接紙輥14和皮帶動力輥15的對滾向前輸送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相對壓力,所以在送紙過程中瓦楞紙板的痕線容易被接紙輥14壓塌,而且該機構的輸紙速度有限,完成各種動作需要比較復雜的結構。在紙板后緣離開接紙輥14和皮帶動力輥15且紙板還沒有到達前規(guī)19處時,紙板被橡膠壓輪17及輸紙皮帶16夾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紙板平穩(wěn)地往前輸送,但是如果某根輸紙皮帶16松動或橡膠壓輪17壓力不均勻,則可能導致輸紙歪斜。而且,當紙板前緣到達前規(guī)19處后,由于側規(guī)定位的需要,紙板上面不能有橡膠壓輪17壓住,只能靠毛刷壓輪18頂住紙板的后端,將紙板推向前規(guī)19定位并使紙板不出現(xiàn)反彈,但是如果出現(xiàn)產(chǎn)品紙板彎曲較嚴重和/或機器速度較快等情況,紙板在前規(guī)19處的定位穩(wěn)定性會下降,對定位精度就會造成影響。
圖2所示的前緣式送紙機構輸紙定位時,通過送紙滾輪22將紙板直接搓送到前規(guī)25定位,雖然輸紙的速度可以提高,但是紙板表面的磨損比較嚴重,而且當多組送紙滾輪22在平面內(nèi)的高度和摩擦力不一致時,紙板到達前規(guī)25時就會出現(xiàn)歪斜,從而影響定位精度,尤其在輸送做裱過紙的產(chǎn)品時影響更大。另外前擋板24與前規(guī)25之間的距離較短,當出現(xiàn)輸紙不良吋,已送出的紙板不容易取出,需要在堆紙區(qū)域強行將紙板從前擋板24和過渡板27之間的縫隙拉出,很容易造成紙板破損導致浪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及方法,可以對紙張精確定位,并減少對紙張的損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包括
儲紙機構、輸紙機構、推紙機構和定位機構;所述儲紙機構包括后托紙架和前擋板,所述后托紙架上設有外伸的后托腳;所述輸紙機構包括吸風箱、第一驅動機構和至少ー組帶傳動機構,每組帶傳動機構包括一輸送帶動カ棍、一輸送帶從動棍、連接輸送帶動カ棍和輸送帶從動棍的吸風輸送皮帶,所述輸送帶動カ棍由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所述吸風箱設于輸送帶動カ棍和輸送帶從動輥之間并位于吸風輸送皮帶的上下層皮帶之間,每條吸風輸送皮帶均布有若干吸風孔;所述吸風輸送皮帶的上表面與前擋板的下端之間留有ー縫隙,該縫隙的高度大于單張紙的厚度且小于兩張紙的厚度;所述推紙機構包括至少ー塊托紙板、至少兩個推手和分別控制每個推手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托紙板的后端位于輸送帶動カ輥下方,所述推手位于托紙板的兩側并在其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垂直于輸送帶動カ輥軸線的方向往復運動;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側規(guī)、至少兩個前規(guī)和至少兩個感應開關,所述兩個側規(guī)設于托紙板前端和前規(guī)之間井分別位于最外側兩個推手的外側,兩個側規(guī)之間的距離為單張紙的寬度;每ー套第二驅動機構及其驅動的推手均對應至少ー個前規(guī)和ー個感應開關,感應開關控制與其相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進ー步的,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一聯(lián)軸器,所述多個輸送帶動カ棍裝在同一動カ輸入軸上,該動カ輸入軸通過第一聯(lián)軸器與第一伺服電機的動カ輸出軸連接。進ー步的,所述輸紙機構還包括多個可轉動的壓紙輪,所述壓紙輪位于輸送帶動カ輥的上方并與吸風輸送皮帶接觸。進ー步的,所述輸紙機構還包括吹氣嘴,所述吹氣嘴位于壓紙輪的前上方。進ー步的,所述每套第二驅動機構包括ー個第二伺服電機、ー個第二聯(lián)軸器和一根滾珠絲杠,所述每個第二伺服電機對應ー個感應開關,其動カ輸出軸通過ー個第二聯(lián)軸器與滾珠絲杠連接,所述滾珠絲杠上配合裝有ー個移動套,該移動套與一個推手固定連接。進ー步的,所述儲紙機構還包括側擋板,該側擋板與前擋板相互垂直。優(yōu)選的,所述定位輸送裝置包括三組帶傳動機構、三塊托紙板和兩個推手,每組帶傳動機構對應一塊托紙板,相鄰的托紙板之間設有一個推手和與其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蛘?,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液壓缸、活塞和活塞桿,其中活塞桿與一個推手固定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感應開關為前規(guī)光電或者行程開關或觸發(fā)器。