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制氮制氧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制氮制氧系統。
背景技術:
1、經過對空分機進行改造,有效的提高了氧氣和氮氣的產量,能夠很好的滿足廠內生產需求,經過增產后,并非所有的氧氣和氮氣都能夠被及時利用,因此需要通過氧氣壓縮機和氮氣壓縮機對氣體壓縮以實現收集。然而,在該過程中,仍然有一部分富裕的氧氣和氮氣得不到收集,只能進行放空,這就造成了能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制氮制氧系統,能夠滿足氧氣和氮氣的收集需求,避免能源浪費。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2、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包括多臺空分機和余氮壓縮機;每臺空分機均連接有對應的氧氣壓縮機和氮氣壓縮機;多臺空分機的氧氣壓縮機的氧氣輸送管串聯形成集氧管路,所述集氧管路連通至任意一臺空分機的氧氣壓縮機;多臺空分機的氮氣輸送管串聯形成集氮管路,所述集氮管路連通至余氮壓縮機。
3、優(yōu)選的,每臺空分機的氧氣輸送管在串聯節(jié)點前端均設置有氧氣調節(jié)閥。
4、優(yōu)選的,所述空分機的氧氣儲氣罐中設置有氧氣傳感器,所述氧氣傳感器和氧氣調節(jié)閥通信連接。
5、優(yōu)選的,每臺空分機的氮氣輸送管在串聯節(jié)點前端設置有氮氣調節(jié)閥。
6、優(yōu)選的,所述空分機的氮氣儲氣罐中設置有氮氣傳感器,所述氮氣傳感器和氮氣調節(jié)閥通信連接,并通信連接于余氮壓縮機和空分機的氮氣壓縮機。
7、優(yōu)選的,所述空分機包括6000nm3/h機組、10000nm3/h機組和20000nm3/h機組。
8、優(yōu)選的,所述集氧管路連通至10000nm3/h機組的氧氣壓縮機。
9、優(yōu)選的,所述余氮壓縮機為15000nm3/h氮氣壓縮機;當使用余氮壓縮機時,所述6000nm3/h機組的氮氣壓縮機停止運行。
10、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冗余設計,若其中的部分氧氣壓縮機和/或氮氣壓縮機出現故障,可以通過其他的氧氣壓縮機和/或氮氣壓縮機收集氧氣和/或氮氣;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富余氧氣和富余氮氣的收集,以避免能源浪費;此外,本實用新型還能夠極大的降低電費,實現節(jié)能。
1.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臺空分機和余氮壓縮機;每臺空分機均連接有對應的氧氣壓縮機和氮氣壓縮機;多臺空分機的氧氣壓縮機的氧氣輸送管串聯形成集氧管路,所述集氧管路連通至任意一臺空分機的氧氣壓縮機;多臺空分機的氮氣輸送管串聯形成集氮管路,所述集氮管路連通至余氮壓縮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每臺空分機的氧氣輸送管在串聯節(jié)點前端均設置有氧氣調節(jié)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機的氧氣儲氣罐中設置有氧氣傳感器,所述氧氣傳感器和氧氣調節(jié)閥通信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每臺空分機的氮氣輸送管在串聯節(jié)點前端設置有氮氣調節(jié)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機的氮氣儲氣罐中設置有氮氣傳感器,所述氮氣傳感器和氮氣調節(jié)閥通信連接,并通信連接于余氮壓縮機和空分機的氮氣壓縮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分機包括6000nm3/h機組、10000nm3/h機組和20000nm3/h機組。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氧管路連通至10000nm3/h機組的氧氣壓縮機。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制氮制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氮壓縮機為15000nm3/h氮氣壓縮機;當使用余氮壓縮機時,所述6000nm3/h機組的氮氣壓縮機停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