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道路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瀝青混合料改性劑及改性瀝青。
背景技術:
交通是制約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公路交通也隨之迅速發(fā)展。以往,我國鋪設公路的主要材料是普通道路瀝青,這種瀝青存在低溫脆裂、高溫流淌,對應變值適應性和耐疲勞性差等缺點。由于公路長期受水和空氣中濕氣的作用,瀝青會分解并喪失對砂和集料的粘結力,使路面使用壽命很短。
目前國外公路大多采用改性瀝青作為鋪路材料。這些改性瀝青一般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性、高溫不軟化、低溫抗開裂性能,可成倍地延長路面使用壽命。國內一些高等級公路也采用改性瀝青用為鋪路材料,但主要還是采用國外進口改性瀝青,成本較高,不適于推廣。
改性瀝青通常是在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一些改性劑來進行改性。目前為止已有很多專利報道了瀝青混合料改性劑以及改性瀝青,但均沒能在成本與性能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改性效果好的瀝青混合料改性劑。
本發(fā)明同時還提供一種改進的改性瀝青以提高路面抗流動性,即高溫下抗車轍的能力和低溫下抗開裂的能力;同時可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長使用壽命。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瀝青混合料改性劑,以重量計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5~15重量份;油酸鈉10~2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0-70重量份;呋喃樹脂0.1-10重量份;水40-80重量份。
優(yōu)選地,以重量計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8~10重量份;油酸鈉15~18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0-50重量份;呋喃樹脂0.5-5重量份;水50-70重量份。
進一步地,所述瀝青混合料改性劑通過如下步驟制備:將水加熱到50℃~55℃,然后按配方比例加入其他組分,保持溫度50℃~55℃,攪拌,混合均勻,冷卻即得。
本發(fā)明采取的又一技術方案是:一種改性瀝青,包含瀝青混合料,特別是,所述改性瀝青還包含瀝青混合料改性劑,以重量計,所述瀝青混合料改性劑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5~15重量份;油酸鈉10~2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0-70重量份;呋喃樹脂0.1-10重量份;水40-80重量份。
優(yōu)選地,以重量計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8~10重量份;油酸鈉15~18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0-50重量份;呋喃樹脂0.5-5重量份;水50-70重量份。
進一步地,所述瀝青混合料改性劑通過如下步驟制備:將水加熱到50℃~55℃,然后按配方比例加入其他組分,保持溫度50℃~55℃,攪拌,混合均勻,冷卻即得。
進一步地,瀝青混合料改性劑與瀝青混合料的投料質量比為0.02~0.1:1。優(yōu)選地,瀝青混合料改性劑與瀝青混合料的投料質量比為0.05~0.1:1。
進一步地,改性瀝青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將瀝青混合料投入到反應釜中加熱,20-30分鐘后加入瀝青混合料改性劑,邊加邊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
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的瀝青混合料改性劑可以降低瀝青的高溫粘度,提高瀝青的流動性,在相同的流動性下可以降低瀝青的施工溫度,節(jié)約能源,較低的施工溫度,施工過程中污染氣體排放量少,環(huán)保性能好。使用于瀝青混合料時,降低施工溫度約10℃;
(2)本發(fā)明的瀝青混合料改性劑可以改善瀝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高溫抗車轍性能與未使用前有較大提高,滿足工況條件,低溫抗開裂性能和水穩(wěn)定性能有顯著提高。瀝青混合料加入該改性劑后,其低溫抗開裂性能提高15%~20%,水穩(wěn)定性能提高3%~5%。
(3)本發(fā)明瀝青混合料改性劑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本例提供一種瀝青混合料改性劑,以重量計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5重量份;油酸鈉1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0重量份;呋喃樹脂5重量份;水80重量份。
瀝青混合料改性劑通過如下步驟制備:將水加熱到50℃,然后按配方比例加入其他組分,保持溫度50℃,攪拌,混合均勻,冷卻即得。
實施例2:
本例提供一種瀝青混合料改性劑,以重量計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10重量份;油酸鈉15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40重量份;呋喃樹脂5重量份;水60重量份。
瀝青混合料改性劑通過如下步驟制備:將水加熱到55℃,然后按配方比例加入其他組分,保持溫度55℃,攪拌,混合均勻,冷卻即得。
實施例3:
本例提供一種瀝青混合料改性劑,以重量計包括下列組分:脂肪醇硫酸鈉15重量份;油酸鈉20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53重量份;呋喃樹脂2重量份;水40重量份。
瀝青混合料改性劑通過如下步驟制備:將水加熱到52℃,然后按配方比例加入其他組分,保持溫度52℃,攪拌,混合均勻,冷卻即得。
實施例4:
本例提供一種改性瀝青,由100重量份瀝青混合料與4份實施例1的瀝青混合料改性劑混合而成。
實施例5:
本例提供一種改性瀝青,由100重量份瀝青混合料與3份實施例2的瀝青混合料改性劑混合而成。
實施例6:
本例提供一種改性瀝青,由100重量份瀝青混合料與8份實施例3的瀝青混合料改性劑混合而成。
本發(fā)明瀝青改性劑可在混合料內部形成潤滑高分子鏈狀結構,較大幅度地降低混合料的拌和與碾合溫度,節(jié)約能源消耗;壓實性能好,減少碾壓次數(shù);路面質量好,具有較好的高溫抗車轍能力、抗水損害能力和抗老化能力等;煙霧和氣體排放量少,非常環(huán)保。應用范圍廣,可以使用在隧道路面、鋼橋面攤鋪、重載道路或機場跑道等。此外,本發(fā)明改性劑成本低。
以上對本發(fā)明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