本發(fā)明還提供前述定位輸送裝置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吸風箱開始吸風,將后托紙架和前擋板之間的紙堆中最下面ー張紙吸附在吸風輸送皮帶上;第一驅動機構運轉,帶傳動機構在第一驅動機構的帶動下將紙傳遞至托紙板上;第二驅動機構運轉,推手在第二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推動紙向前規(guī)方向移動;當紙的前端一側被推至前規(guī)處,該側的感應開關觸發(fā)并控制由其控制的第二驅動 機構停止轉動,其余的第二驅動機構繼續(xù)運轉,直至所有的感應開關都觸發(fā)并控制第二驅動機構停止轉動,此時紙的前端靠在前規(guī)上,完成前規(guī)定位;兩個側規(guī)推紙,完成側向定位。本發(fā)明的定位輸送裝置,克服了傳統(tǒng)的吸盤式送至機構和前緣式送紙機構的缺陷,可以在紙板產(chǎn)品平整度等較差的條件下,精確地完成前規(guī)定位和側規(guī)定位,保證了機器的送紙精度,滿足高精度、高速度和低損耗的送紙要求,實現(xiàn)了紙板在可控狀態(tài)下的確定性定位。
圖I是現(xiàn)有的吸盤式送紙機構的示意圖;圖2是現(xiàn)有的前緣式送紙機構的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定位輸送裝置的主視圖,其中推手處于未推紙的狀態(tài);圖4是本發(fā)明的定位輸送裝置的主視圖,其中推手處于推紙的狀態(tài);圖5是本發(fā)明的定位輸送裝置的俯視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1吸嘴12分紙擋板13前托紙板14接紙輥15皮帶動カ輥16輸紙皮帶17橡膠壓輪18毛刷壓輪19前規(guī)110叼紙牙排21吸風箱22送紙滾輪23后托紙架24前擋板25前規(guī)26叼紙牙排27過渡板28托紙機構31輸送帶動カ輥32吸風輸送皮帶33吸風箱34后托腳35后托紙架36前擋板37壓紙輪38吹氣嘴39推手310前規(guī)311叼紙牙排312托紙板
313第一伺服電機314第一聯(lián)軸器315第二伺服電機316第二聯(lián)軸器317滾珠絲杠318前規(guī)光電319側擋板320推規(gu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本發(fā)明提供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如圖3至圖5所示,包括儲紙機構、輸紙機構、推紙機構和定位機構。儲紙機構包括后托紙架35、前擋板36和側擋板319,所述后托紙架35上設有外伸的后托腳34,側擋板319與前擋板36相互垂直。輸紙機構包括吸風箱33、第一驅動機構和至少ー組帶傳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三組帶傳動機構,每組帶傳動機構包括一輸送帶動カ輥31、一輸送帶從動輥、連接輸送帶動カ輥31和輸送帶從動輥的吸風輸送皮帶32。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伺服電機313和第一聯(lián)軸器314,所述多個輸送帶動カ棍31裝在同一動カ輸入軸上,該動カ輸入軸通過第一聯(lián)軸器314與第一伺服電機313的動カ輸出軸連接。吸風箱33設于輸送帶動カ棍31和輸送帶從動輥之間并位于吸風輸送皮帶32的上下層皮帶之間,每條吸風輸送皮帶32均布有若干吸風孔。所述吸風輸送皮帶32的上表面與前擋板36的下端之間留有ー縫隙,該縫隙的高度大于單張紙的厚度且小于兩張紙的厚度。前擋板36的位置可以調節(jié),根據(jù)被輸送加工的材料(如紙板、瓦楞紙)的厚度可以改變前擋板36的下端與吸風輸送皮帶32上表面之間的縫隙高度,使得單張材料可以通過而兩張材料不能通過。所述輸紙機構還包括多個可轉動的壓紙輪37和吹氣嘴38,所述壓紙輪37位于輸送帶動カ輥31的上方并與吸風輸送皮帶32接觸,吹氣嘴38位于壓紙輪37的前上方。推紙機構包括至少ー塊托紙板312、至少兩個推手39和分別控制每個推手39的第二驅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三塊托紙板312和兩個推手39,每塊托紙板312對應ー組帶傳動機構,其后端位于輸送帶動カ輥31下方,相鄰的托紙板312之間設有一個推手39和與其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每套第二驅動機構包括ー個第二伺服電機315、ー個第二聯(lián)軸器316和ー根滾珠絲杠317,姆個第二伺服電機315對應ー個感應開關,其動カ輸出軸通過ー個第二聯(lián)軸器316與滾珠絲杠317連接,所述滾珠絲杠317上配合裝有ー個移動套,該移動套與一個推手39固定連接,推手39在其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垂直于輸送帶動カ輥31軸線的方向往復運動。