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簡單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以實現(xiàn)高的接枝量。
背景技術(shù):
已經(jīng)廣泛地將聚丙烯樹脂用于各種領(lǐng)域,并且制造成為各種模塑制品如汽車內(nèi)部或外部材料以及家用電器的構(gòu)件。此外,使用聚丙烯樹脂,例如通過共混不同類型的樹脂以形成合金,或通過組合無機材料以形成復(fù)合材料或通過層壓金屬,開發(fā)出了具有改進(jìn)性能的材料。
但是,由于聚丙烯樹脂與其它材料的親合力差,已經(jīng)在聚丙烯樹脂上接枝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以改善與其它材料的親合力。
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出版物No.2002-20436公開了,作為制備與其它材料具有優(yōu)異親合力的改性聚丙烯樹脂的方法,一種制備改性聚丙烯樹脂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熔點為150至170℃并且特性粘度為5至15dl/g的結(jié)晶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樹脂與含烯式不飽和鍵單體和有機過氧化物熔融捏合。
日本未審查專利出版物No.2002-308947公開了,作為制備具有高的酸接枝量的酸改性聚丙烯樹脂的方法,一種共混不飽和羧酸和/或其衍生物和兩種半衰期為1分鐘時的分解溫度不同的有機過氧化物與聚丙烯樹脂,接著熔融捏合。
但是,為了開發(fā)具有改進(jìn)性能的材料,需要提高與其它材料的親合力。具體地,對于容易且簡單地提高在改性聚烯烴樹脂中的含烯式不飽和鍵單體的含量,換言之,對于提高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接枝量,存在需要。因此,需要進(jìn)一步改進(jìn)在上述出版物中公開的制備改性聚丙烯樹脂的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在這樣的情形下,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簡單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以實現(xiàn)高的接枝量。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熔融捏合100重量份的聚烯烴樹脂(A)、0.1至20重量份的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和0.01至20重量份的有機過氧化物(C),其中所述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中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氨基、羥基和巰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1),并且另外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羧基、酸酐基、環(huán)氧基和異氰酸酯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2)。
通過采用本發(fā)明,可以由簡單方法得到具有高接枝量的改性聚烯烴樹脂。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聚烯烴樹脂(A)的實例包括丙烯基樹脂、乙烯基樹脂、主要由含有4個或更多個,優(yōu)選4至8個碳原子的α-烯烴構(gòu)成的α-烯烴基樹脂。作為聚烯烴樹脂(A)優(yōu)選的是丙烯基樹脂和乙烯基樹脂。更優(yōu)選丙烯基樹脂。這些聚烯烴樹脂(A)可以單獨或其兩種或更多種組合使用。
丙烯基樹脂的實例包括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無規(guī)共聚物、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和丙烯-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以及通過均聚丙烯然后共聚乙烯和丙烯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
基于構(gòu)成單種共聚物的所有單體的合并含量,丙烯-乙烯無規(guī)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中的α-烯烴含量,以及丙烯-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中的乙烯和α-烯烴的合并含量低于50摩爾%。
由在“New Edition Macromolecule Analysis Handbook”(The JapanSociety for Analytical Chemistry,由Polymer Analysis Division編輯,Kinokuniya Co.,Ltd.(1995))中公開的紅外光譜法,確定乙烯含量、α-烯烴的含量或乙烯和α-烯烴的合并含量。
乙烯基樹脂的實例包括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和乙烯-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
基于構(gòu)成單種共聚物的所有單體的合并含量,乙烯-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中的丙烯含量、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的α-烯烴含量以及乙烯-丙烯-α-烯烴無規(guī)共聚物的丙烯和α-烯烴的合并含量低于50摩爾%。
