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酒生產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在白酒生產中,制曲工序是重要的首道工序,曲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酒的質量,而曲種質量的優(yōu)劣與微生物的活躍程度、繁殖快慢、能否健康生長都有極大關系。
傳統的白酒生產方法是將原料中的淀粉經過微生物的參與和幾十步的生物化學反應,生成最終產品白酒(乙醇+副產品:醇、醛、酸、酯類物質)。
制曲工序的原料是小麥,曲塊入房后通過通風、翻曲等控制室內溫度、濕度有利于黃曲霉、根霉、紅曲霉和一些酵母在曲塊表面大量積聚繁殖,使這些微生物分泌出淀粉酶、糖化酶,它們在此期間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品曲的糖化指標。
配料工序一般是將高粱和稻殼粉碎進行配料,堆積;配料工序之后是拌曲工序,接下來是發(fā)酵工序。
發(fā)酵工序的整個過程,就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淀粉酶轉化成糖化酶,由糖化酶轉化為酒的過程,在發(fā)酵期增香階段,微生物活力越強,產出的酒質越好,反之則差,此階段的微生物主要是通過原料帶入和窖池壁窖泥中長年棲息。
蒸餾工序即是將發(fā)酵工序成品——酒醅與高粱、稻殼混合拌勻后上甑,這道工序也叫混蒸混燒。甑鍋內的蒸氣經過冷凝下來的液體成為成品酒。
最后一道工序是儲藏工序,剛生產出來的酒一般稱為“生酒”,這些酒直接飲用辛辣、刺激性強,必須經過存放至少一年以上方能投放市場,也就是說通過儲藏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熟化狀態(tài)和熟化速度與酒分子的締合作用和平衡狀態(tài)有關。生酒中含有一些低沸點的不良成分含有臭雞蛋味的硫化氫,具有臭蘿卜味的硫醇,刺眼、刺舌等有刺激性辣味的乙醛和丙烯醛,以及游離氨等,都可以通過儲藏得以自然揮發(fā),排除白酒中的邪雜氣味,而使香味能夠突出,起到去雜增香的作用。
現行的白酒生產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條件按照傳統方法進行生產,但僅以傳統方法來進行生產,白酒的品質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成本也較高,還有可能產生一些危害健康的物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解決如何融合現有的各種技術改革白酒生產方法,提高生產效率,提供品質高且獨特的白酒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包括制曲工序、配料工序、拌曲工序、發(fā)酵工序、蒸餾工序、儲藏工序,其中在制曲工序中曲塊入房后播放音樂對曲塊進行熏陶,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15%~30%加入青竹,拌曲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4%~8%加入水果塊。這里的原料一般為高粱。加入青竹和水果塊能夠使生產出的白酒具有青竹的香味和水果塊的香味。傳統的方法是加入稻殼,本發(fā)明中用青竹代替稻殼,避免了糠醛等有害成分的產生和雜味的產生。
優(yōu)選的,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20%~30%加入青竹。
優(yōu)選的,拌曲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6%加入水果塊。
優(yōu)選的,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26%加入青竹。
優(yōu)選的,發(fā)酵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優(yōu)選的,發(fā)酵工序的發(fā)酵池中設有増香音柱,所述増香音柱為竹筒內外管結構,內外管的表面鉆有均勻孔,內外管間充填有香泥,內管內設有揚聲器。之前的増香音柱為PVC管,現改為竹筒,PVC管主要有化學原料合成,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本身無毒,但添加的增塑劑、防老化劑可能含有毒性,不利于健康;然而竹筒為純天然的材料,無毒無害,同時還具有特殊的清香味,加工出的白酒品質更高。
優(yōu)選的,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優(yōu)選的,音樂間隔播放,音強為40~55分貝,音樂從各個方向播放。
優(yōu)選的,儲藏工序中儲藏容器部分置于植有花卉的土壤中,部分置于室內,部分置于室外露天。
優(yōu)選的,儲藏容器中放置有使酒浸泡的橡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在配料工序中加入青竹,在拌曲工序中加入蘋果塊,使釀造出來的酒液口感爽凈,并帶有青竹的香味和蘋果的香味,提高優(yōu)質品率。用青竹代替稻殼,避免了糠醛等有害成分的產生和雜味的產生。