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側規(guī)320、至少兩個前規(guī)310和至少兩個感應開關,兩個側規(guī)320設于托紙板312前端和前規(guī)310之間并分別位于最外側兩個推手39的外側,本實施例中,兩個側規(guī)320分別位于兩個推手39的外側,并且兩個側規(guī)320之間的距離為單張紙的寬度(圖3和圖4中箭頭方向為單張紙的輸送方向,定義單張紙沿輸送方向的距離為長度,垂直于輸送方向的距離為寬度)。本實施例中,定位機構包括四個前規(guī)310和兩個前規(guī)光電318,其中兩個前規(guī)310和ー個前規(guī)光電318位于同側的側規(guī)320前內(nèi)側,該前規(guī)光電318控制同側的第二伺服電機315,另外兩個前規(guī)310和另ー個前規(guī)光電318位于另ー側的側規(guī)320前內(nèi)側,該前規(guī)光電318控制同側的第二伺服電機315。
除此之外,第二驅動機構還可以為液壓結構,即包括液壓缸、活塞和活塞桿,其中活塞桿與一個推手39固定連接,感應開關可以為行程開關或者觸發(fā)器。本發(fā)明所述的定位輸送裝置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吸風箱33開始吸風,將后托紙架35和前擋板36之間的紙堆中最下面一張紙板吸附在吸風輸送皮帶32上,紙板的后端被后托腳34托??;第一伺服電機313通過第一聯(lián)軸器314驅動輸送帶動力輥31,帶動吸風輸送皮帶32轉動,紙板被傳遞并依次通過吸風輸送皮帶32與前擋板36之間的縫隙和壓紙輪37 ;紙板輸送至尾部快脫離壓紙輪37時,由壓紙輪37和吹氣嘴38共同作用,使紙板完全落在托紙板312上;兩個第二伺服電機315通過第二聯(lián)軸器316帶動滾珠絲杠317轉動,與滾珠絲杠317配合的移動套帶動推手39向前規(guī)310方向運動,與此同時推手39推動紙板,如圖4所示;推手39不推紙時處于輸送帶動力輥31的后側以保證不影響落紙,如圖3所示;當紙板前端一側被推至前規(guī)310后,這一側的前規(guī)光電318接收信號,控制該側第二伺服電機315停止轉動,另一側如果還沒有到位,則另一側的第二伺服電機帶動推手繼續(xù)推送紙板,直至紙板前端都精確地靠在前規(guī)310上,完成紙板前規(guī)定位;隨后側規(guī)320推紙,完成紙板側向定位,所有定位完成后,叼紙牙排311叼住紙板 進入后續(xù)工位進行加工。本發(fā)明的定位輸送裝置,克服了傳統(tǒng)的吸盤式送至機構和前緣式送紙機構的缺陷,可以在紙板產(chǎn)品平整度等較差的條件下,精確地完成前規(guī)定位和側規(guī)定位,保證了機器的送紙精度,滿足高精度、高速度和低損耗的送紙要求,實現(xiàn)了紙板在可控狀態(tài)下的確定性定位。以上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該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其并非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制。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定位輸送裝置中各組件的數(shù)量及結構等做出的等效置換和改進,均應視為在本發(fā)明所保護的技術范疇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儲紙機構、輸紙機構、推紙機構和定位機構; 所述儲紙機構包括后托紙架(35)和前擋板(36),所述后托紙架(35)上設有外伸的后托腳(34); 所述輸紙機構包括吸風箱(33)、第一驅動機構和至少ー組帶傳動機構,每組帶傳動機構包括一輸送帶動カ棍(31)、ー輸送帶從動親、連接輸送帶動カ棍(31)和輸送帶從動棍的吸風輸送皮帶(32),所述輸送帶動カ輥(31)由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所述吸風箱(33)設于輸送帶動カ輥(31)和輸送帶從動輥之間并位于吸風輸送皮帶(32)的上下層皮帶之間,每條吸風輸送皮帶(32)均布有若干吸風孔;所述吸風輸送皮帶(32)的上表面與前擋板(36)的下端之間留有ー縫隙,該縫隙的高度大于單張紙的厚度且小于兩張紙的厚度; 所述推紙機構包括至少ー塊托紙板(312)、至少兩個推手(39)和分別控制每個推手(39)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托紙板(312)的后端位于輸送帶動カ輥(31)下方,所述推手(39)位于托紙板(312)的兩側并在其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垂直于輸送帶動カ輥(31)軸線的方向往復運動; 