主要由含有4個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烯烴構(gòu)成的α-烯烴基樹脂的實例包括α-烯烴-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和α-烯烴-乙烯無規(guī)共聚物。
基于構(gòu)成單種共聚物的所有單體的合并含量,α-烯烴-丙烯無規(guī)共聚物中的丙烯含量和α-烯烴-乙烯無規(guī)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低于50摩爾%。
在聚烯烴樹脂(A)中使用的4個或更多個碳原子的α-烯烴的實例包括1-丁烯、2-甲基-1-丙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1-戊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1-庚烯、甲基-1-己烯、二甲基-1-戊烯、乙基-1-戊烯、三甲基-1-丁烯、甲基乙基-1-丁烯、1-辛烯、甲基-1-戊烯、乙基-1-己烯、二甲基-1-己烯、丙基-1-庚烯、甲基乙基-1-庚烯、三甲基-1-戊烯、丙基-1-戊烯、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和1-十二碳烯。優(yōu)選含有4至8個碳原子的α-烯烴,特別是1-丁烯、1-戊烯、1-己烯和1-辛烯。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聚烯烴樹脂(A)可以使用常規(guī)的聚合催化劑和常規(guī)的聚合方法來制備。這樣的常規(guī)聚合方法的實例包括溶液聚合、淤漿聚合、本體聚合和氣相聚合。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這樣的聚合方法。
例如,可以將在由Yasuji SAEKI編輯,由Kogyo Chosakai Publishing Co.(1994)出版的“New Polymer Production Process”、日本未審查專利出版物Nos.4-323207和61-287917中公開的聚合方法用于制備聚烯烴樹脂(A)。
用于制備聚烯烴樹脂(A)的聚合催化劑包括多位點催化劑和單位點催化劑。優(yōu)選的多位點催化劑包括使用包含鈦原子、鎂原子和鹵素原子的固體催化劑組分而得到的催化劑。優(yōu)選的單位點催化劑包括金屬茂催化劑。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是在分子中含有至少一種非芳族雙鍵的化合物和/或具有這樣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該結(jié)構(gòu)能夠在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的過程中由于脫水等而轉(zhuǎn)變成為在分子中具有至少一種非芳族雙鍵的結(jié)構(gòu)。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是在分子中不含芳族基的單體。
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的實例包括乙烯、丙烯、上述α-烯烴、二烯化合物如丁二烯、不飽和羧酸和它們的衍生物。
基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烴樹脂(A),本發(fā)明中使用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的加入量為0.1至20重量份,優(yōu)選為0.5至10重量份。如果加入量太小,將降低單體(B)至聚烯烴樹脂(A)上的接枝量。如果加入量太大,將增加將保留于得到的改性聚烯烴樹脂中的未反應(yīng)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的量,并且例如,可能導(dǎo)致不能實現(xiàn)在粘合應(yīng)用中的足夠粘合力。
本發(fā)明中,加入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與只使用一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相比,使用兩種或更多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的組合可以實現(xiàn)單體(B)至聚烯烴樹脂(A)上的更高接枝量。
至于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的共混量,每種單體(B)的使用量為1摩爾%或更多,更優(yōu)選為5摩爾%或更多,并且再更優(yōu)選為10摩爾%或更多,條件是所有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的使用量取作100摩爾%。
例如,在使用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第1種和第2種)的生產(chǎn)中,第1種和第2種的共混比率優(yōu)選為1/99至99/1,更優(yōu)選為5/95至95/5,并且再更優(yōu)選為10/90至90/10。
一種優(yōu)選類型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是含有至少一個極性官能團的單體。這種極性官能團的實例包括羥基、羧基、噁唑啉基、腈基、環(huán)氧基、氨基、衍生自上述官能團并且呈各種鹽形式的基團,以及將上述的官能團轉(zhuǎn)變?yōu)轷?、酰胺、酸酐、酰亞胺、?;B氮或酰鹵而得到的基團。
更優(yōu)選的實例是氨基、羥基、巰基、羧基、酸酐基、環(huán)氧基和異氰酸酯基,它們可以呈鹽的形式,或者可以轉(zhuǎn)變成為酯、酸胺、酰亞胺、?;B氮或酰鹵。
