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渉及一種腳輪,特別是一種帶剎車的腳輪支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腳輪包括腳輪支架、安裝在腳輪支架上的輪子組件和剎車組件,剎車組件傾向一側,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損壞,剎車經常卡死,不能恢復;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腳輪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中央剎的腳輪支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中央剎的腳輪支架,包括方形的安裝部,安裝部下方設有腳輪支架,腳輪支架上裝有行走輪,所述腳輪支架可轉動的安裝在安裝部下,所述安裝部和腳輪支架之間設有剎車組件,所述剎車組件包括剎車踏板和與之聯動的剎車塊,所述踏板鉸接在安裝部后側并通過設置在安裝部中央的連桿機構連接至剎車塊,所述連桿機構鉸接在踏板下,踏板與該連桿機構之間設有扭簧,所述剎車塊位于行走輪后側偏上處;連桿機構包括與踏板鉸接的拉伸片和安裝部中央豎立的凸桿,凸桿穿過腳輪支架且其下方設有通過長軸鉸接在腳輪支架內側的壓緊桿,剎車塊固定在壓緊桿后端。
進一步,所述拉伸片上設有壓塊,壓塊中心開有通孔,凸桿頂部設為弧面并與該通孔接觸。
進一步,所述腳輪支架上設有連接桿,連接桿下端固定有一‘U’型的彈片,凸桿下部設有凸緣,彈片上設有一觸板,觸板與凸緣下表面接觸。
進一步,所述長軸上還鉸接有回位扭簧,回位扭簧一端固定在剎車塊上,另一端壓在腳輪支架下側。
進一步,所述剎車塊為一圓臺狀的橡膠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踏板與連桿結構的聯動,可方便的將剎車塊壓在行走輪表面,通過摩擦力使行走輪停止轉動;凸桿設置在安裝部中央,通過拉伸片下壓凸桿,凸桿下壓壓緊桿,結構簡單、穩(wěn)定,經久耐用;而且,通過扭簧可在松開踏板后使連桿機構和踏板迅速恢復原位,防止卡死,方便下一次剎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3,一種帶中央剎的腳輪支架,包括方形的安裝部1,其四角開有通孔,以便將其安裝在需要使用的設備下。安裝部1下方設有腳輪支架2,腳輪支架2上裝有行走輪3,所述腳輪支架2可轉動的安裝在安裝部1下,所述安裝部1和腳輪支架2之間設有剎車組件,所述剎車組件包括剎車踏板4和與之聯動的剎車塊5,所述踏板4鉸接在安裝部1后側并向上翹起20°~30°,且其通過設置在安裝部1中央的連桿機構連接至剎車塊5,所述連桿機構鉸接在踏板4下,包括踏板4與該連桿機構之間設有扭簧,所述剎車塊5位于行走輪3后側偏上處。通過踏板4與連桿結構的聯動,可方便的將剎車塊5壓在行走輪3表面,通過摩擦力使行走輪3停止轉動,連桿機構設置在安裝部1中央,結構穩(wěn)定,經久耐用;通過扭簧可在松開踏板4后使連桿機構迅速恢復原位,防止卡死,方便下一次剎車;同時,踏板4鉸接在安裝部1后側并向上翹起20°~30°,方便踩踏進行剎車,根據實驗發(fā)現,踏板4的翹起角度小于20°剎車太費力,大于30°又不好踩踏,20°~30°的角度最為方便省力,而且不會妨礙腳輪上方安裝的小車等裝置,是最佳的角度范圍。
優(yōu)選的,所述安裝部1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頂板16、墊板17、中間板18和底殼19,頂板16、墊板17、中間板18和底殼19通過鉚釘固定為一體,墊板17、中間板18和底殼19沿中央開有同樣的中央槽,連桿機構就設置在中央槽內;底殼19設為向下凸出的圓柱狀殼體,其底面呈圓形貫通,所述腳輪支架2安裝在底殼19上。腳輪支架2包括上下邊緣均設有環(huán)形凹部的圓形承壓板20,中間板18下側設有與凹部對應的凹位,承壓板20上側的凹部與凹位之間、下側的凹部與底殼19之間均設有若干滾珠。承壓板20下側設有一圓板21,腳輪支架2通過螺桿固定在圓板21下。通過這樣的結構,腳輪支架2就可以繞縱向轉動,從而方便轉向。
進一步地,腳輪支架2為向前側傾斜的叉狀結構,行走輪3的輪軸兩端通過螺母固定在該叉狀結構的兩叉板22上。行走輪3主體為一金屬輪轂23,金屬輪轂23外圓上裝有耐磨的塑料環(huán)24,輪軸裝在金屬輪轂23中心,輪軸上裝有兩個軸承,兩個軸承的外圈分別固定在金屬輪轂23的兩側,這樣就提供了靈活的、轉向方便的腳輪,剎車塊5為一圓臺狀的橡膠塊,橡膠塊與塑料環(huán)24之間的摩擦力非常大,可以快速的進行剎車。
優(yōu)選的,連桿機構包括與踏板4鉸接的拉伸片6,拉伸片6位于中央槽內,拉伸片6上與安裝部中心設有壓塊10,壓塊10中心開有通孔,安裝部1中央豎立有凸桿7,凸桿7頂部設為弧面并與通孔接觸。凸桿7穿過腳輪支架2且其下方設有通過長軸8鉸接在腳輪支架2內側的壓緊桿9,剎車塊5固定在壓緊桿9后端。通過踩踏踏板4可將拉伸片6向外拉伸,此時通孔也向外移動并脫離凸桿7頂部的弧面,凸桿7頂部失去了容納空間,被壓塊10的下側面壓迫向下運動,并推動壓緊桿9繞長軸8向下轉動,使得剎車塊5跟隨運動并壓在行走輪3上,迫使行走輪3停止轉動,操作非常簡單、方便。
進一步,所述腳輪支架2上設有連接桿11,連接桿11下端固定有一‘U’型的彈片12,凸桿7下部設有凸緣13,彈片12上設有一觸板14,觸板14與凸緣13下表面接觸。長軸8上還鉸接有回位扭簧15,回位扭簧15一端固定在剎車塊5上,另一端壓在腳輪支架2下側。通過彈片12,可在松開踏板4后,凸桿7可迅速向上彈回,此時拉伸片6也已恢復原位,凸桿7頂部再次進入通孔,其下端松開對壓緊板的限制;同時,回位扭簧15也將剎車塊5彈開,從而分離剎車塊5與行走輪3的摩擦,解除剎車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易損壞,壽命長,可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以方便運送物品。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