本發(fā)明利用音樂對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均有很大的影響的特性,在音樂熏陶下的霉菌、酵母等微生物健康活躍、繁殖加快,為此,在制曲工序、發(fā)酵工序和儲藏工序中均伴隨有音樂,提高效率和品質。
本發(fā)明在發(fā)酵工序發(fā)酵池中設置增香音柱,通過內管內的揚聲器向內外管間的香泥發(fā)送聲波訊息,激活香泥中功能菌的生物活性,使香泥與酒醅接觸時,起到發(fā)酵池壁的作用,提高半成品酒的優(yōu)質品率。之前的増香音柱為PVC管,現改為竹筒,PVC管主要有化學原料合成,其主要成分為聚氯乙烯,本身無毒,但添加的增塑劑、防老化劑可能含有毒性,不利于健康;然而竹筒為純天然的材料,無毒無害,同時還具有特殊的清香味,加工出的白酒品質更高。
本發(fā)明將儲藏容器大部分橫置于植有花卉的土壤中,并對祼露在外的部分經過特殊處理,利用太陽光的熱能加大容器中酒液的溫差,促進微循環(huán),使酒分子重新排列組合,活動加快,酒分子的締合作用顯著增加,加快了酒液的老熟和陳化,為使酒質進一步提高,將對酒質有明顯改善作用的橡木浸泡于酒中,使橡木中對酒有益的植物性成分和微量元素溶解于酒中;配合儲藏空間中的音樂,通過音樂激蕩,不但使酒分子發(fā)生可變運動,更重要的是有益于酒液的老熟,從而起到加快酒液老熟和增香的作用。
本發(fā)明生產的酒香氣純正,留香持久,甘而不冽,風格獨特,縮短了生產周期,采用純天然的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曲房布置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發(fā)酵池布置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儲藏容器的儲藏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例1:
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包括制曲工序、配料工序、拌曲工序、發(fā)酵工序、蒸餾工序、儲藏工序,其中在制曲工序中曲塊入房后播放音樂對曲塊進行熏陶,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15%加入青竹,拌曲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4%加入水果塊,原料為高粱。
發(fā)酵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發(fā)酵工序的發(fā)酵池中設有増香音柱,所述増香音柱為竹筒內外管結構,內外管的表面鉆有均勻孔,內外管間充填有香泥,內管內設有揚聲器。
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制曲工序、發(fā)酵工序和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時音樂間隔播放,音強為40分貝,音樂從各個方向播放。
儲藏工序中儲藏容器部分置于植有花卉的土壤中,部分置于室內,部分置于室外露天。
儲藏容器中放置有使酒浸泡的橡木。
實施例2:
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包括制曲工序、配料工序、拌曲工序、發(fā)酵工序、蒸餾工序、儲藏工序,其中在制曲工序中曲塊入房后播放音樂對曲塊進行熏陶,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30%加入青竹,拌曲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8%加入水果塊,原料為高粱。
發(fā)酵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發(fā)酵工序的發(fā)酵池中設有増香音柱,所述増香音柱為竹筒內外管結構,內外管的表面鉆有均勻孔,內外管間充填有香泥,內管內設有揚聲器。
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制曲工序、發(fā)酵工序和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時音樂間隔播放,音強為50分貝,音樂從各個方向播放。
儲藏工序中儲藏容器部分置于植有花卉的土壤中,部分置于室內,部分置于室外露天。
儲藏容器中放置有使酒浸泡的橡木。
實施例3:
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包括制曲工序、配料工序、拌曲工序、發(fā)酵工序、蒸餾工序、儲藏工序,其中在制曲工序中曲塊入房后播放音樂對曲塊進行熏陶,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26%加入青竹,拌曲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6%加入水果塊,原料為高粱。
