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動踏板,特別是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摩托車上,摩托車后制動踏板裝配于車架最下部靠近擱腳處,從消聲器下方通過,主要由腳踏板、踏板臂、踏板襯套和拐臂依次焊接而成,其踏板襯套套在固定軸上并用墊圈和開口銷固定,使后制動踏板能相對于固定軸轉(zhuǎn)動,在后制動踏板的尾部焊接有拐臂,該拐臂通過銷軸與后制動拉桿的鉸接,回位彈簧一頭掛接在連接后制動拉桿與拐臂的銷軸上,另一頭掛接在車架上,這樣當腳踩動后制動踏板時,后制動踏板繞固定軸順時針轉(zhuǎn)動,并通過后制動拉桿拉動后制動搖臂,實現(xiàn)制動。后制動踏板由右腳控制,位于擱腳的前方,這樣有利于解放雙手去控制離合、油門以及前制動剎車,同時由于右腳比較有力,可以應付長時間制動或者緊急制動等狀況, 但是傳統(tǒng)的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因為靠近摩托車的馬達、消聲器、排氣管等聚集有較高熱量的金屬件,容易造成人體燙傷事故,尤其是夏天,金屬件上的溫度更高且難以迅速散熱,人體著裝較為單薄,危險系數(shù)更是大大增加。另外,傳統(tǒng)摩托車的后制動踏板面積一般為 40mmX 50mm,面積偏小,當后制動踏板因為長年使用產(chǎn)生安裝松動或者變形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踩偏、打滑,甚至因為踩偏踏板彈起造成腿部傷害。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容易產(chǎn)生危險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摩托車后制動踏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包括踏板臂,焊接在踏板臂前端的腳踏板,焊接在踏板臂后端的踏板襯套,以及焊接在踏板襯套上的拐臂,所述的腳踏板上靠近摩托車的一側(cè)設置有擋條。進一步,所述的擋條為倒U形金屬線鉤。為了增加腳踏板的面積,使制動更加可靠安全,所述的腳踏板長為60mm到80mm, 寬為 50mm 至Ij 60mm。為了防止打滑,所述的腳踏板上設置有防滑紋。為了完成制動以后后制動踏板能夠順利回位,所述的踏板臂上還設置有彈簧鉤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置有檔條,可以有效防止不小心觸碰到發(fā)動機等金屬件造成的燙傷;腳踏板面積更寬,并設置有防滑紋,能夠防止踩偏、打滑等情況發(fā)生,使制動更加安全可靠。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3[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包括踏板臂1,焊接在踏板臂1前端的腳踏板2,焊接在踏板臂1后端的踏板襯套3,以及焊接在踏板襯套3上的拐臂4,所述的腳踏板2上靠近摩托車的一側(cè)設置有擋條21。進一步,所述的擋條21為倒U形金屬線鉤,通過焊接與腳踏板連接在一起。為了增加腳踏板2的面積,使制動更加可靠安全,優(yōu)選的,所述的腳踏板2長為 70mm,寬為 50mmo為了防止打滑,所述的腳踏板2上設置有凹凸防滑紋22。為了完成制動以后后制動踏板能夠順利回位,所述的踏板臂1上還設置有彈簧鉤座11,彈簧鉤座11可以通過彈簧與車架連接在一起。當然,本實用新型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之外,還可以做一些結(jié)構(gòu)尺寸上的調(diào)整,此類等同技術方案也應當在其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包括踏板臂(1 ),焊接在踏板臂(1)前端的腳踏板(2),焊接在踏板臂(1)后端的踏板襯套(3),以及焊接在踏板襯套(3)上的拐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腳踏板(2)上靠近摩托車的一側(cè)設置有擋條(2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條(21)為倒 U形金屬線鉤。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腳踏板(2)長為 60mm 到 80mm,寬為 50mm 到 60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腳踏板(2)上設置有防滑紋(22)。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臂(1)上還設置有彈簧鉤座(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后制動踏板,包括踏板臂,焊接在踏板臂前端的腳踏板,焊接在踏板臂后端的踏板襯套,以及焊接在踏板襯套上的拐臂,所述的腳踏板上靠近摩托車的一側(cè)設置有擋條,可以有效防止不小心觸碰到發(fā)動機等金屬件造成的燙傷,腳踏板面積更寬,并設置有防滑紋,能夠防止踩偏、打滑等情況發(fā)生,使制動更加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62L3/04GK202295179SQ20112041685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邱小明 申請人:江門氣派摩托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