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圓柱金屬鋼結構制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除銹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圓柱金屬鋼結構的自動除銹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圓柱金屬鋼結構工件除銹方法中常見有三種:第一種是人工手動除銹,第二種是酸洗除銹,第三種是工件動機器不動的方法除銹。
人工手動除銹工具簡單施工方便,但施工人員勞動強度大,除銹效率低,在除銹過程中,散發(fā)的銹粉和灰塵危害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酸洗除銹法亦稱化學除銹,工件動機器不動的方法除銹主要針對大批量的金屬集中在一起集中除銹,其原理是利用酸洗液中的酸與金屬氧化物進行化學反應,使金屬氧化物溶解,而除去金屬線材表面的銹蝕和污物,在酸洗除銹后,一定要用大量清水清洗并鈍化處理,會形成的大量廢水、廢酸、酸霧,如果處理不當還會造成金屬表面過蝕,形成麻點。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工人的勞動程度,但除銹效果仍不理想,且存在著污染環(huán)境及腐蝕設備的問題,難以滿足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的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圓柱金屬鋼結構的自動除銹機,以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可快速去除圓柱形金屬材料表面銹蝕和氧化皮,降低了施工人員勞動強度,提高了除銹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圓柱金屬鋼結構的自動除銹機,包括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包括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固定平面,兩個固定平面之間設置有兩個左右對稱的機架,且固定平面及機架之間均通過立柱連接,頂部的固定平面上設置有除銹單元以及除銹驅動單元,兩個機架之間設有將金屬圓柱提升至除銹單元的爬 行裝置,立柱上設有用于支護爬行過程中的金屬圓柱的支護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平面為U型,且底部的固定平面和兩個機架之間分別通過一根立柱連接,頂部的固定平面和兩個機架之間也分別通過一根立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護裝置包括連接在立柱上的弧形臂以及用于驅動弧形臂的支護電動推桿,弧形臂的內側設置有橡膠接觸面。
進一步地,所述的爬行裝置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個機架上的爬行電機,爬行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爬行聯(lián)軸器連接有小齒輪,還包括連接在兩個機架之間的同軸設置的爬行輪和大齒輪,且小齒輪和大齒輪嚙合,所述爬行輪用于提升金屬圓柱。
進一步地,除銹單元包括設置在頂部的固定平面上的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的環(huán)形槽中固定有可打開齒輪,可打開齒輪的內側對稱固定有三個三爪卡盤,每個三爪卡盤上均連接有調節(jié)臂,調節(jié)臂的自由端連接有弧形的砂輪片。
進一步地,調節(jié)臂包括可伸縮桿以及套在可伸縮桿外側的可預緊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的三個三爪卡盤分別為主動三爪卡盤A、第一從動三爪卡盤B和第二從動三爪卡盤B,主動三爪卡盤A和第一從動三爪卡盤B之間以及主動三爪卡盤A和第二從動三爪卡盤B之間均通過鉸接桿件以及與鉸接桿件配合的卡套連接。
進一步地,除銹驅動單元包括設置在頂部的固定平面上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驅動聯(lián)軸器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與可打開齒輪嚙合。
進一步地,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上連接有能夠使其打開或閉合的開閉電動推桿。
進一步地,每個機架上均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上通過旋轉臂連接有用 于支撐爬行過程中的金屬圓柱的支撐輪,支撐輪的外側設置有柔性橡膠輪胎。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通過爬行裝置將金屬圓柱提升至除銹單元進行除銹,通過支護裝置在金屬圓柱上升的過程中為其提供支護,通過除銹驅動單元驅動除銹單元進行除銹,可快速去除圓柱形金屬材料表面銹蝕和氧化皮,降低了施工人員勞動強度,提高了除銹效率。
進一步地,固定平面為U型,為金屬圓柱的提升預留了空間,底部的固定平面和兩個機架之間分別通過一根立柱連接,頂部的固定平面和兩個機架之間也分別通過一根立柱連接,上側兩根立柱上的支護裝置配合使用,下側兩根立柱上的支護裝置也配合使用,操作方便。
進一步地,支護裝置包括連接在立柱上的弧形臂以及用于驅動弧形臂的支護電動推桿,弧形臂與金屬圓柱曲面相同,可以更好地起到支護作用,弧形臂內側設置橡膠接觸面,使弧形臂與金屬圓柱柔性接觸。
進一步地,爬行裝置依靠爬行輪與金屬圓柱之間的摩擦對其進行提升,結構簡單易操作。
進一步地,除銹單元通過設置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及可打開齒輪,方便金屬圓柱上升過程中進入除銹單元,當進入除銹單元后,通過三個三爪卡盤將金屬圓柱夾緊。
