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機設計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壓鑄機導向機構。
背景技術:
壓鑄機是一種在壓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屬液壓射到模具中冷卻成型,開模后得到固體金屬鑄件工業(yè)鑄造機械。而壓鑄機加工前或加工時,定模板、動模板和尾板等部件通常都要進行一定的移動,來實現(xiàn)合模工作,注射工作等。
而傳統(tǒng)的壓鑄機上的部件的移動通常是在壓鑄機上設置矩形的導軌,但是導軌和定模板、動模板和尾板等部件連接部分的縫隙較大,連接可靠性低,時間長容易造成移位,另一方面,矩形導軌和部件的接觸面積小,所能承載的額定壓力小,適應范圍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鑄機導向機構,可以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壓鑄機導向機構,包括壓鑄機模架、壓鑄機機體、連接件和導軸,其中壓鑄機模架包括定模板、動模板和尾板,連接件安裝在導軸上,定模板、動模板和尾板均與連接件相連接,導軸安裝在壓鑄機機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件,使得定模板、動模板和尾板能連接在導軸上,來實現(xiàn)壓鑄機模架的支撐與定模板、動模板和尾板的移動,而由于利用了圓柱體狀的導軸代替?zhèn)鹘y(tǒng)的長方體狀的導軌,各部件和和導軸的縫隙小,各部件不易脫離導軸或者發(fā)生移位,工作可靠性強,而且連接件和導軸的接觸面積大,能承載的額定壓力大,因此能更好地適應各種壓鑄機模架來使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設有通孔,第二連接件設有U型槽,通孔與U型槽均與導軸相匹配。帶通孔的第一連接件能使第一連接件與導軸充分接觸,便于作為支撐的部件與導軸的連接,而帶U型槽的第二連接件則能貼合在導軸上,便于需要多次移動的部件能在導軸上穩(wěn)定可靠地移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定模板和尾板均與第一連接件相連接,動模板與第二連接件相連接。定模板和尾板的移動相對較少,而且其要起主要支撐作用,因此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來提高其與導軸的接觸面積,而動模板的移動相對較多,因此其與第一連接件連接,來保證其在導軸上的移動可靠性。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軸承和半軸承,第一連接件通過軸承與導軸連接,第二連接件通過半軸承與導軸連接。軸承和半軸承的設置能減少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在移動時與導軸的摩擦,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壓鑄機機體設有支撐塊,導軸通過支撐塊安裝在壓鑄機機體上。支撐塊的設置能保證導軸的安裝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壓鑄機導向機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的壓鑄機導向機構的A-A處的剖視圖。
圖3為圖1的壓鑄機導向機構的B-B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考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壓鑄機導向機構,包括壓鑄機模架1、壓鑄機機體2、連接件3、導軸4、軸承5和半軸承6。
壓鑄機機體2上設有支撐塊21,導軸4為圓柱體,導軸4的一端安裝在一個支撐塊21內,另一端安裝在另一個支撐塊21內,即導軸4通過支撐塊21安裝在壓鑄機機體2上,且導軸4為兩根,兩根導軸4對稱設置在壓鑄機機體2上。
壓鑄機模架1包括定模板11、動模板12和尾板13,定模板11、動模板12和尾板13依次連接。連接件3包括第一連接件31和第二連接件32,定模板11的底部與兩個第一連接件31一體成型,尾板13的底部也與兩個第一連接件31一體成型,而動模板12的底部則與兩個第二連接件32一體成型,即定模板11和尾板13均與第一連接件31相連接,所述動模板12與第二連接件32相連接。
第一連接件31設有通孔311,第二連接件32設有U型槽321,通孔311與U型槽321的大小均與導軸4的大小相匹配,使得通孔311內在裝入軸承5后能讓第一連接件31通過軸承5安裝在導軸4上,并使得U型槽321內在裝入半軸承6后能讓第二連接件32通過軸承6安裝在導軸4上。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壓鑄機模架1被第一連接件31所支撐,并且定模板11和尾板13能通過第一連接件31在導軸4上運動,而動模板12能通過第二連接件32在導軸4上運動。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