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行車折疊后停放裝置。
背景技術:
高鐵在中國的普及,其快速、便宜、方便、安全深得人心,坐高鐵出門旅游,應該是個趨勢;但一下車后,交通工具的方便性、經(jīng)濟性又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影響老年人坐高鐵旅游。但他們的自行車、三輪車都騎得很順溜,如果下車后有此類交通工具,肯定是他們的所愛,不但鍛煉了身體,還增加了游樂性。制造出折疊后,能帶上高鐵的,符合鐵路行李要求的自行車、三輪車就能適合他們的需求。
現(xiàn)有的支撐架安裝在安裝孔位置,其只能起到展開狀態(tài)時的支撐作用,自行車折疊狀態(tài)下支撐架不能起到支撐作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本發(fā)明,使折疊后的自行車能夠穩(wěn)當停放。
為實現(xiàn)所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腳踏的腳踏軸翻折結(jié)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腳架軸、彈簧鉤、固定銷、限位銷、彈簧、腳架固定板、安裝孔、彈簧掛鉤、彈性卡、導槽,所述腳架軸為實心軸體,軸體上端貫穿有固定銷和限位銷,腳架軸軸體中部有一彈簧鉤掛彈簧,所述彈簧鉤位于腳架軸中部,是腳架軸的一部分,通過它使得彈簧可以掛在腳架軸上,所述固定銷位于腳架軸的最頂端,并貫穿腳架軸和腳架固定板,固定銷到腳架固定板安裝孔的距離較目前腳架的距離增大6-8cm,固定銷外徑大小與腳架軸上的孔徑大小相匹配,腳架軸經(jīng)固定銷固定在腳架固定板上,且腳架軸可以以固定銷為圓心,在腳架固定板上下限位之間轉(zhuǎn)動,所述限位銷位于腳架軸上端,緊鄰固定銷,同樣貫穿腳架軸和腳架固定板,限位銷在隨腳架軸轉(zhuǎn)動時由腳架固定板上的導槽限制其運動軌跡,所述彈簧:兩端各有一個掛鉤,分別掛在腳架軸和腳架固定板上,利用它的特點可保持腳架軸穩(wěn)定,無異響,所述腳架固定板:位于自行車后軸上,在其左上角有一安裝孔,可安裝固定整個腳架;與安裝孔處于同一水平線之上,且相鄰處貫穿一固定銷,固定腳架軸;在其右上角有一掛鉤掛彈簧;位于腳架固定板右下角,即腳架軸轉(zhuǎn)動的上、下限位處各有一截面為三角形的彈性卡,可使腳架軸越過彈性卡時對腳架產(chǎn)生一個支撐作用;與彈性卡相鄰處為腰形導槽,限位銷在導槽其內(nèi)部移動,所述安裝孔:位于自行車腳架固定板左端,大小形狀與自行車后軸直徑相匹配,可安裝固定整個腳架,所述彈簧掛鉤位于腳架固定板右上角,彈簧掛在其上方,所述彈性卡位于腳架固定板右下角,截面為三角形且韌性較好,腳架軸上下轉(zhuǎn)動越過其上方時,彈性卡可對腳架軸產(chǎn)生支撐力,所述導槽位于腳架固定板上,與彈性卡相鄰,形狀為腰形,限位銷在其內(nèi)部運動。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自行車腳踏的腳踏軸翻折結(jié)構,其支撐架結(jié)構在自行車的展開狀態(tài)與折疊狀態(tài)均能起到支撐自行車的效果。
附圖說明:
如圖1、圖2:
圖1為自行車打開時腳架對自行車的支撐圖;
圖2為自行車折疊時腳架對自行車的支撐圖。
