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涂層組合物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性能貼膜用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國內汽車、手提電腦、手機市場的繁榮,高檔汽車貼膜、電腦保護膜、手機貼膜等原料大量依靠進口,而國產(chǎn)貼膜在耐刮、透光度等技術方面,始終有所不足,國內上千家貼膜供應商,由于技術上的缺陷,始終無法進入高端市場。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可以解決目前的貼膜耐刮性不足及透光性不好的問題,具有既能保證耐刮性,同時又要保證涂布后具有高透光度。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該組合物由按質量百分比計的下述各組分組成制備而成
30 45% ; 3 12% ; 0. 1 2. 0% ; 40 55% ; 0. 05 0. 5% 0. 5 2%。丙烯酸酯類硬單體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有機溶劑硫醇類鏈轉移劑硅烷偶聯(lián)劑本發(fā)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上述的配方為原料;將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中的任一種、丙烯酸酯類硬單體、 占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總質量1/3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硫醇類鏈轉移劑混合均勻形成單體混合物,將占該單體混合物總質量2/3 3/4的單體混合物與1/3 1/2的有機溶劑混合加入反應釜,升溫至77 80°C,反應1 2小時,將剩余的所述單體混合物在2 5小時內滴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中,滴加完成后,將剩余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與剩余的有機溶劑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升溫至85 87°C,保溫2 3小時,加入硅烷偶聯(lián)劑, 降溫至40 50°C,出料得到的產(chǎn)物即為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由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提供的涂層組合物,可應用于 PET貼膜上,由于采用折光系數(shù)相近的丙烯酸酯硬單體進行自由基聚合,保證所得聚合物成膜后的透光度與透明性;而硬單體配合較多交聯(lián)單體的聚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體系的交聯(lián)度與分子量,提高了成膜的致密性,以達到體系耐刮性佳的目的,該涂層組合物可在改善PET貼膜本身耐刮性不足的同時,又可以保證涂布后具有高的透光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可用在PET貼膜上,該組合物由按質量百分比計的下述各組分組成制備而成丙烯酸酯類硬單體30 45%;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3 12% ;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0.1 2.0%;有機溶劑40 55%;硫醇類鏈轉移劑0.05 0.5%;硅烷偶聯(lián)劑0. 5 2%。上述組合物中的丙烯酸酯類硬單體采用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種或幾種。上述組合物中的丙烯酸類功能單體采用丙烯酸、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酸羥丙酯、 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中一種或幾種;所述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采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中一種或幾種。上述組合物中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采用過氧化苯甲酰、偶氮二異丁腈中的一種或兩種。上述組合物中的有機溶劑采用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丙二醇甲醚甲苯、二甲苯、丁酮、丁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中的任意幾種。上述組合物中的硫醇類鏈轉移劑為十二烷基硫醇;所述硅烷類偶聯(lián)劑采用氨基硅烷偶聯(lián)劑。上述組合物中的氨基硅烷偶聯(lián)劑采用Y-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種。上述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將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中的任一種、丙烯酸酯類硬單體、 占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總質量1/3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硫醇類鏈轉移劑混合均勻形成單體混合物,將占該單體混合物總質量2/3 3/4的單體混合物與1/3 1/2的有機溶劑混合加入反應釜,升溫至77 80°C,反應1 2小時,將剩余的所述單體混合物在2 5小時內滴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中,滴加完成后,將剩余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與剩余的有機溶劑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升溫至85 87°C,保溫2 3小時,加入硅烷偶聯(lián)劑, 降溫至40 50°C,出料得到的產(chǎn)物即為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可用在PET貼膜上,該組合物按下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由按質量百分比計的下述各組分組成制備而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類硬單體采用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類功能單體采用丙烯酸、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酸羥丙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中一種或幾種;所述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采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中一種或幾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采用過氧化苯甲酰、偶氮二異丁腈中的一種或兩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采用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丙二醇甲醚甲苯、二甲苯、丁酮、丁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中的幾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醇類鏈轉移劑為十二烷基硫醇;所述硅烷類偶聯(lián)劑采用氨基硅烷偶聯(lián)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聯(lián)劑采用Y-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組合物的步驟包括將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與丙烯酸酯類硬單體、占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總質量1/3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硫醇類鏈轉移劑混合均勻形成單體混合物,將占該單體混合物總質量2/3 3/4的單體混合物與1/3 1/2的有機溶劑混合加入反應釜,升溫至77 80°C,反應1 2小時,將剩余的所述單體混合物在2 5小時內滴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中,滴加完成后,將剩余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與剩余的有機溶劑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升溫至85 87°C,保溫2 3小時,加入硅烷偶聯(lián)劑,降溫至40 50°C,出料得到的產(chǎn)物即為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
9.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權利要求1 8任一項所述的配方為原料;將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與丙烯酸酯類硬單體、占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總質量1/3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硫醇類鏈轉移劑混合均勻形成單體混合物,將占該單體混合物總質量2/3 3/4的單體混合物與1/3 1/2的有機溶劑混合加入反應釜,升溫至77 80°C,反應1 2小時,將剩余的所述單體混合物在2 5小時內滴加入反丙烯酸酯類硬單體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有機溶劑硫醇類鏈轉移劑硅烷偶聯(lián)劑應釜內的反應體系中,滴加完成后,將剩余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與剩余的有機溶劑加入反應釜內的反應體系,升溫至85 87°C,保溫2 3小時,加入硅烷偶聯(lián)劑,降溫至40 50°C,出料得到的產(chǎn)物即為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貼膜耐刮劑涂層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主要提高貼膜耐刮性,該涂層以25~45%的丙烯酸酯硬單體,3~12%的丙烯酸類功能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類功能單體組成、0.1~2.0%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fā)劑、40~55%的有機溶劑、0.05~0.5%的硫醇類鏈轉移劑、0.5~2%和硅烷偶聯(lián)劑等組成。該涂層選用折光系數(shù)相近的單體組成,具有成膜后透光性好,耐候、耐黃變性優(yōu)異,完全滿足目前汽車貼膜、液晶保護膜等耐刮要求較高產(chǎn)品的性能需求。
文檔編號C08F220/14GK102558998SQ2011104396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李崗, 沈峰, 鄧煜東 申請人: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