本發(fā)明中,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中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氨基、羥基和巰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1),并且另外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羧基、酸酐基、環(huán)氧基和異氰酸酯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2)。
在一個更優(yōu)選實施方案中,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氨基和羥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1-1),并且另外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羧基和酸酐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2-1)。
非芳族含雙鍵單體衍生物的實例包括其中官能團呈鹽形式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以及其中官能團轉(zhuǎn)變成為酯、酰胺、酰亞胺、?;B氮或酰鹵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
含有氨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的實例包括含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叔氨基的不飽和酰亞胺化合物、含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酰胺、含叔氨基的芳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含季銨鹽基的不飽和化合物。
含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
含叔氨基的不飽和酰亞胺化合物包括乙烯基嗎啉類與胺化合物的反應(yīng)產(chǎn)物、不飽和羧酸酐與胺化合物的反應(yīng)產(chǎn)物。乙烯基嗎啉類包括4-乙烯基嗎啉、2-甲基-4-乙烯基嗎啉和4-烯丙基嗎啉。不飽和羧酸酐可以是馬來酸酐和衣康酸酐。
含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酰胺包括二甲氨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含季銨鹽基的不飽和化合物包括由用陽離子化劑對含叔氨基的不飽和化合物如N,N,N-三甲基-N-(2-羥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氯化銨陽離子化而得到的化合物。
用于制備含季銨鹽基的不飽和化合物的含叔氨基的不飽和化合物陽離子化的陽離子化試劑包括烷基鹵衍生物、鹵代乙酸烷基酯、硫酸二烷基酯、無機酸、有機酸,以及叔胺-無機酸鹽的表氯醇加成物。
烷基鹵衍生物包括甲基氯、乙基氯、丁基氯、辛基氯、月桂基氯、硬脂基氯、環(huán)己基氯、芐基氯、苯乙基氯、烯丙基氯、甲基溴、乙基溴、丁基溴、辛基溴、月桂基溴、硬脂基溴、芐基溴、烯丙基溴、甲基碘、乙基碘、丁基碘、辛基碘、月桂基碘、硬脂基碘和芐基碘。
鹵代乙酸烷基酯包括一氯乙酸甲酯、一氯乙酸乙酯和溴乙酸乙酯。硫酸二烷基酯包括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無機酸包括鹽酸、氫溴酸、硫酸和磷酸。有機酸包括甲酸、乙酸和丙酸。叔胺-無機酸鹽的表氯醇加成物包括N-(3-氯-2-羥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銨。
含有羥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包括由下面所示的結(jié)構(gòu)式(1)表示的化合物,并且包括不飽和醇、乙烯基醚、烯丙基醚和烯基酚 其中在結(jié)構(gòu)式(1)中,R1表示氫原子或含有1至6個碳原子的烷基,并且R2表示亞甲基、含有2至20個碳原子的亞烷基或含有3至20個碳原子的亞環(huán)烷基。
由結(jié)構(gòu)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實例可以是(甲基)丙烯酸酯,并且其實例包括(甲基)丙烯酸-2-羥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1,4-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1,4-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和丙二醇聚丁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
不飽和醇包括烯丙醇、9-癸烯-1-醇、10-十一碳烯-1-醇和炔丙醇。乙烯基醚的實例包括2-羥基乙基乙烯基醚、二甘醇單乙烯基醚和4-羥基丁基乙烯基醚。烯丙基醚包括2-羥基乙基烯丙基醚。烯基酚包括對-乙烯基苯酚和2-丙烯基苯酚。
含有巰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的實例包括具有用SH基團取代上述含有羥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的羥基而得到的結(jié)構(gòu)的單體。
