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及其制成薄膜的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制作電子電器的防高壓擊穿阻燃絕緣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及其制成薄膜的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聚丙烯由于其優(yōu)異的加工性,耐化學性和機械強度,廣泛用于家用電器,建筑構(gòu)件,室內(nèi)裝飾材料和汽車部件中,然而,聚丙烯本身極易燃燒,隨著對塑料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很多場合要求聚丙烯必須阻燃,因此很多研究已經(jīng)進行,通過添加各種有機、無機的阻燃劑到聚丙烯里以達到阻燃的目的。阻燃聚丙烯薄膜具有很好的耐折疊性衙耐高壓擊穿性,因此在電子電器行業(yè)具有 廣泛的應用,由于聚丙烯本身的高結(jié)晶性,達到V-O級阻燃不是很容易,目前只有使用有鹵阻燃劑的聚丙烯薄膜才能達到電子電器行業(yè)的阻燃耐水解耐高電壓的苛刻要求。有鹵阻燃劑在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濃煙和腐蝕性鹵化物,造成人員傷亡并腐蝕各種設備。隨著對鹵素阻燃材料危害性的認識的加深,幾乎所有的鹵素阻燃材料正在逐漸被無鹵阻燃材料替代,在電子電器行業(yè)這種趨勢更加明顯。目前市場上也有正在使用的薄膜級的無鹵阻燃聚丙烯薄膜,其取代無鹵阻燃聚碳酸酯的優(yōu)勢在于密度小,成本低,耐折疊性好。但也存在大量的缺點,一是無鹵阻燃聚丙烯樹脂在加工成薄膜時,由于采用的是三輥壓延加工而成,阻燃聚丙烯為磷氮系阻燃體系,在生產(chǎn)中存在大量的阻燃劑的析出現(xiàn)象,附著在加工模具表面,嚴重的影響了產(chǎn)品品質(zhì),而且導致生產(chǎn)模具的損壞。二是加工生產(chǎn)出來的薄膜無法通過嚴格的耐水解測試,經(jīng)耐水解處理后的薄膜,電性能完全喪失,無法滿足絕緣電器行業(yè)的應用需求。三是成本相對較高,無市場競爭優(yōu)勢。四是生產(chǎn)中的邊角料,由于材料本身的吸濕性較高,回收利用率低。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及其制成薄膜的加工工藝;解決了現(xiàn)有的有鹵阻燃聚丙烯材料不能滿足環(huán)保要求、耐水解性差、生產(chǎn)中析出以及成本高、無法回收利用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由聚丙烯樹脂、阻燃劑和抗氧劑混合而成,所述聚丙烯樹脂為高粘度共聚聚丙烯,所述阻燃劑為三氰尿酸酯與三聚氰胺的復配體系,所述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或亞磷酸酯類抗氧劑,并且所述聚丙烯樹脂、阻燃劑和抗氧劑的成分比重分別為89. 5%、10%和0. 5%。所述高粘度共聚聚丙烯熔融指數(shù)為lg/10min 5g/10min。所述受阻酚類抗氧劑為受阻酚主抗氧劑1010、3114或1076。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薄膜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混合均勻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加入同向雙螺桿擠出機中,經(jīng)熔融塑化、混煉、抽絲、冷卻,然后切粒;b.將切成粒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加入三輥壓延片材擠出成型機,經(jīng)T型模頭成型,然后通過三輥冷卻、牽引和測厚收卷完成聚丙烯薄膜的生產(chǎn)。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之處在于這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及其制成的薄膜污染小,確保了三輥壓延成型工藝的加工性,可以實現(xiàn)0. 3mm以上的薄膜產(chǎn)品達到UL-94 V-O的阻燃等級,耐水性好,保持了聚丙烯良好的耐高壓擊穿性,耐折疊性及透明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方 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一
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l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樹脂,與阻燃劑及熱穩(wěn)定劑按添比例89. 5/10/0. 5加入高速混合機中,經(jīng)高速混合攪拌后,確認混合均勻后經(jīng)75型的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粒,冷卻,切粒后,直接加入三輥壓延的薄膜加工機組,制成厚度為0. 45_,表面具有磨砂紋里的本色透明片材,待測試。實施例二
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3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樹脂,與阻燃劑及熱穩(wěn)定劑按比例89. 5/10/0. 5加入高速混合機中,經(jīng)高速混合攪拌后,確認混合均勻后經(jīng)75型的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粒,冷卻,切粒后,直接加入三輥壓延的薄膜加工機組,制成厚度為0. 45_,表面具有磨砂紋里的本色透明片材,待測試。實施例三