圖中:腳架軸為1、彈簧鉤為2、固定銷為3、限位銷為4、彈簧為5、腳架固定板為6、安裝孔為7、彈簧掛鉤為8、彈性卡為9、導槽為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圖1、圖2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本發(fā)明自行車折疊后停放裝置,包括:腳架軸、彈簧鉤、固定銷、限位銷、彈簧、腳架固定板、安裝孔、彈簧掛鉤、彈性卡、導槽,所述腳架軸為實心軸體,軸體上端貫穿有固定銷和限位銷,腳架軸軸體中部有一彈簧鉤掛彈簧,所述彈簧鉤位于腳架軸中部,是腳架軸的一部分,通過它使得彈簧可以掛在腳架軸上,所述固定銷位于腳架軸的最頂端,并貫穿腳架軸和腳架固定板,固定銷到腳架固定板安裝孔的距離較目前腳架的距離增大6-8cm,固定銷外徑大小與腳架軸上的孔徑大小相匹配,腳架軸經(jīng)固定銷固定在腳架固定板上,且腳架軸可以以固定銷為圓心,在腳架固定板上下限位之間轉(zhuǎn)動,所述限位銷位于腳架軸上端,緊鄰固定銷,同樣貫穿腳架軸和腳架固定板,限位銷在隨腳架軸轉(zhuǎn)動時由腳架固定板上的導槽限制其運動軌跡,所述彈簧:兩端各有一個掛鉤,分別掛在腳架軸和腳架固定板上,利用它的特點可保持腳架軸穩(wěn)定,無異響,所述腳架固定板:位于自行車后軸上,在其左上角有一安裝孔,可安裝固定整個腳架;與安裝孔處于同一水平線之上,且相鄰處貫穿一固定銷,固定腳架軸;在其右上角有一掛鉤掛彈簧;位于腳架固定板右下角,即腳架軸轉(zhuǎn)動的上、下限位處各有一截面為三角形的彈性卡,可使腳架軸越過彈性卡時對腳架產(chǎn)生一個支撐作用;與彈性卡相鄰處為腰形導槽,限位銷在導槽其內(nèi)部移動,所述安裝孔:位于自行車腳架固定板左端,大小形狀與自行車后軸直徑相匹配,可安裝固定整個腳架,所述彈簧掛鉤位于腳架固定板右上角,彈簧掛在其上方,所述彈性卡位于腳架固定板右下角,截面為三角形且韌性較好,腳架軸上下轉(zhuǎn)動越過其上方時,彈性卡可對腳架軸產(chǎn)生支撐力,所述導槽位于腳架固定板上,與彈性卡相鄰,形狀為腰形,限位銷在其內(nèi)部運動。
工作原理:
自行車打開時腳架對自行車的支撐:由于改進后的腳架固定銷(3)到安裝孔(7)的距離增大,合適距離為6-8cm ,所以當腳架軸(1)收起,處于上限位時腳架軸(1)末端超出自行車后輪外沿,而當腳架軸(1)放下要支撐自行車時,腳架軸(1)末端將更加小于自行車后輪外沿,便于自行車立放更加穩(wěn)定,腳架固定板(6)上的彈性卡(9)使得腳架軸(1)處在上、下限位時保持固定;
自行車折疊時腳架對自行車的支撐:首先將腳架軸(1)從下限位轉(zhuǎn)動至上限位,在這過程中腳架軸(1)要越過下限位的彈性卡(9)時,需對腳架軸(1)施加一個外力,在腳架軸(1)越過彈性卡(9)時,由于彈簧(5)收縮帶動腳架軸(1)向上轉(zhuǎn)動至上限位彈性卡(9)時停止,再對腳架軸(1)施加一個外力,使得腳架軸(1)越過上限位彈性卡(9),這時彈性卡(9)對腳架軸(1)產(chǎn)生支撐力,使得腳架軸(1)保持穩(wěn)定,由于現(xiàn)在固定銷(3)到安裝孔(7)的距離增大了6-8cm,所以此時的腳架軸(1)末端超出自行車后輪外沿,這樣,由自行車折疊后的兩輪和處于上限位的腳架軸(1)三點共同組成一個平面,可使得折疊后的自行車保持立放。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qū)I(yè)技術人員能夠?qū)崿F(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