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是一種便攜式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作為一種環(huán)保健康而且應用方便的交通工具,得到廣泛的應用。人們希 望自行車能方便攜帶,特別是可以帶著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以便在旅行中使用。現(xiàn) 在已經(jīng)有不少人考慮了這個需求,設計了便攜式自行車,其中一些還考慮了折疊后可有行 李車的功能,例如專利 93200096. 7,92230693. 1,200710164031. 0、87101807、88102095、 02264543. 8,85200761,88214786. 2,96221407. 8,97232813. 0,200710068795 等,提供 了 一 些便攜折疊式自行車的方案。不過這些自行車為了達到攜帶時尺寸小的目的,對車的大梁 等作了可折疊的設計,或者是大梁可升縮的設計(申請?zhí)?00710068795)。但折疊設計不僅增加了制造成本,由于折疊處往往設計在大梁中間,也就是車架 受力最大處,使得車架結構的強度受到影響,成為大梁強度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難以滿足《自行車 車架》(QB1880-2008)技術規(guī)范要求,犧牲了自行車的安全性。另外,一些便攜折疊式自行車設計中為了便于攜帶的要求,與標準的自行車車架 尺寸相比有較大縮減。車架的尺寸是根據(jù)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對能不能很好發(fā)揮騎車者力 量和騎車者的舒適感有重大影響,這些便攜自行車對車架尺寸的設計改動,影響了自行車 的性能。一些現(xiàn)有技術便攜式自行車考慮了折疊后可以作為行李車使用,但一般是將車架 折疊后使前后輪在同一軸線上而成,與常規(guī)的行李車有較大的差距,放置行李處的面積小、 重心高,使用不太方便。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車架尺寸如常規(guī)自行車的尺寸一樣、車架可不折 疊的便攜式自行車,而且它可變形為行李車,同時也可以變形為一個箱子,以便攜帶。本實用新型是用以下方法實現(xiàn)的實際上,常規(guī)的自行車盡管前后輪的輪軸間距 在1米至1. 2米左右,但由于前叉有前傾角,前輪軸比車架要向前,所以常規(guī)自行車所用車 架的尺寸,長度僅有0.8米到1米左右;車架的高度與車輪直徑相關,對輪子較小的自行車, 其車架的高度尺寸也較小;所以車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攜帶而不需要折疊。本實用新型就是把自行車的車架設計成一個帶提把的箱體,提把同時就是車架的 前面部分,驅動傳動機構裝在這個箱體內。這樣,車架就可制造成一個整體,而且車架的外 形是一個帶提把的箱體,形狀和尺寸與行李箱相近。為了方便攜帶,這個自行車的前輪、后輪、把手、車座和一個曲柄,是可以快速拆卸 的;拆下的兩個輪子與拆下的把手、曲柄、車座,都可放入作為車架的箱體內。如果把兩個輪子拆下后裝到箱體的兩側,就組成一輛行李車。箱體的蓋子,可兼作自行車的行李架。蓋子尺寸較大時,可折疊后作為自行車的行 李架,也可分拆為二件,分別作為自行車的前、后行李架。[0011]箱體的提把部分,或與箱體做成一體,或可折疊到箱體內,或可升縮到箱體內。因 為箱體與提把處折疊,不是車架最大受力處,而且折疊的鉸鏈尺寸可設計較大,折疊件受力
更合理。箱體及蓋子的迎風面上可開有孔,以減小騎行時的空氣阻力。本實用新型自行車的剎車,可以用現(xiàn)有技術的線控剎車,以方便把手的拆卸。本實用新型自行車的支腳,設在箱體的中下部。各部件的快速拆卸、裝配,可用現(xiàn)有技術的銷釘、銷孔,或螺紋螺母,或卡箍、偏心 擠壓件。本實用新型便攜式自行車用箱體作為車架的主要部分,而箱體需要放入車輪,所 以車架的尺寸比一般便攜式自行車車架大,對抗彎力矩有利,車架可靠性高。如此,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把車架設計為一個帶提把的箱體,前輪、后輪、把手、車座 和曲柄拆卸后能裝入此箱體內;或者將拆下的前后輪子裝到箱體的兩側,自行車就變型為 行李車,所以實現(xiàn)了車架不折疊、可方便攜帶、又可作為行李車的目的。