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
背景技術:
嬰兒車主要由車架及樞接于車架底部的輪子組成,通常嬰兒車的前輪可相對于車 架做360度自由旋轉。在推進過程中,如遇到路面不平或推進速度太快,就會引起前輪大幅 轉向,導致車子失去平衡而傾斜甚至顛覆;如果嬰兒車的前輪固定不動,在需要嬰兒車轉彎 時推車者要費力搬動嬰兒車才能轉向,這又帶來了使用上的極大不便。所以嬰兒車上需要 設置一種能自由控制前輪定向的機構。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嬰兒車設有控制前輪定向的機 構,但是其結構復雜,操作不便。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嬰兒車前輪自動 定向機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包括固定軸及輪座其特征在于固定軸上設有卡口,輪 座上安裝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與輪座樞接,定位桿一端設有卡塊,所述卡塊卡入卡口內。輪座與定位桿之間設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包括設置在定位桿底部的彈簧定 位柱、設置在輪座上的彈簧定位沉孔及一端裝在彈簧定位柱上、另一端安裝在彈簧定位沉 孔內的復位彈簧??▔K端面為圓弧形。輪座兩側面各設有一調節(jié)柱;定位桿兩側面各設有一調節(jié)孔,所述調節(jié)柱穿設在 調節(jié)孔內。調節(jié)孔包括前孔與后孔,前孔與后孔截面部分重疊在一起,兩重疊部分形成了兩 個沿調節(jié)孔中軸線對稱的凸塊,兩凸塊間的距離小于調節(jié)柱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了輪座與定位桿樞接;定位桿上的卡 塊與固定軸上的卡口配合來控制前輪轉動的裝置,不僅結構簡單實用而且操作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的整體示意視圖;圖2是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的正面視圖;圖3是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4是定位桿的放大示意視圖;圖5是固定軸的放大示意視圖;圖6是輪座的放大示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包括固定軸 2及輪座3,所述固定軸2為旋轉體,外壁上設有凸臺,底部設有三角形的卡塊,輪座3與固 定軸2上樞接,通過凸臺和卡塊對輪座3的軸向方向固定,使其繞固定軸2轉動不會脫出。 固定軸2上設有卡口 21,卡口 21為固定軸2外壁上有凸臺所設的缺口 ;輪座3上安裝有定 位桿1,定位桿1為一四周倒圓的長方板,長方板長邊兩側各延伸出一與方板垂直的側壁, 定位桿1與輪座3通過穿過側壁孔13的鉸接件樞接,定位桿1 一端設有與卡口 21相配合的 卡塊12,當所述定位桿1通過樞接件繞輪座3轉動時,所述卡塊12能卡入或脫出卡口 21。如圖所示,輪座3與定位桿1之間設有復位裝置4,所述復位裝置4包括彈簧定位 柱41、彈簧定位沉孔42、復位彈簧43,所述彈簧定位柱41為定位桿1上凸出的圓柱;所述彈 簧定位沉孔42為輪座3上設置的不通孔;所述復位彈簧43為壓縮彈簧,復位彈簧43 —端 安裝在彈簧定位沉孔42內,另一端安裝在彈簧定位柱41上。所述復位彈簧43處于壓縮狀 態(tài),復位彈簧產生的作用力施加在定位桿1上,力通定位桿1的傳遞作用在卡塊12上。當 定位桿1前端的卡塊12需要卡入卡口 21時,復位彈簧產生的作用力使卡塊12自動卡入卡 口 21內,而且復位彈簧產生的作用力還可以使卡塊12卡在卡口 21內時不至因為顛簸等其 他一些情況而使卡塊12輕易脫出卡口 21。特別地卡塊12端面為與固定軸2外表面相應的 圓弧形面,卡塊12卡入卡口 21內時,卡塊12與卡口 21配合更好,結構顯得美觀。如圖所示,輪座3兩側面各設有一調節(jié)柱33 ;定位桿1兩側壁各設有一調節(jié)孔11, 調節(jié)孔11位于側壁孔13的上方,所述調節(jié)柱33裝置在調節(jié)孔11內。所述調節(jié)孔11主要 由前孔111及后孔112組成,前孔111為一與調節(jié)柱33相配的圓孔;后孔112為一略大于 調節(jié)柱33直徑的腰孔,前孔111與后孔112部分截面重疊在一起,呈橫放的8字形,兩重疊 部分形成了兩個沿調節(jié)孔11中軸線對稱的凸塊113,兩凸塊間的距離小于調節(jié)柱33的直 徑。當卡塊12位于卡口 21中時,調節(jié)柱33位于后孔112中,當定位桿1通過樞接件繞輪 座3轉動時,調節(jié)孔11可繞調節(jié)柱33做一定的相對轉動。當定位桿1轉動到卡塊12完全 脫出卡口 21時,調節(jié)柱33通過兩凸塊間的間隙擠入到前孔111所在位置,兩凸塊113把調 節(jié)柱33卡在前孔111內,而復位彈簧43對定位桿1施加的作用力不足以使調節(jié)柱33從前 孔111內脫出來,在這種狀態(tài)下,前輪可以方便地自由轉動。當施加外力在定位桿1上,使定位桿1轉動,定位桿1上的調節(jié)柱33通過兩凸塊 113之間的間隙轉到后孔112內,復位彈簧產生的作用力使卡塊12自動卡入卡口 21內,在 這種狀態(tài)下,前輪無法轉動。通過轉動定位桿來控制卡塊卡入或脫出卡口,可以控制嬰兒車前輪的轉或不轉而 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上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如本實用新 型采用的復位彈簧43還可采用扭簧或其他彈簧。
權利要求1.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包括固定軸( 及輪座(3),其特征在于固定軸 (2)上設有卡口(21),輪座C3)上安裝有定位桿(1),所述定位桿(1)與輪座C3)樞接,定位 桿(1) 一端設有卡塊(12),所述卡塊(12)卡入卡口 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其特征在于輪座(3)與定 位桿(1)之間設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4)包括設置在定位桿(1)底部的彈簧定位 柱(41)、設置在輪座上的彈簧定位沉孔0 及一端裝在彈簧定位柱上、另一端安裝在彈簧 定位沉孔內的復位彈簧G3)。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卡塊(12)端面 為圓弧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其特征在于輪座(3)兩側 面各設有一調節(jié)柱(3 ;定位桿(1)兩側面各設有一調節(jié)孔(11),所述調節(jié)柱(3 穿設在 調節(jié)孔(11)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其特征在于調節(jié)孔(11)包 括前孔(111)與后孔(112),前孔(111)與后孔(11 部分截面重疊在一起,兩重疊部分形 成了兩個沿調節(jié)孔(11)中軸線對稱的凸塊(113),兩凸塊間的距離小于調節(jié)柱(33)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嬰兒車前輪自動定向機構,包括固定軸及輪座其特征在于固定軸上設有卡口,輪座上安裝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與輪座樞接,定位桿一端設有卡塊,所述卡塊卡入卡口內。因為本實用新型采用了輪座與定位桿樞接;定位桿上的卡塊與固定軸上的卡口相卡來控制前輪轉動的裝置,不僅結構簡單實用而且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B62B9/12GK201872780SQ20102021757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28日
發(fā)明者嚴廣, 黃偉詩 申請人:中山市樂美達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