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屬于電動三輪車領(lǐng)域,包括座椅底板、前減震彈簧、支撐連桿、車架,后減震彈簧,支撐連桿連接于座椅底板的后端與車架的前端,座椅底板的前端與支撐連桿的前端之間通過前減震彈簧連接,車架的后端與支撐連桿的后端通過后減震彈簧連接。有益效果是座椅的前后端均安裝彈簧,受力均勻,減震效果好,能夠?qū)崿F(xiàn)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對坐墊的減震效果。
【專利說明】
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屬于電動三輪車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市場上現(xiàn)有的休閑電動三輪車屬于后橋鋼板彈簧減震,減震效果差,整車減震,嚴(yán)重影響駕乘人員舒適性。一些電動三輪車的座椅采用下部直接安裝多個彈簧來起到減震舒適的效果,但是直接安裝多個彈簧減震效果差,舒適度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休閑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能夠?qū)崿F(xiàn)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對坐墊的減震效果。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休閑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屬于電動三輪車領(lǐng)域,包括座椅底板、前減震彈簧、支撐連桿、車架,后減震彈簧,其特征在于,支撐連桿連接于座椅底板的后端與車架的前端,座椅底板的前端與支撐連桿的前端之間通過前減震彈簧連接,車架的后端與支撐連桿的后端通過后減震彈簧連接。
[0005]支撐連桿與座椅底板、車架、前減震彈簧、后減震彈簧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活動鉸接。
[0006]本實用新型起到的有益效果是:座椅的前后端均安裝彈簧,受力均勻,減震效果好,能夠?qū)崿F(xiàn)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對坐墊的減震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08]圖中:1、座椅底板,2、如減震彈黃,3、支撐連桿,4、車架,5、后減震彈黃。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jìn)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座椅底板1、前減震彈簧2、支撐連桿3、車架4,后減震彈簧5,支撐連桿3連接于座椅底板I的后端與車架4的前端,座椅底板I的前端與支撐連桿3的前端之間通過前減震彈簧2連接,車架4的后端與支撐連桿3的后端通過后減震彈簧5連接。采用前后各安裝一個減震彈簧可以使座椅均勻受力,將減震效果做到最佳。
[0011]同時支撐連桿3與座椅底板1、車架4、前減震彈簧2、后減震彈簧5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活動鉸接,將受到的力均勻的分布。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包括座椅底板、前減震彈簧、支撐連桿、車架,后減震彈簧,其特征在于,支撐連桿連接于座椅底板的后端與車架的前端,座椅底板的前端與支撐連桿的前端之間通過前減震彈簧連接,車架的后端與支撐連桿的后端通過后減震彈簧連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三輪車座椅減震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支撐連桿與座椅底板、車架、前減震彈簧、后減震彈簧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活動鉸接。
【文檔編號】B62J1/02GK204150151SQ201420501643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9月2日
【發(fā)明者】鹿世敏, 李召勤, 姜艷秋, 姚永 申請人:江蘇金彭車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