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本發(fā)明的方法包括:燒結的過程按照每噸燒結礦0.5-3.0Nm3焦爐煤氣的消耗量,在燒結料面上方噴灑焦爐煤氣,同時燒結料的配碳量減少6~25%。本發(fā)明主要利用鋼鐵企業(yè)易得且價格低廉的焦化廠副產物焦爐煤氣作為燒結礦燒結過程中的輔助燃料,同時減少焦粉比例的使用,改善了燒結氣氛,保證了燒結礦的質量,有效地解決了降低少量固體燃耗與燒結礦質量不能保證之間的矛盾的技術難題。
【專利說明】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
[0002]
【背景技術】: 為了降低高爐煉鐵焦比和冶煉成本,高爐對燒結礦的要求往往是高強度和高還原性。 燒結工序中,一般要求燒結礦具有較高的強度、高成品率、較低的返礦率,以及較低的燃料 消耗。高強度和高還原性的燒結礦在高爐冶煉過程中消耗較少的焦炭,從而降低二氧化碳 的排放。從長遠角度考慮,二氧化碳減排要求將成為制約鋼鐵工業(yè)發(fā)展的瓶頸之一。據相 關資料介紹,燒結與高爐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工業(yè)排放總量的60%。因此,無論從企業(yè) 降低成本考慮還是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考慮,減少燒結固體燃料消耗比例與降低高爐爐料的燃 料比成為煉鐵技術的迫切之需。
[0003] 如何保證燒結礦具有一定的強度和成品率,且固體燃料消耗比例較低成為燒結工 作者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
[0004] 為了獲得具有一定強度的燒結礦,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提高燒結礦堿度。提高堿度 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強燒結礦的轉鼓強度和成品率,但是提高堿度后將引起鐵品位進一 步下降,眾所周知,高爐入爐燒結礦鐵品位下降1%,燃料比升高1. 5%,產量下降2. 5%,噸鐵 渣量增加30kg/t,高爐煤比下降15kg/t。與此同時,使用高堿度的燒結礦,高爐必須同時加 進更多的硅石中和以滿足排渣需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出渣量,增加了煉鐵成本。
[0005] 在燒結過程中,為了滿足鐵礦石燒結具有一定的液相作為粘結相,原料中的固體 燃料消耗比例往往較高,一般在4. 5%到5. 0%之間。
[0006] 在改善燒結礦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固體燃料消耗成為燒結生產主要面臨的難題之 一。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成為燒結生產的迫切需求。
[0007]
【發(fā)明內容】
: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改善燒結礦 質量,同時還能夠降低燒結礦固體燃料消耗的方法,解決燒結生產過程中改善燒結礦質量 的前提下無法降低固體燃料消耗的技術難題。
[0008]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燒結的過程按照每噸燒結礦〇. 5-3.ONm3焦 爐煤氣的消耗量,在燒結料面上方噴灑焦爐煤氣,同時燒結料的配碳量減少6?25%。
[0009] 所述的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所述的噴灑焦爐煤氣進行的時間是在點火結束 lmin后開始噴灑焦爐煤氣,噴灑時間為5-40min或噴灑長度為燒結機長度的10-80%。
[0010] 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在燒結過程中根據燒結礦產量的大小,按照每噸燒結礦0.5-3.ONm3焦爐煤 氣的消耗量,向燒結料面噴入焦爐煤氣,在負壓的作用下,焦爐煤氣被吸入燒結燃燒層上部 反應,以達到均衡熱量的作用,可以改善燒結礦質量,同時燒結礦的固體燃料配加比例可降 低6% - 30%。利用焦爐煤氣作為燒結過程的輔助燃料的燒結礦生產方法是,在燒結過程中, 在燒結機上引入少量焦爐煤氣作為燒結過程的輔助燃料,與此同時,可降低燒結過程固體 燃料配比和燒結工序能耗。所述的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所述的噴灑焦爐煤氣進行的 時間是在點火結束lmin后開始噴灑焦爐煤氣,噴灑時間為5-40min或噴灑長度為燒結機長 度的 10-80%。