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側規(guī)(320)、至少兩個前規(guī)(310)和至少兩個感應開關,所述兩個側規(guī)(320)設于托紙板(312)前端和前規(guī)(310)之間并分別位于最外側兩個推手(39)的外側,兩個側規(guī)(320)之間的距離為單張紙的寬度;每ー套第二驅動機構及其驅動的推手(39)均對應至少ー個前規(guī)(310)和ー個感應開關,感應開關控制與其相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伺服電機(313)和第一聯(lián)軸器(314),所述多個輸送帶動カ棍(31)裝在同一動カ輸入軸上,該動カ輸入軸通過第一聯(lián)軸器(314)與第一伺服電機(313)的動カ輸出軸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紙機構還包括多個可轉動的壓紙輪(37),所述壓紙輪(37)位于輸送帶動カ輥(31)的上方并與吸風輸送皮帶(32)接觸。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紙機構還包括吹氣嘴(38),所述吹氣嘴(38)位于壓紙輪(37)的前上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第二驅動機構包括ー個第二伺服電機(315)、ー個第二聯(lián)軸器(316)和ー根滾珠絲杠(317),所述每個第二伺服電機(315)對應ー個感應開關,其動カ輸出軸通過ー個第二聯(lián)軸器(316)與滾珠絲杠(317)連接,所述滾珠絲杠(317)上配合裝有ー個移動套,該移動套與一個推手(39)固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紙機構還包括側擋板(319),該側擋板(319)與前擋板(36)相互垂直。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輸送裝置包括三組帶傳動機構、三塊托紙板(312)和兩個推手(39),每組帶傳動機構對應ー塊托紙板(312),相鄰的托紙板(312)之間設有一個推手(39)和與其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液壓缸、活塞和活塞桿,其中活塞桿與一個推手(39)固定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5或8所述的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開關為前規(guī)光電(318)或者行程開關或者觸發(fā)器。
10.如權利要求I述的定位輸送裝置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吸風箱(33)開始吸風,將后托紙架(35)和前擋板(36)之間的紙堆中最下面一張紙吸附在吸風輸送皮帶(32)上; 第一驅動機構運轉,帶傳動機構在第一驅動機構的帶動下將紙傳遞至托紙板(312)上; 第ニ驅動機構運轉,推手(39)在第二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推動紙向前規(guī)(310)方向移動; 當紙的前端ー側被推至前規(guī)(310 )處,該側的感應開關觸發(fā)并控制由其控制的第二驅動機構停止轉動,其余的第二驅動機構繼續(xù)運轉,直至所有的感應開關都觸發(fā)并控制第二驅動機構停止轉動,此時紙的前端靠在前規(guī)(310)上,完成前規(guī)定位; 兩個側規(guī)(320 )推紙,完成側向定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單張紙自動模切機的定位輸送裝置及方法,包括儲紙機構、輸紙機構、推紙機構和定位機構;輸紙機構包括吸風箱、第一驅動機構和至少一組帶傳動機構,每組帶傳動機構包括輸送帶動力輥、輸送帶從動輥、均布吸風孔的吸風輸送皮帶;吸風箱位于吸風輸送皮帶的上下層之間;吸風輸送皮帶的上表面與前擋板的下端留有供單張紙通過的縫隙;推紙機構包括至少一托紙板、至少兩個推手和第二驅動機構,推手在對應的第二驅動機構的作用下沿垂直于輸送帶動力輥軸線的方向往復運動;定位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前規(guī)和兩個側規(guī),每個前規(guī)對應一個感應開關和一套第二驅動機構。本發(fā)明在紙板平整度較差的條件下,實現(xiàn)了紙板在可控狀態(tài)下的確定性定位。
文檔編號B65H3/12GK102862836SQ2012103672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李寧, 劉傳喜 申請人:上海耀科印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