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碳無間隙原子軟鋼的生產(chǎn)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超低碳無間隙原子軟鋼的生產(chǎn)方法,其包括熱軋、冷軋和罩式退火工序,所述熱軋工序采用的鑄坯成分的重量含量為:C≤50ppm,Mn≤0.15%,S≤0.010%,P≤0.020%,0.10%≤Si≤0.20%,Ti≤0.070%,Als200~500ppm,Ca≤25ppm,N≤50ppm,余量為Fe;所述熱軋工序:采用前段冷卻,終軋溫度為900±20℃,卷取溫度為700±20℃;所述冷軋工序:冷軋壓下量≥70%;所述罩式退火工序:采用全氫式罩式退火爐,露點在-50℃以下,熱點溫度為740±10℃,冷點溫度為720±10℃,保溫時間20~25小時。本方法通過鋼種成分改進,利用Si合金化改善生產(chǎn)過程并提高成品的成型性能,工藝簡單,成本沒有額外增加,通過試驗生產(chǎn),取得預(yù)期的效果,且生產(chǎn)過程穩(wěn)定,成品性能優(yōu)異。
【專利說明】超低碳無間隙原子軟鋼的生產(chǎn)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鋼材的生產(chǎn)方法,尤其是一種超低碳無間隙原子軟鋼的生產(chǎn)方 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為了滿足汽車零件用鋼的減重需求,高強鋼,尤其是先進高強鋼在車身中的應(yīng)用 比例越來越大,但是軟鋼,如深沖和超深沖鋼等由于具有優(yōu)異的成型性能在汽車覆蓋件制 造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用于生產(chǎn)發(fā)動機機罩、翼子板等零部件,因此在車身中的應(yīng) 用比例也相對固定,而且對材料成型性能有較高的要求,例如在使用過程中要求這些鋼種 在沖壓或成型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減薄性能,即高的塑性應(yīng)變比,而且在不同的位向(尤其 是0°、45°和90°三個方向)具有相近的抗減薄能力,即弱的平面各向異性。為了提高冷軋退 火鋼帶的成型性能,成分控制上則通過真空處理以獲得超低含量的碳50ppm),同時添加 用于固定間隙原子C和N的Nb和/或Ti元素,工藝上,控制熱軋、冷軋和退火等工藝參數(shù)。 例如
【發(fā)明者】夏明生, 張洪波, 李夢英, 李秀景, 常玉國, 韓冰, 齊建群, 孫璐, 王占國, 楊杰, 馮慧霄, 李桂蘭, 馬光宗, 李娜, 徐杰, 武冠華 申請人:河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