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行車部件拆卸、組裝的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行車組裝后的示意圖。附圖3是自行車部件拆卸后裝入箱體后的示意圖。 附圖4是自行車改裝成行李車后的示意圖。附圖5是蓋子折疊的示意圖。附圖6是提把設計成可折疊到箱體內的示意圖。附圖7是提把設計成可升縮時的示意圖。附圖中,1是把手,2是箱體,2a是箱體的提把,3是車座,4是蓋子,5是后輪,6是支 腳,7是曲柄,8是前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附圖1中看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可拆卸成7個部件,這些拆卸處都設計成可快速 裝、拆,而傳動部分以及在箱體內的另一個曲柄,以及支腳(6)是不用拆卸的。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行車組裝后的示意圖,可看出箱體(2)占車體的位置。箱 體O)中可布置一些承受力的增強筋;增強筋可另外設計布置,所以菱形架不一定要如圖 示的延伸到箱體O)內。從附圖3中,可看到拆卸下的部件裝入到箱體(2)內,箱體(2)內相應的地方,設 計有這些部件的固定件。裝了拆卸下的部件后,箱體O)內還有些空間,可放置工具和行李。附圖4中可看到,將前輪(8)、后輪(5)裝到箱體(2)的兩側后,本實用新型自行車 就變成了行李車,而且這個行李車的尺寸、形狀都與常規(guī)的行李車相近。附圖5是蓋子(4)折疊的一種方式,也是附圖1中所示的方式;蓋子⑷也可以不 折疊而直接裝在箱體( 后面當作行李架,或可以拆成二半,分別裝在把手(1)和箱體(2)后面,做成前后行李架;當然,這時把手(1)上需要設計有相應的固定裝置。附圖6中,提把Qa)可以折疊到箱體(2)中的示意圖,圖中可看到,折疊部件的尺 寸比較大,使這部件的受力比較小。附圖7是提把Qa)可升縮的一種設計示意圖,提把Oa)縮入后,箱體( 的外形 尺寸更小。本實用新型自行車的特點是車架就是一個帶把手的箱體,車架尺寸大、力學性能 好;車架中間可不折疊,保證了強度。前輪、后輪、把手、車座和曲柄可快速拆卸,拆卸后把部 件裝入箱體,外觀整齊,方便攜帶、存放。把拆卸后的輪子裝在箱體的兩側,自行車就成了行 李車。整車的尺寸與常規(guī)自行車相近,所以可在不降低騎行的性能的同時,達到方便旅行攜 帶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其車架設計成一個帶提把Oa)的箱體O),提把 (2a)同時就是車架的前面部分,驅動傳動機構裝在這個箱體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子的前輪(8)、后輪(5)、把手(1)、車座 (3)和一個曲柄(7),是可以快速拆卸的,拆下的兩個輪子與拆下的把手、曲柄、車座,可放 入作為車架的箱體O)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把前輪、后輪拆下后裝到箱體的兩側,就組 成一輛行李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其箱體的提把部分,或與箱體做成一體,或 可折疊到箱體內,或可升縮到箱體內。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自行車,其特點是車架就是一個帶把手的箱體,車架尺寸大、力學性能好;車架中間可不折疊,保證了強度。前輪、后輪、把手、車座和曲柄可快速拆卸,拆卸后把部件裝入箱體,外觀整齊,方便攜帶、存放。把拆卸后的輪子裝在箱體的兩側,自行車就成了行李車。整車的尺寸與常規(guī)自行車相近,所以可在不降低騎行的性能的同時,達到方便旅行攜帶的目的。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1923262SQ20102054268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3日
發(fā)明者古俞金, 葉梅玲, 周偉偉, 鐘云霞, 陳悅文, 陳耀東, 陳黎明 申請人:陳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