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鋸齒滑動式自動伸縮珩磨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珩磨頭,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產品的精密孔系加工。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機械產品越來越復雜,精度也越來越高,珩磨技術在機械制造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外使用的珩磨頭大致相同,其結構由珩磨頭、底板(珩磨油石架)工作面 (珩磨油石條)、錐度芯桿、限位螺絲,橡膠圈或拉簧等部分組成。錐度芯桿安裝在珩磨頭主孔內,底板工作面安裝在珩磨頭槽內,工作面上有兩處溝槽,橡膠圈或拉簧套在溝槽內,底板兩端有兩處斜度面與芯桿兩處錐度面相配合,并起到支撐作用。珩磨工件時,在機床進給機構的控制下,錐度芯桿推動底板斜面使工作面膨脹磨削工件,進給消失后,錐度芯桿回位,而底板工作面靠橡膠圈或拉簧收縮,靈敏度較差,卸下工件時,內孔壁被油石條劃出痕跡或拉傷,影響零件使用性能。另外,進給時,錐度芯軸兩處錐度面與底板兩處斜度面接觸受力,受力點在底板工作面兩端,底板中間部位產生凹陷變形,珩磨一段時間以后,工作面 (珩磨油石條)兩邊磨損大,中間逐漸產生鼓形,降低底板工作面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鋸齒滑動式自動伸縮珩磨頭,以解決底板工作面對工件內孔造成劃痕或拉傷、底板工作面使用一定時間后產生鼓形狀的問題。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鋸齒芯桿位于珩磨頭外套內,限位螺釘與鋸齒芯桿固定連接,該限位螺釘與珩磨頭外套上的槽滑動連接,彈簧套接在鋸齒芯桿上,底板工作面安裝在珩磨頭外套前端長槽內,該底板工作面采用鋸齒形結構、且采用三處錐度斜面支撐,該底板工作面上的鋸齒與該鋸齒芯桿的鋸齒嚙合。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結構新穎,鋸齒滑動式自動伸縮珩磨頭芯桿、底板工作面均采用鋸齒形結構,并且采用三處錐度斜面支撐,珩磨工件時,在機床進給機構的作用下,鋸齒芯桿向前推進,三處錐度斜面均勻受力,使底板工作面膨脹磨削工件,由于采用三處支撐面, 長時間磨削,工作面不會產生鼓形狀。機床進給機構回位時,芯桿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將底板工作面快速拉回原始狀態(tài),不會對工件內孔造成劃痕或拉傷現象。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是機床進給退回時,鋸齒芯桿在彈簧的作用下,將底板工作面拉回原始狀態(tài)圖2是本發(fā)明珩磨時,鋸齒芯桿向前推進,底板工作面膨脹狀態(tài)圖; 圖3是本發(fā)明安裝示意圖將鋸齒形底板工作面安裝在珩磨頭外套槽內,暫時用皮套或橡膠圈固定,逐漸推進鋸齒芯桿,在皮套或橡膠圈彈性作用下,槽與齒接觸,然后輕輕松開芯桿使槽與齒吻合,再去除橡膠圈或皮套;圖4是本發(fā)明整體外形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整體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鋸齒芯桿2位于珩磨頭外套1內,限位螺釘3與鋸齒芯桿2固定連接,該限位螺釘與珩磨頭外套上的槽滑動連接,彈簧4套接在鋸齒芯桿上,底板工作面5安裝在珩磨頭外套前端長槽內,該底板工作面5采用鋸齒形結構、且采用三處錐度斜面支撐,該底板工作面5 上的鋸齒與該鋸齒芯桿的鋸齒嚙合。工作原理珩磨頭組裝好后并安裝在機床動力頭上,珩磨時,在機床進給機構的作用下,鋸齒芯桿向前推進,底板工作面膨脹磨削工件,在機床進給機構回到原來位置時,鋸齒芯桿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將底板工作面拉回原始狀態(tài)。更換底板工作面時,將芯桿向前拽出,使底板工作面與鋸齒芯桿完全脫離,可取出底板工作面。
權利要求
1. 一種鋸齒滑動式自動伸縮珩磨頭,其特征在于鋸齒芯桿位于珩磨頭外套內,限位螺釘與鋸齒芯桿固定連接,該限位螺釘與珩磨頭外套上的槽滑動連接,彈簧套接在鋸齒芯桿上,底板工作面安裝在珩磨頭外套前端長槽內,該底板工作面采用鋸齒形結構、且采用三處錐度斜面支撐,該底板工作面上的鋸齒與該鋸齒芯桿的鋸齒嚙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鋸齒滑動式自動伸縮珩磨頭,屬于珩磨頭。鋸齒芯桿位于珩磨頭外套內,限位螺釘與鋸齒芯桿固定連接,該限位螺釘與珩磨頭外套上的槽滑動連接,彈簧套接在鋸齒芯桿上,底板工作面安裝在珩磨頭外套前端長槽內,該底板工作面采用鋸齒形結構、且采用三處錐度斜面支撐,該底板工作面上的鋸齒與該鋸齒芯桿的鋸齒嚙合。優(yōu)點是結構新穎,長時間磨削,工作面不會產生鼓形狀。機床進給機構回位時,芯桿在彈簧的作用力下,將底板工作面快速拉回原始狀態(tài),不會對工件內孔造成劃痕或拉傷現象。
文檔編號B24B33/08GK102284898SQ20111027577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吳宏立 申請人:吉林汽車制動器廠