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穩(wěn)定及使用壽命長的研磨轉(zhuǎn)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墻板(1)、右板墻(2)和研磨輥(3),所述研磨輥(3)兩端均設置有軸承(4),所述左墻板(1)和所述右板墻(2)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軸承(4)相適配的軸承座(5),所述軸承(4)位于所述左墻板(1)和所述右板墻(2)之間的工作區(qū)域(6),在所述工作區(qū)域(6)內(nèi)所述研磨輥(3)兩端均套接有軸承座防護罩(7),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軸承座(5)螺紋連接,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研磨輥(3)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密封圈(8)。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研磨設備的【技術領域】。
【專利說明】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zhuǎn)動機構,特別涉及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 膠輥是膠輥研磨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PCB研磨工序中使用的部件。膠輥在研磨 的過程中,所處的環(huán)境惡劣,研磨脫落的磨料和污漬會隨著噴淋水四處飛濺,在軸頭和油封 摩擦處聚集的磨料會導致軸頭磨損,從而油封失效,最后造成軸承提前損壞,這樣會使研磨 的效果變差,影響產(chǎn)品的質(zhì)量,這時還需要停機并對軸承及軸承座進行改換,影響企業(yè)的生 產(chǎn)效率,同時也增加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成本。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 作穩(wěn)定及使用壽命長的研磨轉(zhuǎn)動機構。
[0004]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墻板、右板墻和研磨輥,所述 研磨輥兩端均設置有軸承,所述左墻板和所述右板墻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軸承相適配的軸承 座,所述軸承位于所述左墻板和所述右板墻之間的工作區(qū)域,在所述工作區(qū)域內(nèi)所述研磨 輥兩端均套接有軸承座防護罩,所述軸承座防護罩與所述軸承座螺紋連接,所述軸承座防 護罩與所述研磨輥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密封圈。
[0005] 所述軸承座防護罩與所述研磨輥之間還設置有油封。
[0006] 所述軸承座與所述左墻板及所述右板墻之間設置有0型圈。
[0007] 所述研磨輥的一端穿出所述軸承及所述軸承座并設置有傳動齒輪。
[0008] 所述研磨輥設置有所述傳動齒輪的一端還設置有齒輪壓蓋,所述齒輪壓蓋通過螺 釘固定在所述研磨輥的端面上。
[0009] 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軸承之間還設置有墊圈。
[0010] 所述研磨輥為傳動膠輥。
[0011] 所述傳動膠輥包括膠輥本體及同軸固定設置在所述膠輥本體兩端的連接軸。
[00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墻板、右板墻和研磨輥,所述 研磨輥兩端均設置有軸承,所述左墻板和所述右板墻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軸承相適配的軸承 座,所述軸承位于所述左墻板和所述右板墻之間的工作區(qū)域,在所述工作區(qū)域內(nèi)所述研磨 輥兩端均套接有軸承座防護罩,所述軸承座防護罩與所述軸承座螺紋連接,所述軸承座防 護罩與所述研磨輥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密封圈,所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工作的時候, 研磨脫落的磨料和污漬會隨著噴淋水四處飛濺,但是在所述軸承座防護罩的作用下,使得 研磨脫落的磨料和污漬不會進入所述研磨輥的端部,使得所述研磨輥不會輕易磨損,進而 不會破壞所述軸承座,工作穩(wěn)定、使用壽命長,能很好的提高生產(chǎn)效率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墻板1、右板墻2和研磨輥3,所述 研磨輥3兩端均設置有軸承4,所述左墻板1和所述右板墻2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軸承4相適 配的軸承座5,所述軸承4位于所述左墻板1和所述右板墻2之間的工作區(qū)域6,在所述工 作區(qū)域6內(nèi)所述研磨輥3兩端均套接有軸承座防護罩7,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軸承座 5螺紋連接,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研磨輥3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密封圈8,在本實施例 中,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研磨輥3之間設置有兩個所述密封圈8。
[0015]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研磨輥3之間還設置有油封9,所述油 封能進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0016]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軸承座5與所述左墻板1及所述右板墻2之間設置有0型圈 10。
[0017]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研磨輥3的一端穿出所述軸承4及所述軸承座5并設置有傳 動齒輪11。
[0018] 所述研磨輥3設置有所述傳動齒輪11的一端還設置有齒輪壓蓋12,所述齒輪壓蓋 12通過螺釘14固定在所述研磨輥3的端面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螺釘14為內(nèi)六角螺釘。
[0019] 所述傳動齒輪11與所述軸承4之間還設置有墊圈13。
[002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研磨輥3為傳動膠輥。
[0021] 所述傳動膠輥包括膠輥本體31及同軸固定設置在所述膠輥本體31兩端的連接軸 32〇
[0022]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所述傳動齒輪11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從而使所述傳動膠 輥發(fā)生轉(zhuǎn)動,再進行研磨,研磨脫落的磨料和污漬會隨著噴淋水四處飛濺,但在所述軸承座 防護罩7的作用下,研磨脫落的磨料和污漬也不會進入所述研磨輥3的端部,因此所述軸承 座防護罩7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
[0023]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研磨設備的【技術領域】。
[〇〇24] 雖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以實際方案來描述的,但是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含 義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jù)本說明書對其實施方案的修改及與其他方案的組 合都是顯而易見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包括左墻板(1)、右板墻(2)和研磨輥(3),所述研磨輥(3)兩端 均設置有軸承(4),所述左墻板(1)和所述右板墻(2)上均設置有與所述軸承(4)相適配的 軸承座(5 ),所述軸承(4)位于所述左墻板(1)和所述右板墻(2 )之間的工作區(qū)域(6 ),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區(qū)域(6)內(nèi)所述研磨輥(3)兩端均套接有軸承座防護罩(7),所述軸承 座防護罩(7)與所述軸承座(5)螺紋連接,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述研磨輥(3)之間設 置有若干個密封圈(8)。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防護罩(7)與所 述研磨輥(3)之間還設置有油封(9)。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5)與所述左墻 板(1)及所述右板墻(2 )之間設置有0型圈(10 )。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輥(3)的一端穿出 所述軸承(4 )及所述軸承座(5 )并設置有傳動齒輪(11)。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輥(3)設置有所述 傳動齒輪(11)的一端還設置有齒輪壓蓋(12),所述齒輪壓蓋(12)通過螺釘(14)固定在所 述研磨輥(3)的端面上。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齒輪(11)與 所述軸承(4 )之間還設置有墊圈(13 )。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輥(3)為傳動膠 輥。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研磨轉(zhuǎn)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膠輥包括膠輥本 體(31)及同軸固定設置在所述膠輥本體(31)兩端的連接軸(32 )。
【文檔編號】B24B37/34GK203863489SQ201420184032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fā)明者】湯智群 申請人:珠海鎮(zhèn)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