進一步地,每個機架上均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上通過旋轉臂連接有用于支撐上升過程中的金屬圓柱的支撐輪,在金屬圓柱上升過程中對其進行支撐,進一步保證了金屬圓柱上升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加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可打開齒輪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左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三爪卡盤結構示意圖。
其中,1—固定支座,2—支撐柱,3—旋轉臂,4—開閉電動推桿,5—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6—驅動電機,7—驅動齒輪,8—驅動聯(lián)軸器,9—預緊齒輪,10—三爪卡盤,A—主動三爪卡盤,B—第一被動三爪卡盤,C—第二被動三爪卡盤,11—可打開齒輪,12—卡套,13—鉸接桿件,14—調節(jié)臂,15—砂輪片,16—弧形臂,17—支撐輪,18—支護電動推桿,19—爬行輪,20—大齒輪,21—爬行聯(lián)軸器,22—小齒輪,23—爬行電機,24—柔性橡膠輪胎,25—橡膠接觸面,26—可伸縮桿,27—可預緊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用于圓柱金屬鋼結構的自動除銹機,包括固定支座1,固定支座1包括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固定平面,兩個固定平面之間設置有兩個左右對稱的機架,且固定平面及機架之間均通過立柱連接,所述固定平面為U型,且底部的固定平面和兩個機架之間分別通過一根立柱連接,頂部的固定平面和兩個機架之間也分別通過一根立柱連接,頂部的固定平面上設置有除銹單元以及除銹驅動單元,除銹單元包括設置在頂部的固定平面上的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5,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5上連接有能夠使其打開或閉合的開閉電動推桿4,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5的環(huán)形槽中固定有可打開齒輪11,可打開齒輪11的內側對稱固定有三個三爪卡盤10,每個三爪卡盤10上均連接有調節(jié)臂14,調節(jié)臂14包括可伸縮桿26以及套在可伸縮桿26外側的可預緊彈簧27,調節(jié)臂14的自由端連接有弧形的砂輪片15,所述的三個三爪卡盤10分別為主動三爪卡盤A、第一從動三爪卡盤B和第二從動三爪卡盤B,主動三爪卡盤A和第一從動三爪卡盤B之間以及主動三爪卡盤A和第二從動 三爪卡盤B之間均通過鉸接桿件13以及與鉸接桿件13配合的卡套12連接,除銹驅動單元包括設置在頂部的固定平面上的驅動電機6,驅動電機6的輸出端通過驅動聯(lián)軸器8連接有驅動齒輪7,所述驅動齒輪7與可打開齒輪11嚙合,兩個機架之間設有將金屬圓柱提升至除銹單元的爬行裝置,所述的爬行裝置包括設置在其中一個機架上的爬行電機23,爬行電機23的輸出端通過爬行聯(lián)軸器21連接有小齒輪22,還包括連接在兩個機架之間的同軸設置的爬行輪19和大齒輪20,且小齒輪22和大齒輪20嚙合,所述爬行輪19用于提升金屬圓柱,立柱上設有用于支護爬行過程中的金屬圓柱的支護裝置,支護裝置包括連接在立柱上的弧形臂16以及用于驅動弧形臂16的支護電動推桿18,弧形臂16的內側設置有橡膠接觸面25,每個機架上均設置有支撐柱2,支撐柱2上通過旋轉臂3連接有用于支撐爬行過程中的金屬圓柱的支撐輪17,支撐輪17的外側設置有柔性橡膠輪胎24。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過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首先把本裝置放在金屬圓柱鋼結構工件正前方,支護電動推桿18回縮帶動弧形臂16(包括4個弧形臂,其中上下各有兩個,即每個立柱上設置一個,它們成對使用)繞著立柱旋轉,弧形臂16打開,把本發(fā)明裝置前移貼近金屬圓柱,當金屬圓柱鋼結構工件內側貼到爬行輪19,支護電動推桿18前伸帶動弧形臂16夾緊金屬圓柱鋼結構工件。支撐輪17(支撐輪17成對使用,支撐輪17可以繞旋轉臂3旋轉)通過電動推桿裝置驅動使旋轉臂3帶動支撐輪17旋轉,使支撐輪17夾緊支撐金屬圓柱。
當夾緊金屬圓柱鋼結構工件后,爬行電機23旋轉帶動爬行聯(lián)軸器21上的小齒輪22,小齒輪22與大齒輪20嚙合,小齒輪22旋轉帶動大齒輪20旋轉。大齒輪20與爬行輪19同軸連接,大齒輪20旋轉帶動爬行輪19,爬行輪19通過摩擦力使金屬圓柱向上爬行,在爬行的過程中支撐輪17也沿著金屬圓柱旋轉。
金屬圓柱在提升至除銹單元時,開閉電動推桿4回縮帶動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5打開,使金屬圓柱在可打開齒輪11內。開閉電動推桿4前伸使可打開環(huán)形軌道5關閉,從而保證除銹單元能夠繞金屬圓柱旋轉,然后通過外置裝置旋轉預緊齒輪9帶動主動三爪卡盤A內的圓形面齒輪,圓形面齒輪帶動調節(jié)臂14,調節(jié)臂14與砂輪片15固定在一起。調節(jié)臂14帶動砂輪片15前移,使砂輪片15與金屬圓柱之間接觸,并且保證之間有一定的力。主動三爪卡盤A、第一被動三爪卡盤B以及第二被動三爪卡盤C之間由卡套12和鉸接桿件13連接,鉸接桿件13與主動三爪卡盤A的內圓形金屬面齒輪連接,主動三爪卡盤A的金屬面齒輪旋轉的同時也會帶動鉸接桿件13旋轉,從而帶動第一被動三爪卡盤B以及第二被動三爪卡盤C內的圓形面齒輪旋轉,使得第一被動三爪卡盤B以及第二被動三爪卡盤C上的調節(jié)臂14帶動砂輪片15前移,保證了三個砂輪片15同步,在三個砂輪片15將金屬圓柱夾緊后,驅動電機6旋轉通過驅動聯(lián)軸器8帶動驅動齒輪7旋轉,驅動齒輪7與可打開齒輪11嚙合,可打開齒輪11在旋轉的過程中,帶動其中的三個三爪卡盤旋轉,同時調節(jié)臂14和砂輪片15也隨之旋轉,砂輪片15旋轉時與金屬圓柱表面產生摩擦,從而達到除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