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駕駛室用地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包括一設置在駕駛室內的板體,板體的外圍固定設有一補板,補板沿板體的一側延伸至板體的前端側,補板遠離所述板體前端側的一端與農(nóng)業(yè)機械的輪罩連接在一起,輪罩與補板位于板體的同一側,位于板體前端側的補板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梁,位于板體一側的補板和所述輪罩的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梁,靠近板體前端側的補板上加工有第一線束槽,靠近板體一側的補板上加工有第二線束槽,靠近輪罩的補板上加工有第三線束槽,第一線束槽、第二線束槽和第三線束槽依次連通且為通過沖壓工藝一體成型的Z型凹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延緩線束老化損壞,提升駕駛室結構強度。
【專利說明】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駕駛室用地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農(nóng)業(yè)裝備領域尤其是拖拉機,駕駛室用前地板為板體式,板體作為蒙皮焊接在地板梁上,整機線束布置在地板的下方,從駕駛室的外側走線,線束布置在駕駛室外側,極易老化,造成損壞;且板體本身強度較弱,對整個駕駛室骨架強度貢獻度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以解決采用現(xiàn)有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的前地板由于本身結構限制,導致整機線束從駕駛室外側走線易老化以及前地板本身強度低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包括一設置在駕駛室內的板體,所述板體的外圍固定設有一補板,所述補板沿所述板體的一側延伸至所述板體的前端側,所述補板遠離所述板體前端側的一端與農(nóng)業(yè)機械的輪罩連接在一起,所述輪罩與所述補板位于所述板體的同一側,位于所述板體前端側的所述補板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梁,位于所述板體一側的所述補板和所述輪罩的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梁;
[0005]靠近所述板體前端側的所述補板上加工有第一線束槽,靠近所述板體一側的所述補板上加工有第二線束槽,靠近所述輪罩的所述補板上加工有第三線束槽,第一線束槽、第二線束槽和第三線束槽依次連通且均為通過沖壓工藝一體成型的Z型凹槽。
[0006]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板體的底部固定設有第三加強梁,所述第三加強梁靠近所述第一線束槽,所述第三加強梁與所述第一線束槽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線束槽一側槽壁的頂端與所述板體的上表面平齊,另一側槽壁的底端與所述第一加強梁的一側固定連接;靠近所述板體一側的所述板體的底部與所述第二線束槽的槽底之間設有第四加強梁,第四加強梁的頂部與所述板體連接,底部與所述第二線束槽的槽底連接為一體,且所述第四加強梁的側壁與所述第二線束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0007]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由于板體的外圍固定設有一補板,所述補板沿所述板體的一側延伸至所述板體的前端側,所述補板遠離所述板體前端側的一端與農(nóng)業(yè)機械的輪罩連接在一起,位于所述板體前端側的所述補板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梁,位于所述板體一側的所述補板和所述輪罩的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梁,增加的補板作為地板梁結構的一部分,以此提升駕駛室結構強度,更好的適應作業(yè)機械惡劣的作業(yè)環(huán)境,延長機械使用壽命,又由于在補板上通過沖壓工藝一體成型用于容納線束的凹槽,將原來裝配在駕駛室外側的線束納入凹槽中,不被暴露在外側,可有效防止腐蝕、污濁,從而延緩線束老化損壞。
[0009]由于第四加強梁的側壁與第二線束槽的延伸方向平行,可方便線束的順利走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中A-A的斷面示意圖;
[0012]圖3是圖1中B-B的斷面示意圖;
[0013]圖4是圖1中C-C的斷面示意圖;
[0014]圖中:1、板體,2、補板,20、第一線束槽,21、第二線束槽,22、第三線束槽,3、輪罩,
4、第一加強梁,5、第二加強梁,6、第三加強梁,7、第四加強梁。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至圖4共同所示,一種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包括一設置在駕駛室內的板體1,板體I的外圍固定設有一補板2,補板2沿板體I的一側延伸至板體的前端側,補板2遠離板體I前端側的一端與農(nóng)業(yè)機械的輪罩3連接在一起,輪罩3與補板2位于板體I的同一側,位于板體I前端側的補板2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梁4,位于板體I 一側的補板2和輪罩3的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梁5 ;
[0017]靠近板體I前端側的補板2上加工有第一線束槽20,靠近板體I 一側的補板2上加工有第二線束槽21,靠近輪罩3的補板2上加工有第三線束槽22,第一線束槽20、第二線束槽21和第三線束槽22依次連通且均為通過沖壓工藝一體成型的Z型凹槽,具體如圖1中所示。
[0018]如圖2中所示,板體I的底部固定設有第三加強梁6,第三加強梁6靠近第一線束槽20,第三加強梁6與第一線束槽2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線束槽20 —側槽壁的頂端與板體I的上表面平齊,另一側槽壁的底端與第一加強梁4的一側焊接后,增強了第一加強梁4位置的強度;
[0019]如圖4中所示,靠近板體I 一側的板體I的底部與第二線束槽21的槽底之間設有第四加強梁7,第四加強梁7的頂部與板體I連接,底部與第二線束槽21的槽底連接為一體,且第四加強梁7的側壁與第二線束槽21的延伸方向平行,線束可方便由此通過。
[0020]如圖3中所示,補板2上形成的第三線束槽22的位置可替代該處原先的橫梁,由于此第三線束槽22的截面積大于原有梁結構截面積,所產(chǎn)生的強度優(yōu)于原結構。
[0021]因此上述增加的補板2不僅解決了線束布置的問題,而且同時可作為加強梁增加板體的強度,設計合理。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包括一設置在駕駛室內的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上固定設有一補板,所述補板沿所述板體的一側延伸至所述板體的前端側,所述補板遠離所述板體前端側的一端與農(nóng)業(yè)機械的輪罩連接在一起,所述輪罩與所述補板位于所述板體的同一側,位于所述板體前端側的所述補板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梁,位于所述板體同一側的所述補板和所述輪罩的外側上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梁; 靠近所述板體前端側的所述補板上加工有第一線束槽,靠近所述板體一側的所述補板上加工有第二線束槽,靠近所述輪罩的所述補板上加工有第三線束槽,所述第一線束槽、第二線束槽和第三線束槽依次連通且均為通過沖壓工藝一體成型的Z型凹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nóng)業(yè)機械駕駛室用地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板體前端側的所述板體的底部固定設有第三加強梁,所述第三加強梁靠近所述第一線束槽,所述第三加強梁與所述第一線束槽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線束槽一側槽壁的頂端與所述板體的上表面平齊,另一側槽壁的底端與所述第一加強梁的一側固定連接;靠近所述板體一側的所述板體的底部與所述第二線束槽的槽底之間設有第四加強梁,所述第四加強梁的頂部與所述板體連接,底部與所述第二線束槽的槽底連接為一體,且所述第四加強梁的側壁與對應的所述第二線束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3996481SQ20142045026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1日
【發(fā)明者】李傳成, 胡衛(wèi)東, 孫輝, 劉琨, 朱寶山 申請人: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