[0011] 2.本發(fā)明技術的關鍵在于將鋼鐵企業(yè)焦爐煤氣作為燒結過程的輔助氣體,在燒結 過程中噴入少量的焦爐煤氣,改善燒結礦質量的同時,可降低燒結過程固體燃料配比。在 原料燒結過程中,焦爐煤氣從燒結料面噴入,因燒結料面具有一定的負壓,從而這部分焦爐 煤氣被抽進燒結礦的燃燒層上部并引起反應,提高了燒結礦在l〇〇〇°C以上高溫區(qū)的停留時 間,同時,由于固體燃料的減少,降低了燒結料層下部的溫度使燒結過程溫度更加均勻,平 衡了熱量在燒結不同料層的分布,整體改善燒結礦質量。同時,固體燃料配比的減少,增加 了燒結過程中的氧化氣氛,導致貼酸鈣生成量增加,燒結礦質量得到改善。這就是焦爐煤氣 輔助燒結技術的主要原理。
[0012] 3.本發(fā)明根據燒結機大小,按照每噸燒結礦0. 5-3.ONm3焦爐煤氣的消耗量,向燒 結料面噴入焦爐煤氣,在燒結負壓的作用下,焦爐煤氣被抽進燒結料層,并在料層上部引起 燃燒反應,提高了燒結礦在1000°c以上高溫區(qū)的停留時間,同時,由于固體燃料的減少,降 低了燒結料層下部的溫度使燒結過程溫度更加均勻,平衡了熱量在燒結不同料層的分布, 整體改善燒結礦質量。應用本技術,固體燃料配比減少,增加了燒結過程中的氧化氣氛,導 致貼酸鈣生成量增加,燒結礦質量得到改善。
[0013] 4.鋼鐵企業(yè)中,焦爐煤氣容易獲得,取材方便。
[0014] 5.本發(fā)明減少單位燒結礦燃料消耗,降低鋼鐵企業(yè)的煉鐵工序能耗,相應地減少 鋼鐵企業(yè)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環(huán)境的改善。
[0015]
【具體實施方式】: 焦爐煤氣輔助燒結技術主要是在燒結過程中,根據燒結機產量的大小,按照每噸燒結 礦0. 5-3.ONm3焦爐煤氣的消耗量,向燒結料面噴入焦爐煤氣,以平衡燒結料層中燃燒熱分 布,總體改善燒結礦質量的技術。焦爐煤氣輔助燒結技術實施過程中要做到,沿燒結機寬度 方向均勻噴灑,長度方向合理。同時,在采用焦爐煤氣輔助燒結技術時,固體燃料配比應相 對降低。為了避免燒結溫度過高不利于復合鐵酸鈣的生成,固體燃料配加比例應根據燒結 礦質量情況在原來的基礎上減少固體燃料配加比例6%-30%。按照上述方法進行生產,可達 到改善燒結礦質量或燒結礦固體燃料消耗下降的目的。
[0016] 實施例1: 梅鋼燒結杯實驗室實例。試驗前后,燒結堿度、配料比、操作參數等均沒有做任何改 動。噴灑焦爐煤氣前,轉鼓強度為69. 20%,成品率76. 22%。為了進一步降低燒結礦固體燃 耗和改善燒結礦質量,根據燒結杯面積及產量的大小,向燒結杯料面噴灑〇. 〇93Nm3的焦爐 煤氣,同時將固體燃料配比從4. 5%下降至4. 1%。采用焦爐煤氣輔助燒結技術,燒結過程中 噴灑焦爐煤氣一定時間。燒結結束后進行整理、相關指標測定。試驗結果發(fā)現,噴灑焦爐 煤氣后,燒結礦轉鼓指數從原來的69. 2%增加到72. 53%,成品率從原來的76. 22%提高到 81. 61%,燒結礦固體燃料消耗從原來的54. 81kg/t降低到46. 61kg/t。將噴灑焦爐煤氣前 后的燒結礦經過礦相檢測對比,結果發(fā)現燒結礦中冶金性能較好的復合鐵酸鈣得到較大提 升,從原來的31. 31%提高到35. 26%,與此同時燒結礦的冶金性能也得到改善,還原度也從 原來的79. 3%提高到82. 4%。
[0017] 應用本發(fā)明技術后,噴灑焦爐煤氣引起燒結礦質量的變化情況具體見表1 : 表1實施例1應用本發(fā)明后高低堿度燒結礦質量變化情況(%)
【權利要求】
1. 一種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在燒結的過程按照每噸燒 結礦0. 5-3. ONm3焦爐煤氣的消耗量,在燒結料面上方噴灑焦爐煤氣,同時燒結料的配碳量 減少6?2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焦爐煤氣輔助燒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噴灑焦爐煤氣 進行的時間是在點火結束lmin后開始噴灑焦爐煤氣,噴灑時間為5-40min或噴灑長度為燒 結機長度的10-80%。
【文檔編號】C22B1/16GK104342550SQ201310318214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韓鳳光, 許力賢, 劉佩秋, 邱金龍, 韓宏松, 李和平, 張玉才 申請人: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