發(fā)酵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發(fā)酵工序的發(fā)酵池中設有増香音柱,所述増香音柱為竹筒內外管結構,內外管的表面鉆有均勻孔,內外管間充填有香泥,內管內設有揚聲器。
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制曲工序、發(fā)酵工序和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時音樂間隔播放,音強為55分貝,音樂從各個方向播放。
儲藏工序中儲藏容器部分置于植有花卉的土壤中,部分置于室內,部分置于室外露天。
儲藏容器中放置有使酒浸泡的橡木。
實施例4:
一種音樂熏陶果竹増香白酒生產方法,包括制曲工序、配料工序、拌曲工序、發(fā)酵工序、蒸餾工序、儲藏工序,其中在制曲工序中曲塊入房后播放音樂對曲塊進行熏陶,配料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20%加入青竹,拌曲工序中按原料配比為6%加入水果塊,原料為高粱。
發(fā)酵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發(fā)酵工序的發(fā)酵池中設有増香音柱,所述増香音柱為竹筒內外管結構,內外管的表面鉆有均勻孔,內外管間充填有香泥,內管內設有揚聲器。
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
制曲工序、發(fā)酵工序和儲藏工序中播放音樂時音樂間隔播放,音強為45分貝,音樂從各個方向播放。
儲藏工序中儲藏容器部分置于植有花卉的土壤中,部分置于室內,部分置于室外露天。
儲藏容器中放置有使酒浸泡的橡木。
下面為一種優(yōu)選的具體的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是在現有白酒生產工藝上的一些工序中增加了音樂、增香技術手段,同時添加一些天然的物質用來增加白酒的香味,如圖1。
在制曲工序中曲塊入房進行培養(yǎng)階段,對曲塊播放音樂進行熏陶,其具體實現方法為在制曲房內設置有音響設備,如圖2,曲房1的四角和中間墻邊設置揚聲器2,使放出的音樂能夠均勻地從各個方向到達排列整齊的曲塊3,一般要持續(xù)30天的培養(yǎng)完成制曲工序,制曲工序完成后進入配料工序。
配料工序是將曲塊和高粱等粉碎,并且按照原料配比為26%加入經過粉碎并且去掉枝葉的青竹,然后堆積、涼馇之后進入拌曲工序。
拌曲工序是將原料與曲塊進行攪拌均勻,并且按照原料配比加入6%的蘋果塊,蘋果塊切成長寬高各為1.2厘米的塊并拌勻,拌曲工序完成后放入發(fā)酵池進入發(fā)酵工序。
如圖3,在發(fā)酵池4內布置有增香音柱6,增香音柱6均勻分布在池內,增香音柱6為表面鉆有均勻孔的竹筒內外筒結構,內外管間充填有香泥,內管內設有揚聲器,外管設有的孔使池內的液體能與香泥接觸,內管設有孔使內管的音響能作用于香泥并進而作用于池內的液體,提高優(yōu)質品率,在發(fā)酵池4的酒糟(圖3的空白部分)中去掉稻殼,用青竹代替了稻殼,避免了糠醛等有害成分的產生和雜味的產生。
按原料配比,在配料工序中加入了青竹,在拌曲工序中加入了蘋果塊,使釀造出來的酒液口感爽凈,并帶有青竹的香味和蘋果的香味,提高優(yōu)質品率,發(fā)酵工序一般為45天。
經過傳統的蒸餾工序得到酒液,酒液應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如圖4,儲藏工序中儲藏容器7部分置于植有花賁的土壤8中,部分儲藏容器9祼露在空氣中,部分儲藏容器10可設于室內,便于將酒從室內儲藏容器的容器口11灌入或抽出,由于儲藏容器室內和室外部分溫差不同,祼露部分和非祼露部分溫差不同,特別是祼露在外的部分經過陽光照射,進一步增加溫差,形成酒液的微循環(huán),在容器口11側儲藏容器體上可設置揚聲器12,放出的音樂可以直接作用于酒液中,在溫差和音樂的共同作用下,借助微循環(huán)使儲藏容器內酒液在自然溫和的條件下,大大促進了酒分子之間的重組和締合,有效地加速了老熟,改善了酒質,儲藏容器中放置有使酒浸泡的橡木13。
本發(fā)明在傳統釀酒工藝的基礎上,可以在制曲工序、發(fā)酵工序和儲藏工序中均伴隨有音樂對白酒半成品進行熏陶,音樂是間隔播放,音強為40~55分貝,對于處于較大空間時,音強可以調到50~55分貝,而對于較小的空間時,音強可調到40~45分貝,播放的時間可以采取定期間隔進行,每日3~4次,每次在1~4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微生物活力最強。
本發(fā)明能利用在現有白酒工藝上配合音樂、溫差、植物的作用,并在配料和拌曲時加入青竹和蘋果,使本發(fā)明的工藝形成一種獨特的音樂熏陶果竹增香柱式增香溫差式微循環(huán)橡木浸泡白酒生產工藝,工藝上效率高,釀出的白酒品質一流。顯然本發(fā)明為一種新穎、進步并深具實用性的新設計。
盡管這里參照本發(fā)明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對主題方法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方法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