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金屬材料熱處理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到一種小型碳鋼旋轉浸透淬火裝置。
背景技術:
淬火是指將鋼加熱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溫度,保持一定時間,然后以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淬火目的主要是獲得馬氏體組織,為回火做組織準備;獲得高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彈性和韌性,以達到強化材料的目的;使之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的方法。
目前常用方法有浸透淬火、壓縮空氣淬火、噴霧淬火或噴流淬火,上述方法在鋼材淬火時有三個缺點無法解決:1、由于鋼材在淬火帶來的熱能,當它接觸液體時,使液體局部溫度升高,而隨著淬火鋼材不斷帶來的熱能,使液體局部溫度越來越高,造成淬火鋼材不同截面接觸液體時,液體溫度不一樣,不能獲得均稱的馬氏體組織;2、由于鋼材在淬火接觸液體冷卻過程中,鋼材的同一截面的四周接觸液體溫度不同,造成鋼材內應力不同,使鋼材產生彎曲變形;3、大體積鋼材在淬火接觸液體冷卻過程中容易出現淬火鋼材硬度不足和淬火鋼材開裂;故急需一種能獲得均稱的馬氏體組織和不易產生彎曲變形且利于控制淬火鋼材硬度和不開裂的淬火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上述常用淬火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小型碳鋼旋轉浸透淬火裝置,使鋼材在淬火過程中能獲得均勻的馬氏體組織,有利于控制淬火鋼材的硬度和淬火鋼材的內應力,有效解決了淬火過程中鋼材容易出現的彎曲變形、開裂等現象。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碳鋼旋轉浸透淬火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架底部固定設有電機,在所述機架上部固定設有冷卻池,在所述冷卻池內部設有工作臺,在所述工作臺底部外圓上均布設有葉片,在所述工作臺底部設有轉軸,所述轉軸與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機構相連,在所述機架一側設有供水池,所述供水池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與所述冷卻池相連。
所述工作臺與轉軸焊接連接,工作臺為圓柱形工作臺。
所述冷卻池為圓柱形,冷卻池直徑為1000mm,冷卻池的高度為500mm。
所述傳動機構為鏈傳動機構。
所述轉軸直徑為50mm,轉軸處于冷卻池底部中心位置,轉軸的上端與工作臺固定連接,轉軸的下端安裝有鏈輪。
所述出水管一端設置在冷卻池內,另一端與供水池相連,在冷卻池內的出水管的高度略低于冷卻池的高度。
所述葉片呈L型,葉片與工作臺焊接連接,葉片的數量為3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小型碳鋼旋轉浸透淬火裝置,將工作臺設置成可旋轉式,另外在旋轉工作臺的外圍設有葉片,在工作臺旋轉的過程中葉片可將冷卻液的溫度攪拌成恒溫狀,使鋼材在淬火過程中能獲得均勻的馬氏體組織,有利于控制淬火鋼材的硬度和淬火鋼材的內應力,有效解決了淬火過程中鋼材容易出現的彎曲變形、開裂等現象,提高了工件成品率,設備結構簡單,工作原理清晰,操作簡單,可廣泛應用中小件碳鋼的淬火加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機架1、轉軸2、葉片3、冷卻液4、工作臺5、出水管6、冷卻池7、進水管8、水泵9、供水池10、電機11、傳動機構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碳鋼旋轉浸透淬火裝置,包括機架1,在機架1底部固定設有電機11,在機架1上部固定設有冷卻池7,在冷卻池7內部設有工作臺5,在工作臺5底部外圓上均布設有葉片3,在工作臺5底部設有轉軸2,轉軸2與電機11通過傳動機構12相連,在機架1一側設有供水池10,供水池10通過進水管8和出水管6與冷卻池7相連。
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碳鋼旋轉浸透淬火裝置,工作臺5與轉軸2焊接連接,工作臺5為圓柱形工作臺;冷卻池7為圓柱形,冷卻池7直徑為1000mm,冷卻池7的高度為500mm;傳動機構12為鏈傳動機構;轉軸2直徑為50mm,轉軸2處于冷卻池7底部中心位置,轉軸2的上端與工作臺5固定連接,轉軸2的下端安裝有鏈輪;出水管6一端設置在冷卻池7內,另一端與供水池10相連,在冷卻池7內的出水管6的高度略低于冷卻池7的高度;葉片3呈L型,葉片3與工作臺5焊接連接,葉片3的數量為3個。
本發(fā)明將工作臺設置成可旋轉式,另外在旋轉工作臺的外圍設有葉片,在工作臺旋轉的過程中葉片可將冷卻液的溫度攪拌成恒溫狀,使鋼材在淬火過程中能獲得均勻的馬氏體組織,有利于控制淬火鋼材的硬度和淬火鋼材的內應力,有效解決了淬火過程中鋼材容易出現的彎曲變形、開裂等現象,提高了工件成品率,設備結構簡單,工作原理清晰,操作簡單,可廣泛應用中小件碳鋼的淬火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