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擺動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體擺動系統(tǒng),設置在機架的中部,其包括擺動電機、偏心輪、主連桿和移動底座,擺動電機帶動偏心輪旋轉,偏心輪和移動底座之間通過主連桿聯(lián)接,主連桿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偏心輪和移動底座聯(lián)接;在機架上設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設有直線導軌,移動底座可在直線導軌上移動;在移動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夾具體組件,移動底座帶動夾具體組件一起移動。本實用新型在移動底座的兩側對稱地設有夾具體組件,夾具體組件上的加工件可以同時加工,設備的受力性能更好,增強了設備的穩(wěn)定性。
【專利說明】整體擺動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首飾品加工生產設備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現有的首飾品加工生產工藝中,加工件的粗磨、精磨、拋光等加工過程都是分開控制的,因此,容易造成粗磨輪、精磨輪、拋光輪的磨損不一致,降低了的加工件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由于加工件單獨在生產設備的一側進行,使得生產設備的受力不對稱,設備的穩(wěn)定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稱設計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整體擺動系統(tǒng),設置在機架的中部,其包括擺動電機、偏心輪、主連桿和移動底座,擺動電機帶動偏心輪旋轉,偏心輪和移動底座之間通過主連桿聯(lián)接,主連桿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偏心輪和移動底座聯(lián)接;在機架上設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設有直線導軌,移動底座可在直線導軌上移動;在移動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夾具體組件,移動底座帶動夾具體組件一起移動。
[0005]進一步地,整體擺動系統(tǒng)還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第一連桿設置在移動底座與第一底座之間,第二連桿設置在第一底座與第二底座之間,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移動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聯(lián)接。
[0006]進一步地,在移動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粗磨輪組件以及拋光輪組件,粗磨輪組件以及拋光輪組件分別位于夾具體組件的下方;在第一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精磨輪組件,精磨輪組件分別位于夾具體組件的下方;在第二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拋光輪組件以及粗磨輪組件。
[0007]進一步地,在固定板上設有兩條直線導軌。
[0008]進一步地,直線導軌為精密直線滾珠導軌。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在移動底座的兩側對稱地設有夾具體組件,夾具體組件上的加工件可以同時加工,設備的受力性能更好,增強了設備的穩(wěn)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中A-A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3]請參照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整體擺動系統(tǒng)的較佳實施例,設置在機架I的中部,其包括擺動電機2、偏心輪3、主連桿4、移動底座5、第一連桿6、第二連桿7、第一底座8以及第二底座9。
[0014]擺動電機2帶動偏心輪3旋轉,偏心輪3和移動底座5之間通過主連桿4聯(lián)接,主連桿4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偏心輪3和移動底座5聯(lián)接。在機架I上設有固定板10,在固定板10上設有直線導軌11,移動底座5可在直線導軌11上移動。在移動底座5的兩側分別設有夾具體組件12,移動底座5帶動夾具體組件12 —起移動。
[0015]第一連桿6設置在移動底座5與第一底座8之間,第二連桿7設置在第一底座8與第二底座9之間,第一連桿6以及第二連桿7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移動底座5、第一底座8和第二底座9聯(lián)接。
[0016]在移動底座5的兩側分別設有粗磨輪組件13以及拋光輪組件14,粗磨輪組件13以及拋光輪組件14分別位于夾具體組件12的下方。在第一底座8的兩側分別設有精磨輪組件15,精磨輪組件15分別位于夾具體組件12的下方。在第二底座9的兩側分別設有拋光輪組件14以及粗磨輪組件13。在粗磨輪組件13中設置有粗磨輪,在拋光輪組件14中設置有拋光輪,在精磨輪組件15中設置有精磨輪。
[0017]為增強夾具體12移動時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在固定板10上設有兩條直線導軌11。直線導軌11為精密直線滾珠導軌。
[0018]固定在夾具體組件12上的加工件在粗磨、精磨和拋光過程中,擺動電機2帶動偏心輪3旋轉,偏心輪3和主連桿4連接帶動移動底座5沿著直線導軌11左右移動。第一底座8通過第一連桿6和移動底座5連接,第二底座9通過第二連桿7和第一底座8連接。這樣第一底座8和第二底座9也與移動底座5 —樣,沿著直線導軌11左右移動。從而實現了移動底座5、第一底座8和第二底座9的整體擺動。
[0019]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優(yōu)點是:
[0020]1、通過移動底座5、第一底座8和第二底座9的左右移動,可以避免安裝在其上的粗磨輪、精磨輪和拋光輪在某一處由于工件加工而磨損特別嚴重。通過左右移動,使三個輪各處的磨損一致,這樣就極大的提高了粗磨輪、精磨輪和拋光輪的使用壽命。
[0021]2、通過三個連桿(主連桿4、第一連桿6以及第二連桿7)的連接,使粗磨底座組件13、精磨底座組件15和拋光底座組件14都是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移動,保證了整個工藝過程的一致性。而且,配合直線導軌11的支承,使夾具體組件12的移動更精確和平穩(wěn)。
[0022]3、通過整體左右對稱設計的移動底座5、第一底座8和第二底座9結構,使得各底座在加工件的加工過程中平穩(wěn)性和受力性能更好。因為加工件加工所承受的力是左右對稱的,相當于是互相抵銷了。另外,由于是整體結構,只需要一套擺動機構就可以,不像現有的設備需要兩套單獨的擺動機構,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保證了一致性。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整體擺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機架的中部,其包括擺動電機、偏心輪、主連桿和移動底座,所述擺動電機帶動偏心輪旋轉,所述偏心輪和移動底座之間通過主連桿聯(lián)接,所述主連桿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偏心輪和移動底座聯(lián)接;在所述機架上設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設有直線導軌,所述移動底座可在直線導軌上移動;在所述移動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夾具體組件,所述移動底座帶動夾具體組件一起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整體擺動系統(tǒng)還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一連桿設置在移動底座與第一底座之間,所述第二連桿設置在第一底座與第二底座之間,所述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通過鉸鏈機構分別與移動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聯(lián)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動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粗磨輪組件以及拋光輪組件,所述粗磨輪組件以及拋光輪組件分別位于夾具體組件的下方;在所述第一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精磨輪組件,所述精磨輪組件分別位于夾具體組件的下方;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兩側分別設有拋光輪組件以及粗磨輪組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兩條直線導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整體擺動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導軌為精密直線滾珠導軌。
【文檔編號】B24B41/00GK203804761SQ20142017453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1日
【發(fā)明者】朱丐行, 張耀, 周和旦 申請人:麗水明大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