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屬于鹽浴淬火熱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鹽浴淬火熱處理生產線中,工件在淬火后會黏帶一部分鹽,進入清洗機清洗過程中融入清洗液,這部分被帶入清洗機中的鹽通常采用增加一個鹽蒸發(fā)器或是直接排掉的方式進行處理。
背景技術:
存在的問題是增加鹽蒸發(fā)器的方式,設備體積大,投資大,耗能大,并且實際運行效果不理想;如果直接排放掉對環(huán)境是一種污染,對資源的浪費,更不可取。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強夯對路床挖方路基的處理方法,體積小,投資小,合理利用鹽槽淬火時吸收的熱量把清洗機濃鹽水中的水分蒸發(fā)掉,把結晶鹽留在淬火槽中,形成循環(huán)利用,既起到環(huán)保作用,又不用采用獨立鹽蒸發(fā)器單獨消耗能源,使生產線布局趨于緊湊、合理又節(jié)約能源,解決背景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包含集鹽管、過濾器、冷凝器、進水管和接水器,集鹽管上設置若干個孔,集鹽管得上部設有過濾器,并與進水管連接,進水管的外面設有冷凝器,冷凝器與接水器連接。所述的集鹽管上均勻布置與淬火鹽槽連通的孔,集鹽管直接插入鹽液中與淬火大鹽槽相通,但不會影響淬火大鹽槽中水含量。從清洗機引來的濃鹽水通入冷凝器的管道,利用鹽回收裝置產生的水蒸氣進行預熱,經預熱的濃鹽水流入有高溫鹽(160°C 230°C)的集鹽管中,流入集鹽管中的濃鹽水利用淬火吸收的熱量蒸發(fā)水分變成水蒸氣,結晶鹽就留在了淬火槽中,水蒸氣隨即進入冷凝器,冷凝器即對濃鹽水預熱、同時把水蒸氣冷凝成水,冷凝出來的水可以回收再利用,由于沒有了污染也可以排放掉,形成循環(huán)利用,起到環(huán)保作用。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既有效地回收了鹽,利用了淬火余熱,又保護了環(huán)境,體積小,投資;本實用新型清洗機洗完粘鹽工件后,形成的濃鹽水通過控制管道進入淬火鹽槽集鹽管中,利用鹽槽淬火吸收熱量形成的高溫蒸發(fā)水分,把結晶鹽留在鹽槽中,形成循環(huán)利用,既節(jié)省了能源,有起到環(huán)保作用,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用途多樣,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圖中1_集鹽管,2-過濾器,3-冷凝器,4-進水管,5-接水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包含集鹽管I、過濾器2、冷凝器3、進水管4和接水器5,集鹽管上設置若干個孔,集鹽管得上部設有過濾器,并與進水管連接,進水管的外面設有冷凝器,冷凝器與接水器連接。所述的集鹽管上均勻布置與淬火鹽槽連通的孔,集鹽管直接插入鹽液中與淬火大鹽 槽相通,但不會影響淬火大鹽槽中水含量。在實施例中,工件每次淬火時都要粘些鹽,為了把工件清洗干凈就要到清洗機中清洗,清洗機中清洗劑的含鹽量太高時,會影響清洗效果,含鹽溶液又不能隨意排放,以免造成污染。本實用新型把濃鹽水經由進水管4抽到淬火鹽槽中集鹽管I里,經過過濾器2后利用鹽槽中高溫蒸發(fā)掉水分,水蒸氣到泠凝器3后冷凝成水,流到接水器5中收集,濃鹽水中鹽熔到集鹽管中,補充了鹽槽中流失的部分鹽,既避免了污染,又有效地回收了鹽,這樣清洗機中就可以補充新的清水,提高工件的清洗效果,一舉多得,形成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節(jié)約投資、起到環(huán)保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集鹽管(I)、過濾器(2)、冷凝器(3)、進水管(4)和接水器(5),集鹽管上設置若干個孔,集鹽管得上部設有過濾器,并與進水管連接,進水管的外面設有冷凝器,冷凝器與接水器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之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鹽管上均勻布置與淬火鹽槽連通的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淬火余熱進行鹽回收的裝置,屬于鹽浴淬火熱處理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包含集鹽管(1)、過濾器(2)、冷凝器(3)、進水管(4)和接水器(5),集鹽管上設置若干個孔,集鹽管得上部設有過濾器,并與進水管連接,進水管的外面設有冷凝器,冷凝器與接水器連接。本實用新型既有效地回收了鹽,利用了淬火余熱,又保護了環(huán)境,體積小,投資;本實用新型清洗機洗完粘鹽工件后,形成的濃鹽水通過控制管道進入淬火鹽槽集鹽管中,利用鹽槽淬火吸收熱量形成的高溫蒸發(fā)水分,把結晶鹽留在鹽槽中,形成循環(huán)利用,既節(jié)省了能源,有起到環(huán)保作用,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用途多樣,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文檔編號C21D1/607GK202688377SQ2012203357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姚振江, 沈成斌, 李立元, 周立, 許建民 申請人:唐山西境環(huán)??萍加邢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