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維生素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維生素C鈣是維生素C最重要的金屬鹽之一,維生素C鈣兼具維生素C和鈣的共同藥理作用,可用于治療維生素C和預防治療缺鈣癥,并且維生素C制成鈣鹽后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穩(wěn)定性增強。在國外維生素C鈣已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和食品行業(yè)。目前,維生素C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維生素C易降解,經常出現降解后產物與鈣離子形成水不溶性鹽類, 從而導致成品維生素C鈣鹽濁度檢測項超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生產工藝,通過對反應過程的各項控制,確保成品維生素C鈣的濁度檢測值符合標準。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生產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反應罐中加入熱純水,投入所需碳酸鈣重量的I 5%的碳酸鈣到熱純水中,待分散均勻后,再加入維生素C,控制合適的溫度,投入剩余的碳酸鈣,繼續(xù)反應,控制最終反應體系的PH值不高于5. O,反應后物料加炭脫色,經壓濾去除各類不溶物,濾液壓至結晶罐中,并在濾液中加入穩(wěn)定劑,緩慢加入甲醇并降溫析晶、離心分離,晶體烘干后得到成品維生素C鈣。本發(fā)明所述的穩(wěn)定劑為L-半胱氨酸,硫脲、谷胱甘肽的一種,其用量為維生素C投料量的O. 01 O. 2%O本發(fā)明通過對反應過程的各項控制,確保成品維生素C鈣的濁度檢測值符合標準,能夠提聞廣品質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具體說明
實施例I:
在反應罐內加1350升熱純水,加入碳酸鈣10公斤,待碳酸鈣在純水中分散均勻后,投入1280公斤維生素C,緩慢加入余下的碳酸鈣,繼續(xù)反應當pH接近5. O后,加入活性炭脫色 10分鐘,經壓濾去除各類不溶物,濾液壓至結晶罐中,加入L-半胱氨酸2公斤,緩慢流加甲醇并降溫至0°c,離心分離晶體,烘干得成品維生素C鈣,經檢測濁度為O. 6。實施例2
在反應罐內加1350升熱純水,加入碳酸鈣5公斤,待碳酸鈣在純水中分散均勻后,投入 1280公斤維生素C,緩慢加入余下的碳酸鈣,繼續(xù)反應當pH接近5. 5后,加入活性炭脫色10 分鐘,經壓濾去除各類不溶物,濾液壓至結晶罐中,加入硫脲I公斤,緩慢流加甲醇并降溫至o°c,離心分離晶體,烘干得成品維生素C鈣,經檢測濁度為O。本發(fā)明不限于這些公開的實施例,本發(fā)明將覆蓋技術方案所描述的范圍,以及權利要求范圍的各種變形和等效變化,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的前提下,對本發(fā)明所作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實現的任何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fā)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反應罐中加入熱純水, 投入所需碳酸鈣重量的I 5%的碳酸鈣到熱純水中,待分散均勻后,再加入維生素C,控制合適的溫度,投入剩余的碳酸鈣,繼續(xù)反應,控制最終反應體系的PH值不高于5. O,反應后物料加炭脫色,經壓濾去除各類不溶物,濾液壓至結晶罐中,并在濾液中加入穩(wěn)定劑,緩慢加入甲醇并降溫析晶、離心分離,晶體烘干后得到成品維生素C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生產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穩(wěn)定劑為L-半胱氨酸,硫脲、谷胱甘肽的一種,其用量為維生素C投料量的O. 01 O. 2%。
全文摘要
一種生產低濁度維生素C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反應罐中加入熱純水,投入所需碳酸鈣重量的1~5%的碳酸鈣到熱純水中,待分散均勻后,再加入維生素C,控制合適的溫度,投入剩余的碳酸鈣,繼續(xù)反應,控制最終反應體系的pH值不高于5.0,反應后物料加炭脫色,經壓濾去除各類不溶物,濾液壓至結晶罐中,并在濾液中加入穩(wěn)定劑,緩慢加入甲醇并降溫析晶、離心分離,晶體烘干后得到成品維生素C鈣。本發(fā)明通過對反應過程的各項控制,確保成品維生素C鈣的濁度檢測值符合標準。
文檔編號C07D307/62GK102584753SQ2011103382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丁亞波, 劉杰, 張華峰, 申亞根, 錢海燕, 黃加洪 申請人: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