含有羧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包括不飽和二羧酸和不飽和單羧酸。不飽和二羧酸包括馬來酸、富馬酸、氯代馬來酸、腐植酸(himic acid)、檸康酸和衣康酸。不飽和單羧酸包括丙烯酸、丁烯酸、巴豆酸、乙烯基乙酸、甲基丙烯酸、戊烯酸、十二碳烯酸、亞油酸、當(dāng)歸酸和肉桂酸。
含有酸酐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包括上述不飽和二羧酸或不飽和單羧酸的酸酐,其具體實例包括馬來酸酐、腐植酸酐和丙烯酸酐。
含有環(huán)氧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包括(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s水甘油基醚和烯丙基縮水甘油基醚。
含有異氰酸酯基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包括(甲基)丙烯?;惽杷狨?、丁烯?;惽杷狨ァ投顾岙惽杷嵋阴?、巴豆酸異氰酸丁酯、巴豆酸異氰酸乙基乙二醇酯、巴豆酸異氰酸乙基二甘醇酯、巴豆酸異氰酸乙基三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異氰酸乙基二甘醇酯和(甲基)丙烯酸異氰酸乙基三甘醇酯。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有機過氧化物(C)可以選自常規(guī)的有機過氧化物。這種有機過氧化物的實例包括二?;^氧化物化合物、過碳酸酯化合物(在分子骨架中具有由下列結(jié)構(gòu)式(2)表示的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I))和烷基過酯化合物(在分子骨架中具有由下列結(jié)構(gòu)式(3)表示的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II)) 由結(jié)構(gòu)式(2)表示的化合物(I)的實例包括過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過氧化二碳酸雙(4-叔丁基環(huán)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碳酸叔丁基過氧化異丙酯和過氧碳酸二肉豆蔻酯。由結(jié)構(gòu)式(3)表示的化合物(II)的實例包括新癸酸-1,1,3,3-四甲基丁酯、α-枯基過氧化新癸酸酯和叔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
除了由結(jié)構(gòu)式(2)和(3)表示的化合物外,有機過氧化物(C)的實例還包括1,1-雙(叔丁基過氧)環(huán)己烷、2,2-雙(4,4-二叔丁基過氧化環(huán)己基)丙烷、1,1-雙(叔丁基過氧)環(huán)十二烷、單碳酸叔己基過氧化異丙酯、己烯酸(haxonoate)叔丁基過氧化-3,5,5-三甲酯、過氧月桂酸叔丁酯、2,5-二甲基-2,5-二(苯甲?;^氧)己烷、過氧乙酸叔丁酯、2,2-雙(叔丁基過氧)丁烯、過氧苯甲酸叔丁酯、4,4-雙(叔丁基過氧化)戊酸正丁酯、過氧間苯二甲酸二叔丁酯、過氧化二枯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過氧)己烷、1,3-雙(叔丁基過氧化異丙基)苯、過氧化叔丁基枯基、過氧化二叔丁基、萜烷過氧化氫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過氧)己炔-3。
基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烴樹脂(A),有機過氧化物(C)的使用量為0.01至20重量份,并且優(yōu)選為0.03至10重量份。如果加入量太小,將降低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至聚烯烴樹脂(A)上的接枝量。如果加入量太大,將促進(jìn)聚烯烴樹脂的分解。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熔融捏合方法可以是例如熔融捏合樹脂的常規(guī)方法,或?qū)渲c固體或液體添加劑熔融捏合的常規(guī)方法。優(yōu)選的方法是其中將所有成分或一些成分的組合在混合器如漢歇爾混合機和螺帶式混合機中混合,得到均勻的混合物,并且將混合物熔融捏合的方法。
熔融捏合可以由常規(guī)的熔融捏合技術(shù),如使用班伯里密煉機、plastomill、布拉本德塑度儀或單或雙螺桿擠塑機的熔融捏合來進(jìn)行。
優(yōu)選使用單或雙螺桿擠塑機的熔融捏合。由于連續(xù)生產(chǎn)導(dǎo)致的生產(chǎn)率的改善的可能性,特別優(yōu)選其中將聚丙烯樹脂(A)、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和有機過氧化物(C)完全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將得到的混合物進(jìn)料到單或雙螺桿擠塑機中并且在其中熔融捏合的方法。
用于熔融捏合的擠塑機的捏合部分的溫度(例如,擠塑機的機筒溫度)典型地為50至300℃,并且考慮到接枝量和防止聚烯烴樹脂的分解,優(yōu)選為100至250℃。
優(yōu)選將擠塑機的捏合部分分成兩個串聯(lián)部分,并且將在下游部分的捏合溫度設(shè)置得高于在上游部分的捏合溫度。捏合時間典型地為0.1至30分鐘,并且考慮到接枝量和防止聚烯烴樹脂的分解,優(yōu)選為0.5至5分鐘。
在本發(fā)明的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中,如果需要,也可以加入廣泛地加入至聚烯烴樹脂中的常規(guī)添加劑,如抗氧化劑、熱穩(wěn)定劑和中和劑。
實施例下面參考實施例和比較例描述本發(fā)明。在實施例和比較例中使用如下所示的材料。
A-1丙烯基樹脂丙烯均聚物(特性粘度[η]3dl/g),由日本未審查專利出版物No.7-216017中所公開的使用固體催化劑組分的氣相聚合方法制備。