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5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樹脂,與阻燃劑及熱穩(wěn)定劑按比例89. 5/10/0. 5加入高速混合機中,經(jīng)高速混合攪拌后,確認混合均勻后經(jīng)75型的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粒,冷卻,切粒后,直接加入三輥壓延的薄膜加工機組,制成厚度為0. 45_,表面具有磨砂紋里的本色透明片材,待測試。實施例四
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8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樹脂,與阻燃劑及熱穩(wěn)定劑按比例89. 5/10/0. 5加入高速混合機中,經(jīng)高速混合攪拌后,確認混合均勻后經(jīng)75型的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粒,冷卻,切粒后,直接加入三輥壓延的薄膜加工機組,制成厚度為0. 45_,表面具有磨砂紋里的本色透明片材,待測試。實施例五
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3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樹脂,與阻燃劑,熱穩(wěn)定劑按比例84. 5/15/0. 5加入高速混合機中,經(jīng)高速混合攪拌后,確認混合均勻后經(jīng)75型的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粒,冷卻,切粒后,直接加入三輥壓延的薄膜加工機組,制成厚度為0. 45_,表面具有磨砂紋里的本色片材,待測試。實施例六
選用熔融指數(shù)為3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樹脂,與阻燃劑,熱穩(wěn)定劑按比例94. 5/5/0. 5加入高速混合機中,經(jīng)高速混合攪拌后,確認混合均勻后經(jīng)75型的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粒,冷卻,切粒后,直接加入三輥壓延的薄膜加工機組,制成厚度為0. 45mm,表面具有磨砂紋里的本色片材,待測試。上述六項實施例制成的聚丙烯樹脂薄膜的性能對比測試表如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由聚丙烯樹脂、阻燃劑和抗氧劑混合而成,其特征是,所述聚丙烯樹脂為高粘度共聚聚丙烯,所述阻燃劑為三氰尿酸酯與三聚氰胺的復配體系,所述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或亞磷酸酯類抗氧劑,并且所述聚丙烯樹脂、阻燃劑和抗氧劑的成分比重分別為89. 5%、10%和0. 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其特征是,所述高粘度共聚聚丙烯熔融指數(shù)為lg/10min 5g/10min。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其特征是,所述受阻酚類抗氧劑為受阻酚主抗氧劑1010、3114或1076。
4.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薄膜加工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a.將混合均勻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加入同向雙螺桿擠出機中,經(jīng)熔融塑化、混煉、抽絲、冷卻,然后切粒; b.將切成粒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加入三輥壓延片材擠出成型機,經(jīng)T型模頭成型,然后通過三輥冷卻、牽引和測厚收卷完成聚丙烯薄膜的生產(chǎn)。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由聚丙烯樹脂、阻燃劑和抗氧劑混合而成所述聚丙烯樹脂為高粘度共聚聚丙烯,阻燃劑為三氰尿酸酯與三聚氰胺的復配體系,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或亞磷酸酯類抗氧劑,并且所述聚丙烯樹脂、阻燃劑和抗氧劑的成分比重分別為89.5%、10%和0.5%;將混合均勻的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加入同向雙螺桿擠出機中,然后加入三輥壓延片材擠出成型機,制成聚丙烯薄膜。這種無鹵阻燃耐水解聚丙烯樹脂及其制成的薄膜污染小,確保了三輥壓延成型工藝的加工性,可以實現(xiàn)0.3mm以上的薄膜產(chǎn)品達到UL-94V-0的阻燃等級,耐水性好,保持了聚丙烯良好的耐高壓擊穿性,耐折疊性及透明性。
文檔編號C08K5/3492GK102977462SQ20121047425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羅偉, 王磊, 任月璋 申請人:蘇州奧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