B-1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由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備)B-2馬來酸酐(由Nippon Shokubai Co.,Ltd.制備)B-3過氧苯甲酸叔丁酯(商品名KAYABUTYL B,由Kayaku Akzo Corp.制備)B-4有機多孔粉末(商品名MP-1000,由MEMABRANA制備)B-5IRGANOX 1010,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備B-6IRGAFOS 168,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備如下所示為實施例和比較例中使用的評估方法。
(1)接枝量(單位重量%)將樣品1.0g溶解于100ml二甲苯中。將樣品的溶液在攪拌下滴加到1000ml的甲醇中,從而通過再沉淀收集樣品。將收集的樣品真空干燥(80℃,8小時),并且通過加熱壓制而成型為100-μm薄膜。測量得到的薄膜的紅外吸收光譜。基于1780cm-1附近的吸收,確定馬來酸酐的接枝量,并且基于1730cm-1附近的吸收,確定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的接枝量。
(2)熔體流動速率(MFR,單位g/10min)根據(jù)ASTM D792,在下面的條件下測量MFR。
測量溫度230℃負(fù)荷21.2N實施例1通過下面的方法制備用于評估的粒料以表1中給出的配料比均勻地混合(A-1)、(B-1)、(B-2)、(B-3)、(B-4)、(B-5)和(B-6),接著在雙螺桿捏合擠塑機(商品名KZW15-45MG,由Technovel Corp.制造,同向旋轉(zhuǎn)螺桿,15mm×45L/D)中在180℃的溫度和500rpm的螺桿速度下進(jìn)行熔融捏合。測量得到的用于評估的粒料的接枝量和MFR,并且結(jié)果示于表2中。
實施例2以與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進(jìn)行評估,不同之處在于,將(B-1)和(B-2)的量改變?yōu)楸?中所示的量。
比較例1以與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進(jìn)行評估,不同之處在于,不使用(B-2)并且將(B-1)的量改變?yōu)楸?中所示的量。
比較例2以與實施例1的相同方式進(jìn)行評估,不同之處在于,不使用(B-1)并且將(B-2)的量改變?yōu)楸?中所示的量。
表1
實施例1和2中,由簡單地方法成功地制備出具有高接枝量的改性丙烯基樹脂。
另一方面,比較例1和2中,僅使用一種非芳族含有雙鍵單體(B)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接枝量。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熔融捏合100重量份的聚烯烴樹脂(A)、0.1至20重量份的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和0.01至20重量份的有機過氧化物(C),其中所述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中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氨基、羥基和巰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1),并且另外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羧基、酸酐基、環(huán)氧基和異氰酸酯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2)。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中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氨基和羥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1-1),并且另外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羧基和酸酐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2-1)。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制備改性聚烯烴樹脂的方法,該方法具有熔融捏合100重量份的聚烯烴樹脂(A)、0.1至20重量份的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和0.01至20重量份的有機過氧化物(C)的步驟,其中所述至少兩種非芳族含雙鍵單體(B)中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氨基、羥基和巰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1),并且另外的至少一員是具有選自由羧基、酸酐基、環(huán)氧基和異氰酸酯基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團的非芳族含雙鍵單體或該單體的衍生物(B2)。
文檔編號C08F255/00GK1955204SQ20061013605
公開日2007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10月24日
發(fā)明者中島浩善, 北野勝久, 佐藤淳 申請人:住友化學(xué)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